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儿科急诊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3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5年4-6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参照SBAR标准制定的急诊患儿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交接耗时、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交接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交接内容全面性、病情描述准确、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交接耗时缩短,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急诊患儿交接安全,因此SBAR沟通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ICU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2月由神经外科ICU转入病房的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月-6月转入病房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口头交接,观察组使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对比两组患者的交接时间、交接内容的遗漏率以及患者家属及病区护士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交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交接内容遗漏率低于对照组,家属及病区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神经外科ICU与病房交接的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SBAR沟通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应用于当前国内外转运交接的现状、研究评价指标以及其局限性等,旨在为国内社区医院——120救护车——其他医疗机构的临床转运交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而转运作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佳的转运会为患者带来安全风险;同样,沟通作为影响转运安全的主要因素,已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医务人员在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标准化沟通进行了一些研究。而SBAR沟通模式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模式,为各组织机构广泛接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医务人员在患者转运交接上存在的与沟通有关的问题、原因及SBAR标准沟通模式的应用现状,探讨我国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运转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份、2015年1月-12月份危重症运转发生问题进行调查,并制作表格进行统计,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1]结果: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缓和院内安全运转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运转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的运转时间,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心血管科重症监护病房( CCU )转出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由CCU转至普通病房的2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照转出序列编号,其中尾数为单号者分入研究组,尾数为双号者分入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交接,研究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利用科室自制的“病区交接记录单”,执行规范的交接流程。比较两组交接工作的连续性、问题发生率、所耗时间及患者和交接双方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顺利交接者95例,交接不畅者29例,未顺利交接者10例,对照组分别为70,39,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3.358, P<0.01)。研究组使用记录单后管道交接不清者4例、检查标本遗漏者12例、用药错误者20例,护理漏项者18例,分别优于对照组的26,34,37,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7,12.70,6.44,4.82;P<0.05)。对照组平均交接所需时间为(13.20±3.69) min,研究组平均交接所需时间为(8.35±2.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P<0.05)。研究组使用SBAR沟通方式后,患者及接收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48,14.83;P<0.01)。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规范的交接,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安全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SBAR 沟通模式在预防骨科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于本院骨科接受系统住院治疗的 200 例高危跌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SBAR 沟通模式。分析比对两组的跌倒预防知识掌握度、行为执行度及跌倒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知识掌握度评分、行为执行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 沟通模式对高危跌倒患者开展跌倒预防管理,可提高骨科患者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行为执行度,减少跌倒。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开展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在医院急诊转运的危重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6年4月—2016年6月在医院急诊转运的危重病人20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的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转运交接时间的差异,并统计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转运交接时间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危重病人的转运交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降低,缩短了交接时间,规范了交接流程,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监护室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需转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交接;观察组根据标准化沟通模式制订患者转出交接表格,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置管情况、特殊病情与治疗等。比较两组患者转出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书写不完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出交接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护理文件书写不完整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应用,规范了患者交接流程,提高了转出交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常规院内转运的40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管理前组,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SBAR沟通模式管理的41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管理后组;管理前后均为同一批医护人员,共31名,岗位无变动;比较管理前后两组交接时间、护士救治能力、不良转运事件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管理后组检查等待时间、交接耗时、接收科室转运时间及转运总时间均短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理论知识掌握、救治主动性、伤情观察判断、操作技能及医护配合沟通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医患沟通、转运过程护理、科室间合作及接诊科室护理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沟通(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疼痛管理医护沟通中的应用。方法在骨科无痛病房实施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设计SBAR疼痛评估沟通表,对骨三科1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个体化SBAR模式进行医护沟通管理。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因沟通不良引起的患者疼痛控制不良率由30%下降到3%;患者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由92.7%提升到98.7%;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由86%提升到97%;12名护士在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体验高于使用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科室特点的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能提高疼痛管理质量,提升护士体验,赢得满意度,促进医护和谐团队的建立,推动了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多重耐药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多重耐药者为干预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规范对多重耐药(MDOR)患者床旁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干预组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知晓情况、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执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护士对交班现状的满意度为80.3%,应用后的满意度为9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了MDRO感染患者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MDRO患者整体情况,能提高呼吸科护士对MDRO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率,降低MDRO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SBAR2017年12月院内运转的90急诊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的是口头交接的方式。回顾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院内运转的90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开始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安全转运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交接问题的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1.11%(P0.05)。观察组的转运交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沟通模式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运转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少转运交接问题的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方便危重患者的交接,有利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提高肿瘤外科交接班的效果。方法:根据肿瘤外科病区交班特点,结合SBAR沟通模式,设计并启用符合肿瘤外科专业特色的结构化床旁交接班记录本,规范交接班内容及流程,分析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效果及交接问题缺陷率。结果:实施结构化交接班记录本后,交接班效果评分由实施前的(46.07±6.56)分提高到(76.15±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交接问题缺陷率由实施前的35.23%降低到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运用以SBAR沟通模式为基础的结构化交接班记录本,规范交接班内容及流程,可以提高交接班效果,降低交接问题缺陷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现状(S)-背景(B)-评估(A)-建议(R)"(SBAR)沟通方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早产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早产儿转运组,修订转运SBAR沟通模式转运表格,标准化转运交接流程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重早产儿的转运过程。结果交接缺陷发生率下降,病历建立时间缩短,提高了转运救护中转诊医院、医护患之间的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早产儿安全及团队协作,进一步提高了早产儿转运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改良式早期预警系统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结合SBAR沟通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对患者潜在风险的预测及抢救状况,并评估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脑卒中患者500例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患者50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MEWS进行病情评估;试验组应用MEWS和SBAR模式进行医护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住院期间意外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和医患纠纷发生率,评估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意外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和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4.30±1.06)min、95.20%、0.20%、93.80%和0.40%,均优于对照组(5.42±1.14)min、86.20%、1.80%、85.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医生满意度和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7.00%和(97.61±12.34)分、98.60%和98.90±14.23分,均高于对照组92.60%和(91.32±13.29)分、94.80%和93.41±13.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MEWS结合SBAR沟通模式护理干预,患者潜在风险预测、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医患纠纷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早期预警风险评分(MEWS)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院前病人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治的200例院前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转运交接模式,观察组采取MEWS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救治能力评分及转运交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救治能力评分相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院内护士满意度、病人满意度相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MEWS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院前病人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护士救治能力,提升院内护士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