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分型(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classification,TOAST)的关系,为脑梗死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Hcy及LDL水平,应用NIHSS量表对患者评分,分析TOAST各亚型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对照组60例为同期科室住院的其他非脑血管疾病患者。结果:TOAST分型中LAA型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个亚组(P<0.01);LAA型和CE型患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型与SAO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之间比较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Hcy及LDL水平在TOAST各亚型中具有差异,可以为脑梗死患者病因学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hs-CRP、BNP、vWf在脑梗死TOAST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心源性脑梗死(CE)组,每组5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LAA、SAO、CE各组血浆hs-CRP、BNP、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分析.结果 CE组血浆hs-CRP、BNP、vWf水平[(3.33±1.64)mg/L、(270.21±120.47)pg/ml、(31.12±6.59)ng/ml)]与对照组[(1.08±0.36) mg/L、(32.57±10.27) pg/ml、(8.65±3.09 )ng/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E组血浆BNP、vWf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均为最高 LAA组血浆hs-CRP、BNP水平[(8.86±3.58) mg/L、(110.47±42.30) 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浆hs-CRP在各组中为最高,而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SAO组血浆vWf水平[(12.47±4.54 )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RP、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浆hs-CRP、BNP、vWf水平不受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胆固醇、LDL等的影响.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水平能辅助LAA的分型,BNP、vWf水平能辅助CE的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和OCSP 分型的关系. 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73例和健康体检者98例,检测两者血浆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对急性脑梗死进行TOAST和OCSP 分型,比较各分型Hcy水平和SNSS评分变化. 结果:急性脑梗死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ACI型、PACI型、POCI型、TACI型中Hcy依次升高,SNS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AO型、LAA型、SUE型、CE型SNS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浆Hcy检测、OCSP 分型能较好的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病情预后,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吕风亚 《河北医学》2013,(6):808-8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TOAS’F各分型患者血清心肌酶、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差异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TOAST分型,根据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五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组(LAA)(37例)、心源性脑栓塞组(CE)(25例)、小动脉闭塞脑梗塞组(SAO)(52例)、明确病因性脑梗塞组(OC)(8例)和不明病因性脑梗塞组(UE)(33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Fbg)的水平。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L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CE)、小动脉闭塞脑梗塞组(SAO)患者血清AST、CK、CK—MB、LDH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明确病因性脑梗塞组(OC)和不明病因性脑梗塞组(UE)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患者间补体C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y。结论:血清心肌酶及纤维蛋白原与脑梗塞TOAST分型间存,趣窀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张超  谢炳玓 《广东医学》2011,32(18):2443-2445
目的 探讨脑梗死TOAST分型与同型半胱氨血酸(homocysteine,Hcy)和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病因诊断和病情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技术测定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按TOAST法对脑梗死进行分组,并使用NIHSS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TOAST分型中LAA型血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LPA+93C〉T基因多态性与Lp(a)水平及不同亚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12-2008-10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5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患者和175例小血管闭塞性脑梗死(Small-Artery occlusion,SAO)患者作研究对象,与245例体检患者进行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LPA+93位点的基因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Lp(a)浓度。结果研究组(LAA组及SAO组)血浆Lp(a)中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论LAA组、SAO组还是对照组,携带突变LPA+93T等位基因者血浆LP(a)水平较非携带者显著降低。在LAA组中携带+93T等位基因的LPA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58,95%CI=0.38-0.87,P=0.008),而SAO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但经多元显回归分析显示,携带+93T等位基因的LPA对减少LAA发病风险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0.43-1.47,P=0.42)。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高水平Lp(a)是LAA同时也是SAO独立危险因素。携带突变LPA+93T等位基因者血浆LP(a)水平较非携带者显著降低,但不能减少LAA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按照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选择80例非脑卒中病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ys C、Hcy以及hs CRP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ys C、Hcy、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三者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89、2.013、1.601);观察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A)患者血清Cys C、Hcy、hs 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LAA型增高显著(P〈0.01)。结论:血清Cys C、Hcy和hs CRP水平升高均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不同亚型脑梗死可能有不同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应用TOAST分型标准对15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39例,心源性脑栓塞型(CE)6例,小动脉闭塞型(SAO)18例,其他明确病因型(OD)10例,病因不明型(UND)8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饮酒、血脂异常、脑血管病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糖尿病是青年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3.861、25.227、21.462、42.653、42.672、15.282和6.491;危险因素构成比方面,高血压、吸烟、饮酒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41.1%、42.3%和41.0%,糖尿病所占比例最低为26.3%。结论:青年脑梗死以OD和LAA所占比例较高,高血压、吸烟、饮酒、血脂异常、脑血管病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为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miR)-210、miR-133水平在不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设为疾病组。根据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心源性脑梗死(CE)组、其他病因脑梗死(OC)组、病因不明脑梗死(UE)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设为健康组。统计疾病组发病后30 d近期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健康组、疾病组不同TOAST分型患者血清miR-210、miR-133水平;比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210、miR-133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患者TOAST分型包括:LAA型37例(17.62%),SAO型98例(46.67%),CE型40例(19.05%),OC型18例(8.57%),UE型17例(8.0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塞TOAST分型不同亚型的关系,研究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是否能改善脑梗塞后残疾程度及预后.方法:将88例脑梗塞按SSS-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组、小动脉闭塞型(SAO)脑梗死组、心主动脉栓塞型(CAE)脑梗死组,脑梗塞组与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血清Hcy水平;选择Hcy增高患者40名,随机化分成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叶酸(2.5mg/d)、维生素B6(50mg/d)及维生素B12(1mg/d),3月后以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的差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脑梗塞各组血清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梗塞各亚型中,LAA组血清Hcy水平最高,与SAO、CAE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之间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人脑梗塞亚型中LAA组同型Hcy水平最高,提示血清Hcy主要通过致大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脑梗塞,急性期叶酸维生素治疗对于改善脑梗塞后残疾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无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TOAST病因学分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ACI住院患者116例,在发病72h之内测定血清hs-CRP的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应用TOAST病因分型分类后,各亚型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除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因病例少未作分析,其他ACI各亚型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血清hs-CRP水平增高最显著,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心源性栓塞(CE)型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动脉闭塞(SAO)型和不明原因(SUE)型。hs-CRP分别与收缩压(SBP,r=0.322,P=0.022)、总胆固醇(TC,r=0.322,P=0.0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358,P=0.011)、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271,P=0.032)、纤维蛋白原(Fbg,r=0.289,P=0.029)、同型半胱氨酸(Hcy,r=0.301,P=0.023)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水平在不同亚型的ACI明显不同,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不同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亚型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 根据本院特点制定ACI 临床路径,将1036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ACI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对比未实施临床路径组472例(非路径组)与临床路径组564例(临床路径组)不同TOAST亚型ACI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总费用、平均药费、平均检查费和预后良好率,预后良好率以出院90d时改良Rankin评分(mRS)为0~2分的比率评价.结果 与非路径组相比,临床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13.2±5.3)d比(16.1±9.7)d,P=0.004],预后良好比率升高(71.1%比62.1%,P=0.00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平均住院日缩短(P =0.000),平均费用、平均药费降低(P分别为0.044、0.036),预后良好率升高(P=0.002);而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栓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可使得ACI患者获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获益较其他四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水平在不同卒中类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白细胞水平与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0例,按照国际TOAST卒中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rteriosclerosis,LAA)425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370例、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cardiac embolism,CE)88例、其他病因明确性脑卒中(other certain,OC)及原因不明性脑卒中(undetermined etiology,UE)2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并与入院白细胞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组白细胞水平最高,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组次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组白细胞水平大致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较轻或无缺损。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白细胞水平可能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且白细胞水平随卒中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CI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CI组中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中度狭窄者及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P〈0.01),中度狭窄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P〈0.01)。结论 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atherosclerotic ischemic stroke,AIS)与血浆活化血小板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美国TOAST分型标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infarction,LAA)患者血浆中活化血小板的分子标志物CD62P、CD63、CD41的表达,并与30例无症状性颈部大动脉硬化(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ACS)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结果LAA患者血小板CD62P、CD63、CD4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在LAA组和AC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然而,血小板CD41的表达LAA组显著高于ACS组(P〈0.001);AC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血小板CD41表达的上调还可能是预测AIS发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分型的比较及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丽宏  韩杰 《当代医学》2009,15(16):8-1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OSP分型和TOAST分型在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5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OCSP和TOAST分型;再分别评定不同分型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随访1个月。结果在TOAST分型中,以ZSAO最常见;CE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出院时再次分型,一致率为638%。在OCSP分型中,以LACI最常见;TACI病因最常见于LAA,PACI病因较常见于SAO、SUE和LAA,POCI病因较常见于SUE和LAA,LACI病因最常见于SAO;TACQ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OCSP分型与最终神经影像学诊断一致率为89。6%。结论OCSP分型与神经影像学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TOAST分型可准确反映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