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阮中宝  朱莉  任寅  张宜生 《临床荟萃》2009,24(3):222-223
近年来随着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成熟和器械的完善,使用Carto、Ensite NavX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1-2]。Ouyang等^[3-4]首先采用双Lasso导管放置在同侧肺静脉内,以左心房和肺静脉口的完全隔离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的终点,取得了满意疗效,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nsite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14例和持续性心房颤动3例,采用EnsiteNavX标测系统进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 17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手术时间(226.1±36.2)min、X线曝光时间(41.3 ±12.8)min、放电时间(61.9±15.4)min.术后2例复发,1例再次消融成功,1例拒绝再次手术;随访3~26个月,14例(82.3%)无心房颤动发作;3例(17.7%)有心房颤动复发,但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用胺碘酮治疗可控制(术前胺碘酮治疗无效).术中及随访期间无任何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Ensite 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方法6例反复发作阵发性房颤患者,术中采用Ensite NavX系统结合肺静脉造影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模型,并定位出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及其周围呈现双电位或复合高频电位的靶点位,在环状电极的标测下,分别沿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进行环状消融,并消融其周围双电位及复合高频电位处,直至双侧肺静脉内电位完全隔离。结果6例病人术后即刻均达到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其中1例术中完全隔离肺静脉电位后,房颤仍发作,然后进行左心房顶及两肺静脉前庭之间线状消融后,房颤转为不纯性心房扑动(房扑),再行右心房峡部消融,房扑转为房速,在上腔静脉内标测到激动最为提前的靶点,消融成功,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所有病人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有阵发性心悸发作。2例术前伴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病人未发现窦房结功能异常。结论在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前庭环状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因操作的复杂性,应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使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和消除左房碎裂电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效果,进一步探讨与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关系。方法63例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32例,持续性房颤31例。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下,建立左心房一肺静脉电解剖模型,分别对左、右肺静脉前庭大环状消融达完全左心房.肺静脉电解剖隔离,若房颤未终止或被诱发,再标测左心房内碎裂电位,消融碎裂电位;对22例合并典型房扑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随访9个月观察影响手术复发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左心房一肺静脉电解剖隔离。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3例(71.9%)和3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8例(25.8%)经单纯肺静脉电隔离后房颤终止,不被诱发,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21.8%)阵发性房颤和19例(61.3%)持续性房颤患者经联合消融左心房碎裂电位转复窦律,2例阵发性房颤和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住院期间转复,术中总房颤即刻终止率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0.6%(P=0.6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典型房扑是房颤术后复发的一个危险因素(P=0.007)。结论肺静脉电解剖隔离结合消除左心房碎裂电位是治疗房颤的一种有效策略,房颤和房扑的启动与维持可能存在一些共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晓彤 《现代护理》2007,13(11):1022-1024
目的探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6年7月,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行射频消融治疗,前3例采用肺静脉节段性电隔离,后2例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5例患者即刻成功率100%,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d、3d心房颤动复发,5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迷走神经反射、血栓栓塞、肺静脉狭窄、心包压塞等的观察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126例心房颤动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阵发性房颤手术时间为2.5~3.0 h,持续性房颤手术时间为3.0~4.5 h.其中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因出现心脏压塞而终止手术,经给予心包穿刺引流术等措施后好转,本组无死亡病例.认为三维标测系统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准确、恰当、及时的围术期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7月,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行射频消融治疗,前3例采用肺静脉节段性电隔离,后2例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 5例患者即刻成功率100%,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 d、3 d心房颤动复发,5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迷走神经反射、血栓栓塞、肺静脉狭窄、心包压塞等的观察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126例心房颤动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阵发性房颤手术时间为2.5~3.0h,持续性房颤手术时间为3.0~4.5h。其中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因出现心脏压塞而终止手术,经给予心包穿刺引流术等措施后好转,本组无死亡病例。认为三维标测系统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准确、恰当、及时的围术期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单鞘管方法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8例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8例。A组行双鞘管2次穿刺房间隔置入长鞘消融,B组行单次穿刺置鞘消融。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35~240(168±34)min,19~38(22±6)min,B组分别为115~270(181±46)min,21~42(29±1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有1例患者未完成肺静脉隔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术期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鞘管法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常规双鞘管方法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3l例房颤患者采用CARTO电解削标测系统及双Lasso表测电极技术,分别进行环左、右侧肺静脉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位消失,左房-肺静脉双向传导阻滞,并对观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初次消融术后平均随访(245±65)d,21例无复发,8例复发房性心律失常包括5例典型房扑、2例其他房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房颤、2例左上肺静脉电位未完全隔离者仍持续房颤.除1例持续性房颤外,9例接受了再次消融术,8例射频消融成功并随访(192±92)d无复发.2次射频消融术后总成功率为92.8%.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在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术前、术中、术后,对出现的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采用节段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CARTO和EnSite 3000三维空间标测系统指导下肺静脉电隔离术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肺静脉电位经导管射频消融隔离治疗,术后随访3~41个月.[结果]60例患者中42例(70.0%)经消融成功,10例(16.7%)有效,8例(13.3%)失败,无严重并发症;CARTO和EnSite 3000三维空间标测系统指导肺静脉电隔离术可明显减少X线曝光时间.[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是可行的,对大部分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常用的肺静脉前庭定位手段主要是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结合X射线影像或CT影像融合等完成,这些方法均是通过解剖指导进行肿静脉前庭定位、消融,消融是否命中心房颤动(房颤)赖以维持的关键部位不得而知.目的:验证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结合肺静脉前庭电位指导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验证性临床试验,于2007-03/2009-06在济南市第四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对象:纳入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51例.方法:于CARTO标测系统结合肺静脉前庭电位标测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隔离,观察操作相关参数及消融成功率.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操作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操作相关参数.结果:51例患者均实现消融终点.平均操作时间(207±36.7)min,透视时间(38.2±14.3)min,消融时间(56.4±15.7)min.经过(17.5±3.8)个月的随访,累计40例(78.4%)无房颤、心房扑动及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发生.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静脉前庭电位标测有助于肺静脉前庭的解剖定位,结合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房颤消融效果好,安全性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单鞘管方法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8例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8例.A组行双鞘管2次穿刺房间隔置入长鞘消融,B组行单次穿刺置鞘消融.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圈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35~240(168±34)min,19~38(22±6)min,B组分别为115~270(181±46)min,21~42(29±1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有1例患者未完成肺静脉隔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术期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鞘管法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常规双鞘管方法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在非接触式标测系统引导下经导管个体化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F)与持续性A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64例AF患者,其中阵发性AF35例,持续AF29例,所有患者经房间隔穿刺在左心房对AF进行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利用计算机导航系统指导消融导管行个体化射频消融,直至AF被终止且不被诱发。收集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放电次数、消融结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82.8%(53/64)患者AF终止且不能诱发,其余被转为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平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均大大减少,阵发性AF放电次数(35.1±13.8)次,明显少于持续性(66.7±2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0~72个月,平均(52.1±15.8)个月,其中79.6%(51/64)无复发,10.9%(7/64)发作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9.3%(6/64)术后复发AF。结论在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系统的引导下经导管个体化消融阵发性AF与持续性AF是有效的,相对于针对所有肺静脉都进行隔离的常规消融术式,平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更低,同时亚组分析显示消融治疗阵发性AF的手术时间、放电次数均显著低于持续性AF,经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AF的效益比更佳。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导管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在Ensite NvaX三维标测系统下,完全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于手术前和术后24 h、1周、1个月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容积、二尖瓣跨瓣压差,多切面测定二尖辩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取平均值并计算其比值;以同年龄组非心房颤动志愿者32例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房颤组均达到完全肺静脉隔离,随访1个月无复发;房颤组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及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24 h左心房容积较术前扩大(P<0.05),术后1周缩小(P<0.05),术后1个月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晚期运动峰值速度房颤组术前较对照组减低(P<0.01),术后24 h较术前减低(P<0.05),1周后增加(P<0.05或P<0.01),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 ,术后24 h左心房有所扩张、收缩功能减低,但1周好转,1个月时接近术前,可能与消融对左心房损伤后修复过程有关,提示术后应重视血栓的风险和手术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心房颤动患者行CARTO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回顾我科41例运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结果 行CARTO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 心内科护士熟练掌握心房颤动患者行CARTO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兵战  潘邦霞  蒋静  杜燕 《全科护理》2016,(28):2959-2960
[目的]总结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护理。[方法]对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结果]2例病人均成功进行了肺静脉隔离,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加强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结果]20例病人顺利进行肺静脉隔离,术后均恢复为窦性心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并发迷走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华芬  杨新红  余姣荣 《护理研究》2006,20(22):2030-203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是近年来临床心电生理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成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房颤电生理导管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多,一些术中相关并发症逐步显露,其术中发生的迷走反射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探讨护理干预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并发迷走反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02年3月—2005年7月在我院行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人104例,其中阵发性房颤79例、持续性房颤25例,男8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作为消融终点的意义。方法:将83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的线型消融一组(CPVA Lasso组)43例,消融终点:肺静脉传入、传出阻滞,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另一组(CPVA组)40例,消融终点为两侧环肺静脉消融线完整,局部双极电位振幅减低>80%或振幅<0.1 mv;随访3~6个月,对部分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治疗,采用CPVA Lasso方案。结果:第1次消融结束后,两组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CPVA组有24例(60%),CPVA Lasso组32例(74%),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房颤或房速的发作。对两组中20例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手术,再次消融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CPVA Lasso方案,术后随访3~9个月,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性房颤或房速不再发作者18例(90%)。结论: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为消融终点可有效防止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