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B超(Intraoperative Ultrasonography,IOUS)探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结直肠癌剖腹手术病例采用术中B超对肝脏行全方位检查,并结合术前B超、CT、CEA检查及术中触诊行对比分析.结果132例中,肝转移术前经B超发现11例,CT发现20例,术中触诊发现25例,术中B超发现26例,术中触诊结合术中B超发现30例;此30例中25例CEA异常升高.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探查术中B超较术前B超、CT具有更高诊断价值,结合CEA升高,对小的肝转移灶有较好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低聚糖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199)的检测对结直肠癌(CRC)患者肝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间共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发现肝转移前最近一次检测血清CEA、AFP、CA199结果.通过手术或肝穿刺结合病理及肝脏B超或CT检查了解患者肝脏有无转移癌.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CEA升高39例(65.0%),血清AFP升高7例(28.3%),血清CA199升高18例(30.0%);3项指标中1项以上的阳性率达到96.7%.结论:血清CEA、AFP、CA199水平与CRC肝转移有关,三者同时检测可早期发现CRC肝转移.  相似文献   

3.
B超、CT、MR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钟鸣 《华夏医学》2009,22(3):413-415
目的:探讨B超、CT、MRI 3种检查方法对女性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20例已行B超、CT、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这3种方法的检出正确率.结果:3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正确率依次为:B超77.5%、CT 82.5%、MRI 94.2%.结论:MRI检出准确率最高;CT对Ⅰ、Ⅱ期病变的检出准确率低于MRI,对Ⅲ、Ⅳ期病变的检出准确率与MRI对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B超、CT和MRI影像诊断特点。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对入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病区,有明确的窒息史,且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 E)(中、重度)的22例,在早期同一时段进行头颅B超、CT和MRI检查,并酌情复查。结果CT和MRI对整体颅脑病变的显示优于B超,其符合率分别为CT 86.36%(19/22),MRI 90.91%(20/22),B超72.73%(16/22)。但CT对颅内出血敏感度高,诊断率为90.91%(10/11),MRI为63.64%(7/11),B超仅为27.27%(3/11)。19例MRI显示脑水肿中16例B超示脑水肿,一致率84.2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检出一致率50%(CT/B超或MRI=2/4)。结论B超、CT和MRI均可诊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B超作为初诊、随访的首选方法,对重的、脑病表现突出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行MRI检查,怀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行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妇科复发性卵巢癌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对75例怀疑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85例次全身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与近期B超、CT、MRI检查结果相比较。复发诊断根据病理、血CA125监测及随访结果确诊。结果 85例次检查中,阳性61例次,阴性24例次。阳性者证实全部为复发;阴性者中,1例CA125升高,后经随访确诊为复发,1例3次18F-FDG显像阴性,B超及CT等检查亦无复发证据(考虑肠管粘连),后因反复腹痛,行剖腹探查,明确为肠转移,行肠切除术。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监测复发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67%、96.83%、100%,而B超、CT、MRI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70.25%、85.24%、44.34%。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较其他影像学检查能更早并准确发现可疑病灶,使患者获得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李飞  付敏 《四川医学》2013,34(7):926-928
目的探讨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检测血清CA19-9、CEA、CA125值,行B超、增强CT和MRI单项或多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CEA、CA125水平较正常人均有明显升高(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93.9%)。增强CT和MRI对胰腺癌的确诊率显著高于B超(P<0.05),而增强CT和MR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CEA、CA125三种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联合增强CT或MRI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1995-2009年41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为单位体检时发现,其余首发症状及体征为腹部肿块、腹痛、腹胀.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2%(37/41).CT检查32例,MRI检查5例,阳性率100%.完全切除36例(87.8%),部分切除5例(12.2%),5例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12.2%).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主要手段,完整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婴儿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方法 患儿常规进行围生期高危因素、Vojta反射、脑干诱发电位、智能、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 36例婴儿具有高危因素的16例(57%)、Vojta姿势反射异常28例(100%)、听觉诱发电位异常2例(2/6,33.3%)、头颅CT或MRI异常13例(46.4%)、智商低下3例(3/6,50%).结论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于早期诊断ZK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围生期的高危因素等项检查可提高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曲洪波 《吉林医学》2012,(31):6836-6837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梗阻性黄疸检出、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行CT或MRI检查的14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B超检查。结果:CT的定位准确率及病因诊断正确率高于MRI与B超,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超、CT、MRI正确检出率分别为81.6%、95.4%、90.8%。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胆管立体形态及全貌,显示胆管的扩张程度及引起黄疸的部位和性质,有明显的定位诊断价值,为梗死性黄疸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服枸橼酸铁铵MRCP在低位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6例拟诊低位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行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及常规胆胰系MRI,据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B超,CT,ERCP 及手术和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口服枸橼酸铁铵后MRCP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对低位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7.22%,优于B超(P<0.05),与CT,ERCP无显著差异.结论:口服枸橼酸铁铵后MRCP结合常规MRI在低位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静  杜蓉  韩英 《新疆医学》2011,(8):25-29
目的:评价影像学在宫颈癌早期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早期宫颈癌行手术治疗1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100例早期宫颈癌中,B超、CT和MRI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和88%,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IA期三种影像学方法均未检出病灶。IB期B超检出率明显低于CT和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A期MRI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超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结合CT或MRI可提高早期宫颈癌分期的诊断。MRI在早期宫颈癌分期中有优于CT的优点,可作为早期宫颈癌分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并探讨B型超声在颅内血肿微创置管抽吸引流术中的实时探查及对术后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高血压脑出血、12例创伤性颅内血肿和7例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术中B超引导探查,术后经颅骨缺损处对颅内进行动态监测,回顾性分析4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例术中清除血肿75%以上,其中3例出现术中脑膨出,经B超监测及时发现术区对侧或异位再出血。全部病例中引流管均准确位于血肿腔内,术后复查CT未显示副损伤,术前术后CT检查与B超扫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术中B超引导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快捷的特点。较传统通过术后复查头颅CT发现再出血,迟发性血肿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26例胰腺囊性病变中的36例恶性及90例良性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B超及CT检查诊断胰腺囊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2.8%、77.8%;特异性分别为78.9%、86.7%;囊内液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结合内镜超声(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测敏感性可达94.4%,且与B超及CT检查的敏感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联检与囊内液CEA、CA19-9联检相比,其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钡餐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仅有当病变侵蚀胃肠或主胰管时才有诊断意义,并不能作为胰腺囊腺癌早期诊断的常规手段。结论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囊内液CA19-9和CEA检测将成为胰腺囊腺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但B超、CT及血清CEA、CA19-9检测作为胰腺囊腺癌常用的筛选检查,其作用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MRI评价乳腺癌行保乳术的可行性.方法 51例乳腺癌患者完成了术前在体MRI检查,其中44例同时作了乳腺B超,分别分析患者是否适宜行保乳手术.术后将MRI、B超结果与病理学观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能够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胸肌侵犯、浸润范围、数目、乳腺皮肤和腋窝淋巴结状态,MRI判断19例(37.25%)可行BC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6.52%. B超判断26例(50.98%)可行BC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0.46%.结论 MRI能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的筛选提供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应用MRI评价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侧胸腔积液(BPE) 患者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方法 对双侧胸腔积液病人进行胸透或胸片、CT或MRI、B 超及胸水常规检查。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为BPE最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 线表现:双侧少量积液35 例;一侧少量,一侧大量积液7 例;双侧中量以上积液16 例。胸水常规:渗出液28 例;漏出液4 例;2 次或2 次以上化验结果不一致3 例。CT或MRI检出率为100 % ,胸部X 线检出率为86 .2 % ,B超检出率为64 .3% 。结论 BPE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片表现各异,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单纯用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病因可导致误诊。提倡CT检查以提高BPE 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史文昕  赵秋 《重庆医学》2007,36(12):1175-1176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以上腹痛最常见,共114例(51.6%),其次为黄疸42例(19.0%)、上腹饱胀不适36例(16.3%).B超检查、CT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2.2%、80.5%、92.8%.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CA19-9、CA50阳性率分别为60.3%、80.9%、72.1%.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重视患者首发症状,筛查临床胰腺癌高危人群患者,选用合理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B超、增强CT与增强MRI在舌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舌鳞状细胞癌的患者35例,35例颈部解剖分区后,先后行B超、增强CT与增强MRI检查.以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超、增强CT与增强MRI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35例患者中,淋巴结共计1062个,其中阳性淋巴结96个.B超检验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41.94%,87.78%和69.08%;增强CT检验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45.16%,90.00%和71.71%;增强MRI检验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0.00%,92.22%和75.00%.结论 B超在舌鳞状细胞癌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上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术前首选的诊断方式,并综合运用增强CT与增强MRI影像学检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且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脉络膜肿瘤的B型超声、CT、MRI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脉络膜肿瘤病例,其中脉络膜黑色素瘤16例,脉络膜血管瘤4例,脉络膜骨瘤5例,脉络膜转移癌10例.其中20例行B型超声检查,16例经CT扫描检查,18例行MRI检查.结果: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B超表现为明显挖空现象,同时出现脉络膜凹陷;5例脉络膜骨瘤CT表现为眼环类圆形骨密度肿瘤; 与玻璃体比较,9例脉络膜黑色素瘤MRI检查显示T1WI上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4例增强后明显强化,3例增强后明确显示病变突破眼环向球后侵犯.B型超声、CT、MRI在脉络膜肿瘤发现方面无明显差异,但CT、MRI定位诊断优于B型超声;B型超声、MRI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优于CT;MRI对肿瘤眼外侵犯显示更为清晰;而CT对脉络膜骨瘤的诊断则明显优于B型超声、MRI.结论:B型超声、CT、MRI联合应用对大多数脉络膜肿瘤可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可降低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57例91髋ANFH高危患者行CT、MRI检查。结果57例71髋中,X线平片正常,全部行CT、MRI检查,有41例阳性,在X线平片诊断为阴性组中,分别行CT及MRI检查,比较CT、MRI的优劣性。CT、MRI在ANFH早期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75%~80%和80%~90%,尤其MRI检查在早期ANFH中,对微小的水分差和脂肪成分差,就能产生对比度,MRI优于CT,两者阳性符合率约90%,有比较好的一致性。结论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出早期ANFH,可作为成人股骨头坏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B超、CT与MRI在诊断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拟诊胆管结石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和MRI检查,其中9例同时行CT扫描,手术或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证实诊断结果,比较分析三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 MRI检出率为85.71%,CT检出率为75.00%,B超检出率为53.57%,MRI检出率显著比CT、B超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胆管结石中,MRI和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B超能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