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分离株的基因型(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湘南部分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病人的62份阳性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 结果沙眼衣原体基因型中, E型25份,D型14份, F型9份,G型7份,J型4份;有3份不典型基因型,未进一步分型.结论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基因型别以E型为主,其次为D型、F型、G型、J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PmpF基因的多态性及与临床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于解放军252医院就诊患者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标本处理后使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阳性标本,然后以巢式PCR扩增PmpF基因,扩增得到的PmpF基因选用4种内切酶进行酶切及RFLP分析并确定其基因型,根据PmpF-RFLP结果,选择代表菌株测定PmpF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验证PmpF-RFLP结果,同时测定代表菌株的Omp1基因序列并与参考菌株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代表菌株的血清型.通过x2检验探讨沙眼衣原体PmpF基因型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以反映其临床分布特征.结果 2年间从妇科、泌尿科和皮肤科3个科室获得阳性标本178份,1 17份标本扩增得到PmpF基因,PmpF-RFLP将1 17份标本分为3个Type型,占比分别为2.6%、36.8%、60.7%,挑选26株菌株进行Omp1序列测定,结果显示26株菌株属于D、Da、E、F、G、H、J7种血清型,统计学分析表明PmpF基因型与患者性别、年龄的Fisher精确检验值分别为0.167、0.008.结论 本地区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沙眼衣原体可以根据PmpF基因分成3个基因型,包括D、Da、E、F、G、H、J7种血清型,血清型与PmpF基因型无对应关系,PmpF基因型与患者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沙眼衣原体流行基因型分布和不同人群间感染的差异。方法应用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omp1基因VS1-VS2序列,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66株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中,通过基因分型共检出182株菌。包括9个基因型,总体优势流行型为E型(27.5%)、F型(22.0%)、D型(14.3%)、J型(15.0%)和H型(8.8%)。113例性病门诊病人中,以F(26.9%)、E(24.3%)、J(16.8%)、D(13.4%)和H(8.4%)型为主,混合型感染率为5.3%(6/113)。而53例卖淫女性标本中,发现混合感染8例(15.1%,8/53),以E(33.3%)、D(15.9%)、F(15.9%)和K(12.7%)型为主,混合感染率为15.1%(8/53)。F型在门诊病人中的流行率显著高于卖淫女性(!2=4.8,P<0.05),而混合型感染率和K型流行率卖淫女性显著高于门诊病人(!2=4.5,P<0.05;!2=7.4,P<0.01)。结论性病门诊患者和卖淫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血清型存在差异。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有效控制性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用快速金免疫法对18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门诊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为24.2%、18.8%和8.1%。三种病原体都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结论:在重视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时,需重视人型支原体及几种病原体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5.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03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诊断。方法 2001年6月-2004年3月对我院妇产科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进行临床分析,病因探讨,治疗观察。结果和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主要为不洁性行为,要根治的重要方法是配偶双方治疗。  相似文献   

6.
沙眼衣原体与泌尿生殖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gM抗体。结果:130例患者检出沙眼衣原体总阳性率为30.00%,其中男25.56%,女40.00%。结论:沙眼衣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注意检查与防治。  相似文献   

7.
张善辉  丁虹  马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0):1085-1085,1087
目的:进一步了解目前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原因。方法:采用细菌培养、解脲脲原体培养、人型支原体培养、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等,对756例男性泌尿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检出淋球菌318例(42.1%),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245例(32.4%),沙 眼衣原体158例(20.9%)。结论:目前国内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日趋复杂,治疗前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病原学及支原体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中的病原学作用以及感染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英国“立明”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卡沙眼衣原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Myocoplasma IST试剂盒对支原体进行分型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1896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中,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为43.7%(829/1896);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35.8%(669/1896),其中UU、MH和UU+MH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4.9%(434/669)、3.9%(26/669)和31.2%(209/669);CT+支原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8.6%(161/1896);其它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12.7%(237/1896)。UU及MH两型支原体的敏感药物分别是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两型支原体的耐工药物分别是红霉素、泰利必妥。结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CT及支原体,支原体中以UU为主;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9.
成人生殖道标本中沙眼衣原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沙眼衣原体萤光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患者的生殖道标本作了检查。121标本中9份阳性,检出率为7.44%,结果证实呼和浩特地区存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而且隐性感染析导致的流行是该病危害性增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90例自然流产患者为观察组,155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CT感染率,并分析两组CT感染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T感染率为5.64%(22/3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感染22例(5.64%),其中单纯D型3例(13.6%),单纯E型7例(31.8%),单纯F型5例(22.7%),混合型7例(31.8%);对照组CT感染2例(1.29%),单纯F型1例(50%),混合型1例(50%).两组不同基因型CT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着密切关系,且以E、D、F三种基因型为主,因此对于上述基因型沙眼衣原体感染孕产妇应合理使用敏感性药物进行早期干预,并加强孕期胚胎发育监测,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建立泌尿生殖系统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标本直接基因分型方法。先用敏感的扩增沙眼衣原体特异质粒的引物扩增500份临床标本,初筛选出100份阳性标本再用扩增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的引物扩增,并用嵌套式PCR使阳性标本能扩增出MOMP基因,对获得的MOMP基因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用银染观察结果。其中E型比例最高,占47%;F型为16%;Da、G型均为6%;Ba、D型各占5%;H型及K型均为1%,混合型K/F型2%;混合型D/J、E/G均为1%;未能分型有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暗娼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亚型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20年结合艾滋病哨点监测开展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调查,收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核酸阳性样本374例,使用巢式PCR扩增CT的OmpA基因区并进行分析。  结果  在173个成功获得序列的样本中,共检测出7种基因型,其中以E型、F型、J型和D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别占24.9%(43/173)、21.4%(37/173)、19.1%(33/173)、17.9%(31/173),其他包括G型(9.3%,16/173)、K型(4.6%,8/173)和H型(2.9%,5/173)。不同型别之间在调查地区、户籍、是否为边境州(市)、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样本来源和场所档次等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云南省暗娼人群中存在多种的CT亚型,其分布在主要的人口学特征上无差异,可为进一步控制CT的传播提供指导,也可为将来治疗和疫苗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E型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为沙眼衣原体腺病毒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ebank中E型Ct MOM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高保真PCR方法从E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MOMP基因片段,克隆至pcDNAII载体,测序后连接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DC316。穿梭载体pDC316 MOMP与含腺病毒基因组的辅助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至HEK293细胞,在Cre loxP重组酶作用下进行重组,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用PCR和RT PCR方法进行鉴定。并用动物免疫试验检测重组腺病毒的免疫原性。结果:从E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约1.1?kb的特异MOMP基因片段,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穿梭载体pDC316 MOMP构建正确。穿梭载体pDC316 MOMP与含腺病毒基因组的辅助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至293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收集重组腺病毒,PCR法证实重组腺病毒含有MOMP基因,RT PCR证实重组腺病毒在293细胞能表达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可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证明重组腺病毒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E型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研究白创减少生殖器疱疹(GH)复发的激光相关新治疗方法 学.方法 随机采用作者自拟的邱氏GH治疗方法 ,治疗组A组(A.T.G.H.Q)、B组(B.T.G.H.Q)、C组(C.T.G.H.Q)、D组(D.T.G.H.Q)、E组(E.T.G.H.Q)、F组(F.T.G.H.Q)、G组(G.T.G.H.Q)、H组(H.T.G.H.Q)、I组(I.T.G.H.Q)、J组(J.T.G.H.Q),对照(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组K作者单位:636250 四川省开江县人民医院组(K.T.G.H.Q)等,共计11个不同的治疗(与对照)方法 组,每组50例(共计550例)GH患者的治疗.并(经过7~14天治疗)于达到临床近期治愈1个月之后开始进行2~8年的远期效果随访观察.结果 痊愈(未复发)比率分别为,治疗组A组24%、B组22%、C组32%、D组30%、E组36%、F组44%、G组42%、H组48%、I组60%、J组58%,对照组K组18%.以10个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表明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I组和J组效果最好、具有特别显著性意义.结论 激光配合药物治疗GH的远期效果相对最理想,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和推广应用之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沙眼衣原体OmcBc基因的克隆、表达与抗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重组沙眼衣原体OmcB基因C端编码蛋白的抗原性,为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新的靶标.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沙眼农原体基因组中扩增OmcB的C端(T270-Y553)序列,并构建pGEX-6p-CtOmcBc原核表达质粒,转染大肠杆菌XL-1blue,IPTG诱导表达重组GST-OmcBc融合蛋白;收集120例Ct生殖道感染患者血清,以CtD血清型灭活的EB分别于皮下和腹腔免疫7只新西兰大白兔和5只Balb/C小鼠,以Ct D血清型活的EB滴鼻感染9只Balb/C小鼠,分别收集这些动物免疫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血清中抗农原体特异性抗体的效价;ELISA法检测重组GST-OmcBc融合蛋白与各免疫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GEX-6p-Ct OmcBc原核表达质粒,经测序显示插入基因长度为852 bp,编码284个氨基酸.IPTG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GST-OmcBc融合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57kDa;所制备和收集的各免疫血清均含高滴度抗衣原体特异性抗体;ELISA结果显示重组GST-OmcBc融合蛋白对各免疫血清均具有强的抗原性.结论 Ct OmcBc是衣原体的一个免疫优势蛋白,重组GST-OmcBc融合蛋白的成功表达及其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开展衣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研究和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V区、P区及C末端遗传多态性与其粘附性能的关系。方法实验菌株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所获得的粘附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全菌DNA,经PCR分别扩增表面蛋白V区、P区编码基因spaP—pv(2060~3157bp)、C末端编码基因spaP-c(4003~4851bp)后,用限制性内切酶Alu I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两组不同粘附力的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全菌DNA扩增产物spaP—pv经Alu I酶切后,出现了两种基因型a、b。两种基因型在不同粘附力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a型在低粘附力菌株中的比例高于高粘附力菌株,而b型在高粘附力菌株中的比例高于低粘附力菌株。spaP—C经Alu I酶切后,共呈现两种基因型C、d。d型在高、低粘附力的菌株中各占1例,其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paP—pv基因出现变异可能是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粘附功能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E型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MOMP,为探索安全的E型Ct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ebank中E型Ct MOM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高保真PCR方法从E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约1.1kb的MOMP片段,克隆至pcDNAⅡ载体,测序后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VAX1,构建卡那霉素抗性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MOMP,并以重组质粒转染COS-1细胞进行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结果:从E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MOMP基因片段,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pVAX1-MOMP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能在COS-1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能与抗MOMP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E型沙眼衣原体MOMP真核表达质粒pVAX1-MOMP,并在真核细胞内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两株粉,尘螨基因组DN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粉螨与尘螨基因组DNA特征,以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和随意扩增的多态DNA(RAPD)分析,对二种粉螨及尘螨基因组DNA进行比较。结果限制性内切酶EcorI、PstI消化腐酪食螨,屋尘螨基因组DNA存在不同的限制性酶切图谱;选用4种机引物对腐酪食螨及屋尘进行扩增,仅引物PBR322/EcorI扩增片段显示出各自特有带型,计算二者RAPD相似率为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