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军  邢立莹  杨晓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105-3108,3126
目的分析职业风险、工作压力和组织公平感对医生工作倦怠的影响,为预防医生工作倦怠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组织公平感量表和自编职业风险和压力问卷,对辽宁省城乡6市(县)78所公立医疗机构的1734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三个维度评分分别为2.24±1.38、1.27±1.30、3.90±1.43,职业风险、工作压力和组织公平共可以解释医生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三个维度的31.09%、20.22%和5.65%的方差变异,其中社会和舆论导向的偏见、工作量/劳动强度、家庭与工作需要冲突对医生工作倦怠影响较大。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和领导公平对医生工作倦怠影响显著。结论职业风险、工作压力和组织公平是影响医生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需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调整医生工作负荷,改善从业环境,提高组织公平性,来降低医生工作倦怠,促进医疗服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波  牛黄文卿  曾斌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1):561-563,573
[目的]了解某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一线员工的工作倦怠状况。[方法]采用M aslach工作倦怠通用量表改进版(MB I-GS),对406名某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一线员工进行问卷测量。[结果]被调查人群工作倦怠的情感衰竭维度3分者占53.1%;玩世不恭维度3分者占37.4%;成就感降低维度3分者占21.1%。工作倦怠水平在年龄、教育程度、婚姻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倦怠水平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结论]某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一线员工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较强的工作倦怠,在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尚不构成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的现状,分析影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的因素,为稳定高级职称人才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工作满意度问卷和工作倦怠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1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本组研究对象的工作满意度总分为(29. 61±6. 68)分,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6. 88±10. 84)分、(5. 23±4. 70)分、(33. 87±6. 45)分。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个人平均月收入、是否具有行政职务及不同岗位类别是影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P 0. 05);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因素(P 0. 05)。③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衰竭、个人平均月收入是本组研究对象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 0. 05);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满意度是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 0. 05)。④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该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倦怠较高。增加个人平均月收入,降低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维度,可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抑郁倾向状况,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医疗队伍工作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对166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之间相关性。[结果]工作倦怠的情绪耗竭与个人成就感能够较好地预测医务人员的抑郁倾向。[结论]从医务人员个人和管理者进行双向干预,能促进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为妇幼保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马斯勒倦怠量表(MBI-HSS)对342名妇幼保健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 (1)分别有99.4和31.6的医护人员有中、重度的情绪衰竭和情感疏远,但89.8的医护人员成就感较高;(2)工作倦怠不受性别、婚姻的影响;(3)30岁以下医护人员的情感疏远程度最高;(4)高学历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较高,其个人成就感也较高;(5)值夜班医护人员在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及个人低成就感上均显著高于不值夜班者。结论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现象,应从组织、个人和工作特征等层面预防和缓解倦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医生工作倦怠现状及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医医生职业承诺问卷和Maslach的工作倦怠量表一服务版(MBI-HSS)对507名中医医生进行测试.结果 年龄<30岁的中医医生成就感评分最低(2.352±0,660),与30~、40~岁组(分别为2.136±0.704、2.127±0.6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学历中医医生的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评分高于低学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有明显的负向影响(P<0.01).职业承诺不同维度对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影响作用不同,职业风险承诺是情绪衰竭的主要预测因素;专业效能承诺是缺乏人情味的主要预测因素;情感认同承诺是个人成就感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 职业承诺是工作倦怠的一个有效的预测变量,提岛职业承诺水平是预防中医医生工作倦怠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各级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水平及重度工作倦怠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抽取3 876名医务人员(医生1 807人、护士1 405人、疾控人员664人)进行工作倦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辽宁省医务人员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得分分别为(11.1±6.8)、(5.5±5.3)、(23.0±8.5)分,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为56.53%,其中轻、中、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9.51%、21.44%、5.57%;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情况比较,护士中度工作倦怠检出率(25.05%)均高于医生(19.81%)和疾控人员(18.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工作单位为三级医院/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龄30~39岁、工作年限10~19年、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职称为初级及以上的医务人员中、重度工作倦怠检出率较高(均P<0.01)。结论辽宁省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情绪普遍存在,城乡不同类型机构、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率存在差异,急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郑州市综合医院医务场所暴力与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郑州市6所综合医院,随机抽取医务人员1265名,采用自制暴力问卷和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进行暴力经历和工作倦怠调查。结果:暴力发生率为46.1%;遭受过暴力(包括不同形式暴力)的医务人员在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暴力来源医务人员的去人格化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不同应对方式的医务人员在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场所暴力可以引起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情绪衰竭、消极怠慢等。  相似文献   

9.
孟勇  曹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88-349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43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工作压力源的5个方面均与工作倦怠密切相关(P﹤0.01),且是影响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成就感降低的重要变量。积极应对与工作倦怠3个维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工作倦怠3个维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是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成就感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方式作为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间的调节和中介变量得到了部分验证。[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现状比较严重。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均是影响其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中有显著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艳芳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85-788
[目的]了解护士的冲突管理方式及工作倦怠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昆明医学院3所附属医院的390名临床护士的冲突管理方式、工作倦怠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护士最常使用的冲突管理方式是回避,护士情绪疲惫感及工作冷漠感呈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冲突管理方式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提高冲突管理技巧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1.
高菲  赵雪  刘利  吴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12-1614
目的探讨医生的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改善医生身心健康,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0年10-11月随机抽取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综合医院工作六个月以上的373名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工作倦怠问卷(MBI-GS),流行病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应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医生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验证工作倦怠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外在付出、内在投入、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回报、个人成就感与抑郁症状呈显著负相关。外在付出和回报对抑郁症状的解释变异量为15.5%,加入工作倦怠后,解释变异量为43.7%。结论医生职业紧张、工作倦怠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工作倦怠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对河北省某省级三甲医院101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医生自我效能得分高于护士,成就感低落得分低于护士(P<0.05)。(2)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乐观与成就感低落相关除外)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消极应对与成就感低落呈显著正相关(P<0.01)。(3)希望对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有明显负向预测(P<0.01,P<0.001),自我效能(P<0.001)和消极应对(P<0.05)对成就感低落分别有负向和或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提升心理资本水平,调整消极应对方式能有效预防和矫治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医院管理层应关注护士群体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肖圣龙 《中国校医》2008,22(2):243-244
目的了解某医科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倦怠现状。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新修定版教师工作问卷对52名学生专职辅导员进行了调查。结果①在性别方面,男女辅导员在情绪疲惫、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纬度上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工作时间方面,仅情绪疲倦和个人成就感有差异,工作2年以上的辅导员情绪疲倦、个人成就感2个纬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工作2年以下的辅导员。③和参照人群比较,辅导员情绪疲惫、去人性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个人成就感低于参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导员的工作倦怠在性别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从业时间方面,情绪疲惫和个人成就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  刘利  高菲  吴辉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9-36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综合医院工作时间>6个月的515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工作倦怠问卷(MBI)测量护士的工作倦怠,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结果护士工作倦怠的平均得分:情感衰竭(13.45±7.18),分,消极怠慢(7.21±5.27)分,个人成就感(26.04±10.1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单身、护士长、轮班护士及护患关系严重紧张组的工作倦怠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护士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383)、内在投入(β=0.226)和决策自主(β=-0.115);消极怠慢的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253)、内在投入(β=0.159)、上级支持(β=-0.112)和技术自主(β=-0.098);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为:心理要求(β=-0.159)和技术自主(β=0.130)。结论职业紧张对护士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工作倦怠与胜任力的关系,为减轻从业者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法,在全国范围内对280名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学校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问卷及工作倦怠量表.结果 工作倦怠在不同年龄、学校类型、每周咨询时数组间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胜任力中的自我成长及社会型人格因子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5 ~-0.174,P值均<0.05);胜任力各因子与成就感降低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7 ~-0.191,P值均<0.01).在分层回归方程中,胜任力仅对成就感低落有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为12.8%(P<0.01),对情绪衰竭以及玩世不恭的预测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年龄、学校类型及每周咨询时数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倦怠,胜任力作为个体内部因素,主要影响个人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工作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出现的一种综合征.MASLACH等提出工作倦怠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以及成就感降低[1].  相似文献   

17.
石燕红  梁靖 《职业与健康》2015,(3):299-301,305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的关系。方法从北京市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选取208名临床一线护士,试用自行设计的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及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1工作年限在11~20 a的受访者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评分明显高于6~10 a和≥21 a两个年龄组。2编制内护士的工作压力问卷及其子问卷的评分及情绪衰竭、消极怠慢评分都明显高于合同制护士,但是成就感低落分量表的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3护师的工作压力问卷和消极怠慢、情绪衰竭评分明显高于护士、主管护师。4工作压力问卷及其各个子问卷与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评分之间,以及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分量与CES-D的评分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情绪,同时也易于出现抑郁状态。目前,护士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呼吁护理管理者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阳  杨小湜  吴辉  王甲娜  王烈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68-2171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及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对辽宁省铁岭煤矿集团总医院的600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0~39岁年龄组及工作年数在10~19 a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最高,分别为11.70±7.01、6.15±5.68和11.92±5.82、6.26±5.95;离异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最低,得分为19.81±6.93。承担科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度比未承担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低。高级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初级职称者,没有夜班的医护人员在总体工作满意度上得分明显高于有夜班人员。医患关系严重紧张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而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年龄、工作年数、婚姻状况、管理职务、技术职称、夜班工作、医患关系都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影响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预防和减轻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问卷(CMB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查,用频数统计、相关和分层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总体检出率达到75.5%,其中,轻度倦怠为35.4%,中度倦怠为32.2%,高度倦怠为7.9%。艾滋病医护人员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651,P﹤0.001)。其消极应对与耗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r=0.242,P﹤0.01;r=0.144,P﹤0.01);积极应对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340,P﹤0.01)。积极应对对其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t=-6.380,P﹤0.01);消极应对对其耗竭和人格解体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4.338,P﹤0.01;t=2.215,P﹤0.05)。[结论]应对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并考虑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发生状况,探讨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20名高校教师进行测试。结果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检出率为60.91%,其中情绪耗竭发生率为40.45%,个人成就感降低为26.36%,去人格化为18.18%;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人格有关(P<0.05),其中内外向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之间呈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维度呈正相关。结论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其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对此问题应给予重视,并应实施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