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作者通过总结22例中线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学特点,阐明其病变的本质是淋巴系统的一类恶性肿瘤。该病以上呼吸道鼻面等中线部位为其独特的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复杂,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单一淋巴瘤样细胞的单形性和广泛坏死炎性肉芽组织中夹杂有数量不等的异形淋巴细胞的多形性两大类。22例中2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细胞性16例,B细胞性4例,据此可鉴别于具有类似临床表现,而无此病理与免疫病理学改变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80年以来诊治的坏死性肉芽肿和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26例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并和已行免疫标确诊为中线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6例进行回顾性分批结果32例均表现为中线部位的进行性坏死,溃汤,免疫组化标记显示UCHU1阳性占93.75%。结论及多部位深外活检及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检查可明显提高该病早期准确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对36例淋巴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结合形态不到及免疫组织化研究结果,B细胞林巴病22例(64.7%),T细胞性淋巴瘤12例(35.3%),HD2例。发生于鼻腔、鼻窦原诊断为恶性肉芽肿7例细胞性淋巴瘤,而发生于扁桃体的原诊断为未分化癌1例为B细胞淋巴瘤。本研究表明免疫组化在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中线T细胞淋巴瘤的克隆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一组针对T细胞受体γ链基因V区片段的家族特异性引物和PCR方法,对11例(22个标本)中线T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了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22个标本中的21个有T细胞受体γ链基因的克隆性重排(94.45%),在9例原发灶的连续活检和1例原发灶及其转移灶的标本中未发现曾生的克隆家族的改变。结论:中线T细胞淋巴瘤的病变组织中存在T细胞的单克隆性  相似文献   

5.
尹文娟  吴梅娟  朱秀  孙文勇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731-733,F0003
目的分析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过程,结合国内及国际文献分析国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2例患者中1例为45岁女性,病变原发于皮肤;1例为68岁男性,病变原发于脑部。2例形态学均表现为受累部位毛细血管增生,肿瘤细胞充满血管腔,经免疫组化证实为B细胞表型。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国人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有着不同于典型亚洲变异型或皮肤变异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总结2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其中1例为大中细胞性,1例为小细胞性。结论肠道T细胞淋巴瘤(尤其是大中细胞性)临床病理表现较特殊,可能与EB病毒高度相关,属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谱系,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7.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独立的淋巴瘤类型。通常指原发于中线面部、有特殊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生物行为的肿瘤。它在1994年国际病理学会研讨会上讨论提出,并做了相关定义,1997年WHO关于恶性淋巴瘤分类草案提出命名,2001年出版的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正式命名。以往常称之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或“面中线血管中心性淋巴瘤”等,它的主要病变部位是鼻腔,其次是腭部和口咽,也可累及外鼻,尤其是鼻前庭,其他部位有皮肤、消化道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鼻部肿胀,硬腭破坏,眼眶肿胀,皮肤红斑等,主要体征为粘膜溃疡,覆以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PCNS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采用HE染色及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该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颅内压增高、颅神经损害和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多表现为颅内单发或多发病灶。 PCNSL的组织学特点为淋巴瘤的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弥漫浸润,瘤细胞常围绕血管形成袖套状,伴灶性坏死和出血。免疫组化染色24例为B细胞型,2例为T细胞型。B细胞型中均为弥漫大B 细胞性淋巴瘤,T细胞型中1例为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1例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性淋巴瘤。结论 PCNSL为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乏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可为单发或多发性病损;病理组织形态与淋巴结内淋巴瘤相似,瘤细胞弥漫分布,围绕血管浸润,有坏死、出血,淋巴瘤类型主要为B细胞型,小部分为T细胞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0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0例原发于皮下脂肪组织中的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EB病毒的检测。结果:组织学上以肿瘤细胞浸润脂肪小叶之间及可见豆袋细胞为特征,部分患者肿瘤细胞的EBV-DNA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47.6%),其次为炎性假瘤(45例,21.4%)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s 病,41例,19.5%)。②该组病变部分类型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特点,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有交叉。③该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为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74例),眼附属器的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的该肿瘤的特点。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该部位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⑤眼附属器的 IgG4相关性疾病(10例)的诊断和临床病理表现有其独有的特征。结论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PCNS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采用HE染色及En 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PCNSL的组织学特点为淋巴瘤的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弥漫浸润,瘤细胞常围绕血管形成袖套状,伴灶性坏死和出血.免疫组化染色24例为B细胞型,2例为T细胞型.B细胞型中均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T细胞型中1例为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1例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性淋巴瘤.结论 PCNSL为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乏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可为单发或多发性病损;病理组织形态与淋巴结内淋巴瘤相似,瘤细胞弥漫分布,围绕血管浸润,有坏死、出血,淋巴瘤类型主要为B细胞型,小部分为T细胞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性脾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并选用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本组6例为B细胞性,1例为组织细胞性,未见T细胞性.结论 原发性脾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镜下与结内恶性淋巴瘤分布形式不同,各型淋巴瘤在脾脏多形成瘤结节,结节内有小血管或貌似滤泡结构,并且不同细胞亚型所形成瘤结的部位和细胞形态不同,主要是免疫表型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4.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一鼻型(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是来源于NK/T细胞,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破坏为特征,并与EB病毒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随着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深入研究,已经明确为NK细胞及T细胞来源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提供诊治思路。方法:对17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应用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塞、鼻面肿胀溃烂,以面部中线进行性破坏、坏死性病变为特征,病理学免疫组化表达T细胞。NK细胞标记阳性,B细胞不表达。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是确诊的重要方法。本病放射治疗结合化学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黄慧群  郭志坚 《甘肃医药》1995,14(2):113-115
1982年Ishii研究了6例临床诊断为坏疽性进行性鼻炎或致死性中线肉芽肿,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的病例,3例做了免疫荧光,证实符合起源于外周T细胞的T细胞恶性淋巴瘤。国内徐天蓉等根据自己的总结建议命名为“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作为独特的疾病。李竞贤等  相似文献   

17.
189例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和部位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本院病理科1993~2001年间诊断的淋巴瘤病例189例,应用WHO新分类进行分类。结果189例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11例(5.8%),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78例(94.2%)。免疫表型显示,B细胞淋巴瘤160例(89.9%),T细胞淋巴瘤18例(10.1%)。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要病理类型117例(65.7%),但其组织细胞学呈明显异质性。胃部约有1/3的病例为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未见T细胞淋巴瘤;而肠道可见到25.0%的病例为T细胞淋巴瘤;鼻腔鼻窦则以T细胞淋巴瘤为多数。结论本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少见;结外NHL多于淋巴结,且B细胞淋巴瘤占绝大多数;DLBCL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它类型有明显的部位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病理学特征,总结其病理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改善预后。方法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临床特点分析。结果13例PBL均为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5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DLBCL),2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3例为MALT伴DLBCL转化,1例为滤泡性淋巴瘤(FL)Ⅲ级,2例为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结论通过对PBL的病理诊断分类,并给予相应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了14例腭部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中线恶网)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14例(男10例,女4例)患者发病高峰年龄在21~30岁年龄段,临床表现为腰部肿胀、渍疡或穿孔,可合并鼻腔、上颌窦及皮肤损害。光镜下以凝固性坏死、非特异性炎症背景上散布异型淋巴样细胞为特征,其中2例标本在部分高倍视野中出现异型淋巴样细胞似恶性淋巴瘤的增生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4例中10例之异型淋巴样细胞来源于T淋巴细胞,另4例可能由于抗体丢失等原因无法确立来源。作者认为中线恶网本质为恶性淋巴瘤,且大部分为T细胞源性。但其在临床及组织学上与恶性淋巴瘤有一定差别,应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存在。此外,中线恶网在形态学上可以向恶性淋巴瘤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80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及免疫表型研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对80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CD20、CD79a、CD3、CD68、Bcl-2、CD10、Bcl-6、MUM-1、CD138、ALK、Ki67的表达特点。【结果】男性48人,女性32人,平均年龄58.7岁。临床病变部位以颈部(33.8%)、颌下、扁桃体和咽腭(13.8%)、肠(12.3%)、胃(10%)、腹股沟等部位为多见,少数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依部位不同而不同,首发症状以颈部无痛性包块最常见。胃肠、头面部的可发生溃疡。镜下病理学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77/80),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多见(38/80),该肿瘤细胞较大,空泡状,核仁明显。瘤细胞均广泛表达B细胞标记。【结论】恶性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应与大细胞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