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调搏术,过去都应用经静脉途径。但由于该途径是创伤性的,所以开展受到限制。经食道心房调搏开始于七十年代初期,1982年国内开始有报道。此法简便安全,无论在病房、门诊抑或基层医疗单位均可开展。介绍如下: 基本操作方法一、调搏器与调搏电极:调搏器有固定频率型和按需型两种。调搏电极可用单极或双极。由于双极刺激主要局限于电极附近的范围,不像单极容易引起胸部骨骼肌被刺激而收缩。因此一般多应用双极调搏导管。有一种带气囊的双极调搏导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TEAP技术,对433例成人患者的食管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最佳起搏电压及最佳起搏脉冲进行分析.结果:最适刺激部位与双极或四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心房波(正负双向)的最大振幅部位基本一致,电极导管从外鼻孔插入食管内的长度相当于卧位时患者胸骨上缘到脐的长度.这时电极导管在食管内的部位为最适刺激部位.最适起搏电压为15 V至20 V.最适起搏脉宽为10 ms.结论:应用上述条件进行TEAP检查,既安全、副作用少,又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刺激方法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将83例AF患分为连续频率递增刺激组(n=56)和猝发起搏组(n=27),前输出电压20~30v,脉宽10ms,调搏起始频率以高于AF频率10次/分,频率以10次/分递增,直到AF中止或调搏频率达到400次/分为止;后输出电压至30~35v,脉宽10ms,用S1S1刺激法,频率500次/分,起搏时间1秒。[结果]两组患有效率分别为75%和88.9%。[结论]采用猝发起搏可能是较好的经食管心房调搏急诊转复心房扑动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TEAP技术,对433例成人患者的食管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最佳起搏电压及最佳起搏脉冲进行分析。结果:最适刺激部位与双极或四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心房波(正负双向)的最大振幅部位基本一致,电极导管从外鼻孔插入食管内的长度相当于卧位时患者胸骨上缘到脐的长度。这时电极导管在食管内的部位为最适刺激部位。最适起搏电压为15V至20V。最适起搏脉宽为10ms  相似文献   

5.
经食管左心房调搏导管电极深度与人体解剖关系的研究郑剑光,冼健坤(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是临床心脏电生理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起搏心房时导管电极需达食管胸段相当于左心房中部,电刺激才容易夺获心房[1~3]。我们根据人体解剖关系,度量导管电...  相似文献   

6.
我们为了解决传统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检查给患者带来的各种不适 ,设计了一种改良的调搏电极导管 (带空芯侧管 ) ,可以通过空芯侧管对放电区域食管粘膜进行表面麻醉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患者来源  1998年 10月~ 1999年 6月从本院门诊病房选择 13名心电图正常的志愿者 ,年龄 2 0~65岁 ,男性 8名 ,女性 5名。1 2 仪器 苏州产东方DF - 4型食管心脏调搏起搏仪。改良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的制作 ,将普通双极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与一根直径 0 7mm的硬膜外麻醉用导管用薄弹性乳胶套分几处固定且顶端对齐。1 …  相似文献   

7.
研究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进行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 86例 ,观察食管端插管深度、起搏阈值及不良反应 ,并与 78例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 (12 .2 5± 3.8) 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 (19.73± 3.9) 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6 .9%。两组相比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比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明显降低 (P<0 .0 1)。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中起搏阈值明显降低 ,患者无痛苦 ,而且该导管结构简单易作 ,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 TEAP)中两种刺激方法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将83例AF患者分为连续频率递增刺激组5 6例和猝发起搏组2 7例,前者输出电压2 0~30 v,脉宽1 0 ms,调搏起始频率以高于AF频率1 0次/min,且频率以1 0次/min递增,直到AF中止或调搏频率达到40 0次/min为止;后者输出电压至30~35 v,脉宽1 0 ms,用S1 S1刺激法,频率5 0 0次/min,起搏时间1 s。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 %和88.9%。结论:采用猝发起搏可能是较好的经食管心房调搏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刺激方法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将83例AF患者分为连续频率递增刺激组(n=56)和猝发起搏组(n=27),前者输出电压20-30v,脉宽10ms,调搏起始频率以高于AF频率10次/min,频率以10次/min递增,直到AF中止或调搏频率达到400次/min为止;后者输出电压至30—35v,脉宽10ms,用S1S1刺激法,频率500次/min,起搏时间1s。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和88.9%。结论采用猝发起搏可能是经食管心房调搏转复心房扑动中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胞壁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胞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进行经胞壁食管心房调搏86例,观察食管端插管深度、起搏阈值及不良反应,并与78例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12.25±3.8)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超搏阈值为(19.73±3.9)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电极起搏位置与心房起搏阈值关系.方法 对12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查,分别于心房上区、心房区,心房下区测量心房起搏阈值,然后对检查结果 对比分析.结果 心房起搏阈值在11~25V范围内,3个部位(心房上区、心房区、心房下区)有效起搏率分别为35.20%(44/125).97.60%(122/125)与96.00%(120/125);但别作用发生率心房上区(咳嗽68.80%)与心房下区(膈肌痉孪26.40%)明王高于心房区(分别为8.00%与0.00%).结论 心房起搏阈值与食管电极起搏位置明显相关,食管心房调搏时食管电极的位置以心房区最优.  相似文献   

12.
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与房室结传导功能44例,心脏负荷试验40例,旁道电生理检查与房室传导不应期测定13例,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13例,现将初步工作小结如下。仪器与方法应用 FD-1型多功能心脏程序刺激仪,将心内膜起搏电极从患者前鼻孔插入食道,观察食道心电图。选择 P 波振幅最高部位固定并与调搏器相连。起搏电压25—35V 脉宽6—10ms,以,Ⅱ导心电图观察,确定为有效起搏后开始检查。窦房结功能的测定一、受检对象:44例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其中非病窦组32侧,病窦组12例。按常规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固有心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经心电图证实为窦性心动过缓21例经食道心房调搏结果,重点在于讨论窦性心动过缓者窦房结与房室结的电生理变化。1资料与方法本组窦性心动过缓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41.1岁;心电图检查证实为窦性心动过缓,最低心率为42次/min;采用江苏泰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FD-1型多功能心脏程控刺激仪,国产JD-2730型经食管心房调搏电极,导管电极置入深度25~40cm,起搏阈值20~40mv;调搏参数:非程控起搏法,频率65~210次;程控期前刺激法;药物试验:阿托品,用量1.0~1.sing,静脉注射观察10min心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润滑止痛胶对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时不适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润滑止痛胶法,对385例心律失常或可疑心律失常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①润滑止痛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故易于食管电极导管插入食管。②润滑止痛胶有麻醉作用,可减少检查时插管反应和调搏反应。③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④润滑止痛胶系一次性无菌制剂,检查时可避免交叉感染。结论:应用润滑止痛胶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方法简便,可减轻检查时的不适反应,易于患者接受,利于临床医生操作。  相似文献   

15.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已渐普及。其方法简便易行,在预激综合症(WPW)的初步电生理检查中的价值已被公认,我们应用TEAP在临床检测WPW,就其典型病例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4例,均无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依据,检查前三天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按常规从鼻腔插入4极电极导管并定位,采用心房早搏刺激程控扫描或连续起搏法,起搏输出电压为2倍舒张期阈值,脉宽10ms。记录V1或V1、V3、V5同步记录。  相似文献   

16.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为一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其结果能部分代替有创心内电生理检查。我院于1995年~1998年对43例患者行食管调搏检查并对其结果及方法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主诉心悸、胸闷、晕厥或疑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114)岁。1.2方法仪器为苏州产Th--Z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术前停用相关药物4-5个半衰期。患者取平卧位,自鼻腔插入四极食管调搏导管,当心电图出现P波双向且振幅最大为定位点,测起搏阈值,以高于阈值ZV起搏,分别行R一马、SI一马;S;一民法刺激,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治疗PSVT10例。属于折返性心动过速8例。其中房室结内折返5例,经旁道折返3例。应用国产心房刺激器和自行设计的7F四极导管电极,起搏电压20~30伏,脉宽多为10ms。经程度控对偶、配对起搏或猝发超速起搏后,10例PSVT均迅速终止。以后服用导搏定、乙胺碘铜酮以巩固疗效。我们认为TEAP可作为PSVT的首选治疗;四极导管电极能保证迅速终止成功;宽脉冲起搏能降低阈值;猝发起速起搏对异灶性PSVT均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 经食道心房调搏是诊断和治疗某些心脏疾病的一种无创性电生理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易行。我们自1983年发展此项检查,为探其讨临床价值,现就其中40例分析如下: 一、病例选择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或阵发性窦缓30例;阵发性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交界区节律2例;冠心病2例。二、起搏器和刺激导管电极FD-1型多功能心脏程序刺激仪;国产7F双极食道导管电极;输出电压25~33V脉宽10ms;导管电极深度32~41cm;心电示波记录  相似文献   

19.
朱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83-2783
目的:研究食管心房调搏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方法和技巧问题。方法:收集200例食管调搏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例,采用高于发作频率5次~10次的S1S1刺激、Burst法,总结下食管调搏电极方法和观察PSVT终止时出现的心律失常。总结其中经验教训。结论:S1S1终止120例(占60%)Burst法终止76例(38%)4例用药物或电复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法终止PSVT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近年,国内外大量的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非创伤性经食道心房起搏术方法可靠,安全简便,可重复应用,也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现将经食道心房调搏的基本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初步介绍,期望能有助于推广和普及。一、器械和基本方法 1.器械:食道心房调搏器,心电示波器,双极或四极起搏导管,心电图机。 2.基本方法:受检者不用镇静剂,仰卧床上,由鼻腔或经口送入起搏导管,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