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性组织损伤和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患。有多方面的免疫学异常表现,如LE 细胞现象,多种自身抗体、免疫调节紊乱等。由于本病病情复杂,缺乏典型症状,特异性、敏感性都很强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过去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由血液中检出 LE 细胞做的本症的辅助诊断。但 LE 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引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目前多认为以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A-dsDNA)具有诊断意义。ANA虽然敏感性较高(几达100%),但特异性较差,而检测A-dsDNA抗体一旦呈现阳性则高度提示SLE。国外许多研究者的结果表明A-dsDNA抗体为SLE所特有,其临床诊断及病情观测的意义较ANA和LE细胞可靠。国内近年来开展这项检测多采用放射免疫法,因其条件要求较高,难以推广,1981年  相似文献   

3.
红斑狼疮(LE)细胞试验是检查抗核抗体(ANA,主要是抗脱氧核糖核酸一组蛋白抗体)的一种免疫学试验方法,为诊断LE的一个重要临床化验项目。 目前LE细胞试验的常规方法有三种:(1)Snapper氏法及其改良法,(2)血块过筛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人们对SLE患者体内免疫学变化的认识的深入和发展,实验室的免疫学检查也越来越多。本文旨在复习常见免疫学检查在SLE的诊断、预测病情和指导治疗方面的临床意义。一、狼疮细胞(LE细胞):1948年Hargraves在SLE的骨髓涂片中发现了吞噬包涵体的多形核细胞,命名为LE细胞。长期以来,人们认为LE细胞是SLE所特有的,成为鉴别其他结缔组织病(CTD)的重要依据。LE细胞是使SLE的病因论从单纯的形态病理组织学概念进一步发展到全身的、血液的以至  相似文献   

5.
近十余年来,很多学者认为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特有,其意义优于抗核抗体(ANA)和红斑狼疮细胞(LE细胞),因此国内外均已把dsDNA抗体的测定作为诊断SLE的标准之一。1978年,Konice首次报告用马疫锥虫作抗原检测dsDNA抗体的方法。1981年,首都医院建立了此种方法,确认dsDNA对SLE的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SLE 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此法敏感性较高,国内外文献报告阳性率为85%~100%。国外已广泛应用免疫荧光法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这已成常规手段。国内关于ANA 的荧光检查也有一些报导。本法检查SLE 患者血清中ANA比LE 细胞试验敏感。LE 细胞试验阳性率较低,并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结果常不一致。国外用DNA 或ENA 等作抗原,分别用抗γ(IgG)、抗μ(IgM)、抗α(IgA)等荧抗,作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荧光类型的研究也较多。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早期误漏诊原因,提高SLE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住院诊断的63例S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例确诊为SLE患者的病程为(4.38±3.13)年;(2)早期误诊率高达68.3%,误诊的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阑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心包炎、胸膜炎、慢性肝炎、淋巴结炎、淋巴瘤等。发热、关节痛,皮疹是SLE早期最常见的症状,面部盘状红斑、颧部红斑是最具特征的表现;(3)特异性指标的阳性率低:狼疮细胞(LE)17.6%,抗ds-DNA抗体20%,抗核抗体(ANA)26.6%;(4)发热和白细胞明显升高者占误诊的74.4%(32/43);血沉增快和尿检蛋白阳性在未误诊者与误诊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为多脏器损害,病程迁延反复,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现总结我院62~83年间住院的 SLE100例,其中资料完整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者75例作一分析。一般资料一、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符合以下三项诊断标准之一:1.有皮肤病变,又合并内脏损害,且狼疮(LE)细胞检查阳性或皮肤活检阳性者。2.虽无皮肤病变,但有多脏器损害,且 LE 细胞检查阳性者。3.有多脏器损害,基本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典型LE细胞的形成与ANA滴度的关系,认为非典型LE细胞的出现与数量的增多对诊断SLE有参考价值。对典型LE细胞的临床意义本文作了分析。典型LE细胞~(1)的形成是由于SLE患者体内出现的自身抗体(抗核蛋白抗体为ANA之一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LE细胞的检出率及自身相关抗体的阳性率 ,以探讨它们在实际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 :对已确诊的SLE患者 ,利用温育方法检测LE细胞 ,同时利用免疫学方法胶乳凝集法、免疫印迹法等检测其自身相关抗体。结果 :SLE患者LE细胞阳性率为52 4 % ;抗脱氧核糖核蛋白 (DNP)抗体的阳性率为 76 2 % ;抗核抗体 (ANA)的阳性率为 92 8%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 (DS -DNA)抗体的阳性率为 73 8% ;抗SSB抗体阳性率为 16 7% ;抗SSA抗体阳性率为 4 2 3% ;抗Sm抗体阳性率为 2 3 1% ;抗RNP抗体阳性率为 2 8 6%。结论 :在查找LE细胞的同时 ,检测这些自身抗体 ,对SLE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可以发现许多早期的不典型病例 ,使不少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抗SmD1抗体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抗SmD1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探讨血清抗SmD1抗体水平与SLE病情的关联性。方法: 将137例确诊为SLE患者和75例非SLE患者先采用线性印迹法定性检测SmD1。阳性者再采用ELASA法作定量分析,统计分析抗SmD1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以及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线性印迹法检测抗SmD1抗体敏感性为84.9%,特异性为96.0%。抗SmD1抗体定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积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线性印迹法检测抗SmD1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诊断SLE的参考指标。抗SmD1抗体定量对判断SLE病情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建立SLE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诊断模型.方法 联用弱阳离子磁珠与蛋白质芯片阅读仪绘制64例SLE患者组及168例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 5.0(BPS)软件筛选特异性的血清蛋白标志物并建立SLE诊断模型.结果 在SLE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找到60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28个蛋白峰在SLE患者表达增高,32个蛋白峰表达降低.由BPS软件筛选的4个蛋白标志物(质荷比为3376.02、4070.09、7770.45、28045.10)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很好的把SLE患者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健康对照者区分出来,经过盲法验证,其对SLE的诊断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6%.结论 采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能筛查识别出与SLE疾病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由4个质荷比分别为3376.02、4070.09、7770.45和28045.1的SLE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建立的SLE疾病诊断模型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51例临床疑为红斑性狼疮(SJE)患者做 dsDNA 检测的结果探讨了该实验对本病诊断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荧光法检测 dsDNA 抗体,对于红斑性狼疮的诊断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而且,认为在检测 dsDNA 抗体阳性的基础上再检查 LE 细胞,必然能提高它的检出率,从而更有利于对 SLE 的及早确诊。  相似文献   

14.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AnuA与其他自身抗体和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65例(SLE组)、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38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中的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结果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阳性率在SLE组中分别为58.5%、52.3%、30.7%,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5.3%、0、7.9%)和正常对照组(0、0、0)(均P<0.05).AnuA对SLE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58.5%,与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性为97.1%,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 与抗Sm抗体之间无关(P>0.05),而与抗dsDNA抗体相关(P<0.05).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诊断SLE的敏感性达83.1%.SLE组中AnuA阳性者的Hb、C3、C4水平低于AnuA阴性者(P<0.05).结论 AnuA对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对SLE诊断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并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A、抗DNP、抗ENA谱联合检测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SLE患者及80例同期就诊的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进行ANA、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ENA抗体的检测。同时对ANA检测的两种不同方法及传统的LE细胞检测法与抗DNP抗体检测法进行了对比。结果:采用这四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可提高SLE的检出率。快速IFA法检测ANA优于ELISA法,抗DNP抗体检测优于LE细胞法。结论:快速IFA法检测ANA与抗DNP抗体的检测均为目前诊断SLE患者的先进且实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抗dsD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特异,国内外诊断这类疾病多采用血清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LE细胞三项主要试验,特别是抗dsDNA抗体对SLE有高度的特异性。目前测定抗dsDNA抗体的方法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uA水平,其中94例SLE患者、50例疾病对照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 SLE患者血清AnuA阳性率为78.7%,疾病对照组为8.0%,正常对照组全部为阴性;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7%、97.4%,其敏感性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NA比较,特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A阴性的SLE患者中,AnuA阳性率分别为88.1%、91.4%、81.8%。结论 AnuA在SLE患者血清中水平明显增高,AnuA测定在SLE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特别是对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抗体阴性的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SmD1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43例SLE患者和105例非SLE患者的抗SmD1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ds 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Anu A和抗Sm抗体(殴蒙斑点法),分析抗SmD1抗体在SLE诊断中的价值、与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及抗SmD1抗体阳性SLE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抗SmD1抗体在SLE诊断中的敏感性为68.53%,特异性为97.14%,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自身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SmD1抗体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r=0.689,P=0.027);抗SmD1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发热、关节炎、狼疮肾炎、血液系统异常及雷诺现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mD1抗体检测在SLE患者的诊断及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产生的抗自身细胞核抗体(ANA)破坏自身各器官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而致病。从外周血中检查狼疮细胞(LEC)是诊断SLE的重要依据,但用该方法检查常有假阴性,虽严格操作规程,采血管中加入抗凝剂,在血液凝固时间及搅拌血块技术上加以改进或用正常人白细胞等方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消除假阴性,其原因是许多SLE患者自身补体浓度低。LEC形成过程中,如破坏中性粒细胞膜、均匀体的形成及均匀体被吞噬,均须有一定量的补体参与,才能形成典型的LEC,所以,当患者血液中补体下降到一定浓度时,LEC形成就受到影响。SLE患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观察了非肾炎型SLE和RA两种疾病的免疫状态,结果显示:(1)SLE非肾炎型病人血清补体水平与RA相比明显下降,RA与正常组比较CH_(50)稍有下降,C_2略有上升。(2)SLE非肾炎型病人E—RFC与RA相比有显著降低,而较RA细胞免疫水平与正常组相仿。(3)ANA检出率在非肾炎型SLE较高,而在RA较低,两者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相反,RF检出率在RA较高,而在非肾炎型SLE较低,两者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4)非肾炎型SLE的CIC检出率高于RA,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5)非肾炎型SLE的LE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RA。基于上述发现,作者认为检测补体水平特别是C_3的水平,同时参考自身抗体、细胞免疫和LE细胞检测结果,对上述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