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74例。其中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45例,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32例窒息后心肌受累的新生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测定,了解心肌酶谱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32例均自入院后12h及治疗后5~7天各静脉采血1次,作GOT、LDH、CK、CK-MB检查。结果窒息后心肌损害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心肌酶多恢复正常。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做心肌酶谱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及时治疗,并可作为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心肌酶学活性测定评价窒息所致新生儿心肌损害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观察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用以评估窒息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程度。设对照组15例.窒息组30例,包括宫内窘迫10例(心率>160次/分),轻度窒息16例,重度室息4例,作心肌酶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30例),3~5天(15例).>7天(30例)。结果24小时、3~5天GOT、LDH、CPK、CPK-MB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窒息组治疗前后对比呈逐渐下降趋势。CPK的同功酶(CPK-MB)本组窒息组(47.83±21.9)明显高于对照组(12.06±6.42),在心肌损害判断上更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预测心功能的损害和及对治疗,以免进一步发展为心衰、心源性休克和心肌坏死等不可逆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窒息新生儿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探讨其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轻度窒息儿,42例重度窒息儿,4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清cTnⅠ浓度,同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窒息儿血清cTnⅠ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0.01〈P〈0.05)。结论 cTnⅠ浓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cTnⅠ值越高,心肌损害越严重。应常规检测窒息新生儿的cTnⅠ.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酶、肾功能改变,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轻、中、重度HIE患儿的心肌酶(BM、CPK),肾功能(Cr、Uric、Urea),并与4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HIE组新生儿心肌酶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HIE除有脑损伤外,常伴有心、肾功能异常。因此,治疗HIE患儿时,应监测心肌酶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多脏器损害和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搜集有关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400例患儿(试验组202例,对照组1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磷酸肌酸钠治疗7 d后患儿心肌酶CK、CK-MB、LDH、HBDH、cTnI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8和1.29,95%CI为(1.32,2.41)和(1.12,1.48)。治疗组总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少4.07 d,95%CI为(-5.25,-2.89)。结论:磷酸肌酸钠对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的心肌损伤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能缩短住院天数,且心肌酶谱可出现下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由于所纳入试验质量原因,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7.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多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临床检测及动物实验探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功能等多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心肌损害的临床综合诊断价值、敏感性及内在联系。方法将2001年6月一2002年10月住院的3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重度窒息恢复期组,选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心肌酶谱及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CTnT),做心电图及测心率,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和测量心功能。动物实验观察出生3 d的大鼠在不同时间缺氧后心肌细胞的搏动次数、心肌酶变化及心肌细胞微细结构的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心率显著减慢,心肌酶谱指标均明显升高,CTnT阳性率高。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A/E倒置;轻度窒息组LDH、CK、CK-MB及HBDH轻度升高,心功能中仅FS和SV轻度下降;重度窒息恢复期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各组窒息新生儿心脏结构无明显改变。大鼠缺氧时间越长心肌酶指标升高越明显,心肌细胞搏动越慢,心肌细胞微细结构发生改变。结论 心脏超声心动图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FS和SV可以作为早期心肌损害的指标;心肌酶谱及同工酶可早期诊断窒息所致的心肌损害、判断严重程度及评估恢复情况;肌钙蛋白对反映心肌损害的敏感性并不高于心肌酶学指标;综合分析CK—MB>40.76或CTnT阳性,EF、F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状况。方法对8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测定心肌酶谱、心电图(ECG)等项目检查,以评价其心肌损害程度。结果82例中并发心肌损害66例,血清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异常48例。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ECG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87例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时心肌酶谱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方法87例肺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期门诊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肺炎患儿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CK-M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婴儿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增高显著,年龄越小心肌酶谱水平越高,心肌损害越明显,对小婴儿肺炎患儿要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病毒性脑炎 (病脑 )并心肌炎或心肌损害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 4 0例病脑患儿 (意识障碍组 12例 ,无意识障碍组 2 8例 ;惊厥组18例 ,无惊厥组 2 2例 )及 4 0例对照组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水平。结果 病脑组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同时有意识障碍组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组 (P <0 .0 5 ) ,有惊厥组血清心肌酶谱和CTnI阳性率高于无惊厥组 (P均 <0 .0 5 )。结论 CTnI对病脑并心肌损害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是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