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麻醉诱导室内进行麻醉诱导对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全麻下择期手术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实验组术前1 d由担任该手术的麻醉师和巡回护士对患儿进行术前常规访视,术日患儿在其监护人的陪同下进入麻醉诱导室,家长和其监护人通过语言和行动安抚患儿情绪,麻醉诱导后患儿转入手术室,监护人离去;对照组术日由卫生员直接用轮椅或平车接入手术间,无父母陪伴下进行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对麻醉诱导前后患儿表现和麻醉诱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麻醉诱导后患儿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安静合作的程度高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室内进行麻醉诱导,有利于缓解患儿术前恐惧心理,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麻醉效果,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围术期患儿家属陪护行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有关围术期患儿家属陪护行为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围术期家属陪护行为的可行性 ,并对其影响因素及调节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有亲属陪伴,因此在病房中就出现了“陪护”这样一个群体。“陪护”这个特殊群体—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在心理上互相依附,行为上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情感上具有保护意识和归属感的一群人。陪护群体的存在,对病儿的早期康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陪护作为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沟通的纽带,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患儿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4.
围术期患儿家属陪护行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有关围术期患儿家属陪护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围术期家属陪护行为的可行性,并对其影响因素及调节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陆卫红  韩琳  舒亚莉  丁媛 《护理研究》2013,(27):3013-3014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机体干扰小、下床活动早等优点,已在临床逐渐普及并推广开来。但对于手术病人来说,在心理上仍然存在担心和恐惧,思想上往往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引起应激等不良反应,表现为失眠、焦虑和恐惧,继而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影响术后恢复,严重者会取消手术预约,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  相似文献   

6.
黄东玲  许小霞  陈莫异 《护理研究》2006,20(10):2579-2580
[目的]减少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方法]选择需行基础加骶管麻醉的4岁~6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儿行基础加骶管麻醉之前除做好一般的解释工作外,对观察组患儿,分别实施麻醉前、中、后的心理干预,并将其行基础麻醉的用药情况、骶管麻醉的主动配合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自愿跟随护士进入手术间情况,未用基础麻醉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前期患儿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黄东玲  许小霞  陈莫异 《护理研究》2006,20(28):2579-2580
[目的]减少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方法]选择需行基础加骶管麻醉的4岁~6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儿行基础加骶管麻醉之前除做好一般的解释工作外,对观察组患儿,分别实施麻醉前、中、后的心理干预,并将其行基础麻醉的用药情况、骶管麻醉的主动配合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自愿跟随护士进入手术间情况,未用基础麻醉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前期患儿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刘志红  刘伟萍  李爱军  王冬梅 《护理研究》2013,27(24):2626-262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围术期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拟进行耳鼻喉全身麻醉手术的高血压病人分为情绪稳定组和情绪不稳定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术前术后心理干预。[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高血压病人在围术期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卵巢囊肿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梅 《临床医学》2007,27(10):91-9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摘除术围术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卵巢囊肿摘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给予系统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围术期患者的血压、心率比对照组相对稳定,焦虑值较对照组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程度,可增强病人承受手术的耐受性,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我们对25例择期手术患儿实施父母陪护下麻醉诱导,协同医护人员对患儿给予语言交流、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的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心理干预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2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护士的日常健康病房护理,16例实验组病人除接受护士的日常病房护理外,再加上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治疗,评价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应激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焦虑评分、心率、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病人的焦虑评分、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中应该重视对病人心理状态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治疗外,围术期由责任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干预.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患者术前SCL-90各因子评分(除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外)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惧及其他五项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因素对患者及家属造成的痛苦和损失.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及原因,为适当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评估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反应,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并评估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躯体症状、抑郁、焦虑,经适当的心理干预,术后抑郁、焦虑较术前明显缓解。结论:对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开胸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开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心理护理,分别测定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血压、心率及术后身体恢复有关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和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拔出引管时间、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也明显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05,3.47,2.98,2.09;P〈0.01)。结论高龄开胸手术患者术前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其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房切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需乳房切除治疗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接受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做好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3天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房切除患者围术期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心理耐受性,并减缓负性情绪,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入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定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在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和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把10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给予常规药物、手术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手术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情况和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眼压下降显著(P〈0.05),术后视力恢复好(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眼压,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心理干预在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心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住院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快速康复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进食、 住院、伤口愈合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结果 快速康复组SAS和SD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下床活动、 进食、 住院、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身体康复,且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肛瘘患者30例围术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瘘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3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行围术期临床路径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路径心理干预。术后随访1~2个月,肛瘘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估采用抑郁状态量表(SDS)评分标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对干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DS评分(42.58±4.67)分,SAS评分(42.29±3.59)分;对照组SDS评分(51.45±4.11)分,SAS评分(50.75±3.7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临床路径心理干预可减少肛瘘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发生,是避免肛瘘患者产生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