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的血清CK-MB,cTnI和hs-CRP。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cTnI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CK-MB,cTnI,hs-CRP联合检测的灵敏性胃89.6%,特异性为94.6%,准确性胃92.7%,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纯检测CK-MB、cTnI、hs-CRP(P〈0.05)。结论联合检测CK-MB、cTnI和hs-crp可以更准确的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h(hs—CRP)、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T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发作2~6h的患者及48例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发作12~24h的患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定量法检测其血清CPR.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血清cTnI,并与3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AMI组患者的CRP、cTnI及CK—MB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联合检测CRP+CK—MB、CRP+cTnI+CK—MB、cTnI+CRP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结论联合检测hs-CRP、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可作为AMI的预后临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hs-CRP和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68例AMI患者从开始胸痛直到到诊的时间长短分为2组,A组37例,胸痛时间小于4h,B组31例,胸痛时间4~8h。所有患者到诊后立刻进行hs-CRP和cTnI检测,以保健科30例正常人群做为对照,探讨在AMI早期两者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A组hs-CRP测定数值(6.84±3.15)mg/L与对照组(1.84±0.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测定数值(0.42±0.18)ng/ml与对照组(0.10±0.0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者都低于正常参考值。B组hs-CRP测定数值(10.56±4.08)mg/L和cTnI测定数值(5.10±1.61)ng/ml均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和cTnI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AM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K-MB。对符合溶栓条件的36例患者行溶栓治疗。结果 cTnI升高时间在溶栓组患者中与CK-MB相当(P>0.05),在未溶栓组则迟于CK-MB出现(P<0.05);溶栓再通组患者的cTnI与CK-MB达到高峰的时间均早于溶栓未通组和未溶栓组(P<0.05),而每组患者的cTnI和CK-MB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TnI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MB(P<0.05)。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I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诊断AMI有重要意义,cTnI是一种优于CK-MB的辅助诊断AMI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光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观察组)和95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测定两组的血清LDL-C、HCY以及hs-CRP浓度。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LDL、HCY以及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2.63%、76.84%、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DL-C、HCY与hs-CRP联合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阳性率为96.84%,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无论是LDL、HCY还是hs-CRP,在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早期诊断、评估时都是独立的指标,如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到本院就诊的4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cTnI及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cTnI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TnI在4~8h升高,高峰在8-12h,72h后降低;hs-CRP不断升高,高峰在12~24h,72h后降低到正常水平。结论 联合检测cTnI及hs—CRP,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定量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中的cTnI及CK-MB。结果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3%,准确率为97.3%;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64.6%,准确率为72.3%。经X2检验分析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价值优于CK-M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0例对照组的cTnI及CK-MB,分析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的血浆cTnI及CK-MB的变化,并随访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cTnI、CK-MB增高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P<0.01)。cTnI、CK-MB升高主要见于岛叶梗死患者,右侧岛叶脑梗死cTnI升高发生率高于左侧,双侧岛叶梗死CK-MB升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cTnI、CK-MB升高者病死率明显升高,预后差。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异常与梗死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而岛叶梗死患者的cTnI及CK-MB异常发生率高、病情重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研究,以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3例ACS患者进行ECG检查,同时测定IMA、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并与同期32例门诊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各组血清IMA水平(U/ml):正常组(74.38±3.96)U/ml,UA组(53.92±10.16)U/ml,AMI组(53.61±6.54)U/ml。UA组、AMI组与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A可以作为心肌缺血早期敏感指标,提高ACS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cTnI,CK-MB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诊断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和评价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同功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临床确诊为AMI患者的血清分别作cTnI和cK—MB检测,以观察其在AMI疾病中的变化。结果 AMI胸痛发生后3~4h内CK-MB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nI,但发病12h后,cTnI的敏感性则高于cK-MB。CK-MB虽在12h后仍有较高的检出率,但cTnI阳性出现旱且持续时间长,其敏感度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结论 cTnI对AMI最具有诊断价值。如cTnI与CK-MB同时测定,则能起互补作用。因而对AMI患者同时检测cTnI与CK-MB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与心肌梗死面积的估算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大面积组27例(27.84%),心肌梗死小面积组36例(37.11%),分别记录CK、CK-MB峰值和CRP,并观察其相关性。结果CK、CK-MB峰值、CRP与心肌梗死面积有正相关关系。结论CK、CK-MB、CRP对AMI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指标对于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AMI患者分成未溶栓组和溶栓再通组,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TnI、CK、CK-MB的检出时间、达到高峰时间及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 cTnI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K、CK-MB;在心肌梗死后cTnI的增高和峰值出现时间均先于CK和CK-MB,且增高持续时间长.结论 cTnI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AMI,对延迟入院的AMI患者检测cTnI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 T)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y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AMI患者(AMI溶栓再通组44例、溶栓未通组42例)进行血清cTnt、cTn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点,血清cTnT、cTnⅠ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同时期CK和CK-MB的阳性检出率;溶栓再通组cTnⅠ、cTnT峰值较未通组显著增高,且峰值时间提前(P<0.05).再通组cTn Ⅰ、cTn T 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提前于未通组(P<0.05,P<0.05).结论:cTn Ⅰ、cTn T检测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CK、CK-MB;溶栓后动态监测血清cTn Ⅰ、cTn T浓度、峰值时间,对于正确判断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及进一步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和肌钙蛋白I(cTnI) ,了解无复流时CK MB和cTnI的变化与心肌微血管损害之间的关系 ,分析微血管损伤对CK MB和cTnI释放的影响。方法 :19只犬通过制作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动物模型 ,采用弹丸式注射声学造影剂Albunex进行心肌声学造影研究 ;测定外周循环中CK MB和cTnI在基础状态、6 0min心肌缺血 (T0 )、再灌注 6 0min时的浓度(T60 ) ,计算再灌注 6 0min时其上升斜率 (T60 -T0 6 0 )和相对增加值 (T60 -T0 T0 )。结果 :CK MB和cT nI在心肌缺血 6 0min时外周血液浓度明显高于基础状态 (P <0 .0 1) ,复流组明显高于无复流组 (P <0 .0 1) ;6 0min再灌注时CK MB和cTnI的浓度、上升斜率和相对增加值复流组仍显著高于无复流组 (P<0 .0 1和P <0 .0 0 1)。结论 :心肌微血管床的损害影响缺血再灌注心肌酶和结构蛋白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钙蛋白Ⅰ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105例AMI患者在入院时取静脉血作血清cTnI浓度检测,按急性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的不同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内存活与死亡病人的血清cTnI浓度。结果 0~3、~6、~12小时组内死亡病例入院时血清cTnI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P值均<0.05)。结论 较高的入院时血清cTnI浓度提示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Mb、cTnI、CK-MB浓度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73例)和溶栓未通组(33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b、cTnI和CK-MB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5),其中Mb较cTnI、CK-MB峰值出现更早,分别为(5.9±2.5)h、(14.5±3.2)h和(14.8±3.9)h(P<0.01);Mb、cTnI和CK-MB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Mb、cTnI和CK-MB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b较cTnI、CK-MB能更早的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在评估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发光法和酶动力法对60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24h、3d、7d进行血清CTn-Ⅰ及肌酸磷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K-MB)检测.结果 窒息组急性期血清CTn-Ⅰ、CK-M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CTn-Ⅰ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重度窒息组7d后血清CTn-Ⅰ浓度仍升高,而轻重窒息组CK-MB浓度在3d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7d后均降至正常.结论 CTn-Ⅰ水平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且特异性优于CK-MB,可作为诊断心肌损害,评价疗效,预后不良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方法 连续搜集了急性胸痛的患者 12 1例 ,其中 AMI患者 6 3例 ,非 AMI患者 5 8例 ,对上述病例进行血清 c Tn I、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测定 ,观察其变化规律 ,分组比较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AMI发病 6 h以内 ,Mb首先升高 ,敏感性达 87.1%。发病 18~ 2 4 h,c Tn I敏感性达 10 0 .0 % ,且于发病第 5日仍维持敏感性达 6 1.1%。入院即刻 Mb敏感性 92 .1% ,高于 c Tn I 5 5 .6 %和 CK- MB 5 7.1% ;Mb特异性82 .8% ,低于 c Tn I96 .7%。入院次日晨 c Tn I敏感性 96 .8% ,高于 Mb6 1.9%和 CK- MB77.8%。AMI患者入院即刻 c Tn I增高组与正常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2 .9%和 3.6 % (P<0 .0 5 ) ,校正基线特征等多变量因素后 ,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OR值 1.171(P<0 .0 5 )。结论  c Tn I联合 Mb是诊断AMI的良好指标 ,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得到最佳体现。c Tn I亦有助于中后期 AMI的诊断。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血清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 re activeprotein ,CRP) ,探讨其峰值水平对评价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 72例AMI患者血清CRP的系列变化值 ,得出其峰值。结果 AMI患者心功能按Killip分级 ,Ⅲ、Ⅳ级组血清CRP峰值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级组 (P <0 .0 1) ;心脏事件组 (包括出院后随访 6个月内的心衰、再发心梗、严重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及随访期内的死亡 )与出院后随访 6个月内无心脏事件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检测AMI患者血清CRP峰值水平有助于AMI患者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