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全身麻醉在耳鼻咽喉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手术操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安全性.同时,在临床应用中也发现一些新问题.接受全麻的患者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单纯接受局部麻醉的患者.为探讨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我们对107例全麻下耳鼻咽喉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现将其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低氧血症是全麻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在咽喉科扁桃体手术、腭咽成形术、喉癌术后的患者中最常见。以往的临床观察方法不易识别早期缺氧,而应用SpO2监护仪持续无创监护,能够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的氧合情况,及早发现早期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我科自2003年5月起应用心电监护仪,对120例全麻术后的患者进行SpO2监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肾移植已被大多数病人接受并成为治疗晚期肾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肾移植术后病人由于免疫抑制剂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多尿期的大量补液,以及输入高浓度液体和刺激性药物对静脉局部的刺激等因素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静脉炎的发生不但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延长了的住院时间,而且给病人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为了预防和控制肾移植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笔者在对以往肾移植术后发生静脉炎的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起运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对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预防静脉炎的质量管理,效果显著。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开胸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开胸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方法 术后随访334例开胸手术病人。结果 11例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多发于下肢输液尤其是左下肢输液的患,可能与肢体受压、药物刺激性、手术创伤寒冷及术后半卧位有关。结论 针对上述原因,采取术中选择好输液静脉,冬天保暖,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耳鼻咽喉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从管理制度入手,以门诊环境管理及各项检查的感染管理为外部因素重点,以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为内部因素重点,从多方面进行耳鼻咽喉科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管理。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以及标准预防执行情况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消毒灭菌、无菌物品保管、患者隔离防护、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结果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的医院感染预防及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医院感染预防及管理实施前后监测结果,提高消毒隔离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9.
在围手术期发生全麻术中知晓的病例时有发生 ,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创伤 ,为此 ,我们随机对 15 0例接受全麻的术后患者进行调查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15 0例 ,其中男 86例 ,女 6 4例 ,年龄 17~ 76岁。手术种类 :脑外科 32例 ,普外科 5 9例 ,胸外科 38例 ,骨科17例 ,五官科 4例。1.2 麻醉方法 全部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前给予阿托品 0 .5mg,鲁米那 0 .1g,在咪唑安定或安定、芬太尼、硫喷妥钠、琥珀胆碱诱导下进行气管插管 ,术中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 ,辅以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等 ,潘可罗宁、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中…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病人静脉穿刺部位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863台全麻手术中术后发生静脉炎22例(其中Ⅰ级14例,Ⅱ级6例,Ⅲ级2例)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按护理程序对病人采取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经过平均5天左右的精心护理,22例静脉炎病人全部治愈,无1例留有后遗症。结论手术后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推注麻醉药、手术时间过长、术中输液和/或输血量过大、留置针的使用等有关。术后正确评估静脉输液部位、严密观察输液过程、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静脉的炎性症状,才能杜绝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使已存在的静脉炎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15.
全麻术后烦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烦躁是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我们观察了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全麻术后患者,对77例术后烦躁者分析了原因,经精心护理,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科学并实用的耳鼻咽喉科病人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模式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AHP)形成指标体系的关键内容、测量公式及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23,0.93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22,0.153(P<0.01)。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12个二级和36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制订的耳鼻咽喉科病人围术期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设置合理,构建过程科学。 相似文献
17.
18.
老年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结果:38例中腹部纵行切口28例.切口感染4例.合并糠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贫血、低蛋白12例,切口疝发生在6个月以内21例。结论:老年人发生腹壁切口疝的主要原因与腹部纵行切口、切口感染、缝合技术及各种合并症有关。横向切口以及围手术期预防切口裂开、感染可以减少切口疝的发生。术后半年内应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我国医学文献中耳鼻咽喉疾病防治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的质量,了解其是否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决策证据,为改进和提高临床治疗试验的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可能刊登上述RCT的5种耳鼻咽喉科学期刊进行人工检索并根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对其中的RCT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查阅杂志287期,共含论著10
471篇,检索出RCT报告81篇,并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随机方法、组间可比性、试验措施、对照措施、盲法、疗效评价指标、干预措施临床效果的报道、随访及失访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我国耳鼻喉科疾病防治性研究RCT数量不足,质量距循证医学标准还有较大距离,尚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更多开展高质量RCT研究对于提高耳鼻咽喉科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