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注气法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昭  孙崇穆 《眼底病》1989,5(3):184-185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气术联合其他术式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0例(21只眼)施行玻璃体腔内注气(C2F6、C3F8)联合环扎术、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术后俯卧位。全部病例随访4-6月。结果:18例(19只眼)手术成功,痊愈率90.48%%,2只眼失败。结论:玻璃体腔内注气联合其他术式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可靠、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探讨该方法的适应证及相关因素。方法:28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经三种玻璃体腔内注气术,观察复位率、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8例患眼,一次注气复位成功21例(75%),复位眼视力76.2%进步,23.8%不变,无减退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简便,可重复,不损伤残存视力,可作为该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就诊的42例患者,共42只眼,行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手术后随诊1~12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2只眼中3...  相似文献   

5.
采用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49例(53只眼),视风膜复位42只眼(79.2%),其中术后视力增进29只眼(69%),讨论了注气的适应征和影响视网膜复位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7.
8.
周丹  魏文斌  段欣荣  杨承勋 《眼科》2011,20(1):64-68
目的探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4例(24眼)屈光度超过–6.0D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方法随机分为单纯C3F8注气组(A组)14例、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注气组(B组)10例。手术前后检查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部超声波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术后平均随诊(27.3±12.8)个月。主要指标视网膜复位例数,术后视力,手术费用。结果术后最后随诊时,单纯C3F8注气组、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注气组间手术复位率分别为28.6%(4/14例)和20%(2/10例),视力改善≥2行例数亦分别为4例和2例(P均=1.00)。两组间手术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单纯玻璃体腔C3F8注气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经济、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全氟丙烷(C3F8)填充术治疗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术后并发症,并对其特点加以分析.方法 选取26例(26只眼)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3F8气体治疗.术中巩膜外冷凝裂孔位置,颞上或鼻上睫状体扁平部进针,注入浓度50%~100%长效气体C3F8约0.3~0.8 ml,指测眼压正常,光感明确.术后保持面向下体位l周以上.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术后1月内6例发生高眼压;4例发生玻璃体混浊,其中3例1月后视网膜再次脱离,3例中2例为视网膜前增殖;16例发生晶状体可逆性混浊.结论 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单纯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操作简单,适用于局限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病人,但应重视这种手术方式的局限性,严格把握其适应证,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玻璃体的手术治疗有明显玻璃体牵引、伴严重PVR或多次手术未能成功的黄玻璃裂孔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37例只眼,根据病情不同,合理选择玻璃体腔注气、完全气体/液体交换或硅油/液体交换作眼内充填,部分病例结合环孔术,术后取面向下体位,经过6-30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37例30例视网膜完全复位,成功率81%,成功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视力0.05以上者共有19例,认为玻璃体手术是  相似文献   

11.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式选择与疗效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眼病情将37例(37眼)分2组:第1组采用巩膜环扎或巩膜环扎外垫压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第2组为玻璃体切铜联合硅油填充术,比较二组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2月,二组视网膜总复位率为81.1%,其中第1组为73.7%;第2组为88.9%,二组间无显著差异。视网膜复位的30只眼中,视力改善25眼,其中第1组为12眼;第2组为13眼。二组间视力改善无显著差异。结论 根据患眼PVR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大多数患眼视力能得以改善,但视力改善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无关。  相似文献   

12.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对视功能损害严重,以往采用后极部加压与电凝,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近期,我们对5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内注气联合巩膜硅胶条外加压治愈,现报告如下。例1男50岁右眼看不见4个月,视力右0.02,左1.0,左玻璃体混...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景宁  王景昭 《眼科》1996,5(3):152-15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特点、手术方式及治愈关键。方法:2000年1-12月共收治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93例,年龄20-78岁,其中30-60岁占大多数。男:女3:7。我们选择单纯气液交换术、环扎放液注气术、玻璃体切割注气术及环扎玻璃体切割注气术等手术方式。结果:总愈率达93%,术后随访2-6月,180例治愈眼中,视力提高138只眼,视力不变42只眼。结论: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只要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封闭裂孔,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单纯性黄斑孔者行玻璃体腔注气或玻璃体切除加注气术,合并其它部位裂孔者,先采用常规凝因方法将这些裂孔封闭,再行玻璃体腔气体注入。结果 63例64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56眼黄斑孔闭合,治愈率87.5%。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46眼(71.8%)。结论 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能使大部分病例(87.5%)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种异体肌腱作巩膜环扎带、治疗视网膜脱离21例21眼,15眼视网膜复位、3眼视网膜大部分复位、3眼失败、术后随访6个月 ̄2年,术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并发症发生,异体肌腱取材方便,保存方法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反应轻,肌腱组织不易断裂,是一种较理想的环扎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于2012-01/2013-12间收集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45眼,分为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联合后巩膜加固组( A组)28眼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组( B组)17眼。术前分别行视力、眼压、间接检眼镜、OCT检查,术后随访6~12mo,行视力、OCT检查,分别对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1)视力检查:术后视力:A 组1.19±0.39, B 组1.51±0.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视网膜复位率:A组100%,B组88.2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A 组82%,B 组5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可更好的改善视力,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率。  相似文献   

19.
眼内注气和黄斑后加压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巩膜环扎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