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7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76例法乐四联症根本治术情况,介绍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经验。方法 全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包括室间隔缺损修补,右心室流出道拓宽。71例用涤沦衬心包片;5例用自体心包片拓宽;24例跨环补片。结果 术后死亡12例。主要死因为低心排综合征,灌注肺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加强围术期处理,畸形纠正满意,心肺保护良好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1993-09~2002-03我们共进行77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77例,男48例,女29例。年龄0.9~22岁。其中5岁以内21例,5~15岁37例,>15岁19例。全组病例均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心脏片及超声心动图确诊。其中33例行心血管造影评价肺血管发育及心内畸形情况。心电图提示右室肥厚60例,右室肥厚合并右房扩大11例,合并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合并窦性心律不齐13例,合并左前半束支阻滞1例。术中见主动脉骑跨≥50%46例,≥70%8例;漏斗部、肺动脉瓣环及肺动脉均狭窄27例,漏斗部及肺动脉瓣狭窄33例,漏斗部…  相似文献   

3.
1996-04~2001-05,我们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10kg以下婴幼儿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40例,手术成功39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0.8~2.5岁,平均(1.5±0.6)岁;体重6.5~10kg,平均(7.2±0.64)kg。均有不同程度静息下发绀,血球压积0.36~0.86,平均0.53±0.12。心电图均示右心室肥大;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43~0.60,均有肺血减少;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DEVI)16.9~38…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接受根治术的法乐四联症小儿木中血气变化,对30例2~10岁小儿在气管插管及给予碳酸氢钠前、后,转流后15、30、60min和停机即刻及其后30与60min,分男别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表明,紫钳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代酸;若术前药致呼吸抑制,则伴呼酸。单纯过度通气并不能纠正重症的呼酸与代酸,凭经验给予碱性药也难以调控适度.转流中呈代酸与呼碱,碱性药给予过量则致代碱。停机早期血气指标正常仍有代酸趋势,应常规检测血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临床评价婴幼儿期施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614例3周岁以下婴幼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进行总结。年龄2~36个月,体质量3.5~15,0kg。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除11例外,均采用自体心包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采用自体心包补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手术死亡38例,手术死亡率为6.19%.手术死亡原因和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和心律失常。结论 婴幼儿期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有其自身特点.改进手术技术,加强术后监护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带瓣牛颈静脉在法四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法洛四联症患者20例,分别应用BJVC(A组)和自体心包片(B组)进行右室流出道重建,两组患者停机后分别测量RV、LV、PA压,纪录血管活性药物、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并发症,ICU停留时间.所有患者1周后复查心脏超声,了解肺动脉跨瓣压差、反流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相比较,术中RVP/LVP比值、RV-PA压差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BJVC重建TOF右心室流出道近期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通过手术矫治畸形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97例法乐四联症矫正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6-01~2003-01对197例法乐四联症行矫正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梁皓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133-134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法乐四联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院就诊进行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吻合术的法乐四联症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心肺转流时间平均(82.4±l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41.2±l2.4)min。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1例(2.3%),灌注肺3例(7.0%),胸腔积液2例(4.7%),肺不张4例(9.3%),真菌感染2例(4.7%),二次开胸止血1例(2.3%)。死亡1例,死亡率2.3%。结论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吻合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电镜观察了18例进行根治手术的法乐四联症患者心肌,其超微结构改变显著,每例皆表现为退行性变和增生性改变。认为手术预后除与适应症的选择,操作技术,术后监护,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直接有关外,心肌超微结构的严重改变也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强调了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对手术患者将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结合文献认为,应用超氧自由基清除剂,对抗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是有效的,值得术中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6例安装埋藏式DDD起搏器患者分为流出道起搏组和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结果比较两组QRS波宽度(P〈0.05),术后3-6个月,患者的LVEF、LVEDD及L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LA、LVEF、LVEDD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前者的QRS宽度明显窄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成人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5年5月,31例成人法乐四联症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16~41岁,平均(21.5±3.5)岁。有明显的紫绀和杵状指及蹲距现象,血红蛋白171~252g/L。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6例采用跨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15例仅行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结果本组无死亡。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血红蛋白尿25例。6例因术后引流量多,再次开胸止血(19.4%)。随访2月~2年。1例术后复查发现小的室间隔缺损残余漏。无晚期死亡。结论成人法乐四联症二次开胸等并发症发生率偏高,但远期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74年1月至1995年末共施行成人法乐四联症(简称四联症)根治术606例,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238例,发生率29.3%,死亡12例,手术死亡率2.0%。本总结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检查对20例法乐四联症诊断和治疗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乐四联症 (简称法四 )是一种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术前了解病变性质和程度对术式选择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1 ] 。笔者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 2 0例法四患儿 ,以探讨无创性 MRI检查在诊断和治疗法乐四联症中的作用和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法四患者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2~ 14岁。术前均行心脏彩超检查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1.2 扫描方法 :MRI检查使用以色列 EL SCINT2 .0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 ,采用心电门控自旋回波序列 (SE)。先行横轴位定位扫描 ,然后行冠状位、矢状位、垂直于室间隔的短轴位…  相似文献   

17.
Hybrid技术在法乐四联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Hybrid技术治疗的法乐四联症患者16例的病例资料,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法乐四联症缺氧发作的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对住院的23例法乐四联症急性缺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缺氧发作诱因,探讨缺氧机制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23例缺氧患者中死亡4例(17%).缺氧发作诱因包括:(1)晨起或喂奶后不久;(2)啼哭和大便后突然站立;(3)气候炎热或感染发热;(4)贫血.发作机制可能是:(1)右心室漏斗肌肉收缩增加;(2)体循环阻力突然下降;(3)过度通气;(4)高粘度综合征.结论 控制诱发因素和及时防治可减少法乐四联症缺氧发作.尽早手术治疗是根治缺氧发作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法乐四联症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法乐四联症根治术中,异常冠状动脉跨越右室流出道(RVOT),往往造成手术处理困难,成为法乐四联症手术风险因素之一犤1犦。1989-06~2000-03,我院共实施法乐四联症(TOF)矫治术678例,其中11例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现将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法乐四联症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11例均为因法乐四联症要求手术者。男8例,女3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4岁,平均(8.3±3.1)岁。患者均有口唇青紫、活动受限及蹲踞现象,有缺氧发作史3例。术前明确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者5例,其中2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中不乏几种术式,如行胸大肌离断或劈开的Party术,kodama术等,本文介绍的是通过改变术侧上肢位置实现的改良根治术。 1 临床资料 1998-03~2000-12,我科行改良根治术58例,均为女性,年龄27~62岁,平均44.5岁。I期乳腺癌8例,Ⅱ期乳腺癌29例,Ⅲ期乳腺癌11例。病理分类:浸润性导管癌35例,小叶癌4例,导管内癌3例,髓样癌4例,大汗腺样癌2例。根据放化免疫治疗原则,均给予相应的综合治疗,经随访6个月~4年均未见有局部癌肿复发,有2例发生骨转移,术侧上肢功能与健侧基本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