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梗阻性黄疸(梗黄)大鼠及6例临床梗黄病人的肾脏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目的是描述肾脏损害的病理和超微病理改变,并试图从病理改变来探讨肾脏损害的可能病因及肾脏功能的改变。观察发现主要病变为肾小球萎缩,鲍曼氏囊间隙扩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明显增厚,其三层结构消失,内有大量胆色素颗粒沉积,血管内皮窗孔明显减少,足突融合;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胞质内有大量胆色素颗粒沉积,小管腔内可见脱落的坏死细胞、胆泥、胆栓及蛋白管型,微绒毛紊乱、稀疏、脱落,线粒体高度水肿,内质网扩张,脂滴、溶酶体明显增多。据此,我们认为:(1)梗黄可引起明显肾脏损害,其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但以近曲小管病变为重;(2)胆汁成分于肾脏内的沉积在梗黄引起肾脏损害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3)梗黄可导致肾脏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2.
1 紫癜性肾炎的病理改变紫癜性肾炎为过敏性紫癜的继发性肾脏损害。据Zollinger统计1458例过敏性紫癜病例,发生肾脏损害者占34%。紫癜性肾炎作肾穿刺活检的病理改变有以下几方面。 1.1 荧光显微镜观察肾小球系膜区可见弥漫性IgA呈颗粒状荧光。补体C_3在系膜区呈不规则颗粒状荧光,并可见备解素沉积,C_(1q)及C_4为阴性,证明补体经旁路途径激活。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时可见IgA沉积,常伴有血管袢坏死及新月体形成。 1.2 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变表现多种多样。肾小球病变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见节段性加重。有时可见节段性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伴多量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立农  朱宇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23):11-12,1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可由多种途径损害肾脏,并累及肾脏的所有结构,从肾小球、肾血管到肾小管和肾间质。它可以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意义,包括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细动脉性肾硬化以及感染性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但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大量IgA、补体C3呈颗粒状沉积为特点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国内发病率较高。由于临床症状轻重不同,治疗方法各异,疗效结果各不相同。我院对26例IgA肾病患者通过对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肾区脉冲导入外治系统、对激素不敏感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1肾脏的病理改变根据对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的损害及增生程度分轻、中、重三种。(1)肾小球轻度系膜细胞增生及基质增多,肾小管、间质、血管无明显改变;(2)中度系膜增生的系膜区呈弥漫性分布、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可见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约 40 %的 1型糖尿病和 5 %~ 10 %的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可由多种途径损害肾脏 ,并累及肾脏的所有结构 ,从肾小球、肾血管直到肾小管和肾间质 ,但在肾脏病理改变中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 ,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为糖尿病所特有 ,故又称为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 (GBM )增厚和系膜区大量基膜样物质增生。一旦发生糖尿病肾病 ,出现持续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 ,直至终末…  相似文献   

6.
狼疮性肾炎(LN)是肾脏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50~80%有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肾脏损害的程度决定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狼疮性肾炎的组织病理特点是病变广泛性和多样化,表现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多部位的不同程度的多种病变。典型狼疮性肾炎病理变化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纤维蛋白洋坏死和线圈样损害,肾脏其他血管亦遭相似损害。而间质慢性损害也较其他肾炎损害为重[2]。免疫荧光染色在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病变区呈强阳性。电镜所见,内皮细胞下有众多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这种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7例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显示,急性过敏表现常不典型,肾脏损害可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肾小球损害更多见于老年病人,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早期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肾脏损害及肾脏酶活性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时肾脏的病理变化。方法: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在不同病程阶段肾脏的病理改变,并测定不同病程阶段肾脏的乳酸脱氢酶、Na^ -K^ ATP酶和Ca^ -Mg^ ATP的酶的活性。结果:急性胰腺炎大鼠术后8h肾上管上皮细胞肿胀,肾间质炎细胞浸 润,足细胞核不规则,足突融合,线粒体变性,溶酶体增多,内质网扩 张、脱颗粒。肾上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腔内淋巴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术后16h肾间质出血,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有更多的血小板聚焦。术后24h肾实质广泛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淤血,有大量纤维素析出。基膜内有纤维素沉积。集合管内可见坏死的上皮细胞和红细胞。肾组织的乳酸脱氢酶、Na^ -K^ ATO酶于术后8h升高,术后16h、24h降低。结论:急性胰腺炎时肾损害发生早,损害 广泛,进展迅速。急性胰腺炎早期肾组织即存在能量代谢紊乱和细胞的内环境紊乱。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可由多种途径损害肾脏,累及肾脏的所有结构,肾小球、肾血管、肾小管、肾间质均可以有病理改变,包括肾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100029小球硬化症、细动脉性肾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本文讨论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周春  李铭芳 《广西医学》2009,31(3):378-379
目的探讨肉眼血尿患儿的临床特点与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肉眼血尿患儿(其中58例行肾脏活检病理检查)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资料。结果本组患儿肉眼血尿大部分来源于肾小球损害(58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儿37例,继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儿2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病理类型无关,但伴大量蛋白尿者病理类型损害较重。结论儿童期血尿病因复杂,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7例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显示,急性过敏表现常不典型,肾脏损害可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肾小球损害更多见于老年病人。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早期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病理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有临床表现的狼疮性肾炎 (LN)患者与临床、实验室无肾损害证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分别将有临床表现的LN 34例 ,确诊SLE而血、尿检查无肾脏损害的亚临床LN 2 2例进行肾活检 ,观察两组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示两组肾小球病损率均为 10 0 % ,且WHO分型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 ,肾小管及间质损害两组发生率接近。提示SLE患者早期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 ,及早诊断治疗亚临床LN对肾功能保护的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讨庆大霉素(简称 GM)内耳中毒机理,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利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 GM 中毒后豚鼠耳蜗血管纹、毛细胞的损害进行了对比观察,也观察了肾脏形态改变。讨论了血管纹萎缩与外毛细胞缺失的关系,血管纹和肾小球萎缩的病理改变及中药红花改善微循环,减轻庆大霉素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肾小管炎在肾小球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判断肾小管炎出现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的诊断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712例肾穿刺活检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镜检查,并对肾小管炎等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①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常出现肾小管炎改变。②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其病变特异性,尤以血管病变相关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较为多见。③在急性、活动性病变中,肾小管炎的发生较严重,且多发生在尚未出现明显萎缩的小管中。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中,受累小管多发生明显萎缩,且与肾间质炎性浸润及纤维化关系密切。④肾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多为淋巴及单个核细胞。[结论]在一些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冲可出现肾小管炎的病理改变,其发生与特定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关系密切。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可能参与并加重肾脏损害,在病理诊断中需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了结扎大白鼠胆总管1、2、3、4周后肾脏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胆道梗阻一周即可引起肾小球滤过屏障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病变逐渐加重,至第四周肾小球的全部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变性及坏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判断肾小管炎出现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的诊断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712例肾穿刺活检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检查,并对肾小管炎等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1)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常出现肾小管炎改变。(2)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其病变特异性,尤以血管病变相关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较为多见。(3)在急性,活动性病变中,肾小管炎的发生较严重,且多发生在尚未出现明显萎缩的小管中。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中,受累小管多发生明显萎缩。且与肾间质炎性浸润及纤维经关系密切。(4)肾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多为淋巴及单个核细胞。[结论]在一些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可出现肾小管炎的病理改变,其发生与特定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关系密切。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可能有参与并加重肾脏损害。在病理诊断中需要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7.
鱼胆中毒大鼠肾脏损害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青鱼胆中毒大鼠肾脏损害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肾小球病变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鲍氏囊内有RBC的肾小球个数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小球体积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图像分析技术能比较精确、客观地分析和测量肾小球结构参数的变化,有利于今后结构和功能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肾小球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及复染经验张晶,王泰龄(病理科)很多肾脏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形态观察。肾小球微细病变肾脏穿刺活检用六胺银染色较PAS染色所显示的更加精细,如再附加三色染色,能更清晰地分辨出肾小球基底膜系膜的改变、细胞增生及管内物质沉积的程度。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尿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与肾脏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肾穿刺活检确诊的78例HSPN患儿按肾血管损害、肾小球病理损害、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进行半定量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各分为轻、中、重3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尿中VEGF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局部VEGF表达及肾脏微血管密度。结果: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轻、中、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脏血管损害愈轻,微血管密度、血与肾局部中VEGF浓度则愈高,而尿中VEGF排泄也愈低,轻、中、重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小球积分与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肾脏总积分相互呈高度正相关(r=0.596,0.612,0.728,分别P<0.05,0.05,0.01),微血管密度与血VEGF和肾VEGF相互呈高度正相关,与尿中VEGF呈高度负相关(r=0.601,0.696,-0.639,均P<0.01)。结论:尿中VEGF排泄增加使肾局部VEGF浓度下降进而导致的肾血管损伤,可能是HSPN患儿肾血管损害与病理慢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蛋白尿在成人紫癜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蛋白尿在成人紫癜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少量、中等量蛋白尿患者分别占40.8%和37.9%,大量蛋白尿患者占21.4%.蛋白尿程度越重的患者,血压、血胆固醇水平越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加重,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血管损害加重(P<0.01).结论蛋白尿能够间接反映紫癜性肾炎肾脏病变的轻重,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加重;肾脏的各项病理改变加重、肾小球损害与肾小管间质、血管的病变程度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