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干眼的临床诊断策略.方法 对125例疑诊干眼患者在睑裂开放状态(睁眼)下和睑裂闭合状态(闭眼)下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Ⅰ test,Sit);对80例疑诊干眼患者分别进行0.125%和0.25%荧光素钠(fluorescent,fl)测试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对上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闭眼状态下的Sit(13.2±9.1)mm小于睁眼状态下的Sit(16.2±9.7)mm,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相同患者0.125%fl测试的BUT(10.8±7.4)s大干0.25%fl测试的BUT(6.21±5.70)s,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对不同受试者0.125%fl测试的BUT(10.8±7.4)s大于0.25%fl测试的BUT(8.4±6.9)s,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it、BUT检查的影响因素众多,应当制定统一、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以尽可能减少操作所带来的误差.建议在睁眼状态下测试Sit;用0.25%或更高浓度的fl或荧光素试纸条进行眼表染色,用以测试BUT.  相似文献   

2.
眼科门诊干眼患病率的初步调查及结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我院眼科门诊患者的干眼患病率来了解本市干眼的患病情况及对其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2006年4~8月份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部份20岁或以上患者324例(男性170例,女性154例)进行干眼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Ⅰ(SIt-Ⅰ)、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结果干眼的患病率为31.2%,其中男性患病率29.9%,女性患病率33.8%,20~30岁男性患病率18.1%、女性患病率5.0%,40~59岁男性患病率28.1%、女性患病率44.9%,≥60岁男性患病率37.1%、女性患病率42.2%。结论人群中干眼的患病率高,且趋向于年轻化。  相似文献   

3.
上提眼睑对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提眼睑引起的泪膜破裂时间的改变。方法:对五名学生分别检测上提眼睑(HTBUT)和未提眼睑(TBUT)时的泥股破裂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HTBUT的均值为10.469±5381s,TBUT的均值为11.3312±5.468s,两者无明显的差异;男性的TB叶均值11.5838±5.915s,女性TBUT均值为11.0788±5.165s,无显著差异。结论:认为轻微上提眼睑对泪膜稳定性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泪膜的不同组成成分通过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眼球表面的湿润,从而维持眼部健康.当这些组成成分出现病理性改变,将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泪膜稳态,从而导致干眼的发生.而瞬目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泪膜组成成分的分布,随着对干眼相关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以泪膜为导向的诊断(tear-film-oriented diagnosis,TFOD)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中短泪膜破裂时间型(short tear break-up time,sBUT)干眼患者之间眼表状况的不同。方法 收集50~80岁的糖尿病患者59例(118眼),非糖尿病患者41例(82眼),排除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用标准干眼评估问卷(standard patient evaluation of eye dryness,SPEED)评分,泪液分泌量,非侵入性泪膜第一秒破裂(BUT1st)和平均破裂时间(BUTavg),睑板腺拍照评分,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眨眼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分为sBUT干眼患者(糖尿病sBUT组、非糖尿病sBUT组)和非sBUT干眼患者(糖尿病非sBUT组、非糖尿病非sBUT组)后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比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有更高的SPEED评分和睑板腺拍照评分,更薄的L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糖尿病sBUT组的SPEED评分为(7.40±3.24)分,睑板腺拍照评分为(3.2±1.16)分,眨眼频率(6.78±5.10)次,在4组中最高;而Schirmer值[(5.80±4.74)mm]、BUT1st值[(3.44±1.10)s]、BUTavg值[(5.74±3.17)s]和LLT[(66.40±23.34)nm]在4组中最低。在泪液相对不缺乏的干眼人群中,LLT分别与眨眼频率、SPEED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168,P<0.05;r=-0.298,P<0.001);眨眼频率与SPEED评分呈正相关(r=0.268,P<0.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的短缩和缺失更严重,使LLT变更薄,从而引起泪膜破裂时间变更短,眨眼频率更高,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状相比于非糖尿病患者更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分析干眼患者泪膜功能及首发破裂部位的分布情况。设计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3年7-9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干眼患者51例(51眼)及对照组86例(86眼)。方法对受检者进行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使用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进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及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测定。分析干眼组及对照组OSDI评分、首发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NITBUT,NIT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NITBUT,NITBUTav)及泪河高度差异及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角膜中心点为圆心,1 mm间距将角膜划分为1~8环,并以横、纵坐标为界划分为四个象限,这样将角膜划分为29个区域。分析每位受检者首次泪膜破裂的部位,并比较分析两组受检者组间差异。主要指标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泪河高度及泪膜破裂首发部位。结果干眼组与对照组OSDI分值、NITBUTf及NITBUTav分别为(31.41±14.20)分和(4.80±7.40)分,(3.99±0.61)s和(8.90±3.51)s,(7.54±3.11)s和(11.76±4.30)s(P=0.000,0.000,0.016),两组泪河高度分别为(0.22±0.098)mm和(0.25±0.096)mm(P=0.217)。OSDI评分与NITBUTf、NITBUTav呈线性负相关(r=-0.760、-0.490,P均=0.000),NITBUTf与NITBUTav呈线性正相关(r=0.671,P=0.000),泪河高度与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均无相关性(P均〉0.05)。干眼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首发部位主要分布在2~5环(分别占73.08%、75.42%);泪膜破裂首发部位在不同环间出现的概率,两组受试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97、30.017,P=0.031、0.000)。以四个象限为分区单位,干眼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首发部位出现概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03、5.186,P=0.551、0.159)。结论 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能客观地检查泪?  相似文献   

7.
8.
田甜  杨亚梦  朱炎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2098-2100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 Sj?gren's syndrome,SS)患者干眼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4-06我院风湿免疫科SS患者136例272眼的干眼诊断性检查数据。
  结果:在136例患者中:(1)干眼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干燥感,有88例,34例有两种以上的干眼症状;(2)睑缘情况:232眼发现睑缘变化;(3)泪河高度检测:244眼<0.3mm,平均值为0.19±0.11mm;(4)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206眼BUT≤5s,40眼5s10s,平均值为3.5±1.6s;(5)SchiemerI试验(SIt):200眼SIt≤5mm/5min,72眼5  结论:SS 干眼患者可见干燥感等干眼的常见症状,且BUT缩短、SIt减少、CF染色阳性,同时泪河高度降低、睑缘变化、睑板腺功能障碍,应密切关注SS患者中干眼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目前中老年人泪膜破裂时间的状况 ,了解对眼表面泪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 4 5岁者 ,共 10 0 5只眼 ,一人一卡 ,定点暗室 ,定人操作 ,用微量加样器定量 ,将 2 %荧光素 7μl滴入下结膜囊内 ,在裂隙灯显微镜 9mm钴兰光束下观察 ,用电子秒表同步记录出现第一个干燥斑的时间。结果 在温度为 2 1.6 4± 2 .80℃ ,湿度为 5 8.5 4± 14 .70 %条件下 ,泪膜破裂时间为 4 .2 0± 1.4 6秒 ,无症状者 5 .90± 2 .2 3秒 ,有症状者4 .11± 1.2 1秒。结论 泪膜稳定性的下降正影响着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 ;局部毒性可是药物本身对角膜上皮的毒性作用 ,也可是防腐剂所致的毒性作用 ;另外 ,环境污染也是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脂质层厚度条件下泪膜稳定性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06/2021-12于我院就诊的干眼患者194例384眼,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行双眼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和脂质层厚度测量,分析不同脂质层厚度条件下双眼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根据脂质层厚度将纳入患者(384眼)分为脂质丰富组(49眼)、脂质平衡组(27眼)、脂质轻微缺乏组(266眼)、脂质显著缺乏组(42眼),四组泪河高度有差异(P=0.022),首次泪膜破裂时间无差异(P=0.322)。脂质层厚度分级与泪河高度呈正相关(rs=0.143,P=0.006),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无相关性(rs=-0.090,P=0.083);泪河高度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也无相关性(rs=0.038,P=0.460)。结论: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同的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后泪膜破裂动态变化和泪膜脂质层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及其对干眼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19-09/2020-12收治的干眼患者66例132眼,根据荧光素染色后泪膜破裂形态的不同分为片状破裂组(17例28眼)、类圆形破裂组(20例27眼)、线状破裂组(25例28眼)、点状破裂组(21例24眼)和不规则破裂组(20例25眼),比较各组患者泪膜破裂动态变化图像特征、泪膜脂质层动态变化图像特征及泪膜首次破裂时间(NIBUTf)、泪膜平均破裂时间(NIBUTav)、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NIBUTf有差异(P<0.001),除点状破裂组和不规则破裂组间无差异(7.56±1.54s vs 8.02±1.86s,P=0.881),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间NIBUTav有差异(P<0.001),除点状破裂组和不规则破裂组间无差异(9.54±2.12s vs 9.73±1.94s,P=0.997),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间TMH比较有差异(P...  相似文献   

12.
背景 目前常用的干眼症状评估问卷有两种,但二种问卷结果的关联性及问卷与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到.如何有效地评估干眼症状,将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量化有助于临床上干眼的正确诊断. 目的 评价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两种干眼问卷诊断干眼的一致性及其与干眼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66例干眼患者先依据SPEED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10分)和重度症状组(≥10分);然后对同一批患者依据OSDI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20分)、中度症状组(21~ 45分)和重度症状组(≥46分).所有患者行泪膜镜、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Schirmer Ⅰ试验等干眼临床检查,分析两种问卷与干眼临床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 SPEED问卷评分和OSDI问卷评分与BUT值均呈负相关(r=-0.390,P=0.001;r=-0.395,P=0.001),两种问卷评分与Schirmer Ⅰ试验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1,P=0.515;r=-0.080,P=0.525),与泪膜镜分级结果也均无明显相关(r=0.158,P=0.204;r=0.219,P=0.077).SPEED问卷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重度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P=0.022),而2个组间Schirmer Ⅰ试验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687;t=-0.947,P=0.347);2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4,P=0.685).OSDI问卷评分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间BU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1,P=0.000),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中度症状组和重度症状组(P=0.000、0.000);3个组间Schirmer Ⅰ试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32,P=0.246;F=2.799,P=0.068);3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026,P=0.050).SPEED问卷评分值与OSDI问卷评分值间呈正相关( r=0.697,P=0.000).结论 SPEED问卷和OSDI问卷都是客观评估干眼症状的有效方法,与BUT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干眼的辅助手段;两种问卷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干眼临床表现的差异。

方法:选取2018-06/2019-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干眼主观症状的儿童患者52例52眼(儿童组)和成人患者55例55眼(成人组),进行主观症状问诊,并采用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下睑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ave)、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率测量。

结果:儿童组患者TMH(0.15±0.04mm)、BUTf(3.22±1.24s)、BUTave(4.27±1.67s)、睑板腺缺失率\〖0.00%(0.00%,5.03%)\〗均明显低于成人组[0.20±0.05mm、4.36±1.93s、5.15±1.49s、9.90%(5.30%,18.40%),均P<0.01],但两组患者LLT无差异(72.31±22.20nm vs 68.58±21.05nm,P>0.05)。两组患者BUTf与BUTave均呈正相关,儿童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无相关性(rs=-0.23,P=0.10),而成人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呈负相关(rs=-0.28,P<0.05)。

结论:儿童与成人干眼在症状、临床表现、检查方面均不同,症状主要为瞬目次数增加,检查主要表现为短BUT,伴随TMH降低,而睑板腺缺失率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最新的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对于泪膜稳定性评估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将其测量值与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Keratograph测量包括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ave)在内的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NI_BUT)结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使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评价, NI-BUT与传统的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fluorescein tear film break-up time, FBUT)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确定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采用Bland-Altman分析进行一致性评价。

结果:本研究纳入了48个受检者(48眼),平均年龄38.7±15.2岁。BUT-f的CV和ICC分别为12.6%和0.95,BUT-ave的为9.8%和0.96。BUT-f值低于FBU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2.46s vs 7.46±1.92s, P < 0.01)。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BUT-f与FBUT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 LoA)范围为4.46s,BUT-ave与FBUT的LoA范围为3.64s。

结论:Keratograph能够提供具有较好重复性和可靠性的NI-BUT数据,在干眼诊治和角膜屈光性手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琳  孔珺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2008,28(11):860-862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确定为干眼的患者(除外其他任何眼病)进行电脑验光,筛查出存在散光的干眼患者和无任何散光的正视眼干眼患者,分别对其进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DR-1)、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reak-up time,BUT)。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散光的干眼患者与正视眼干眼患者DR-1及BUT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Ⅰ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患者的DR-1及BUT、SⅠt结果与散光的屈光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近视散光、远视散光患者的DR-1检查及BU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逆规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轴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逆规散光与斜轴散光的DR-1和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2)逆规散光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较顺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差。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moder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com- bined with intraocular len implantation,MECCE IOL)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了解手术对眼表面泪膜(tear film)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行MECCE IOL者39例(39只眼)分别在术前与术后1周、1月进行泪膜破裂时间的观察。一人一卡,定点暗室,定人操作,用微量加样器定量,将2%荧光素7μl滴入下结膜囊内,在裂隙灯显微镜9mm钴兰光束下观察,用电子秒表同步记录出现第一个干燥斑的时间。结果术前在温度为(22.03± 2.84)℃、湿度为(60.69±17.03)%条件下,泪膜破裂时间为(4.73±1.47)秒;术后1周在温度为(21.82±2. 63)℃、湿度为(60.38±15.16)%条件下,泪膜破裂时间为(2.92±1.14)秒;术后1月在温度为(21.46±1.86)℃、湿度为(60.62±14.60)%条件下,泪膜破裂时间为(3.71±1.29)秒。结论 MECCE IOL对泪膜稳定性的有暂时影响;影响程度与手术后时间呈负相关性(P<0.01),与性别无关(P>0.5),与年龄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强迫睁眼前后Oculus 眼表综合分析仪所测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和干眼分级有无差异。

方法: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40例志愿者接受此项检查,分别于强迫睁眼前后行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f)和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av)检查,仪器自动进行干眼分级。首次检查先右眼后左眼,第二次检查先左眼后右眼。

结果:首次检查眼(即强迫睁眼前)NIBUTf均值为9.18±5.52s、 NIBUTav均值为11.74±5.59s,干眼各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43%、37%、20%; 第二检查眼(强迫睁眼后)NIBUTf均值为8.91±5.54s, NIBUTav均值为11.76±5.58s, 干眼各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35%、48%、16%。健康人群强迫睁眼前后双眼NIBUTf 、NIBUTav和干眼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0.72; t=-0.038,P=0.97; Z=-0.42,P=0.68)。

结论:健康人群强迫睁眼前后眼表综合分析仪所测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和干眼分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2型糖尿病(T2DM)大鼠为模型探讨缰核损毁对糖尿病大鼠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T2DM假手术组和T2DM损毁组。以高脂高糖饮食结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大鼠模型。2型糖尿病损毁组应用电损毁仪损毁双侧缰核;假手术组大鼠经历同样的手术过程,但不损毁双侧缰核。观察各组大鼠实验前后BUT、泪液分泌量和眼压的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BUT明显缩短(P <0.001),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P <0.001),眼压升高(P <0.001);缰核损毁可明显使T2DM大鼠延长BUT(P <0.001)、增加泪液分泌量(P <0.001)并降低眼压(P <0.05)。结论 缰核损毁可改善T2DM大鼠干眼症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干眼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8年观察期中,评估临床病程中的主观症状、泪液功能因素和眼表面形态。方法:对眼部不舒适的97例患者(78例女性和19例男性),根据他们的典型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少于10s,临床诊断为干眼综合征。继续检查发现9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32例患者有睑板腺功能障碍,30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12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伴有Sjogren综合征,14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睑板腺功能障碍伴有sjogren综合征。初次诊断后对患者进行了12—9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的随访评估。主要结果测定:根据干眼泪膜破裂时间划分的不同小组在1—8年(平均3.3年)的随访后,将不加表面麻醉剂的Schirmer试验(Schirmer1)、荧光素和孟加拉玫瑰红染色、印记细胞学和主观干眼综合征状及泪液替代剂的使用情况与基础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水液层功能不全合并sjogren综合征,以及水液层不足、睑板腺功能障碍合并Sjogren综合征与其他干眼综合征组比,在基础水平上泪膜功能和眼表面测试结果表示出更明显的病理学异常和更严重的主观症状。在泪液替代剂的使用频率上未观察到任何区别。在随访时,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试验结果和改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与基础数值进行比较,而孟加拉玫瑰红染色和结膜表面的印记细胞学结果基本保持不变,主观症状和人工泪液的使用频率减少。结论:在长达8年的观察中,干眼综合征在适当的治疗后可得到改善或稳定。尽管没有患者得到彻底治愈,但主诉和人工泪液的使用频率都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SmartPLUG泪点塞栓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初步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用SmartPLUG泪点塞栓阻塞泪小点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的初步效果。方法 观察13例泪液缺乏型干眼经选择性在上下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植入泪点塞栓,治疗2周后症状及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显效21例占84%.有效4例占16%。结论 SmartPLUG泪点塞栓对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