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水瘀"形成的机理,包括"因水而致瘀"和"因瘀而致水",认为水停血瘀是瘀血的一个特殊病证,即"水瘀证"。并应用水瘀理论分析老年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病因病机和活血利水治疗老年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体会。"水瘀证"有助于深入研究瘀血与水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瘀血及水肿证的辨证治疗,有助于临床进一步应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2.
于小勇  武学萍  范虹  刘超峰  雷鹏 《陕西中医》2010,31(8):1043-1044
雷忠义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内科各种疑难杂病。在血瘀证的辨证治疗方面亦有独到的经验,认为"久病致瘀,新病未必无瘀","瘀血致病当分急慢","瘀血致瘀","瘀久生毒","缺血之处必有瘀血";重视甲床色泽变化及舌下脉络,瘀血辨证,但见主证便是,不必悉具;重视血瘀证的病因诊断,强调辨证论治与辨因论治相结合,善用虫类药及引经药。  相似文献   

3.
范小宇  刘康 《光明中医》2011,26(5):884-885
中风病因多而复杂,但在众多因素之间,因虚致瘀,瘀阻脑络为决定中风发生发展的主因,并贯穿于整个发病阶段及证候中。近年来的临床报道及实验研究,都已公认瘀血与中风密切相关。现就"虚、瘀"与中风的关系,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4.
咳嗽一症自古至今论述繁多,综观教材及各医家之说,不外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端,外感又有风寒、风热、风燥之别,而内伤则有痰湿、痰热、肝火、阴虚之殊,但瘀血致咳却鲜见报道。根据对《内经.咳论》篇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一观点的领悟,以及根据"久病必瘀"、"百病皆瘀"的道理,笔者认为瘀血既为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对于咳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病机为:他脏受邪后久病成瘀或跌仆闪挫致瘀,使瘀血阻滞胸中脉络,肺位居胸中,进而瘀阻肺络,致肺失宣发肃降和治节之功能,肺气上逆为咳,笔者根据瘀血致咳这一原理,在临证中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咳嗽屡收良效,现介绍如下。1瘀阻肺络证  相似文献   

5.
张茂江 《四川中医》2000,18(11):5-6
在门诊常遇到主诉以晨起面目浮肿,午后下肢肿胀,小便、肾功及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按一般水肿治疗无效而陷入困惑。经反复思索,乃从《血证论》瘀血致肿的论述中开启思路。后遇此证,即从瘀字着眼,并针对致病因素,将活血化瘀法与其它疗法结合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1从瘀论治机理 瘀血导致水肿的病机,在《金匮要略》中即有“血分、水分”的论述。《金匮要略心典》江云:“血分者,因血而病为水也。水分者,因水而病及血也。”阐明血能病水,水能病血的病理基础。《血证论·肿胀》指出:“又有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  相似文献   

6.
血瘀是诸多老年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老年病血瘀的特点:多因虚而致瘀,瘀与虚并存;瘀血多逐渐、缓慢形成,临证并非必见瘀血征象;瘀血范围广泛、瘀深难化。在治疗上活血化瘀当贯穿老年病治疗过程的始终,又多需与益气、补肾、养血法则合用,方可化瘀而不伤正、扶正而助化瘀,收事半功倍之功。  相似文献   

7.
中医理论认为瘀血的产生与阴伤、气虚等因素有关。阴伤导致血脉枯涸,血行不畅,气虚则推动无力,都可以引起瘀血。其中因阴液亏虚而至瘀血者,被称为“无水舟停”:气虚而致瘀血者。被称为“无风舟停”。因此.对瘀血性疾病使用养阴生津药,有“增水行舟”的作用,使用益气的药物则有“鼓风行舟”的作用。基于“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原则,临床治疗血瘀证.除了运用活血药物外,还常配伍养阴益气等方药.以祛除致瘀之因。  相似文献   

8.
从瘀血的概念、成因及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方面 ,探讨导致瘀血的原因中因虚致瘀的病因所在 ,强调虚瘀并存是临床瘀血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探讨肝硬化腹水(HCA)瘀血形成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肝硬化瘀血形成的原因有:气滞血瘀、水瘀互患、毒瘀致瘀、因虚致瘀、痰瘀相关、久病则瘀。活血化瘀法除活血破瘀外,对HCA又有行气、补益、解毒、利水作用。该法治疗HCA时要注意配伍解毒、利水、补益之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医文献及对水肿患者的瘀血见证、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分析,论证了瘀可致水的病理机制。认为水肿的形成,瘀血亦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跟师临证学习,对程丑夫教授从瘀论治疑难病的医案进行了整理。程师认为,瘀血的形成更多地与气、湿、痰交混而生,久之便成为顽病痼疾。疑难病证,特别是久治不愈的顽病,其病必见瘀血,或以瘀血为主证,或他证挟有瘀血,故治瘀为治疗疑难病重要法则,在治瘀时,除直用活血化瘀药方外,要注意致瘀之因的治疗。临证用药须根据药力、归经、药性来选用,方不致有误。该文摘录程丑夫教授从瘀论治血小板增高症、脑梗死恢复期、糖尿病神经病变等验案3则,以示程师学术经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此乃仲景从血水关系阐述妇女血瘀经闭而致水肿的病机。笔者运用这一观点,本着“血利则水消”的治疗原则,辨证治疗因瘀血而致的水肿、积水等疾患,常获效验。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此乃仲景从血水关系阐述妇女血瘀经闭而致水肿的病机.笔者运用这一观点,本着"血利则水消"的治疗原则,辨证治疗因瘀血而致的水肿、积水等疾患,常获效验.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介绍从瘀血方面对顽固性肾性水肿病因病机认识及临床治疗用药经验。临床上诸多疾病均可有血瘀证,如胸痹、水肿、腰痛等,这主要与多种因素均可致瘀有关,各种致病因素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导致瘀血出现,因此临床上对血瘀证论治及其重要。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认为,水肿除需考虑一般病因引起,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忽略瘀血的存在,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其致病因素,临床上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为治疗原则。本文将介绍顽固性肾性水肿定义、瘀血理论成因、兼瘀血的不同证型及用药、典型病例,探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瘀血理论辨证论治顽固性肾性水肿的临床用药,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中医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此乃仲景从血水关系阐述妇女血瘀经闭而致水肿的病机。笔者运用这一观点,本着“血利则水消”的治疗原则,辨证治疗因瘀血而致的水肿、积水等疾患,常获效验,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6.
"瘀血"为因血行不畅、血液瘀滞所致之多种证的统称.〈内经〉虽无"瘀血"之说,但有"恶血留内"等提法,在治疗方面提出"去菀陈坐"、"血实宜决之"、"疏其血气"之治则.至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匿要略〉中始有"瘀血"之说,并提出"活血化瘀"辨证论治的具体方药,后世医家又不断予以补充和发展.到了清代,王清任的活血、逐瘀之诸方及唐容川的〈血证论〉,是以"瘀血"立论、"活血化瘀"为主的有效方剂治疗方法,也是祖国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多为因寒致瘀、因虚致瘀、因热致瘀。三因均可致气血郁滞脉络之中,最终导致血流不畅,血瘀脉中。故此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凝滞。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出现下肢的麻、凉、肿、疼等症状。本文主要从因虚致瘀出发,以吴鞠通的增水行舟治法为启发,在临床中辨证论治,使脉中瘀血疏通、脉道通利,下肢瘀血如水中行舟,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俊莲  邱明义 《中医药学刊》2003,21(9):1549-1549,1556
从瘀血的概念、成因及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导致疼血的原因中因虚致瘀的病因所在,强调虚瘀并存是临床瘀血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妇科“湿瘀”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科疾病致病因素繁多 ,瘀血是其中之一 ,活血化瘀理论成为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然古今治疗瘀血证多从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推陈出新着眼 ,鲜有论及从湿而治。在临床中若单纯运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某些瘀血证候的妇科疾病 ,疗效不尽如人意 ,我们在总结全国名老中医班秀文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经验的同时 ,对部分门诊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发现 ,“湿”能致“瘀” ,湿瘀是妇科瘀血证的一个常见和重要致病因素。1湿瘀的成因和发病机理湿瘀是由于机体水液代谢失常 ,水湿停滞 ,重浊不运 ,气机失调 ,导致血液运行不畅 ,瘀积凝滞 ;…  相似文献   

20.
岳姣姣  李华华  孙宏新 《新中医》2021,53(22):224-227
多发性硬化症状复杂,病情反复,且无明显规律性,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根据“久病必有瘀”的理论,认为瘀血在多发性硬化的病程中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临证独创瘀血理论,并从气郁化火致瘀、气虚致瘀、痰湿致瘀、瘀热互结辨证治疗本病,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