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血液透析 (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已被公认 ,但选择不同的抗凝方法将会影响HD效果 ,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导致不良后果。为此我们选择了低分子肝素(LMWH)进行HD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1 0月收治的ARF患者 60例 ,为观察LMWH效果 ,采取与肝素组 (SH)对照 ,其中LMWH组 3 0例 ,SH组 3 0例。LMWH组男 2 6例 ,女4例 ,平均年龄 3 8岁± 9.5岁 ;SH组男 2 4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 3 .4岁± 1 0 .2岁 ,原发病见表 1。…  相似文献   

2.
国产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抗凝效果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准肝素 (SH)是血液透析 (HD)常用的抗凝剂。低分子肝素 (LMWH)较之抗凝强、不易出血、使用方便等优点[1,2 ] 在国外应用普遍。已证实[3,4 ] 进口LMWH(Fragmin)安全有效 ,但较贵。本文对国产LMWH在HD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Fragmin作一比较。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及方法  15例维持性HD患者 ,男 8例 ,女 7例 ,34~ 70岁 ,均达充分透析 ,无活动性出血。将患者分成两组 ,自身前后对照验证。A组 7例透析第 1~ 5次用Fragmin ,第 6~ 8次SH ,第 9~ 13次国产LMWH。B组 8例第 1~ 5次用国产…  相似文献   

3.
抗血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栓和血栓相关性疾病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适时地运用抗血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则是防治上述疾患的核心措施 ,本文将对上述药物的一些进展做简要叙述。1 抗血凝药的进展1 1 低分子量肝素 (LMWH) 由于普通肝素 (未分级肝素 ,UFH)易伴发血小板减少和出血 ,近年来已开发了具有高抗栓活性和低出血副作用的新一代抗凝药物———LMWH ,后者是以UFH为原料通过层析、化学修饰或酶解等方法制成的。LMWH的分子量在2 0 0 0~ 12 0 0 0Dal之间 ,一般 <5 0 0 0 ,具有很强的抗FXa(活化的凝血因子X)活性及AT III(抗…  相似文献   

4.
新型抗凝剂对长期血透患者脂质代谢及脂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新型抗凝剂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及脂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无明显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普通肝素(UFH)组(13例)及LMWH组(22例),于 的前分别按个体剂量给予UFH及Fragmin动脉血呼端濂射,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检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及脂酶活性。结果:(1)两治疗组透析前血TG、LDL-c,VLDL-c,L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8月对 4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HD)时 ,使用栓复欣 (LMWH)共HD 15 3次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3例尿毒症患者 ,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32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11例。男 2 8例 ,女 15例。年龄 15~ 71岁 ,平均 39岁。出血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 2 0例 ,咯血 11例 ,鼻出血 6例 ,肉眼血尿 2例 ,血性腹水 2例 ,围手术期 1例 ,产后出血 1例。均在出血活动期。对照组 48例为其年龄相匹配的尿毒症患者 ,其中CRF 32例 ,ARF 11例。男 38例 ,女 10例。…  相似文献   

6.
对13例高危出血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D)前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法安明)5000U静脉注射抗凝法,共进行HD43例次。结果:43例次HD均顺利完成,目测动、静脉血液管道无纤维蛋白凝块形成,透析器无凝血,HD毕透析器残余容血量在90%~94%,HD中和HD后无出血加重及血栓形成并发症。认为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给药法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凝方法,能维持HD45h,使用简便,对高危出血尿毒症患者不增加HD中和HD后出血的危险,适用于高危出血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体外抗凝  相似文献   

7.
肝素是血液透析时最常用的抗凝剂 ,由于常规应用的为非极化肝素 (unfractionatedheparinUFH) ,可引起出血、血小板减少、高脂血症和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低分子量肝素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s ,LMWHs)是通过化学和酶学方法按UFH进行裂解并提纯出的一组分子量主要在40 0 0~ 6 0 0 0D的葡聚糖 ,其抗凝血因子Xa活性较UFH强 ,而抗Ⅱa活性明显较弱 ,故抗栓作用很强 ,而抗凝作用较弱 ,出血并发症较少。且由于半衰期较长 ,一般血液透析仅需一次性用药 ,尚未见引起高脂血症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疗效。方法:选择1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作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研究,先后使用LMWH和UFH各四次抗凝,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计算透析器对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测量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与UFH相比,LMWH对KPTT影响小,对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效力高,而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短,结论:LMW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剂,可代替UFH在血透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肾脏损害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最常见、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发生ARF可应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目前血液透析抗凝常用方法如下:1)常规肝素抗凝重复大剂量注入法。2)常规持续肝素输注法。3)边缘肝素化法。4)体外肝素化法。无论应用哪种肝素抗凝法行血液透析均有加重HFRS出血的可能。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无肝素透析治疗HFRS发生ARF,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年4月~2000年4月共收住院治疗18例HFRS患者,其中发生ARF需行血液透析者12例,随机分为无肝素透析及肝…  相似文献   

10.
198 7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 ,我们用血液透析 (HD)疗法抢救3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在 38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41岁。其中 ,少尿型(2 4h尿量≤ 40 0ml) 8例 ,无尿型 (2 4h尿量≤ 5 0ml) 14例 ,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均为阳性 ,仅 1例HD1次 8h后因多脏器衰竭出血死亡。HD前测定Scr、BUN、PLT、尿量的变化以及肝素用量的选择见表 1。表 1  38例HFRS患者平均Scr、BUN、PLT检测结果及肝素用量组别例数Scr( μmol L) BUN(mmol L) PL…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邢强 《海南医学》2002,13(6):54-54,92
1976年 ,Johnson首次证实由肝素凝胶过滤得到低分子量组分肝素 (LMWH)皮下用药 ,其抗FXa作用大于母体肝素(UFH) ,但其抗凝血酶的作用小于母体肝素。进一步研究又表明LMWH具有皮下注射吸收好 ,半衰期长 ,生物利用度高 ,同质性较好等优点 ,且能降低出血等不良反应 ,因此LMWH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有取代肝素之势。本文拟从LMWH药理作用方面作一概述。1  抗凝与抗栓作用肝素的抗凝作用一般认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1] :①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②对凝血活性因子Xa(FXa)的抑制作用 ,两者都依赖于肝素的戊…  相似文献   

12.
肝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 5 0多年的历史 ,主要用于栓塞异常的防治。自从 80年代初期低分子肝素 (LMWH)发现以来 ,人们对它在防治静脉和动脉血栓疾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与未分级肝素(UFH)相比 ,低分子肝素生物利用度高 ,半衰期长 ,不需要实验室监测 ,发生出血的副作用少 ,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欧洲及北美某些地区低分子肝素已取代了肝素。1 LMWH的作用机理肝素是一种分子量约 30 0 0 - 30 0 0 0Dalton的多糖链的非均一混合物。LMWH是通过酶或化学解聚过程产生的 ,平均分子量约为 5 0 0 0Dalton。肝素链中…  相似文献   

13.
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ARF、CRF)的患者,出血倾向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如用常规肝素抗凝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易引起或加重出血。1资料本文总结了对8例有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的HD患者进行的21例次吸附法无肝素HD,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局部枸椽酸(Cit)和单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血透在高危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高危出血血透患者进行交叉设计。Cit组采用1.6mol/L的Cit、空心纤维透析器和含钙碳酸氢盐透析液;LMWH组于血透前一次性注射10000单位(4100AFXaU)。观察患者出血、凝血和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结果 透析加重出血者Cit组5例次(3.8%),LMWH组17例次(13.7%)(P<0.05);LMWH组中发生严重出血4例次(3.2%)。两组体外凝血发生率低且差异无显著性,都能达到充分透析。结论 两种抗凝方法都适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但对严重出血以局部Cit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为例 ,从内源物质 (包括脂浊、补体、RF、AFP、自身抗体等 )的干扰和外源物质 (如肝素抗凝剂、EDTA抗凝剂 )的干扰方面探讨ELISA法影响因素。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HBsAgELISA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LOTNO )S - 0 1号 ;HBsAg标准品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批号 991;正常对照血清 ,来源于患者HBsAg阴性血清 10 0例。1 2 方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ELISA双抗夹心法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2 结  果2 1 …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对持续血液透析病人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使用普通肝素(SH)及氏分子肝素(LMWH)作血透抗凝剂对血脂的影响。对2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6个月,结果显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使患者的TG、TC、LDLC、VLDL-C下降,HDL-C升高,而SH未见类似作用,两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量肝素在伴出血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克赛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出血患者血液透析(HD)中的疗效;方法:21 例伴出血的HD患者应用克赛抗凝,在HD前静脉端一次注射40m g,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及临床有关征象;结果:21 例患者共行49 例次HD,75.5% 的HD体外循环无凝血,4.1% 存有严重凝血,3例静脉插管处出现渗血。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为7.5±1.2m in;结论:LMWH在急、慢性肾衰伴出血患者HD中单剂量应用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常见血清酶含量的变化及两者的差异性。方法急性肾衰(ARF)和慢性肾衰(CRF)患者及正常健康人3组各3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CP),淀粉酶(AMY),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α一羟丁酸脱氢酶(HBDH)。结果(1)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急慢性肾衰患者血清AMY、LDH、HBDH均显著升高(P<0.01),CK次之(P<0.05);血清ALP在CRF组明显升高(P<0.05),而ARF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CRF组比较,ARF组血清LDH、HBDH明显升高(P<0.01),而AMY、ALP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CK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LP、AMY、LDH和HBDH变化有助于临床上鉴别急、慢性肾衰。  相似文献   

19.
刘喜兰 《医学争鸣》2003,24(7):624-624
0 引言  2 0 0 1 0 3 / 2 0 0 2 0 6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急性右室梗死 (ARMI)患者 3 6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诊断标准 ,心电图以STV4R抬高≥ 0 .1mV[1] 作为急性ARMI的诊断标准 .其中 ,发现 5例ARMI时STavR抬高 .1 临床资料 例 1:男 ,68岁 ,胸痛 3d加重伴气短 8h .心肌酶谱 :AST 15 0U·L-1,LDH 640U·L-1,CPK 860U·L-1,CK MB980U·L-1.心电图 :心率 10 4次·min-1,STavR抬高 0 .2mV ,STⅢ ,AVF抬高 0 .2 5mV并呈QS型 ,STV1~V3抬高 0 .5~ 0 .2mV …  相似文献   

20.
杨定春 《农垦医学》2001,23(1):70-71
血液透析需要用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在透析器及血液管道的凝固 ,肝素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凝剂。但由于肝素抗凝作用时间较长 ,能影响体内的凝血过程 ,故在血液透析中也存在着出血的危险。近年来 ,随着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的应用 ,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 ,抗血栓形成比普通肝素疗效确切 ,出血危险性更小 ,透析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46例高危出血患者 ,低分子肝素透析 2 80人次 ,2 0例患者已进行正规透析 1个月以上 ,无一例发生出血倾向。普通肝素透析 40例 ,1 56人次 ,1例发生眼底出血 ,2例发生上消化血 ,2例发生泌尿系出血。高危出血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