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目前常用的干眼症状评估问卷有两种,但二种问卷结果的关联性及问卷与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到.如何有效地评估干眼症状,将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量化有助于临床上干眼的正确诊断. 目的 评价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两种干眼问卷诊断干眼的一致性及其与干眼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66例干眼患者先依据SPEED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10分)和重度症状组(≥10分);然后对同一批患者依据OSDI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20分)、中度症状组(21~ 45分)和重度症状组(≥46分).所有患者行泪膜镜、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Schirmer Ⅰ试验等干眼临床检查,分析两种问卷与干眼临床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 SPEED问卷评分和OSDI问卷评分与BUT值均呈负相关(r=-0.390,P=0.001;r=-0.395,P=0.001),两种问卷评分与Schirmer Ⅰ试验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1,P=0.515;r=-0.080,P=0.525),与泪膜镜分级结果也均无明显相关(r=0.158,P=0.204;r=0.219,P=0.077).SPEED问卷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重度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P=0.022),而2个组间Schirmer Ⅰ试验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687;t=-0.947,P=0.347);2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4,P=0.685).OSDI问卷评分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间BU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1,P=0.000),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中度症状组和重度症状组(P=0.000、0.000);3个组间Schirmer Ⅰ试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32,P=0.246;F=2.799,P=0.068);3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026,P=0.050).SPEED问卷评分值与OSDI问卷评分值间呈正相关( r=0.697,P=0.000).结论 SPEED问卷和OSDI问卷都是客观评估干眼症状的有效方法,与BUT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干眼的辅助手段;两种问卷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Keeler泪膜镜评估办公室干眼泪膜脂质层形态的变化,并分析泪膜脂质层与其他干眼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共纳入61例办公室工作人员(干眼患者33例,正常者28例)。所有受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一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检查:干眼症状问卷表(OSDI)、泪新月容量、泪膜脂质层形态、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Schirmer I试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比较2组间参数,Spearman相关用于分析脂质层厚度等级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办公室干眼组脂质层[2(1~3)]较正常组[3(3~4)]薄(U=250,P<0.01)。在诊断办公室干眼时,脂质层厚度等级的最优诊断敏感性(0.545)和特异性(0.857)截断值为2级。脂质层厚度等级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和总泪新月容量呈正相关(r=0.485、0.349,P<0.05),而与症状及其他检测方法不相关。结论Keeler泪膜镜可以有效评估办公室干眼泪膜脂质层厚度。泪膜脂质层厚度与泪新月容量、泪膜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非干眼人群的泪膜影响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本研究纳入2022年7—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并行SMILE术的28例(28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25.96±5.41)岁。术前和术后20 d使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估患者的干眼症状,裂隙灯结合荧光素染色观察患者的角膜上皮情况,Oculus K5M评估泪膜情况,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检测基础泪液分泌量。结果 术后共有13眼(13/28,46.43%)诊断为干眼。相较于术前,术后20 d的OSDI评分明显升高(P=0.001 8),基础泪液分泌量、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首次及平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河高度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值分别为0.001 2,<0.000 1,0.000 1,0.001 6和0.011 2)。年龄>25岁和术前睑板腺缺失评分>1分者术后更容易发生泪膜异常。年龄为术后20 d发生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非干眼人群在接受SMILE术后20 d出现明显泪膜质和量异常,应注意术前对患者的干眼评估和术后及时规范的干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对48例96眼慢性肾衰患者眼及48例96眼正常人眼进行比较研究,观察指标包括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CRF组Schirmer试验结果为10.17±2.19mm,泪膜破裂时间(BUT)为8.11±2.08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3,P<0.01;t=-10.807,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12.5%(12/9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5,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较差,易患干眼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分析干眼患者泪膜功能及首发破裂部位的分布情况。设计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3年7-9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干眼患者51例(51眼)及对照组86例(86眼)。方法对受检者进行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使用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进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及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测定。分析干眼组及对照组OSDI评分、首发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NITBUT,NIT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NITBUT,NITBUTav)及泪河高度差异及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角膜中心点为圆心,1 mm间距将角膜划分为1~8环,并以横、纵坐标为界划分为四个象限,这样将角膜划分为29个区域。分析每位受检者首次泪膜破裂的部位,并比较分析两组受检者组间差异。主要指标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泪河高度及泪膜破裂首发部位。结果干眼组与对照组OSDI分值、NITBUTf及NITBUTav分别为(31.41±14.20)分和(4.80±7.40)分,(3.99±0.61)s和(8.90±3.51)s,(7.54±3.11)s和(11.76±4.30)s(P=0.000,0.000,0.016),两组泪河高度分别为(0.22±0.098)mm和(0.25±0.096)mm(P=0.217)。OSDI评分与NITBUTf、NITBUTav呈线性负相关(r=-0.760、-0.490,P均=0.000),NITBUTf与NITBUTav呈线性正相关(r=0.671,P=0.000),泪河高度与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均无相关性(P均〉0.05)。干眼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首发部位主要分布在2~5环(分别占73.08%、75.42%);泪膜破裂首发部位在不同环间出现的概率,两组受试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97、30.017,P=0.031、0.000)。以四个象限为分区单位,干眼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首发部位出现概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03、5.186,P=0.551、0.159)。结论 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能客观地检查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后泪膜破裂动态变化和泪膜脂质层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及其对干眼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19-09/2020-12收治的干眼患者66例132眼,根据荧光素染色后泪膜破裂形态的不同分为片状破裂组(17例28眼)、类圆形破裂组(20例27眼)、线状破裂组(25例28眼)、点状破裂组(21例24眼)和不规则破裂组(20例25眼),比较各组患者泪膜破裂动态变化图像特征、泪膜脂质层动态变化图像特征及泪膜首次破裂时间(NIBUTf)、泪膜平均破裂时间(NIBUTav)、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NIBUTf有差异(P<0.001),除点状破裂组和不规则破裂组间无差异(7.56±1.54s vs 8.02±1.86s,P=0.881),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间NIBUTav有差异(P<0.001),除点状破裂组和不规则破裂组间无差异(9.54±2.12s vs 9.73±1.94s,P=0.997),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间TMH比较有差异(P...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首诊干眼患者结膜黏蛋白MUC1、MUC4、MUC5AC和MUC16表达情况及其与干眼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纳入首次就诊干眼患者69例69眼作为干眼组,正常志愿者40例4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均填写中国干眼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和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以评估干眼相关症状;采用泪膜破裂时间(TBUT)检查、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Ⅰ)以评估干眼相关体征;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方法采集结膜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检者结膜中MUC1、MUC4、MUC5AC和MUC16 mRNA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结膜黏蛋白表达量与干眼症状体征之间的关联。结果干眼组患者结膜黏蛋白MUC1和MUC16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77(0.568,5.790)和1.815(1.048,3.694),均较正常对照组的1.055(0.550,2.010)和1.024(0.541,1.965)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19.00,P=0.008;Z=861.00,P=0.002)。根据OSDI症状分级,轻中度干眼(评分12-32)以MUC1表达升高为主[3.277(1.161,6.226),Z=9.04,P=0.029],重度干眼(评分>32)主要以MUC16表达升高为主[1.968(1.074,3.726),Z=12.24,P=0.007]。MUC1 mRNA相对表达量与TBUT呈正相关,与角膜染色评分和角结膜染色评分呈负相关(r s=0.270,P=0.025;r s=-0.331,P=0.006;r s=-0.325,P=0.007)。MUC16 mRNA相对表达量与TBUT呈正相关,与视物模糊症状评分、阅读时症状加重评分、开夜车影响程度评分、使用计算机影响程度评分及看电视影响程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 s=0.249,P=0.039;r s=-0.359,P=0.047;r s=-0.370,P=0.034;r s=-0.558,P=0.016;r s=-0.498,P=0.006;r s=-0.515,P=0.002)。结论干眼患者结膜黏蛋白MUC1与MUC16 mRNA表达水平升高,MUC1 mRNA表达与患者体征相关,MUC16 mRNA表达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及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评估儿童干眼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第一次确诊为干眼的儿童98例(186眼),完成病史及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后进行裂隙灯、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 Ⅰ T)评估、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及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检查。结果 本组中159眼的BUT<5 s,30眼的SIt<5 mm。OSDI[13.63(9.09~15.91)分]与S Ⅰ T[(14.6±8.7)mm]无相关性(r=-0.119,P=0.259);与BUT[3.00(2.00~5.00)s]无相关性(r=0.099,P=0.354)。第一次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TBUT),平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 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TBUTav)与OSDI均呈正相关性,NIBUT与NIBUTav呈高度正相关性(均为P<0.05)。NIBUT、NIBUTav与BUT均无相关性(r=0.112,P=0.059;r=0.159,P=0.455)。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LLT最大值与NIBUTav呈正相关性;不完全眨眼比例与NIBUTav呈负相关性(均为P<0.05);其余指标与OSDI和NITBUTav无相关性。LLT、LLT最大值、LLT最小值与睑板腺缺失评分均无相关性(r=-0.083、-0.028、-0.024,P=0.494、0.842、0.869)。结论 儿童干眼大多数属于短BUT型干眼,其BUT缩短,睑板腺缺失明显,LLT变薄。NIBUT与NIBUTav较BUT更客观准确,LLT较睑板腺缺失评分更有价值。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及Lipview眼表面干涉仪可以客观准确评估儿童干眼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Smartplug"泪点栓子栓塞泪点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及对干眼患者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有23例(41眼)存在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TBUT)〈10s、SchirmerⅠ试验(SIT)≤5mm/5min、有眼表损害的病例纳入本研究。上下泪点均植入"Smartplug"。治疗前后的评价包括主观症状评分、TBU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用于评价视觉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结果治疗2周后,干眼症状包括眼干燥感、视疲劳、异物感、烧灼感、刺痛和畏光的严重程度均显著下降(P〈0.05)。TBUT平均延长(3.48±1.57)s,角膜荧光素染色平均下降44.57%(由术前的3.50±1.58降至术后的1.94±1.05),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DI评分显示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症状、日常活动及环境诱发/加重干眼的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Smartplug泪点栓塞能显著改善干眼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患者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测量泪河的相关参数与干眼诊断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其在干眼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6-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干眼患者69例(69眼)及对照组44例(44眼)。方法 所有被检查者均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问卷调查、泪河的OCT测量、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比较干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参数的差异。干眼组中各参数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各参数敏感性及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计算。主要指标 OSDI评分、BUT、Schirmer I、角结膜染色评分、泪膜脂质层评分、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泪河深度(tear meniscus depth,TMD)及泪河横截面积(tear meniscus area,THA)。结果 干眼组患者OSDI评分(49.03 ±22.791)、角结膜染色评分(1.18±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 ±4.99)和(0.24 ± 0.52)(P<0.001、 P=0.016);干眼组患者BUT (4.32 ±1.92 s)及Schirmer I(4.29 ±3.77 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3 ±5.39 s)及(7.48 ±3.65 mm) (P<0.001、P=0.006)。两组泪膜脂质层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158)。干眼组患者TMD、TMH、TMA平均值分别为(127.12 ± 86.95)μm、(152.52 ± 125.15)μm、(12119 ± 1342)μm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8.25±87.38)μm、(235.41±135.90)μm、(23099 ±1965)μm2(P<0.001、0.001、0.001)。干眼组TMD、TMH、TMA值三项参数分别与OSDI、Schirmer I、TBUT之间有相关性(P均<0.05),其诊断干眼的AUC值分别为0.934、0.890、0.925。结论 前节OCT检测的泪河相关参数与干眼临床诊断的指标(OSDI、TBUT、Schirmer I)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干眼诊断及随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宏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848-1850
目的:探讨分析以CXCR3为代表的趋化因子受体家族在围绝经期干眼患者中干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干眼患者30例,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30例,用印迹细胞学的方法分别取围绝经期、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经流式细胞学分析,比较两组CXCR3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差异。结果:围绝经期干眼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 I test)值均显著低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F=4.076,5.023,P<0.05);围绝经期干眼组CXCR3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围绝经期的表达率(P<0.01)。CXCR3阳性细胞表达率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753,-0.684,P<0.05)。结论:可能由于性激素失衡,CXCR3及其配体介导的干眼眼表炎症在围绝经期是高发时期,其表达变化与干眼症临床检查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干眼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4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S-LASIK)及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的患者60例120眼,年龄27.46±6.65岁。其中LASIK组28例56眼, FS-LASIK组32例64眼。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 wk及术后1 mo时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随时间的变化。结果:Oculus 干眼分析仪检查术前泪河高度为0.25±0.10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6.70±3.86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10.14±4.51 s。术后1 wk 泪河高度为0.19±0.04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4.87±1.71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7.77±2.30s,两组患者术后1wk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泪河高度为0.19±0.18mm,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8.72±2.54s,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5.02±2.30s,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后1 wk泪河高度及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mo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后1 w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S-LASIK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板层刀制瓣LASIK和FS-LASIK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用人工泪液干眼症状有所改善。 Oculus干眼分析仪非侵入性的反映泪液量及泪膜稳定性,有利于LASIK术后干眼的快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分>20分的干眼患者36例,使用OCT前节模块测量平视状态时上下泪河的高度(U/LTMH,μm)、深度(U/LTMD,μm)和泪三角面积(U/LMA,mm2);对患者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Fl)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Schirmer Ⅰ试验(SⅠt)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评估OCT前节模块测量的泪河参数与患者干眼相关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UTMH为(232±56) μm,平均UTMD(156±53)μm,平均UMA为(0.021±0.008) mm2,LTMH平均为(222±72) μm,平均LTMD为(163±65) μm,平均LMA为(0.020±0.006) mm2,测量的上下泪河高度、深度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目河高度:t=0.530,P>0.05;泪河深度:t=0.650,P>0.05;泪河高度:t=1.010,P>0.05).泪河各参数与OSDI评分、泪膜干涉分析成像仪分析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UTMH、UTMD、U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46,P=0.01;r=0.40,P=0.02;r=0.43,P=0.01);LTMH、LTMD、L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61,P=0.00;r=0.64,P=0.00;r=0.64,P=0.00),与SⅠt结果均呈正相关(r=0.54,P=0.02;r=0.46,P=0.01;r=0.55,P=0.01),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呈负相关(r=-0.37,P=0.04;r=-0.37,P=0.04;r=-0.41,P=0.05),与结膜染色评分亦均呈负相关(r=-0.56,P=0.01;r=-0.37,P=0.04;r=-0.47,P=0.00).结论 OCT前节模块可用于对上下泪河进行客观和非侵入性测量,其测量结果与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和SⅠt结果均有相关性,可作为干眼诊断的有效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干眼患者与健康人眼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无眼部器质性病变的轻度干眼患者22例(22眼),对照组20例(20眼),进行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 Ⅰ)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等检查。使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以0.5 s为时间间隔,在6 mm瞳孔直径下测量患者自然瞬目后10 s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动态变化。对于同一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通过Greenhouse-Geisser(G-G)法校正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比较干眼组与对照组瞬目后10 s不同时间段的MTF截止频率均值和MTF截止频率进展指数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干眼组的平均BUT为(10.80±1.61)s/(3.36±1.26)s(t=-12.27,P<0.01);Schirmer Ⅰ试验为(12.75±3.89)mm/(7.95±2.52)mm(t=-2.74,P<0.01);OSDI评分为12.86±9.71/30.96±15.45(t=4.42,P<0.01)。2组瞬目后0.0~2.5 s、>2.5~5.0 s、>5.0~7.5 s、>7.5~10.0 s MTF截止频率均值分别为对照组(21.23±9.38)、(20.98±8.72)、(21.12±9.38)、(20.11±8.28)c/d,干眼组(26.20±16.09)、(24.60±15.99)、(24.24±15.83)、(23.20±15.05)c/d,组间比较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瞬目后相同时间段的MTF截止频率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眼组瞬目后4个时间段的组内MTF截止频率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9,P<0.01),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F截止频率进展指数与性别(r=0.46,P<0.01)、logMAR最佳矫正视力(r=0.33,P<0.05)、BUT(r=0.34,P<0.05)呈正相关;与OSDI功能影响(r=-0.36,P<0.05)和OSDI总得分呈负相关(r=-0.31,P<0.05)。结论干眼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瞬目后单位时间内的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幅度较大,并与患者的BUT和对日常活动影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干眼和眼表状况.方法 选取248例(496眼)7~18岁近视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检查眼表.根据OSDI干眼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干眼组(47例94眼)和正常组(201例402眼),分别对两组的眼表和睑板腺状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近视儿童干眼发病率为18.95%.干眼组泪河高度为(0.23±0.03)mm,正常组为(0.22±0.03) mm,两组泪河高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泪河高度>0.20 mm).干眼组和正常组的OSD1值分别为(27.02±14.35)分、(7.29±3.36)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3.51±1.67)分、(1.23±2.32)分,这两项指标在干眼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01),NIBUT小于正常组(P <0.001).干眼组中睑板腺开口状况评分、睑板腺脂质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为P<0.0001),纳入的248例近视青少年的睑板腺参数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有正相关性(P<0.0001),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有负相关性(P<0.05),但与泪河高度无相关性(P>0.05),OSDI值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呈负相关(rs=-0.982,P=0.000),与睑板腺的缺失评分呈正相关(rs=0.838,P =0.000).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近视青少年人群干眼的重要病因之一,Keratograph 5M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可无创性客观评价近视青少年患者眼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3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干眼的治疗效 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 年1 ─12 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接受FS-LASIK且术后1 个月有 明显干眼的患者90例(9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5例(45眼),连续12周服用维生素 D3 2 000 IU/d;对照组45例(45眼),不口服任何药物。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个月测定患 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破裂时间(TBUT)、Schirmer Ⅰ试验、泪河高度,血清维生素D3水平 以及对比敏感度情况。采用Kolmogorov-Smirnov、LSD-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服药后1 个月,研究组OSDI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07)。研究 组的TBUT(t=3.02,P=0.027)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2.78,P=0.030)均高于对照组。服药后3个月, 研究组OSDI(t=2.50,P=0.010)、TBUT(t=2.32,P=0.031)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3.25,P=0.02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服药后6个月,2组患者OSDI(t=2.31,P=0.025)、TBUT(t=2.30, P=0.039)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3.03,P=0.0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恢复更好。研究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3 水平与OSDI评分呈负相关(r=-0.90,P<0.001),与Schirmer Ⅰ试验值(r=0.88, P<0.001)、TBUT评分(r=0.89,P<0.001)和TMH(r=0.80,P<0.001)呈正相关。服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明视对比敏感度和暗视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3 cpd:t =2.40,P=0.04;6 cpd: t=2.16, P=0.04;12 cpd:t =2.23,P=0.04;18 cpd:t =2.37,P=0.04)。结论:维生素D3不仅改善了术后干眼症状及泪膜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善FS-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g/L花青素护眼贴应用于轻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设计。收集2016-10/2017-04长沙、重庆、武汉等8家爱尔眼科医院轻、中度干眼患者共320例640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眼贴组(160例)和人工泪液组(160例)。护眼贴组夜间睡眠时使用1g/L花青素护眼贴6h以上; 人工泪液组滴用聚乙烯醇滴眼液4次/d。于治疗前1d及治疗后14d对症状及体征进行评价,症状评价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体征观察包括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Ⅰt)以及采用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非侵入式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f)和非侵入式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av)。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Ⅰ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轻、中度干眼,1g/L花青素护眼贴与人工泪液具有类似的疗效,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比较飞秒激光与传统LASIK术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方法:收集2017-06/11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60例120眼,其中行飞秒激光LASIK手术30例60眼,传统LASIK手术30例60眼,于术前和术后1wk,1、3、6mo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Keratograph 5M干眼检查并完成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

结果:术后1wk,两组OSDI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1mo两组均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传统组术后1wk,1、3mo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均比术前缩短(P<0.01),飞秒激光组术后1wk,1mo泪膜破裂时间均比术前缩短(P<0.01),术后3mo,飞秒激光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术后1wk,1mo,两组泪河高度均较术前降低(P<0.01),脂质层均较术前变薄(P<0.05)。

结论:无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还是传统LASIK术都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引起干眼症状,影响程度随术后时间逐渐减弱,但飞秒制瓣能更快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最新的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对于泪膜稳定性评估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将其测量值与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Keratograph测量包括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ave)在内的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NI_BUT)结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使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评价, NI-BUT与传统的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fluorescein tear film break-up time, FBUT)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确定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采用Bland-Altman分析进行一致性评价。

结果:本研究纳入了48个受检者(48眼),平均年龄38.7±15.2岁。BUT-f的CV和ICC分别为12.6%和0.95,BUT-ave的为9.8%和0.96。BUT-f值低于FBU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2.46s vs 7.46±1.92s, P < 0.01)。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BUT-f与FBUT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 LoA)范围为4.46s,BUT-ave与FBUT的LoA范围为3.64s。

结论:Keratograph能够提供具有较好重复性和可靠性的NI-BUT数据,在干眼诊治和角膜屈光性手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磊  何彦津 《眼科新进展》2012,32(12):1161-1164
目的评价无眼征的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的眼表损害以及泪膜功能变化,了解眼表炎症在干眼发生机理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38例(76眼)无眼征的GD患者与30名(60眼)正常人。记录睑裂高度、眼球突出度、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检查结果,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OSDI得分:GD组为(43.34±10.32)分,对照组为(22.56±1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液分泌量:GD组为(13.2±7.1)mm,对照组为(22.4±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膜破裂时间GD组为(7.2±2.1)s,对照组为(10.4±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GD组阳性20眼,对照组6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GD组中0级26眼,1级23眼,2级17眼,3级6眼;正常对照组中,0级39眼,1级13眼,2级6眼,3级2眼,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睑裂高度及眼球突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82、-0.357,P值分别为0.632、0.723)。结论无眼征GD患者眼表有损害并存在干眼的表现,可能与眼表炎症有所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