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分析福建省鼠伤寒及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指纹图谱,研究其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50株沙门菌临床分离株,其中30株鼠伤寒沙门菌分离自婴幼儿腹泻患者,20株肠炎沙门菌分离自感染性腹泻患者.选择XbaⅠ酶对沙门菌染色体DNA进行酶切,H9812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采用PFGE技术分析电泳酶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研究四川省2007年鼠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查找沙门菌污染源,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Xba I酶对12株鼠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用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Bionumerisc统计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12株鼠伤寒沙门菌用XbaI限制性酶切后,分成5个PFGE图谱类型,其中1个PFGE图谱类型有7株菌株,其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达到100%,该型别占分析菌株的58.33%.其余4个PFGE图谱类型分别有2株菌和1株菌.含7株菌的PFGE图谱型中,源于成都市的菌株4株,攀枝花、自贡和内江市的菌株各1株.结论 PFGE分子分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紧密结合可增强对鼠伤寒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河南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主要流行菌型.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NTSYSpc 2.1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来自河南省两个监测点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6株分离菌,根据XbaI酶切PFGE基因指纹图谱分析,6株菌出现5个PFGE基因型别:甲、乙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3个PFGE型别.结论明确了2...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方法,对某医院患者送检标本及桶装矿泉水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子分型,开展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和分离株进行复苏生化鉴定,用SpeI内切酶对试验株菌悬液凝胶块原位消化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比较获得的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5.1聚类分析。结果6株试验菌株中,有3株分离自患者,3株分离自桶装矿泉水,以及1株标准菌种,均获得清晰指纹图谱,条带数在20至25个之间,可分为A、B、C、D、E、F共6个基因型,相似度在70.6%~100.0%之间,其中两株患者来源的菌株相似度为100.O%。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经SpeI内切酶酶切后可获得理想的条带数便于分型。患者标本和饮用桶装矿泉水分离株没有直接相关性,但提醒仍需加强桶装矿泉水污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管理;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可有效应用于铜绿假单胞菌遗传学特征、传播途径及分布规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伤寒沙门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研究宁波市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选择XbaⅠ酶对伤寒沙门菌染色体DNA进行酶切,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了解其流行状况。结果:14株伤寒沙门菌,根据电泳图谱分析,可分为3个带型。结论:PFGE具有分辨力高,重复性好的特点,是研究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建省志贺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情况,描述基因群的流行及分布特征,探讨优势血清群的变迁规律。方法收集2005-2010年志贺菌96株,分离自临床患者。选择NotⅠ进行酶切,H9812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按照100%的相似度可将34株福氏志贺菌酶切图谱分为27种PFGE型别;将62株宋内志贺菌酶切图谱分为43种PFGE型别。根据TENOVER原则,福氏志贺菌有2个优势基因群G1-G2,宋内志贺菌有4个优势基因群GI-GIV。优势基因群集中分布于7~10月,其他PFGE型别分布比较分散,无明显时间和地区的聚集性。结论福建省志贺菌分子分型呈现多样性,宋内和F4c的某些基因群可能逐渐演变为福建省优势且稳定的志贺菌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两起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聚集性暴发流行中所分离到的伤寒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基因分型,对其病原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探讨,为科学防治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 方法 用传统方法对11株伤寒沙门菌菌株进行生化、血清学复核鉴定.对确认的伤寒沙门菌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 结果 11株伤寒沙门菌经PFGE,根据其条带的差异可分为3个PFGE型别. 结论 两起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不同亚型所致.  相似文献   

8.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沙门菌食物中毒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追踪某次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来源,确定中毒食品,快速控制传染源。方法对食物中毒中分离的肠炎沙门菌用XbaI酶切总DNA,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进行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电子化数据分析,绘出聚类分析图。结果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患者样本分离的242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型别基本一致,表明是同一批食物中毒;从三文治等蛋糕制品中分离的9株菌株与患者分离株图谱完全一致,表明此次食物中毒的源头为某蛋糕厂生产的三文治等食品。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适用于菌株的同源性的分析和传染源的追踪。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5-2007年河南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基因型别。方法菌株用Xba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NTSYSpc 2.1软件聚类分析。结果来自河南省登封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监测点的70株甲型副伤寒人源分离菌株,根据XbaI酶切PGFE基因指纹图谱分析,70株菌出现三个PFGE基因型别,分别是0001、0002、0007基因型,其中0001是首次在河南发现的甲型副伤寒基因型别。结论 0001基因型2005年在河南省首次发现,2006-2007年成为甲型副伤寒在当地流行的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对O139霍乱弧菌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探讨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分型方法。方法:用SfiⅠ酶和NotⅠ酶切O139群霍乱弧菌染色体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片段分离。结果:14株O139群霍乱弧菌经SfiⅠ酶切后电泳分离可得一个PFGE型,用NotⅠ酶切电泳可分为2个PFGE型。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发现微小差别有助于分析追踪疫情和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