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产前缺氧性适应后胎鼠、新生大鼠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变化,探讨产前缺氧性适应对胎鼠、新生鼠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临产前Wistar孕大白鼠22只随机分成2组,I组为实验组(缺氧性适应组);将孕鼠置于缺氧性适应密封仓中,当氧浓度降至15%时,将孕鼠放入新鲜空气中5min,再放入密封仓中,重复第一次过程,然后待其自然分娩,Ⅱ组为对照组,除密封仓不密闭(氧浓度21%)外,其余同I组,两组于缺氧性适应(Ⅱ组模拟)后1、3、8、24、48、72、120、168h分别各取7只新生大鼠断头取脑,10%甲醛固定做海马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评定HSP70免疫反应强度。结果 1、正常胎鼠、新生鼠脑组织中无HSP70表达;2、缺氧性适应后8hHSP70即有表达,可持续至168hh最强;3、在海马各区和皮层均有HSP70表达,但以海马CAl区最强。结论 热休克蛋白(HSP70)参与了产前缺氧性适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和bcl 2表达在胰腺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对 31例胰腺癌和 14例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及bax和bcl 2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收集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7月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标本 31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5 4岁。其中高分化腺癌 15例 ,中度分化腺癌 6例 ,低分化腺癌 9例 ,未分化腺癌 1例。按TNM进行临床分期 ,Ⅰ期 5例 ,Ⅱ期6例 ,Ⅲ期 11例 ,Ⅳ期 9例。选取同期 14例慢性胰腺炎标本作对照研究。2 .染色方法 :检测细胞凋亡采用IS…  相似文献   

3.
直肠粘液腺癌bax及bcl-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肠粘液腺癌组织中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以bax及bcl-2单克隆抗体标记38例直肠粘液腺癌组织,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bax的阳性表达率在Dukes A 和B期为77.8%,在Dukes C期为45.0%,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260,P=0\039);bcl-2的表达与各病理学指标无明显关系,但bax与bcl-2阳性表达强度之比值与Dukes分期(P=0.04)和病人5年生存率(P=0.001)相关,结论:bax及bcl-2在直肠粘液腺癌中普遍表达。术后检测癌组织中这类基因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的bcl-2和bax的表达及bcl-2/bax比值与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30例胰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测定胰腺癌切片中的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同时应用TUNEL法测定胰腺癌细胞原位凋亡情况.结果高分化腺癌的凋亡指数(AI)为(5.70±1.21)%;中低分化腺癌为(6.80±2.01)%.AI与bcl-2/bax比值呈负相关关系(r=- 0.5583,P<0.05 ).结论 bcl-2和bax在胰腺癌细胞凋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SMS2 0 1 995 (SMS)对人胆管癌SK ChA 1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bcl 2和bax的影响。方法用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标记凋亡细胞、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SMS(10 0ng/ml)处理 6、12和 2 4h后人胆管癌SK ChA 1细胞凋亡和bcl 2 /bax表达的变化。结果SMS作用SK ChA 1细胞 6h对DNA无明显影响 ,作用 12和 2 4h后DNA凝胶电泳出现呈典型梯状条带。SMS作用 6、12和 2 4h后 ,AnnexinV标记的凋亡细胞分别为 (2 2±5 ) % ,(39± 7) %和 (5 8± 10 ) %。同时 ,SMS可使细胞bcl 2蛋白表达下降 ,使bax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结论SMS能诱导SK ChA 1细胞发生凋亡 ,bax和bcl 2凋亡基因介导了SMS对SK ChA 1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常规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为材料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 过氧化物酶 (SP)法对30例星形细胞瘤手术标本进行检测 ,分别观察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及bcl 2、Bax基因的表达状况。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取自我院 1997年 4月~1998年 3月间手术切除的人脑星形细胞瘤石蜡包埋标本 30例。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5 7岁 ,术前未接受过任何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按WHO分类Ⅰ级 9例 ,Ⅱ级 12例 ,Ⅲ~Ⅳ级 9例。石蜡包埋组织作 4μm厚连续切片备用。抗bc…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抑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1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距癌组织外缘3cm内的癌旁组织和3cm以远的正常大肠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5%和60.0%,显著高于正常组织(35.0%),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2%和45.0%,显著低于正常组织(60.0%),P<0.05;大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和bax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bcl-2蛋白过度表达和bax蛋白低表达,两者通过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而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距大肠癌组织外缘3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癌前期组织,手术时应切除。  相似文献   

8.
凋亡相关基因 bcl-2、bax、bad与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bcl-2、bax及bad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及与乳腺癌其他生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在从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癌逐渐演化的过程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变化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凋亡促进基因bax、bad的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中一些公认的正性因子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与其他一些负性因子如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呈负相关。bax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ER、PR水平以及p53表达水平等无关。对于bad基因与乳腺癌其他生物因素的相关性尚未见报道。结论乳腺癌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乳腺癌预后以及治疗的作用尚存在争议,bad基因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亦不清楚,而bax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预后呈正相关。对于它们的研究将为我们评价乳腺癌的预后提供新的指标,为乳腺癌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移植静脉中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 10 0只Wistar大鼠自体颈静脉移植于肾下腹主动脉模型。采用原位DNA片断末端标记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凋亡及相关基因bcl 2和bax的表达。结果 术后 1~ 8周 ,移植静脉凋亡的VSMCs多于对照静脉 (P<0 .0 1) ;术后 2周为凋亡高峰 ,其凋亡细胞达 ( 2 8.5± 16 .6 ) % ,4~ 8周逐渐下降至 ( 8.1± 2 .8) % ;与对照静脉〔( 0 .5± 0 .2 )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术后 1~ 2周 ,bcl 2表达增多〔( 2 2 .1± 5 .4 ) %〕 ,与对照组〔( 4 .3± 2 .1) %〕及 4~ 8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移植后 1~ 6周 ,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5 .5± 2 .3) %〕及术后 8周组〔( 8.2± 2 .9) %〕 ,P<0 .0 1。结论 bcl 2与bax基因与移植静脉VSMCs的凋亡密切相关 ;VSMCs凋亡是移植静脉重塑和狭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巨细胞病毒(CMV)对新生鼠肝胆系统FasL、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生鼠腹腔注射不同滴度的CMV,在注射病毒后5、10、15、21及28d各处死一批动物。观察动物的体重变化及肝内外胆管的组织学改变。DNA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肝脏及肝外胆管的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V晚期蛋白及FasL、bcl—2及bax蛋白在肝脏及肝外胆管中的表达。结果 病毒注射组小鼠体重的增加明显慢于对照组。病毒注射后可出现肝胆系统的急慢性炎症反应。且可见肝外胆管狭窄。病毒注射组肝脏及肝外胆管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FasL及bax在病毒注射组肝脏及肝外胆管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但bcl—2的表达降低。病毒注射5d后可在肝脏中检测到病毒晚期蛋白。结论 新生鼠腹腔注射CMV可造成鼠肝胆系统损伤,这种损伤可能是由细胞凋亡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产前缺氧性适应对新生大鼠脑组织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临产前孕鼠(孕期22 d)12只随机分成2组,Ⅰ组为实验组(缺氧性适应组),Ⅱ组为对照组.Ⅰ组将孕鼠置于密封仓中,当氧浓度降至15%时,将孕鼠放入新鲜空气中5 min,再放入密封仓中,重复第一次过程,然后待其自然分娩.Ⅱ组除密封仓不密闭外(氧浓度21%),其余同Ⅰ组.将两组娩出的新生鼠分别随机取出40只,做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随机取两组的新生大鼠各30只于脑缺血缺氧后24 h处死,取脑组织分别进行光镜、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Ⅰ组(缺氧性适应组)神经细胞多为正常,细胞排列较整齐,有少许早期凋亡细胞,凋亡率(2.9%±1.2%).Ⅱ组(对照组)神经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胞体肿胀,少部分呈空泡状,可见早期和中期凋亡细胞,少许晚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凋亡率(9.51%±3.62%),凋亡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孕鼠产前缺氧性适应可以明显降低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程度,对新生大鼠脑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术前间断低氧预适应对大鼠70%肝切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54只,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1)肝切除组(PH组),切除肝脏的左叶和中叶(约占总肝重的70%);(2)缺血再灌注组(IR组),即在肝门阻断下切除肝脏的左叶和中叶,肝门阻断20 min后开放血流,残余肝脏发生了缺血再灌注过程;(3)间断低氧预适应组(IHP组),术前1周将大鼠置于氧气体积分数为10%的低氧环境中,每天1h。1周后在肝门阻断下行肝切除术(同IR组)。各组分别于术后12、24、48 h进行取材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残余肝组织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 在术后各时间点,IR组和IH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PH组,但IHP组明显低于IR组。与IR组相比,IHP组术后各时间点肝脏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Bax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低氧预适应对残余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途径可能是通过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来减少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脑组织不同时间段bax-mRNA、bcl-2 mRNA表达及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依据Marmarou's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有改进,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再按照不同时间段分组(n=5),损伤后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按0.5、1、3、6、12、24、48、72 h、1周、2周等时间段提取大鼠皮层脑组织,一部分脑组织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bcl-2 mRNA表达,另取一部分皮层脑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细胞凋亡率测定.结果 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cl-2 mRNA Ct值分别为40.629±0.483、40.673±0.733、40.075±0.763、39.503±0.642、38.617±0.942、38.032±0.579、35.881±0.699、33.269±0.082、32.062±0.581、34.848±0.417、38.892±0.308,bcl-2 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bax-mRNA Ct值分别为:27.787±0.523、30.117±0.477、30.669±0.367、31.263±0.413、31.696±0.304、31.724±0.409、32.313±0.391、33.59±0.325、34.271±0.366、31.191±0.342、30.475±0.659,bax-mRNA荧光强度对照组与不同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各时间段外伤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分别为:4.08±0.32、4.11±0.52、4.25±0.35、4.67±0.56、5.05±0.24、5.93±0.42、6.77±0.33、8.66±0.41、10.77±0.58、7.32±0.23、5.03±0.41.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对照组与各时间段外伤组之间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外伤后bcl-2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72 h达到最低点.(2)外伤后bax-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外伤后脑细胞凋亡有增高趋势,72 h达到高峰,脑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外伤后脑神经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