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TCD、CTA与DSA检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CT血管造影术(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方法连续选择已接受脑血管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3例,分析其术前TCD和脑血管CTA检查结果,并与DSA进行比较。结果经DSA检查1463支脑/颈动脉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为254支,阳性率为17.4%;术前有594支脑/颈动脉血管接受TCD检查,存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有54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9.1%;术前接受CTA检查的动脉血管有374支,提示存在狭窄或闭塞的有62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6.6%,TCD与DSA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754,P〈0.001),而CTA与DSA所检查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u=0.3585,P〉0.05)。结论TCD检查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有接受良好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其结果仍可作为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不符原因。方法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行TCD和DSA检查。分析两者结果及不符原因。结果120例患者TCD检查1304条血管,检测狭窄动脉172支,闭塞16支;DSA检查血管1534条,发现狭窄动脉233支,闭塞26支,颅内闭塞17支。TCD与DSA符合156支,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8.2%,假阳性率为9.3%,假阴性率2-3%。结论TCD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重要而无创性检查方法。由于其技术局限性,结果与DSA存在一定差异.改进检查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60例经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MRA检查,90例行DSA检查。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25支,两者符合率为93.3%,与DSA比较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3.2%,而MRA为72.0%。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重要且无创的检查方法,TCD较MRA敏感性高,两者联合应用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方法:对37例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1周内行TCD与头颅MRA、DSA检查,并与DSA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经DSA检查407支脑动脉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为106支,阳性率为26.0%;术前行TCD检查,存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有62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5.2%;术前行MRA检查,提示存在狭窄或闭塞的有79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9.5%,TCD与DSA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A与DSA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DSA均能准确显示脑动脉狭窄,TCD有局限性,均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结果,为进一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脑DSA检查的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其脑DSA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结果: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40例(76.9%),其中共发现病变66处,颅外动脉病变共38处(57.6%),颅内动脉病变28处(42.4%)。结论:DSA在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非常先进的优势,能够准确定位评估病变血管以及侧支代偿情况,是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否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SCTA与DSA比较,评价MSCTA对肺癌供血动脉显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3例临床确诊肺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先行供血动脉MSCTA三维重组,CT检查后0~3天内行DSA检查,并接受介入治疗。MSCT后处理技术采用VR、MIP、MPB等。所有CT横断图像及MSOTA重组图像和DSA造影图像由2位从事肺癌诊断和介入治疗多年经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分析评价,意见一致为准。重点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癌供血动脉的显示能力。结果全组23例肺癌患者中,22例顺利完成MSCTA三维重组及DSA造影检查.DSA造影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共46支;MSCTA三维重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共45支。以DSA显示作为参考标准,MSCTA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灵敏度为97.8%(45/46)、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7.9%(46/47)。MSCTA对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对肺癌供血动脉显示的吻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吻合度较强(kappa值=0.657,P=0.000)。MSCTA与DSA对供血动脉的直径测量分别为(2.54±0.31)mm、(2.66±032)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SA相比,MSCTA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肺癌供血动脉的解剖特点.且真实性和可靠性好;MscTA相对无创,是术前肺癌供血动脉筛选的较好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术(CT angiography,CTA)、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04/2013-04月在作者医院进行治疗并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行CTA、TCD与DSA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结果以DSA检查为标准,CTA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为83.50%,特异性为93.51%,准确度为91.33%;TCD的敏感性为69.90%,特异性为87.30%,准确度为83.51%。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CTA和TCD检查与DSA检查的符合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对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螺旋CT检查,将数据输入工作站行图像三维重建。对其中24例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D-CTA对动脉瘤检出率达100%;3D-CTA对动脉瘤的瘤体;瘤颈及周围结构关系显示良好;可显示附壁血栓及钙化。3D-CTA对DSA是一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科住院的146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TCD与DSA检查的临床资料,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CD检测209支中颅内狭窄动脉与DSA检测符合189支,其中20条TCD诊断狭窄的动脉DSA检测正常。DSA检测发现另外34条狭窄的动脉TCD检查正常。以DSA检测结果为标准,可计算出TCD诊断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4.75%,特异性98.51%。结论:TCD和DSA既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都是检测脑动脉狭窄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两者应该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脑血管评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静止性脑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及斑块未检出率,并对DSA和Duplex检查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颈动脉颅外段斑块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62.79%,24.00%,P〈0.01)。86例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分别为43.02%(37/86)、16.82%(14/86)和27.91%(24/86)。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70.93%,44.19%,P〈0.001)。Duplex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检查结果与DSA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有较高的患病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Duplex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und,CDU)、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血管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16例PCI患者分为脑梗死组(86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30例),均行颈动脉CDU、TCD及头颈联合CTA检查.比较两组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结果CTA显示157例(72.7%)298条脑血管异常;后循环血管病变以椎动脉V1段(21.5%)和V4段(17.4%)狭窄最为多见,狭窄程度以重度(47.0%)为主:脑梗死组血管病变发生率为80.2%.高于TIA组的67.7%,脑梗死组血管重度狭窄的比例亦高于TIA组(47.4%vs.25.4%).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61.1%)颈动脉CDU异常;脑梗死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7.4%.高于TIA组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8例(68.5%)TCD检查异常;脑梗死组侧支循环开放率较TIA组明显减少(19.8%vs.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患者的主要血管病变部位在椎动脉V1段和V4段;颈动脉CDU、TCD和CTA联合应用可为PCI的血管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脑血管病变侧支代偿的意义。方法对91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用TCD和DSA检测判断侧支代偿。结果(1)38例为一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53例为一侧椎动脉闭塞。(2)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经眼动脉的颅内外侧支代偿在TCD上的显示率(50.0%)高于DSA上的显示率(13.2%)(P<0.05);软脑膜血管吻合代偿在DSA上的显示率(42.1%)高于在TCD上的显示率(13.2%)(P<0.05)。(3)椎动脉闭塞:TCD检测对侧椎动脉的代偿(75.5%)占有明显的优势;DSA检测后交通动脉开放(17.0%)占有明显的优势。对侧椎动脉代偿的几率(40/53,75.5%)高于其他代偿途径,包括枕动脉和椎动脉之间吻合代偿(5/53,9.4%)、颈深动脉和椎动脉之间的侧支吻合代偿(6/53,11.3%)以及椎动脉闭塞时后交通动脉开放(9/53,17.0%)(P<0.05);一侧椎动脉闭塞时有椎动脉代偿者合并对侧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几率高于无代偿者(P<0.05)。结论DSA对脑血管病变侧支代偿评价有重要意义,为术前必须检查;TCD有助于了解脑血管病变侧支代偿能力,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与CT血管造影(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取2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HR-MRI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斑块性质的评估效果,并评价两种方法与DSA评价管腔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DSA显示共24支大脑中动脉发生血管狭窄.CTA与HR-MRI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检出率、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方面,HR-MRI与DSA呈高度一致性(κ=0.770,P=0.016),CTA与DSA呈中度一致性(κ=0.528,P=0.031).HR-MRI对大脑中动脉斑块的总检出率及易损斑块、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CTA(P<0.05).结论 HR-MRI在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方面比CTA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珐:比较25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性阻塞性病变患者的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表现。以DSA表现作为金标准,来评估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其中,CTA技术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两种后处理方法。结朵:25例病例共263支动脉纳入本研究。其中,DSA发现193支狭窄或闭塞的血管(47支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20支重度狭窄,114支闭塞);16层螺旋CTA发现192支狭窄或闭塞的血管(55支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24支重度狭窄,101支闭塞)。对于腹主动脉至足背动脉间中度及其以上狭窄(50%~100%)的血管,CT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7%、92.3%、89.7%;对于腹主动脉至胭动脉间中度及其以上狭窄(50%-100%)的血管,CT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91.8%、91.9%。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评估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三维数字血管减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尤其是〈3 mm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怀疑有颅内动脉瘤的31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A和DSA检查。64层螺旋CTA技术参数:120 kV、250 mAs、准直0.75 mm、重建层厚0.75 mm和间隔0.4 mm。结果三维DSA作为诊断标准,在310例患者中,220例发现264个动脉瘤。CTA漏诊4个动脉瘤,7个动脉瘤在常规DSA检查中漏诊,但被64层螺旋CTA诊断,均得到三维DSA的证实。64层螺旋CTA诊断〈3 mm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4.0%、100.0%和97.9%。结论 64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包括〈3 mm动脉瘤是一种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DSA对比研究64层CTA行子宫动脉造影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彩超诊断单发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5例,子宫动脉栓塞前进行先行64层CTA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血管探针技术以及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子宫动脉的解剖,重点观察子宫动脉的开口位置。DSA血管造影时参照CTA结果,选择相应角度行子宫动脉造影,比较分析靶血管的逐级分支的能力,血管的走行及子宫动脉弓状吻合情况。结果子宫动脉起源于臀下阴部干33支(47%),脐动脉12支(17%),阴部内动脉11支(16%),臀下动脉8支(11%),髂内动脉6支(9%),其中7例左右子宫动脉起源不对称。子宫动脉与起源血管成角小于30。者46支(68%),介于30~60。之间者20支(29%),大于60°者2支(3%)。33例双侧子宫动脉粗细不对称,占94%。55支子宫动脉增粗(80%)。CTA对子宫动脉主干显示率为75%,对终末分支显示率41%,均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DSA常规正位对子宫动脉起源开口及角度显示率分别为24%及27%,参照基于CTA数据旋转角度后都能更好显示子宫动脉。结论64层CTA能较好地显示子宫动脉走行及开口解剖细节,子宫动脉栓塞前行CTA能更好地指导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检查、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资料,均行TCD检查,将其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例、CTA检查26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影像检查结果与TCD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⑴790例患者中,TCD检出提示为血管狭窄异常人数为570例,阳性率为72.2%;⑵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TCD对颈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的检查阳性率为79%;⑶与CTA检查比较,TCD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为75%,特异性为100%。结论:TCD对颅外段ICA中、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颈动脉超声和CTA是明确诊断合适的后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至11月本科收治的7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然后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本组79例患者CTA共检出46例52个动脉瘤,DSA检出48例55个动脉瘤;CTA检出非动脉瘤病灶52个,DSA检出非动脉瘤病灶56个。以DSA为“金标准”,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为94.5%(52/55),特异度为92.9%(52/56)。结论:使用CTA检测脑动脉瘤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