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课间见习是临床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课间见习即在临床教学中教师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门诊或病房结合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示教、讲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诊治疾病的教学方法。通过课间见习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临床课程学习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专业知识相结合,掌握辨证论治的正确思维方法,学习训练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以保证临床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医临床教学中的课间见习却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1临床课程教学中课间见习现状近几年扩大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临床医师在创伤骨科采用案例式教学联合问题式教学的方法对临床见习医师的教学效果.方法 自2021年3月-2021年5月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24人及联合教学组(观察组)24人,共4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结合问题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品质管理圈”(QCC)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2009级和2010级临床专业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开展QCC活动。临床见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见习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愉悦感、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开展QCC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西医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8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人,在中医临床见习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测评。结果 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在促进学习、改善教学过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中医临床见习中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医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中医内科学两段式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一科试点两段式教学的116名中医学五年制医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带教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中医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对学生进行临床教学,并使用中医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测评量表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比较2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满意率。结果 见习前,2组见习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各项目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后,2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各项目考核成绩高于见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习后试验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各项目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学生对临床教学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两段式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中医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教学法进行教学,可提高见习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有利于其更好地掌握中医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6.
课间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习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医学素质的培养。笔者在外科课间见习带教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课间见习重视程度不够、课程编排与临床脱节、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淡薄、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课间见习教学质量,为此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55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55人)和对照组(112人),分别采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见习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总成绩、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到课率实验组为95.56%,对照组为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及临床实践能力并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在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中挑选了60人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随机划分成2个小组:其中一个是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另一个小组是试验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信联合PBL教学方法。最后使用比较分析法对2个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90.5±2.6)分,高于对照组的(88.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学生临床病例分析考试成绩为(91.5±2.9)分,高于对照组的(89.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学生对见习教学的满意度为93.33%,而对照组为73.33%(P 0.05)。结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信联合PBL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授课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爱好,大幅提高个人学习成绩,获得显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中医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1~2班60名见习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即PBL和SP结合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见习教学组),每组各30人,分别采用PBL和SP结合教学方法和传统见习带教方法,通过课后理论考核、病历书写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见习教学效果。结果 PBL结合SP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技能掌握程度、临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记忆水平,病历书写以及理论考试成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SP教学法在中医妇科见习教学中成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案例教学结合TBL教学之模式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实施运用,可引导学生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病证融会贯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临床见习时间里真正学有所得,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书本的知识变成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CBS结合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中医专业学生,从中选取30名,给予其阶段教学,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取同期的30名学生,给予其CBS结合PBL教学,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对比2组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出科笔试成绩及学生问题反馈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在中医问诊手法考核、阅片考核、查房细则考核及学生讲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出科笔试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试验组学生80分以上人数较对照组多(P<0.05);试验组学生中,提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查阅文献能力、加深对书面知识的理解、养成自学能力及提高团队精神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中,应用CBS结合PBL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水平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病例为引导的中医急诊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进行以病例为引导(CBS)的中医急诊教学,提高学生中医急诊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中医急诊教学;实验组以PBL理论为指导,以病例为引导的方式进行课堂授课,临床见习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病例并进行追踪调查,课后查询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将临床病例讨论的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同时利用模拟示教室进行实践技能教学训练,通过试卷与技能考试评分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试卷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CMC联合创新实践实训平台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级本科生,共计80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40人,对照组40人。试验组采用PCMC联合创新实践实训平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组均由同一教师负责教学。结果试验组中医系本科生不仅其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拓展知识面、加强师生互动等10项调查结果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C联合“创新实践实训平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成绩,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认识疾病、辨证诊断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是连接理论知识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质量。近年来笔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医诊断学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学习兴趣、信心、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等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早见习、结合案例和文献阅读可以明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中医护理教学质量,达到传授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培养应用常见传统疗法的双重作用。方法:185名学生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95名护理本科生,中医护理学课采取基于讲解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uIL)授课;实验组为90名护理本科生,采取综合教学模式,即基于讲解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基于病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综合应用于理论教学中,通过考试、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评价指标A、B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实践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与3D打印新技术相结合的中医骨伤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的中医学骨伤科专门人才,并能快速适应临床.方法 2016级中医及平乐骨伤传承班学生,共80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平乐正骨传承班学生),均为男性,年龄(22±1.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  相似文献   

17.
黄思敏  欧伟伟 《中医教育》2021,(1):82-84,F0003
目的探讨护生在手术室临床实践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轮科实习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级和2017级共18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2016级88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2017级94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以宿舍为小组的带教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在理论成绩、专科技能操作成绩、护生实习请假率、旷课率及护生对新型带教模式的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宿舍为小组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更符合大学生宿舍集体生活特点,能体现宿舍团队互助互利作用,更能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将"一对一"系统教学法应用在中医妇科研究生的专业培养过程中,拟评价在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用"一对一"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2016、2017级妇科研究生共60名为主要研究对象,临床科室为妇科,将60名随机等分为2组,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跟随导师临床学习和"一对一"系统...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内经选读》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主要围绕《黄帝内经》的原文理论开展,缺少在临床实践和科研方面的应用及拓展,不能满足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提出了《内经选读》"三能立体"教学模式的创新,立足于《黄帝内经》原文解析、病例分析、科研主题等,构建贯穿《内经选读》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创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开拓学生的中医科研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方式在"中医护理学"临床实训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中医护理专业同学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师讲解与示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学生采取虚拟仿真的教学方式,训练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及教师对2组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情况。结果训练结束后,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两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5);观察组学生在深化理论理解、提升护理技能、强化护患沟通技巧、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0.0 5);观察组课程教学质量在临床知识应用程度、教学效果体现、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临床反应能力、辅助实训教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课程教学质量(P<0.0 5)。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于护理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虚拟仿真和实训教学的优势互补,达到实训教学资源的优化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