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01/2020-12本院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5例81眼,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睫状体冷冻术组22例40眼,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23例41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 1wk, 1、3mo眼压变化情况,采用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估眼球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睫状体冷冻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1wk, 1、3mo眼压和眼球疼痛程度均低于术前(均P<0.05),两组间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和眼球疼痛程度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患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炎性渗出、反应性高眼压和前房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睫状体冷冻术组(P<0.05)。结论: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明确,在降低患者眼压、减少眼球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方面较睫状体冷冻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接受HIFU睫状体成形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闭角型青光眼32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各时间点视力、眼压、降眼压药物数量、前房角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45例(45眼)无光感的绝对期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超声组,19例(19眼)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光凝组,26例(26眼)接受睫状体光凝术.随访1个月,对两组术后眼压及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治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UCP治疗的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28例28眼,患者在可耐受最大剂量用药情况下眼压仍≥21 mmHg(1 mmHg=0.133 kPa)。根据术前眼压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改良式外伤性睫状体解离缝合复位术的手术效果,以探索睫状体解离更理想的手术方案。方法:选取外伤性睫状体解离患者33例33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定位离断口范围后,采用改良式睫状体解离缝合复位术。术后随访3~6mo,观察术后睫状体复位、眼压、视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wk复查UBM,30例30眼睫状体完全复位,3例3眼局部有睫状体浅脱离,术后15d复查UBM睫状体完全复位。术后20例20眼眼压高,早期眼压高17例17眼,3d后眼压恢复正常;1眼1wk后眼压恢复正常;2眼眼压高者药物不能控制至正常,1眼2mo后行抗青光眼手术,1眼行睫状体激光光凝术,术后眼压均控制正常。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见眼前段缺血并发症和角膜大散光。结论:改良式睫状体解离复位缝合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术源性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睫状体破坏手术是用来降低青光眼眼压的有效手段,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是通过微型换能器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诱导睫状体凝固的计算机辅助、自动化的手术。UCP主要通过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和增加葡萄膜巩膜通路引流2个机制降低眼压。UCP适应证广泛,主要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包括有和无抗青光眼手术史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眼压,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06/2022-10在我院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均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随访6 mo,记录患者眼压、疼痛等级评分、降眼压药物使用、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 d(32.54±13.21 mmHg)、1 wk(22.38±11.98 mmHg)、1 mo(22.63±10.78 mmHg)、3 mo(26.05±9.17 mmHg)、6 mo(23.73±9.60 mmHg),均较术前眼压(51.98±7.80 mmHg)下降(均P<0.01); 术后各时间节点眼压降低率依次为36.25%、57.10%、56.35%、49.16%、54.09%。术后疼痛等级评分较术前下降(P<0.01)。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较术前减少(P=0.008)。术后6 mo时完全成功2眼(12%),部分成功11眼(65%),失败4眼(24%)。术后1 d发生前房炎性反应1眼(6%)、异物感2眼(12%)、结膜下出血2眼(12%)、结膜充血6眼(35%),所有症状均在1 wk内自行消失。术后10 d发生脉络膜脱离1眼(6%),经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1 mo后恢复。未见前房积血、瞳孔异位、虹膜黏连、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压,减轻患者眼部疼痛症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手术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情况下,先做激光虹膜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23例(23眼),最大剂量药物治疗后持续高眼压超过48 h,首先行激光虹膜成形术,眼压、炎症有效控制后,20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调整缝线+术中丝裂霉素C),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激光虹膜成形术前眼压43 ~82mm Hg,平均(66.23±10.40)mm Hg,治疗后眼压12 ~28 mm Hg,平均(19.59±3.89)mm Hg(t =21.503,P=0.000).小梁切除或白内障手术后3个月19眼眼压8~20 mm Hg,平均(15.24±2.76)mm Hg,治愈率82.61%.4眼眼压21 ~27 mm Hg,有效率17.39%.所有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有效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眼压,控制炎症,将高风险手术转变为常规手术,二期行青光眼滤过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手术疗法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671-673
目的:对比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和睫状体冷凝术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38例4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一组采用常规睫状体冷凝术18眼,另一组采用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25眼,术后处理相同,术后12wk随诊期内观察患者眼部表现、视力、眼压情况。结果:睫状体冷凝组11眼(61%)、睫状体光凝组20眼(80%)术后3mo眼压稳定于11~24mmHg之间,各组术前、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组间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9)。睫状体冷凝组10眼(56%)、睫状体光凝组21眼(84%)视力保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所有患者术后2wk虹膜新生血管开始逐渐减少,睫状体冷凝患者术后均有明显球结膜充血水肿,并颜面浮肿、眼痛、头痛;睫状体光凝患者术后仅有轻度球结膜混合充血,无颜面部浮肿、头痛及眼痛、前房出血。结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及经睫状体激光光凝术控制眼压效果确切;而睫状体激光光凝术手术具有视力保存率高、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21例(21眼)确诊为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患者,通过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确定解离位置和范围,均给予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术后局部抗炎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5a,最后随访眼压正常者19眼(1眼因继发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1眼行2次手术),眼压仍低者2眼(未再手术),术后视力≤0.1者3眼,0.1~0.6者8眼,≥0.6者10眼。随访时超声生物显微镜资料齐全者12眼,睫状体均复位。结论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疗效确切,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手术复位的效果。方法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22例(22眼),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3例术后眼压恢复正常,9例术后高眼压,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有效方法,尽早手术有利于恢复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调整缝线复合小梁切除术对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28例(28眼)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可调整缝线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炎性反应、眼底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术后1周、1月、6月及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28例中术后26例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2例无提高。随访1年成功控制眼压22眼。未发生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把握时机行可调整缝线复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及术后注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可获得较高手术成功率,挽救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20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其中11例为闭角型青光眼,9例为外伤及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眼压、疼痛等级评分、眼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及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降低率依次为25.91%、42.07%、51.66%、51.99%、64.15%,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依次为35.96%、45.66%、45.86%、50.30%、51.72%,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眼压均明显下降,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降眼压效果更好。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及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疼痛等级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第1天17眼出现球结膜充血,2眼发生明显角膜水肿;术后第2天12眼出现球结膜充血,之前2眼角膜水肿明显减轻;术后1周球结膜未见明显充血,之前2眼角膜轻度水肿,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球结膜均无充血、角膜透明。术后第1天大部分患者眼痛较以前减轻,其中1眼疼痛与术前相同,之后给予药物止疼后症状缓解,术后1周疼痛感自行消失。结论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性高,降眼压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眼部疼痛,改善眼部症状。  相似文献   

14.
张伟  贾金辰  张卫红 《眼科新进展》2016,(11):1069-1072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后儿童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至2015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眼外伤科行玻璃体切割术后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48眼(男28眼,女20眼)的术后并发症、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结果 术后出血8眼(16.7%),低眼压3眼(6.3%),一过性高眼压及角膜水肿4眼(8.3%),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没有出现明显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以及人工晶状体襻缝线脱落。术后末次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屈光度数预测值与术后3个月实际屈光度数无显著差异(P>0.05)。屈光度数预测值与实际屈光度数偏差:40眼(83.3%)<1.50D,6眼(12.5%)1.50~2.00D,2眼(4.2%)>2.00D。结论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的儿童无晶状体眼的治疗安全有效,但仍不能忽视其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药物治疗24—48h后眼压控制不良,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放液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2-12月。术后1月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38眼(95.00%),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2眼(5.00%)。术后1月视力提高者21眼(52.50%),保持不变者15眼(37.50%),下降者4眼(10.00%),术中术后未发生脉络膜大出血、眼底出血、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放液术是安全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府积极手术.可以擗龟视功能讲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眼压、IOL位置,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

结果:术中出血6眼(16%),术后低眼压4眼(11%),高眼压11眼(29%),经治疗后恢复,IOL倾斜4眼(11%)。术后末次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前预留屈光度数(球镜)与术后3mo实际屈光度数(球镜)无差异(P>0.05)。

结论: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重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Siepser滑结缝线法瞳孔成形术处理复杂的眼前段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杂的眼前段外伤35例(35眼),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Siepser滑结法虹膜缝合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随访3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3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月平均裸眼视力从术前的(0.04 ±0.02)提高到(0.39±0.18)(t=-11.4,P<0.01);术后3月平均瞳孔直径从术前的(6.23±2.01) mm缩小至(3.35±0.71) mm(=7.99,P<0.01);术后2眼眼压出现一过性升高,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术眼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虹膜前、后粘连或瞳孔膜闭等改变,术后35眼瞳孔均呈圆形或类圆形;无一例出现单眼复视症状;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均无明显下降;畏光和眩光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在复杂的眼前段外伤处理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Focused high intensity therapeutic ultrasound has been since 1982 by Coleman and all. to treat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able intraocular pressure. Three mechanism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lower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decreased aqueous humor production in the ciliary epithelium, transscleara outflow of aqueous humor, and increased uveal outflow. We began the use of focused ultrasound to treat glaucoma in April 1987. Up to now (April 1988), we have treated 220 patients. We describe results from patients that had a follow up of 3, 6, 12 months. Successful treatment resulting in pressure less than 20 mm Hg, was obtained in over 80% of patients treated at 90 days post treatment and 50% after 6 and 12 months. The complication rate is low. Retreatment is safe and effective. Additionally, the use of U.S. to open closed filtering blebs, recently postoperative, has been a success in 90% of the treated eyes after 3 months. The follow-up period of this study is short which makes conclusions about long-term effects and side effects not possib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3例(33只眼),采用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 ~ 10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7-03/2009-03我院住院患者中连续24例24眼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1眼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一组13眼选择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1d;1wk;1mo的裸眼视力(visual acuity,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结果:两组间比较,术前VA,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isan组手术后VA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睫状沟缝线固定组手术后VA与手术前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都是治疗无晶状体眼有效方法。两者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更加安全,是治疗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