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需借助气管套管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因此气管套管的护理尤为重要。护理的关键是必须保证气管套管的通畅 ,应注意以下几点。1 气管套管的固定气管切开插管成功后 ,为了防止气管套管的脱落 ,以往采用细线绳固定 ,现采用新型气管套管固定带 ,该带是由细小柔软布扣带制成 ,弹性好 ,不影响气管切开患者咳嗽 ,同时也减少气管套管移动 ,固定、解开均简便、快捷 ,可根据患者的颈部情况进行调整 ,用此带固定牢固、安全、舒适 ,不损伤颈部皮肤 ,对胶布过敏者尤其适用。2 气管套管置入处切口护理由于气管切开后分泌物较多 ,气管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管内套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气管切开留置套管50例,采用加强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管道的消毒和有效控制感染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0例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气管扩张1例,气管黏膜损伤性出血1例,加强护理后均恢复。结论:气管切开内套管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汪春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70-17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管内套管的最佳清洗和消毒的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理论,对我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60位气管切开患者内套管清洗和消毒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结果:内套管的清洗和消毒护理量大大降低的同时,60位气管切开患者住院期间消毒后的内套管中未检测出致病菌,且其中52位成功拔管。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周玉萍赵亚萍何晓珍何玉敏主题词气管切开术/方法气管切开术/护理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患者依赖气管套管进行呼吸,若护理不当,易造成呼吸道阻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训练对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气管切开术后早期行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留置气管套管时间显著缩短,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可改善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重要的是能缩短气管套管的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长期气管切开病人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梗阻是气管切开远期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从护理角度出发,探讨长期气管切开病人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危险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以期减少对气管的损伤,降低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促进病人康复。1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2004年长期气管切开病人86例,其中7例并发呼吸道梗阻,经急救除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呼吸道大量出血死亡外,其余病人呼吸道梗阻迅速解除。在这7例并发症中,气管内套管阻塞1例,气管套管脱出2例,气管套管旋转1例,气管套囊滑脱阻塞气道1例,气道内出血2例(其中1例死亡)。2原因及护理措施2·1气管内套管阻塞气管内套…  相似文献   

7.
早期气管切开是抢救大面积烧伤或严重头面部烧伤伴有吸入性损伤时常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能迅速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增加有效通气量,并能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但气管套管可由于套管过短、套管系带过松、翻身、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等原因而脱出。虽不多见,可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气管套管脱出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手术是一种抢救病人生命的急症手术,能解除呼吸道梗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经过气管套管可直接吸除呼吸道分泌物,迅速吸入氧气,手术的范围日趋广泛,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的正确的手术,常可于数分钟内抢救病人的生命。现将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常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通道,以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气管切开的部位通常选择在甲状软骨下第2 和第3 或第3 和第4 环状软骨之间作横切口,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格拉斯哥评分很低的神经外科病人的气管及支气管相关的并发症.气管切开后气道管理是护理的重中之重,其质量影响原发疾病的转归.我科自2008年至今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26例,本文分别从气道湿化护理、吸痰护理、气管套管护理方面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管切开造口置管是利用气管切口的方式在气管上造口并置入气管套管的人工气道法。但有创气道使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空气未经口鼻湿化过滤,如果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气道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病人临床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雾化吸入,气管切开口处换药,内套管的煮沸消毒,气道湿化,无菌操作下进行呼吸道吸痰。结果:治疗时间最短2天,因为死亡。最长2年零7个月,因为呈植物状态。结论:做好气管切开病人护理,减少病人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改良气管切开后护理方法护理123例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内套管消毒采用浸泡法,气道湿化采用输液式滴入法。护理气管切开病人。结果:所有出院病人无1例出现院内感染及肺部感染。结论:改良气管切开后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既简单又安全,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气管插管7~10 d后,仍需进一步救治的一种呼吸支持手段.患者气管切开后一旦病情好转,则需尽早拔除气管套管,若未能抓住机会,适时拔除,则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失去康复机会.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行气管切开后怎样尽早拔除气管套管,恢复患者正常气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009年以来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的护理经验。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湿化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提高血氧含量,减少坠积性肺炎发生;加强套管的护理;正确有效的积极排痰和控制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等方法的实行。结果:通过对680例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全面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有效、细致的呼吸护理是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关键[1]。  相似文献   

15.
陈伙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59-159
目的:乡镇医院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我们从实际临床工作出发,探讨气管切开”间歇”与”持续滴药”湿化气道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注射器间断性气管内滴药法和输液式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观察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气道湿化、痰液结痂、气管内套管阻塞、肺部感染、成本、护理工作量等的对比。结果:我科通过对8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的对比实验,证明气管切开后输液式持续滴药在呼吸道内分布的均衡性、痰液不易结痂、降低气管套管阻塞、降低肺部感染、降低成本、减轻护理工作量等方面,明显优于间歇滴药法。结论:输液式持续湿化气道是有效防止痰液黏稠、结痂,保持气道通畅,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患者依赖气管套管呼吸,如发生意外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行气管切开术患者42例,其中10例患者术后发生意外情况,现就意外情况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置管是危重紧急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急救方法,由于它具有能有效地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吸痰、患者舒适以及可以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致使气管切开套管较易脱出气管外,如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本院ICU于2005年1月-2007年2月共发生9例气管切开套管脱出,现将原因及预防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是气管切开病人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过氧化氢是一种高效、防腐、无毒、无刺激的消毒剂,特别对厌氧菌有效,对金属管及硅胶管无腐蚀性。2003年起我们采用过氧化氢消毒方法,效果良好,本文介绍消毒方法和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患者依赖气管套管呼吸,如发生意外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行气管切开术患者42例,其中10例患者术后发生意外情况,现就意外情况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喉癌病人行喉切除(或喉部分切除)术的同时行气管切开术,放置气管套管可解除气道阻塞,防止窒息,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喉癌术后的病人除按一般术后常规护理外,气管套管的护理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结合二例典型病例,浅谈做好气管套管护理的体会。1病例介绍例1李××,男,60岁,因患喉癌在局麻下先行气管切开术,再在全麻下行喉部分切除术。伤口愈合好,术后7d拆除伤口缝线,术后14d吞咽、呼吸、发音功能恢复正常,带气管套管出院放疗。例2杨××,男,70岁,因左侧咽喉痛,异物感1a,并出现逐渐加重声嘶,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