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霉素是临床常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其高效、低毒、价廉的特点受到重视,但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教科书上规定过敏试验(皮内注射)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内侧,但这种皮试法疼痛剧烈,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手腕掌侧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为皮试部位,与腕横纹皮纹平行进针的方法做过敏试验,显著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药物皮内过敏试验是将拟应用而又可能出现过敏的药物 ,将其微量注射于皮肤内 ,然后观察反应以判定是否可应用。目的是为了防止过敏反应 ,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1 青霉素过敏试验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 (皮试 )的标准药物浓度为2 0 0u/ml青霉素G ,标准注射量为青霉素G2 0u。1 1 皮试液的配制 取青霉素G1支含 80万u ,注入生理盐水 4 0ml(或 1支 4 0万u加生理盐水2 0ml)溶解成为 1 0ml含 2 0万u。抽上液 0 1ml ,加生理盐水至 1 0ml,则 1 0ml含2万u。再抽上液 0 1ml,加生理盐水至 1 0ml,则 1ml含2 0 0 0u。最… 相似文献
3.
4.
张岱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9,(1)
在应用易于致敏药物前,必须先作皮内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但皮试注射部位,在教科书中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注射部位,只笼统地提出前臂掌侧下段;前臂屈侧中下部或前臂屈侧面。再未见有关这方面资料的研究报告。作皮试时,病员比较疼痛,尤其是婴幼儿更是哭叫不止。为减轻病员的痛苦,又达到做皮试的目的,应探讨皮试注射的最佳部位。1987年以来,开始对皮试注射部位进行探讨,先后观察了临床病员和在校学员约400余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过敏体质的患,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并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意外的发生。常取前臂掌侧下段皮肤作皮内注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试验时患常感觉注射部位胀痛或刺痛,产生惧怕心理。我们在实践中将皮试方法稍加改进后,患疼痛减轻甚至无痛感,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胥传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2):1787-1787,1789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480例应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学基础》方法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 480例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410例,阳性20例,可疑阳性50例(其中假阳性41例)。41例假阳性的患者中儿童(年龄<7岁)及老年人(年龄>60岁)27例;饮酒或热水浴后4例;发热10例。结论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较高,与年龄、疾病、皮试操作、医护人员等因素多种因素有关,应尽可能排除上述因素所导致的假阳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简便、安全,且准确率高的碘过敏试验方法.方法对10000例次患者先进行3%碘皮内试验,除外强阳性者均加做静脉注射试验,设定皮试结果强阳性者静脉注射试验亦为阳性,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812例次皮试结果阴性,静脉注射试验亦为阴性;3例次强阳性;185例次皮试结果阳性患者经静脉试验后,发现假阳性者20例次(10.81%).结论将3%碘皮内试验阴性和强阳性者作为过敏试验的终结果,对于皮内试验阳性者加用静脉注射试验的方法可提高试验准确率,简化操作步骤,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皮内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对比.结果 找到了影响皮内试验结果的诸多相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结论 影响皮内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多,应针对不同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皮内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 ,用来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和预防接种的方法。一般多取前臂掌侧下段 ,因该处皮肤较薄 ,色淡 ,易于注射与观察。但此处分布有丰富的感觉末梢 ,故对药物刺激引起的疼痛特别敏感 ,许多患者因皮试疼痛而影响情绪。为了减轻病人皮内注射的痛苦 ,我们将常规的方法作了如下改进。1 方法取病人前臂掌侧下段 ,按常规用 75 %酒精消毒皮肤。用1ml注射器抽取药液 ,然后嘱病人用一手呈环形握住另一手前臂 ,离针刺的上方约 2cm处 ,并用拇指加力按压 (儿童患者可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 ) ,同时按皮内注… 相似文献
10.
药物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是给药前的一个主要监测方法。其皮试的结果至关重要 ,它为药物的正确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是合理用药的前提。但在临床工作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或影响 ,常会发生假阳性反应 ,从而使药物不能及时有效的应用 ,受到不应有的限制。作者对此问题分析如下。1 药物制剂因素1.1 药物质量 某些生产厂家追求药物利润 ,设备简陋 ,技术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差 ,制作工艺不规范 ,药品原料含杂质较多 ,纯度低等 ,其产品配制皮试液时极易发生假阳性反应。众所周知 ,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多与其本身中所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皮内试验法有效缓解注射时疼痛的程度。方法:2002年3月—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21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109例采用传统法、改良组109例采用改良皮内试验法。分别用两种部位的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疼痛的程度。结果:改良皮内试验法在减轻注射对部位疼痛方面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评价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本院门诊 5 0 0例欲使用青霉素类制剂的患者左右手同时行皮试仪法与传统皮内注射法过敏试验。皮试仪法与皮内注射法阳性率分别为 3 8% (19/ 5 0 0 )和 5 2 % (2 6 / 5 0 0 )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合并阳性率为5 6 % (2 8/ 5 0 0 ) ,与单项试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 11例可疑阳性病人中 ,皮试仪法与皮内注射法假阳性分别为 9% (1/ 11)和 6 4 % (7/ 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试仪法过敏试验是一种无痛、快速、安全、准确的方法 ,优于皮内注射法 ,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法。 相似文献
15.
16.
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症状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仍不能迅速、确切的控制疼痛 ,同时还有9%~ 34%的病人并发后遗神经痛。如何迅速、有效的镇痛 ,给患者良好的生活、睡眠环境 ,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是疼痛学科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我科自 2 0 0 0 .5~ 2 0 0 1.6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TAT(破伤风抗毒血清)易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在注射前傲过敏试验是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必要措施;但是目前有关对TAT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掌握不一。现将本院对TAT试验结果判断的标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皮内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 将23384例输液中心皮内药物过敏试验患者,按年龄及药物类型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11693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与对照组11691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观察组在皮内注射前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后注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在注射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皮内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假阳性率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皮内药物过敏试验先采用75%乙醇消毒后再用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能有效降低过敏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最大限度保证敏感药物的正常使用,而且方法简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胰岛素注射需要长期进行,因为每天都要进行2~4次注射,每年注射次数达730~1460次,容易造成注射部位的重复,以致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病人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为了提高胰岛素的吸收率,减少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许多胰岛素注射轮换方法,以达到一个月内尽量不在一个注射点重复注射。但在实际操作时发现,这些轮换方法有一定的不实际性。笔者在护理工作中改变轮换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