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在肾移植手术中的肌松效应。方法 30例肾衰末期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RⅠ组和RⅡ组各15例,麻醉诱导时分别静注2ED95和3ED95顺式阿曲库铵。用加速度仪对前臂尺神经行4个成串刺激(TOF)来评估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并与肾功能正常的NⅠ组和NⅡ组比较。结果 RⅠ组与NⅠ组、RⅡ组与NⅡ组间比较,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各肌松恢复参数均稍有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RⅠ组和NⅠ组比较,RⅡ组和NⅡ组起效时间明显提前,但各组未发现组胺释放现象。结论肾衰对全麻诱导期间单次静注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无明显影响,增加诱导剂量可缩短起效时间,顺式阿曲库铵可安全地用于肾移植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患者合并糖尿病行静脉复合麻醉时,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情况。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67例入院行全麻腹部手术治疗者,所有患者麻醉评分ASAⅠ~Ⅱ级,并根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正常组、疾病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使用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记录不同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恢复指数TOF90以及恢复指数RI,分析糖尿病对肌松药物肌松效应的影响。结果疾病组肌松效应指标药物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以及恢复指数用时均长于正常组,疾病组药物起效用时长、作用时间长、肌松恢复用时长(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时,用药顺式阿曲库铵疾病会造成药物起效、作用时间延长,肌松恢复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在老年患者中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采用加速度肌肉松弛监测仪 ,观察单次静脉注射 2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顺式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在老年患者中的药效学 ,并与非老年患者比较 ,为 2种肌肉松弛药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5 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患者分为 4组 ,其中老年组 2 7例 (顺式阿曲库铵 15例 ,维库溴铵 12例 ) ,非老年组 2 6例 (顺式阿曲库铵 15例 ,维库溴铵11例 )。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经肘前静脉注入顺式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 0 1mg/kg(相当于 2×ED95剂量 )。用加速度仪进行肌肉松弛监测 ,采用 4个成串刺激 (TOF ,频率 2Hz ,波宽 0 2ms ,串间间隔15s)。肌肉松弛效应观察指标包括 :起效时间 ,T1最大阻滞程度 ,T1恢复到 2 5 %、75 %、90 %的时间 ,TOF比值恢复到 70 %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 (T1恢复 2 5 %~ 75 %的时间 )。 结果  4组患者最大阻滞程度均大于 97 8% ,气管插管条件差异无显著性 ;老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以及肌肉松弛恢复各项参数均稍长于非老年患者 ,但差异无显著性 ;老年患者维库溴铵起效时间 (3 0min)明显长于非老年患者 (2 2min ,P <0 0 5 ) ;老年患者维库溴铵肌肉松弛恢复指数 (15 4min)明显长于非老年患者 (10 7min) ,其他药效学参数也均明显长于非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及自身预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Ⅰ—Ⅴ组各14例,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芬太尼。Ⅰ~Ⅳ组分别预注罗库溴铵0.06mg/kg、维库溴铵0.01mg/kg、阿曲库铵0.0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1mg/kg,Ⅴ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3min后Ⅰ-Ⅳ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9mg/kg。观察插管量后的起效时间和气管插管条件。结果I~Ⅳ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5.6±1.3)、(5.8±1.4)、(5.2±1.2)和(6.3±1.1)min,与Ⅴ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注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及自身预注都能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改善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5.
郑秀英 《山东医药》2013,53(19):67-69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方法 9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30例:罗库溴铵0.9 mg/kg组(Ⅰ组),罗库溴铵0.6 mg/kg组(Ⅱ组)和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组(Ⅲ组).Ⅰ、Ⅱ、Ⅲ组均在5 s内分别静推罗库溴铵0.9mg/kg、罗库溴铵0.6 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记录从推药后(T1)由100%到0的时间(起效时间),当T1为0%时气管插管,评估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Ⅰ组、Ⅱ组和Ⅲ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70±16)、(90 ±21)、(226±47)s,两两比较,P均<0.0l;三组患者的声门暴露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气管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9 mg/kg剂量的罗库溴铵诱导起效时间快于0.6 mg/kg罗库溴铵和0.15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当诱导后T1为0%时,三组的声门暴露评级和气管插管条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预注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对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7组。C0组为对照组,预注生理盐水3 ml。C1、C2、C3组分别预注0.005、0.01、0.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R1、R2、R3组分别预注0.03、0.06、0.09 mg/kg罗库溴铵。3min后行常规全麻诱导:C1、R1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45 mg/kg,C2、R2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40 mg/kg,C3、R3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35 mg/kg。术中采用丙泊酚4.0~6.0μg/ml靶控输注、芬太尼0.05~0.1 mg/次间断给药。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结果与C0组相比,C1、C2、C3、R1、R2、R3组插管时间缩短(P均<0.05)。结论预注顺式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在喉罩通气全麻下用于小儿纤支镜检查的肌松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住院行纤支镜检查的68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组(A组)36例和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组(B组)32例,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以及肌松恢复指数。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B组短,而A组的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均比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喉罩通气全麻下小儿纤支镜检查能取得比丙泊酚联合氯胺酮更好的肌松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魏丕红  杨在启 《山东医药》2010,50(29):105-106
顺式阿曲库铵是阿曲库铵10种同分异构体中的1种,是一种新型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为探讨七氟醚对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2009年2~12月,我们将七氟醚不同呼气末浓度稳定40min后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以观察后者起效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新型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是阿曲库铵的10种同分异构体之一,它具有作用强,恢复较快,无蓄积作用,不释放组胺,对循环系统影响小,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肌松药.但其不足之处是起效速度较慢.全麻诱导给药后气道保护性反射减弱至获得理想插管条件之间的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病人可能发生反流、误吸等并发症.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的预注剂量对老年人顺式阿曲库铵起效速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注剂量从而为临床更合理使用顺式阿曲库铵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10.
顺式阿曲库铵对血流动力学及组胺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全麻诱导期间观察单次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Cis组)和阿曲库铵组(Atr组),两组分别单次静注Cis0.15mg/kg和Atr0.75mg/kg。麻醉诱导及维持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静注全麻药前、静注全麻药后2min及静注肌松药后2min、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同时记录相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两组在注入肌松药前后的皮肤变化情况。结果Cis组血浆组胺浓度在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无明显变化,Atr组在静注阿曲库铵后血浆组胺浓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MAP比诱导前有显著降低(P〈0.05),HR无显著变化;两组皮肤在静注肌松药前后均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作为新型的肌肉松弛药,顺式阿曲库铵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合氯醛全麻状态下顺式阿曲库铵对大鼠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7%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实验组腹腔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93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立即刺激坐骨神经,记录大鼠腓肠肌CMAP变化,刺激间隔5min。结果:麻醉生效后18~48min2组间峰峰值及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MAP变化分3个阶段:诱导期,表现为峰峰值逐步下降,潜伏期延长,持续约10min;押制期,表现为峰峰值进一步降低,潜伏期进一步延长,之后有恢复趋势,持续约30min;恢复期,表现为峰峰值、潜伏期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对照组CMAP峰峰值与潜伏期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时大鼠腓肠肌CMAP有显著影响,而且呈阶段性变化,准确了解这种变化趋势,有助于术中及时为术者反馈信息,减少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董有静  李旭  刘娟 《山东医药》2012,52(8):71-73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的药效学特点,探讨其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顺式阿曲库铵持续泵注组(Ⅰ组,15例)和间断静注组(Ⅱ组,15例),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2组患者神经肌肉阻滞的维持时间及肌松恢复过程,并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维持用药量。应用静脉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全部病例在肌松恢复期均未予以拮抗,使其在安静状态下自然恢复。当TOF恢复至T1/Tc≥75%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结果Ⅰ组肌松维持用药量为(0.78±0.15)μg/(kg.min),Ⅱ组为(1.09±0.33)μg/(kg.min),P<0.05。2组患者肌松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泵注后Ⅰ组的恢复指数为(13.13±3.36)min,Ⅱ组为(14.38±4.48)min,P>0.05,但Ⅰ组快于Ⅱ组。结论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可维持恒定的肌松水平且单位时间内较间断静注节省肌松药用量,Ⅰ组停止泵注后恢复指数较Ⅱ组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重症肌无力(MG)并胸腺瘤患者胸腺瘤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40例MG并胸腺瘤患者,ASA I~II级,均行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采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靶控麻醉。根据前者诱导剂量不同,随机分为A、B组,各20例,分别给予0.02、0.0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记录麻醉前(T0)、全麻肌松用药后(T1)、气管插管后(T2)、开胸骨(T3)、术中分离胸腺瘤(T4)、手术结束(T5)、自主呼吸清醒睁眼(T6)、拔气管插管(T7)两组患者SBP、DBP、HR、RR、SpO2、PETCO2。将TOF(四个成串刺激)方式的T1定标为100%,检测两组T10(T1自100%降到0时间,即阻滞起效时间)、T125%R(首次给药后肌颤搐T1恢复25%时间),T4/T170%(T4/T1比值恢复到70%时间)、TOF恢复指数指(R I):T125%~75%(T1从25%恢复到75%时间),R I:T15%~95%(T1从5%恢复到95%时间)。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肌无力危象或胆碱能危象。两组患者T10、T4/T170%、R I:T125%~75%及R I:T15%~95%相比P均〉0.05。B组T125%R与A组相比P〈0.05。结论 0.02、0.03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患者胸腺瘤切除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用药模式下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神经肌肉接头后膜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s—nAChR)的作用,以探讨肌松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在HEK293细胞表达ε-nAChR。分别研究预先给予肌松药和同时给予肌松药和乙酰胆碱混合液两种模式下,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各药对ε—nAChR的作用。结果两种用药模式的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ε-nAChR。两种用药模式的维库溴铵对ε-nAChR作用的Ic50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预先给予对ε-nAChR抑制的Ic50值明显大于同时给药(P〈0.05)。预先给予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内向电流达峰时间比同时给予模式的显著延长(P〈0.05)。低浓度维库溴铵在两种给药模式下的内向电流达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浓度预先给予组达峰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种给药模式相比较,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ACh激发ε-nAChR内向电流衰减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库铵除竞争性阻滞ε-nAChR外,还表现对ε-nAChR开放离子通道阻滞;维库溴铵以竞争性阻滞ε-nAChR为主;罗库溴铵则除竞争性阻滞ε-nAChR外,还可能有其他非竞争性阻滞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张丽  王冰舒 《山东医药》2011,51(28):66-67
目的观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是否受年龄因素影响。方法 5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A组27例、年龄30~45岁,B组23例、年龄70~85岁。两组均于全麻诱导时给予1.5 mg/kg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采用TOF肌松监测仪进行肌松监测。全静脉麻醉,术中间断静脉推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维持T1在5%~10%,至术毕。记录其肌松作用时间等药效学指标。结果 A组起效时间略快于B组,B组阻滞作用时间略长于A组,但两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受年龄因素影响不大,适合应用于老年人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全身麻醉患者而言,肌松药的选择可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临床上常用的肌松药为顺式阿曲库铵,虽其效果显著,但用药过量可导致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为降低手术风险性,闭环靶控输注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做到精确给药,防止用药过度~[1]。本文旨在探索闭环靶控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在骨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100例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库氯铵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其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米库氯铵组和阿曲库铵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肌松药起效时间和静脉注射肌松药到4个成串刺激(TOF)恢复25%时间。比较麻醉前(T0)、静脉注射肌松药后1 min(T1)、静脉注射肌松药后2 min(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时2组患者的HR、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组胺(HIS)。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米库氯铵组患者的肌松药起效时间[(211.3±32.5)vs(383.5±34.5)s]、静脉注射肌松药到TOF恢复25%时间[(23.5±4.5)vs(40.4±6.4)min]均显著短于阿曲库铵组(P0.05)。T4时米库氯铵组患者的HR[(84.3±13.8)vs(94.5±15.4)次/min]、MAP[(94.3±13.8)vs(104.7±9.2)mmHg(1 mmHg=0.133 kPa)]、BIS[(55.7±6.8)vs(60.2±7.0)]和NE浓度[(654.7±165.3)vs(766.0±100.0)ng/ml]均显著低于阿曲库铵组(P0.05)。T1[(1.31±0.17)vs(0.56±0.05)ng/ml]、T2[(1.04±0.15)vs(0.55±0.03)ng/ml]、T3[(0.79±0.09)vs(0.54±0.03)ng/ml]、T4[(0.67±0.08)vs(0.56±0.04)ng/ml]时米库氯铵组患者的血清HIS浓度均显著高于阿曲库铵组(P0.05)。结论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相比,米库氯铵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更好,更能有效保持患者HR和MAP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市中医院行全麻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患者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是否≥3个月分为两组:激素组和非激素组,每组30例。术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仪监测肌松程度,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肌纤维颤搐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结果与非激素组相比,激素组患者使用罗库溴铵后的起效时间显著延长,而肌纤维颤搐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则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可减弱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程度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全麻围术期顺式阿曲库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本院全麻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根据病人HbA1c水平分为控制良好组(88例,HbA1c≤6.0%)与控制不良组(62例,HbA1c>6.0%)。另选择我院同期接受全麻手术血糖及HbA1c正常的老年病人70例作为对照组。静脉麻醉诱导后予以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监测病人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比较2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肌抽搐最大抑制程度、临床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和90%恢复指数等指标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HbA1c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神经肌肉阻滞的影响因素。结果 控制不良组起效时间最短,临床作用时间、肌抽搐最大抑制程度、临床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和90%恢复指数最长(P<0.05);对照组与控制良好组的HbA1c、起效时间与肌抽搐最大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控制良好组的临床作用时间、临床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和90%恢复指数均较对照组更长(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参数在不同肝功能分级下的差异,为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荆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住院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分别作为血吸虫肝硬化组和乙肝肝硬化组;选择同期因胃病住院并排除患其他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疾病的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凝血相关参数值,以及不同Child-Pugh分级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关参数值。结果 3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512、81.672、37.612、104.475、52.497、102.233,P均0.05)。两两比较显示,血吸虫病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PT、INR、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LT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血吸虫病肝硬化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PT、INR、TT、APTT时间均明显延长,Fib及PLT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A级时,乙肝肝硬化患者PLT减少程度较重;但当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B、C级时,2组患者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分级下,乙肝肝硬化组TT、APTT均较血吸虫病肝硬化组延长,且Fib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乙肝肝硬化组PT、INR值仅在肝功能为Child-Pugh A、B级时较血吸虫病肝硬化组延长;在肝功能为C级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损害程度存在差异。在肝功能受损程度较轻时,后者凝血功能下降更明显;肝功能受损严重时,后者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影响更为明显,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影响及PLT减少在两类患者中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