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谷氨酰胺转移(Transglutaminase,TGM)是一个能够催化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或其他氨基酸形成不可逆交联二肽键的酶基因家族。至今,已有6种不同的TGM被发现,在这6种TGM中,只有TGM3是作为一种原酶(proenzyme)出现,当受到蛋白裂解酶作用时,才可以催化底物形成一个与鳞状上皮分化相关的复合物。因此,TGM3被认为是上皮分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和c-myc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ESCC、2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DH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MTDH和c-myc在ESCC组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P0.01),MTDH在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ESCC中高表达(P0.05)。c-myc在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浸润深的ESCC中高表达(P0.05),MTDH和c-myc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TDH和c-myc与食管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MTDH和c-myc的协同作用共同参与ESC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δ-连环蛋白(δ-catenin)作为连环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仍不明确。本组旨在探讨δ-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作者对299例ESCCδ-catenin免疫组化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47例ESCC邻近正常鳞状上皮δ-catenin均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Ab18G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析了10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HAb18G基因产物表达情况和定位,并对其进行了术后3年随访。结果:HAb18G基因产物在有淋巴结癌转移和预后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中高表达;HAb18G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分化程度均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和HAb18G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独立指标。结论:HAb18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FRα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1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25例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2例新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表达,分析GFRα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FRα3蛋白在食管正常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29.4%、76.3%,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GFRα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P0.01)。结论 GFRα3蛋白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判断患者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ez家族锌指蛋白1反义核糖核酸1(FEZF1-AS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侵袭、迁移以及与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SCC的癌组织和ESCC细胞系中FEZF1-AS1的表达;构建敲减FEZF1-AS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敲减KYSE150、 KYSE510细胞的FEZF1-AS1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Transwell~(TM)迁移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和磷酸化的STAT3(p-STAT3)蛋白水平。结果在ESCC的癌组织FEZF1-AS1高表达;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相比, KYSE150、 KYSE510细胞FEZF1-AS1表达高;敲减FEZF1-AS1表达后, ESCC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增殖无明显变化,但明显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且JAK2蛋白水平降低, p-STAT3蛋白水平增加。结论敲减FEZF1-AS1阻断JAK2/STAT3通路抑制ESC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仁小RNA 71 B(SNORA71 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qRT-PCR法检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NORA71 B基因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组织基因表达谱RNA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与ESCC预后有关的焦亡基因,并通过体外实验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验证和功能研究。方法 下载TCGA和GTEx数据库中ESCC和正常食管样本中mRNA数据及临床数据。从文献中获得细胞焦亡相关基因(pyroptosis-related genes, PRG),使用R语言及DESeq2软件获取差异表达的PRG。采用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基因。应用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PRG在ESCC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水平;运用siRNA干扰ESCC细胞中已筛基因的表达,qRT-PCR检测siRNA的干扰效率。干扰成功后分别采用CCK-8、平板克隆和qRT-PCR实验,检测干扰已筛基因后ESCC细胞的活力、克隆形成能力和凋亡。运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gasdermin家族蛋白C(GSMDC)的mRNA表达与食管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3个PRG中与ESCC相关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SOX17、MACC1和c-Me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2例ESCC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OX17、MACC1、c-Met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SOX17在ESCC中的阳性率为18.1%(42/232),低于正常食管黏膜中的阳性率73.3%(170/232);SOX17表达与ESCC脉管侵犯(P=0.017)和神经侵犯(P=0.014)相关。MACC1在ESCC中的阳性率为57.3%(133/232);MACC1表达与ESCC肿瘤直径≥3 cm(P=0.039)和AJCC分期高(P=0.020)相关。c-Met在ESCC中的阳性率为54.3%(126/232);c-Met表达与ESCC发生远处转移相关(P=0.045)。MACC1表达与c-Met表达呈正相关(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Met表达(P=0.021)与ESCC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关,c-Met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表达特征。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3例ESCC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33例)中的cyclin D1、CTGF、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在mRNA和蛋白水平,ESCC组织中cyclin D1、CTGF、VEGF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ESCC组织中,上述3个生物因子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成正相关(r=0.418、0.733、0.659;P0.05)。结论 ESCC中cyclin D1、CTGF、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PIK3CA、PIK3CB突变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2例食管正常黏膜、35例食管低级别异型增生(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GIN)、34例食管高级别异型增生(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及137例ESCC中HPV16/18 E6蛋白、p53、PIK3CA、PIK3CB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PV16/18 E6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组、LGIN组、HGIN组、ES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0、8.6%、26.5%、29.9%,HPV16/18 E6蛋白在ESCC和HGIN中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和LGIN(P<0.05);p53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组、LGIN组、HGIN组、ES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4%、28.6%、50.0%、68.6%,p53在HGIN中的表达高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iR-21和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1和ERK1/2的表达,Spearman相关统计方法分析miR-21和ERK1/2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miR-21和ERK1/2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显著增高,但在ESCC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理类型、肿瘤侵及范围和肿瘤大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miR-21与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0。结论:miR-21和p-ERK1/2与ES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协同通过促进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增加ESCC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非受体型PTPN6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71例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TPN6基因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TPN6蛋白的表达;按ESCC组织中PTPN6的蛋白表达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PTPN6 mRNA和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下调(P 0.05); ESCC组织中PTPN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0±0.001) vs (1.815±0.386),t=13.533,P 0.05]; PTPN6 mRNA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ESCC中PTPN6的阳性率为32.4%(23/7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 0.05); PTPN6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PTPN6低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 0.05)。多变量Cox模型校正后,PTPN6蛋白表达对患者预后有影响(OR=2.694,P 0.05)。结论 PTPN6基因在食管癌细胞系及ESCC组织中表达沉默,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ESCC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LINC0066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异常表达对ESC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LINC00665及miR-708-5p的表达情况;采用MTS、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LINC00665异常表达对ESCC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INC00665与miR-708-5p的相互作用及miR-708-5p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ESCC组织中LINC00665表达量(3.834±2.016)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973±2.752)(P<0.01)。LINC00665表达与ESCC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LINC00665过表达明显抑制TE13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P均<0.05)。LINC00665过表达降低TE13细胞中miR-708-5p的表达及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P均<0.05);miR-708-5p mimics可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ESCC组织,采用CD34/PAS套染检测ESCC VM情况;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ESCC中VM标志性分子血管内皮钙黏素(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VEGF)以及HIF-1α、CTSD的表达,分析HIF-1α和CTSD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120例ESCC中HIF-1α和CTSD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形成、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有关;120例ESCC中有25例存在VM;HIF-1α和CTSD在有VM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VM组,且均与VM表达呈正相关;CTSD在HIF-1α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HIF-1α阴性组,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VE-cadherin、VEGF在CTSD阳性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CTSD阴性组,且与CTSD表达均呈正相关,提示在ESCC中CTSD表达与VM的形成相关。结论 CTSD有可能通过HIF-1α参与ESCC中VM形成过程,另外HIF-1α和CTSD高表达提示ESC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D(hnRNPD)的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下调人ESCC细胞中hnRNPD水平,观察对ESCC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nRNPD的蛋白表达;转染siRNA-hnRNPD下调hnRNPD基因表达,用Western blot法验证沉默效果;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下调hnRNPD基因表达后ESCC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采用藻红蛋白标记的膜联素Ⅴ/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Ⅴ-PE/7-AAD)双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因下调后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hnRNPD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hnRNPD在ESCC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存在相关性;hnRNPD基因表达的下调能明显抑制ESCC细胞的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下调hnRNPD基因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ESCC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下调hnRNPD基因表达通过增加细胞凋亡抑制ESCC细胞生长及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d1和Id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d1、I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Id2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Id1、Id2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Id1、Id2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Id1表达高分化与低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d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结论Id1、Id2的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Id2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间质细胞中podoplanin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odoplanin阳性间质细胞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odoplanin的表达,分析阳性间质细胞中podoplanin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6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间质细胞podoplanin阳性者43例,阳性率为62.3%。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间质细胞podoplanin阳性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为45.72±14.36,明显高于间质细胞podoplanin阴性者(21.23±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管侵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间质细胞podoplanin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管侵犯者(P<0.05)。间质细胞podoplani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podoplanin阳性间质细胞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管侵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FBXO32基因的表达,探讨该基因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组织中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DNA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对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T.TN、Yes-2)FBXO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E13、T.TN、Yes-2细胞株中均未检测到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在去甲基化剂作用后,4株食管癌细胞株中FBXO32基因表达均上调。FBXO32 mRNA在ES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15和0.49±0.21,ESCC组织中FBXO3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51例ESCC组织中,12例FBXO3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5%,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70.5%,P<0.01),且FBXO32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FBXO32基因在ESCC中的异常低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甲基化可能是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STA3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侵袭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ESCC细胞KYSE150、ECA109, 构建过表达TSTA3基因的KYSE150-TSTA3-WT组和ECA109-TSTA3-WT组, 以及空白对照组(KYSE150-NC组和ECA109-NC组)。对各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 依据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结果 TSTA3基因过表达对ESCC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但可以增强ESCC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TSTA3过表达前后KYSE150细胞的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出817种基因表达上调, 584种基因表达下调, 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Jak-STAT通路、苯丙氨酸代谢、MAPK信号通路等(P<0.05)。与对照组相比, 过表达野生型TSTA3基因的ECA109和KYSE150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用MAPK-ERK通路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