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2月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1例,9例行6钉固定,2例行5钉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为AO分型A型,爆裂性骨折4例,压缩骨折7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10°~30°。术后Cobb角矫正至5°~10°,爆裂骨折中2例椎管容积完全恢复;术后所有病例中脊柱稳定,内固定牢固,无断钉、断棒及拔钉等,Cobb角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对于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固定牢固有效,骨折复位效果好,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78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采取短节段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观察组,各39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无明显差异,术后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于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0例患者经伤椎椎弓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对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钉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耻骨融合。结果 4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49.5±24.1)min,平均住院时间(12.8±2.9)d。平均术中出血量(589±34)mL。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12.5%),术后1年随访优良率90.00%。结论经伤椎椎弓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整体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将自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男30例,女20例,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均行X线和CT检查,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以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半年至2年的术后随访,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腰背部疼痛情况VAS评分比较,术后明显优于术前,两个阶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术后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明显优于术前,且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术前.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好,因其可以早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于后柱,防止晚期矫正角度以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应值得在临床治疗时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恢复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的椎体。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1年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经过术后6~18个月的随访,平均11.4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年对比术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能够很好的对伤椎进行复位,纠正后凸畸形的同时,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ecticle screw fixation,PSF)90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2例,均采用经伤椎PSF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畸形矫正度、伤椎骨性椎管占位率变换情况及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采用经伤椎PSF治疗。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至24个月以上时间随访。患者腰背痛症状于术后得到缓解,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局部后凸畸形、伤椎骨性椎管占住率均得到明显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术后恢复良好,均有1-2级恢复。所有患者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折断等现象,伤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后凸畸形无复发加重。[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不增加固定节段,能很好的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达到三平面固定,能有效降低平面四边形效应和悬挂效应,能长时间维持伤椎复位后的位置,无术后伤椎高度再次丢失,后凸畸形复发,甚至断钉、短棒等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南翔  刘清毅  林宏  李伟 《西部医学》2012,24(4):667-668,67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60例,受伤节段为T11~L2,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比值,了解有无复位丢失以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5个月,平均16.3个月。术中未发生置钉失败及损伤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比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结论选择好适应证,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从该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方法,对比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状态、后凸角度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后凸角度、神经功能状态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缓解后凸角度,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32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经伤椎椎弓根较短细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半年及1年均行DR片及CT检查,分别测量受伤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全部Ⅰ期愈合,且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5 d、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或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基础上,分别附加开展了11例患者伤椎固定和21例椎弓根椎体植骨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情况,Cobb角矫正程度。结果:术后随访11~35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ASIA评分为A级的2例病例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有明显的恢复,改普程度平均达1.5级。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X线术前术后半年评估、并发症、疼痛、运动节段活动、后凸畸形矫正率等对比显示,两组在失败率和畸形矫正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植骨或经伤椎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了手术失败风险,可进一步放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李波  吴畏  沈钧国  吴光宇 《海南医学》2014,(15):2222-2224
目的:观察椎弓根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采用椎弓根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胸腰段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56例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均行X线检查,观察术后植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角、椎管内占位变化等。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36±4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61) ml,术后无感染、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6~60个月,术后影像学检查伤椎高度、Cobb's角、椎管内占位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SIA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获得1~2级改善。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稳定性,椎弓根植骨可填补伤椎复位后的椎体缺损,维持前中后三柱稳定性,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对43例患者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手术.骨折节段:T11 6例,T12 15例,L1 12例,L2 7例,L3 3例.椎体楔形压缩骨折28例,爆裂型骨折15例.术后对其影像学、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进行评价.③结果 住院期间未见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加重.随访6~30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现象.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高度较术前平均增高36.7%,后凸畸形角(Cobb角)平均恢复19.3°,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7级.脊柱椎体排列及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④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全部给予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4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steffee技术进行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X线评价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恢复优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靠,稳定性良好,是治疗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和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118),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植同种异体骨+后路GSS-Ⅳ型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n=308),单纯使用后路GSS-Ⅳ型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VAS评分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1年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植骨可以达到更满意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65-67+71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后正中入路治疗,实验组给予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差异。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20.53±15.69)m L、术后引流量(69.95±17.86)m L、VAS评分(2.43±0.93)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椎体高度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63-66+70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 月~2016 年11 月共67 例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37 例使用跨伤椎固定法(4 钉组),30 例使用附加伤椎置钉法(6 钉组),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第1 天伤口疼痛VAS 评分,测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12 个月)时节段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3 个月,平均(15.3±3.7)个月。与4 钉组比较,6 钉组手术切口更长、术中透视次数更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 天伤口疼痛VAS 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 钉组比较,6 钉组术后节段Cobb 角和末次随访节段Cobb 角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钉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可以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加用伤椎置钉可以更好的纠正并维持胸腰段后凸角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LBF)应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28例TLBF患者,均行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情况;比较28例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Frankel分级;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28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VAS评分,均更优(P<0.01);经Ridit分析知,28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Frankel分级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内,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且并未发生因椎弓根植骨而引起的神经症状。结论 TLBF应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能有效复原与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减少患者术后痛苦与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汤瑞新  程银树 《吉林医学》2013,34(19):3762-3764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高度的52%(35%~70%),Cobb角平均26°(11°~33°),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为正常的67%(30%~90%),均在2周内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6~22个月),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高度的95%(89%~100%),Cobb角平均为5.8°(2°~13°),椎管正中矢状径为93%(87%~100%),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改善,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可使骨折获得满意复位,增加脊柱稳定性,减少内固定断裂及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的可行性及原理。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对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并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后凸角度基本纠正,经过6—22个月随访,未发现椎体高度丢失或内固定物折断。结论六钉法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复位好、固定牢固、防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