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也是恶性肿瘤致死性的关键原因。近年来 ,黏附分子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为许多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 ,其中上皮钙黏附素和CD44v6倍受关注。1 肿瘤相关黏附分子CD44v61 .1 CD44v6概述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必须首先脱离原发灶 ,黏附在细胞外基质上 ,然后降解基质并通过降解的基质进行移动。细胞和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 ,由一系列称为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的物质介导 ,目前依据CAMs的化学结构及功能特征将其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 :钙依赖黏附… 相似文献
2.
粘附分子ICAM-1、E-Cadherin、CD44v6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粘附分子 ICAM- 1、E- Cadhcrin、CD44v6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的关系正成为研究的重点。笔者对该 3种粘附分子与肿瘤、特别是膀胱癌的侵袭转移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望它们作为临床指标为 TCC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D4 4v6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2例胰腺癌组织中CD4 4v6的表达。结果 :CD4 4v6的阳性率为 5 4 .84 % ;伴淋巴结转移者CD4 4v6的阳性率 (6 8.75 % )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40 .0 0 % )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CD4 4v6表达与胰腺癌增殖之间无一致性。结论 :CD4 4v6的表达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谷化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2):203-205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CD44v6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E-CD)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中CD44v6和E-CD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病例随访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肺癌中CD44v6和E-C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2%和53.8%.CD44v6高表达和E-CD低表达均与肺癌P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肺癌CD44v6表达与E-CD表达呈负相关(r=-0.43,P<0.001).结论:肺癌中CD44v6表达与E-CD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均可作为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44v6和E 上皮钙粘附素 (ED)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110份HCC组织中CD44v6及ED蛋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在HCC组织中 ,CD44v6和E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2 .7%和 44 .5 %。CD44v6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 (P <0 .0 5 ) ,其分化程度和患者 5年生存率低 (P <0 .0 5 ) ;ED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 (P <0 .0 5 ) ,其分化程度和患者 5年生存率高 (P <0 .0 5 )。CD44v6表达与ED表达呈负相关 (r =-0 .5 2 ,P <0 .0 1)。结论 CD44v6和ED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HC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整合素αvβ6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别检测72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6和CD44v6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胃癌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αvβ6的阳性表达率63.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13%,有淋巴结转移者68.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8.0%(P<0.05);胃癌组织CD44v6的阳性表达率45.6%显著高于癌旁胃黏膜0%,有淋巴结转移者48.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7%(P<0.05);胃癌组织中αvβ6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整合素αvβ6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联合检测整合素αvβ6和CD44v6的表达对胃癌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CD44v6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72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状况 .结果 恶性卵巢肿瘤、交界性肿瘤及良性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分别为 4 4 .4 % ,2 0 .0 %和 11.8% .恶性卵巢肿瘤中 CD4 4 v6的表达较良性肿瘤明显增高 (P <0 . 0 5 ) ,恶性肿瘤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D4 4 v6表达 (6 7.0 % )与无淋巴结转移者 (33.0 % )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 CD4 4 v6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缩短 .在恶性卵巢肿瘤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间 CD4 4 v6表达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结论 CD4 4 v6在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中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并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44v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1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比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的表达率明显增高;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不同临床分期及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明显升高(P〈O.05)。结论CD44v6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 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组织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高;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 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CRC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45例结直肠腺瘤和17例结直肠正常粘膜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77.4%,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的阳性表达率。CD44v6阳性表达与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87.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CD44v66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型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组织CD44s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s和CD44v6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不表达,而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且CD44s和CD44v6在鳞癌中的表达强度高于腺癌;在NSCLC患者中CD44s强表达于高分化肺癌组织中,而CD44v6高表达于低分化肺癌组织中;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D44v6强表达,而CD44s表达水平则较低或不表达;早期肺癌患者多强表达CD44s,而进展期肺癌多强表达CD44v6。结论CD44s和CD44v6可作为一项评价肺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及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大肠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6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HA含量采用产免法检测,大肠癌组织CD44v6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60例大肠癌组织中,有CD44v6检出才45例,占75%,Dukes C、D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CD44v6的表达明显高于Dukes A、B期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CD44v6的表达与患者性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D44v6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表达规律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粘液表皮样癌、14例多形性腺瘤和9例正常涎腺组织的表达进行检酗。结果 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4.6%、50.0%和0.0%(P<0.01);其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P<0.025)、年龄(P<0.025)和预后(P<0.05)成负相关;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细胞成分有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参与了粘液表皮样癌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hTERT和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的蜡块进行常规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hTERT及CD44v6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TERT和CD44v6在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NM I、II期和III、IV期、生存期<5年和≥5年两组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如性别、年龄、肿物大小、肿物位置及浸润深度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特别是在TNM III、IV期和生存期小于5年组中有较高表达,说明两者在大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联合检测hTERT和CD44v6对于大肠癌的诊断、浸润转移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D44v6、E -Cadherin表达与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分别将人鼻咽癌细胞克隆株F1在体外与鼠肺块共同孵育及胸内移植 ,然后将带瘤细胞肺块 (Ⅰ组 )和胸内瘤组织块 (Ⅱ组 )各行裸鼠皮下移植 ,并与瘤细胞悬液皮下移植瘤 (Ⅲ组 )比较 ,观察各组移植瘤转移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移植瘤回复培养细胞CD44v6和E -Cadherin表达。结果 Ⅰ组和Ⅱ组皮下移植瘤的总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Ⅲ组 (其中ⅠvsⅢ ,P <0 .0 5) ;肺转移仅发生在Ⅰ组。这两组移植瘤细胞CD44v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其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79.7± 5.7) %、(74.1± 3.1 ) % ,第 3组为 (65.6± 4.31 ) %移植瘤转移率与CD44v6高表达密切相关 ;E -Cadherin阳性细胞分别为 (41 .7± 4.9) %、(43.8± 6.4) %和 (2 7.4± 4.9) % ,Ⅰ组、Ⅱ组与Ⅲ组之间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CD44v6的过表达和E -Cadherin功能障碍 ,可能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EGFR)、吞噬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和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表达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2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进行重新切片,分别采用EGFR、CD44v6和PGP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S-P法).并对不同大肠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Dukes)及预后组的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大肠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组EGFR、CD44v6和PGP阳表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瘤伴淋巴结转移组及Dukes C期组,EGFR、CD44v6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Dukes A、B期组(均P<0.05).3、5年随访资料表明,死亡组EGFR、CD44v6和PGP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组(均P<0.01).结论EGFR、CD44v6和PGP的阳性表达提示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该三项指标,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4v6、v9和P53蛋白联合表达在人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23例喉不同病变组织标本(喉癌143例,喉癌前病变32例,声带息肉39例和癌周正常喉组织9例)中CD44v6、v9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CD44v6、v9和P53在人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104/143)、56.6%(81/143)和52.4%(75/143);喉癌前病变组织中为37.5%(12/32)、31.3(10/32)%和21.9%(7/32);声带息肉中为17.9%(7/39)、12.8%(5/39)和10.3%(4/39);癌周正常喉组织中均为0(0/9);3种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及声带息肉组织(P<0.01)。(2)CD44v6、v9和P53在人喉癌组织中联合表达阳性率为41.3%(59/143),显著高于其他喉不同病变组织中联合表达阳性率(8.8%,7/80,P<0.01)。(3)CD44v6、v9和P53在Ⅰ—Ⅱ期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5%(35/62)、40.3%(25/62)和38.7%(24/62),均显著低于Ⅲ—Ⅳ期喉癌组织[分别为85.2%(69/81)、69.1%(56/81)和62.9%(51/81),P<o.011。(4)CD44v6、v9和P53在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36/42)、78.6%(33/42)和73.8%(31/42),均显著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67.3%(68/101)、47.5%(48/101)和43.6%(44/101),P<0.01]。结论:CD44v6、v9和P53联合表达与人喉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4v6及lamin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细胞浸润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良性病变和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44v6和laminin的表达水平.结果:CD44v6在正常食管组织、良性病变及食管癌中的表达依次增高,laminin的表达依次减低(P<0.05);癌旁组织中CD44v6及laminin的表达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食管癌组织中CD44v6及lamin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另外,CD44v6的表达与生存期也存在一定关系,CD44v6及laminin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CD44v6和laminin在食管癌的恶性转化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