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losure wire血管封堵器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及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336例,其中手工压迫组221例,closure wire封堵器组115例。观察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封堵器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较手工压迫组显著缩短(P〈0.05),封堵器组相关血管并发症较手工压迫组显著减少(P〈0.05),手工压迫组1例因腹膜后血肿而急需输血,封堵器组无严重血管并发症出现。结论:closure wire封堵器在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成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其较手工压迫法能够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相关血管并发症有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式股动脉止血气囊袋压迫止血法在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评价。方法i将自愿参与实验的经股动脉穿刺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压迫止血法,实验组采用可调式股动脉止血气囊袋压迫止血,气囊充气后气囊压力一术前踝动脉收缩压+2.66kP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中皮下瘀斑、腰背酸痛、局部皮肤改变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肿、出血的发生率比较虽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发生率仍有所降低趋势。结论:可调式股动脉止血气囊袋压迫止血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立华  李霖  黄创 《华夏医学》2007,20(1):68-69
目的:评价无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经股动脉途径进行无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为观察组,其中男性占76.7%,平均年龄68.4岁;稳定型心绞痛占10%,急性冠脉综合征占70%,不典型胸痛占20%。同期选择60例患者进行普通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全部病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成功,手术时间(从穿刺动脉到造影结束)平均19.1min(8~46min),冠心病阳性率为73.3%,多支血管病变占35%,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为1.67%,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腹膜后血肿、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对照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不仅安全而且有外周血管并发症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人工压迫止血法和两种动脉穿刺闭合器(Angi-oseal和Perclose)在股动脉径路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66例经股动脉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人工压迫止血组128例、Angioseal组128例和Perclose组110例,观察3种止血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止血成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即刻止血率Angioseal组明显高于Perclose组(P<0.01).下肢制动时间和止血时间Angioseal组和Perclose组均明显短于人工压迫组(P<0.0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并发症仅发生在人工压迫组;局部并发症Angioseal组和人工压迫组均明显低于Perclose组(P<0.01).影响因素:术后使用肝素者血肿发生率高(OR=4.382,P<0.05);男性、PCI及术后使用氯吡格雷者渗血发生率高(P<0.05或P<0.01);年龄大及PCI者成功率低;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和肝素者止血时间延长.结论:Angioseal、Perclose与人工压迫止血法均可有效用于心导管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与Perclose相比,Angioseal止血时间更短、即刻止血率更高且局部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优缺点,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CAG和(或)PCI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按途径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03例,股动脉组111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CAG操作时间、PCI操作时间与股动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及PCI,术后并发症减少、止血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费用降低、患者依从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邹艳  刘军翔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5):405-407,411
【目的】分析影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和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压迫止血器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12例,根据止血方法分为人工组(n=108)和压迫器组(n=162),人工组采用传统手压止血方法,压迫器组采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两组均不包含使用压迫器失败后改为手压止血的患者并将其纳入更换组(n=42)。比较三组的一般临床特征、术后拔管时间、操作时间、制动时间、血肿发生率等差异。再将压迫器组中发生假性动脉瘤患者和更换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假性动脉瘤而分为动脉瘤组(n=12)和正常组(n=37),分析发生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更换组中女性较多(P〈0.01),腰围大于另外两组而且穿刺点较高(P〈0.05),压迫器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P〈0.05)。更换组的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高于人工组和压迫器组(P〈0.05);动脉瘤组年龄低于正常组(P〈0.05),收缩压高于正常组(P〈0.05),心绞痛人数低于正常组而心肌梗死患者高于正常组(P〈0.05),腰围和腿围均高于正常组(P〈0.05),多次穿刺患者多于正常组(P〈0.01),穿刺点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压迫止血器是安全的,但对于高危患者应有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第三代PerClose经皮血管缝合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月~4月间,我们行PCI拔除股动脉鞘后,共有54例使用血管缝合器和107例行人工压迫止血的患者.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即刻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第三代PerClose缝合组成功率为92.6%(50/54);与压迫组相比,缝合组的即刻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冠脉内球囊扩张术后均显著缩短(P<0.05);血管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等)发生率与人工压迫组接近(P>0.05).结论:PCI术后应用第三代PerClose血管缝合器安全、有效,并减少了患者术后的不适和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与压迫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无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1400例经股动脉行无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354例普通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99.3%的病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成功,手术时间(从穿刺动脉到造影结束)8min ̄1h,平均(17.9±11.3)min。冠心病阳性率为72.2%,多支血管病变占49.8%。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为1.8%,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发生率为0.07%,腹膜后血肿、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其他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0。结论无肝素冠状动脉造影术不仅安全且具有外周血管并发症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造影术后采用沙袋压迫止血,实验组患者造影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压迫止血。比较两组压迫时间,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带压迫止血优于沙袋压迫止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的老年患者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老年患者(>60岁)150例,分3组,每组各50例.A组术后应用压迫器止血6h下地活动;B组采用徒手压迫30min后沙袋压迫8h,24h下地活动:C组采用徒手压迫30min后压迫器压迫6h下地活动,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等治疗相同.分析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止血成功率A组98.0%,B组96.0%,C组1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之间,假性动脉瘤、尿潴留和腰痛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发病率分别是:假性动脉瘤10.0%、2.0%、0%;尿潴留4.0%、20.0%、6.0%;腰痛6.0%、24.0%、4.0%.C组低于A、B组.结论:单纯应用压迫器止血效果和徒手压迫止血无差异,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多;徒手压迫并发症少,但是卧床时间延长,因此患者耐受程度低;徒手压迫30min后加压迫器压迫止血效果好,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体外肝素、枸橼酸及低分子肝素抗凝在危重症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CRRT治疗患者60例,除外活动性出血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分为3组,局部体外肝素组14例,行CRRT 30例次;枸橼酸组25例,行CRRT 81例次;低分子肝素组21例,行CRRT 53例次.监测治疗前后血肌酐、电解质、酸碱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r)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记录治疗中患者生命体征、血滤器凝血情况及临床出血事件.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均显著下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解质酸碱指标均趋于稳定.低分子肝素组滤器凝血程度较另外2组重(P<0.05).局部体外肝素组治疗后PLT显著下降(P<0.05).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APTT延长、PLT下降(P<0.05).局部体外肝素组及低分子肝素组均有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局部体外肝素、枸橼酸及低分子肝素抗凝均能有效应用于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加强监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患者93例,按人路血管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4例)和股动脉组(39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后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制动时间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安全可行,且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制动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9例诊断为AMI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20例AMI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的患者(B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及3个月内复诊冠脉造影择期干预其他病变血管的手术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复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择期手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PCI治疗AMI有一定的安全性,还不能认为其近期MACE的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入路,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复诊及择期手术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2006年4月~2009年4月在赣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住院患者836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随机分为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组418例(未用三联三通极,改用普通小三通,简称无压力监测组)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组418例(用三联三通监测冠状动脉压力,简称压力监测组),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并发症(冠状动脉痉挛,导管嵌顿、阻塞冠脉开口)、恶性心律失常、材料费用。结果两组患者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3.67±2.45)min和(3.71±2.61)min(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4.67±2.95)min和(21.36±8.47)min(P<0.05);冠状动脉并发症分别为5例和4例(P>0.05),两组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材料费分别为(1063.42±162.25)元和(1337.08±194.31)元(P<0.05)。结论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一样安全、有效和可行,且比压力监测组节省费用,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减少医生...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RI)和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FI)的优劣。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9年8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82例,按照途径分为两组:桡动脉组(R组)217例,股动脉组(F组)165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结果手术成功率:R组94.5%(205/217),F组96.9%(158/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R组2.7%(6/217),F组11.5%(19/165);CAG操作时间R组(16.7±7.5)min,G组(14.3±5.8)min。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手术成功率及操作时间相近,但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创伤少、不需持续卧床而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取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30例治疗资料作以回顾分析,并根据其穿刺动脉不同分为经桡动脉组60例(观察组)与经股动脉组7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为95.0%,较对照组95.7%无统计学差异(P〉0.05);严重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经桡动脉PCI治疗ACS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可作为治疗ACS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方法:择期行CAG和PCI病人670例,按途径随机分为桡动脉组320例(包括2例股动脉途径CAG失败而改为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350例(包括10例桡动脉途径CAG失败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CAG和PCI的手术操作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CAG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6.9%,股动脉组9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1.8%,股动脉组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桡动脉组有6例病人改从股动脉途径完成PCI。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1.9%,股动脉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途径与传统的股动脉途径相比能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但手术操作的难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左心功能容积数据与超声左心功能容积数据的对比,初步探讨服用硝酸甘油对CT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8h内同时进行了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前者服用硝酸甘油,后者无服用硝酸甘油,对比两者左心功能容积数据的相关性;对比患者在服药前与服药5min后冠脉成像扫描时心率。结果:①未服药时心率(65.27±9.9)time/min)与服药5min后(P〉0.05)。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时服用硝酸甘油对其左心功能的定量评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96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PCI+盐酸替罗非班)于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0.1μg·(kg·min)-1。微量泵持续泵入共24h;对照组(PCI+低分子肝素)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峰值和达峰时间、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即刻TIM13级血流灌注、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K—MB、cTNI达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手术后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手术后出血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进行PCI时加入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