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d后,经引流管行常规胆道造影,30例维持原PTCD外引流,6例改为内外引流,40例置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并维持PTCD外引流,其中5例行左右肝管双支架同时置入,2例因导丝通过狭窄段困难,于3d后重试,成功置入支架。结果1例因胆道大出血于术后8d死亡,余7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有39例下降明显,33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3例仍呈上升趋势。7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在皮肤瘙痒、厌食、皮肤黄疸及尿液颜色方面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有6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4月,有54例患者死亡,排除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短期死亡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个月,单纯PTCD患者为5.8个月,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为9.5个月。结论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性高,可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对于无手术机会且未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性减黄手段。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两方面,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均优于单纯PTCD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 d后,经引流管行常规胆道造影,30例维持原PTCD外引流,6例改为内外引流,40例置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并维持PTCD外引流,其中5例行左右肝管双支架同时置入,2例因导丝通过狭窄段困难,于3 d后重试,成功置入支架.结果 1例因胆道大出血于术后8 d死亡,余7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有39例下降明显,33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3例仍呈上升趋势.7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在皮肤瘙痒、厌食、皮肤黄疸及尿液颜色方面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有6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4月,有54例患者死亡,排除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短期死亡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个月,单纯PTCD患者为5.8个月,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为9.5个月.结论 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性高,可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对于无手术机会且未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性减黄手段.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两方面,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均优于单纯PTCD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新生儿黄疸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7例(研究组),按照黄疸类型分为生理性黄疸(45例)和病理性黄疸(52例),按照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5例)和重度组(22例)。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43例,作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TRF、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血清中TR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RP、ALT、AST、TBIL和DBI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生理性黄疸患儿相比,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中TRF水平明显下降,而CRP、ALT、AST、TBIL和DBIL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着TBIL水平的升高,患儿血清中TRF水平明显下降,而CRP、ALT、AST、TBIL和DBIL水平显著升高(P<0.05);患儿血清中TRF与CRP、ALT、AST、TBIL和DBIL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血清中CRP与ALT、AST、TBIL和DBIL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黄疸患儿血清中TRF水平降低,CRP水平升高,并且与黄疸的类型和肝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单纯应用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欠佳,探讨利胆消石颗粒联合ERBD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巨大结石(结石最大直径>1.5 cm)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颗粒口服,对照组仅行ERBD术,比较2组术后胆红素消退情况,以及3个月后再次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的成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TBIL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ERCP取石术,治疗组成功率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利胆消石颗粒联合ERBD术可有效解除胆总管巨大取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并可提高二次取石的成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湿热型黄疸新生儿血清S100B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20例急症湿热型黄疸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分娩的120例无黄疸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S100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γ-G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湿热型黄疸新生儿血清S100B和γ-GT与ALT、AST、DBIL及TBIL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发生湿热型黄疸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清AST、ALT、DBIL、TBIL、S100B及γ-G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00B和γ-GT水平均与AST、ALT、DBIL及TBIL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S100B及γ-GT高表达均是新生儿发生湿热型黄疸的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急症湿热型黄疸新生儿血清S100B和γ-GT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两者参与湿热型黄疸的发生发展,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蛋白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白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蛋白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TBIL、DBIL、IBIL)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与对照组的17.3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蛋白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梗阻性黄疸继发肝功能损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20例进行常规治疗,另外20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GSH,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GSH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结论GSH可以通过减轻肝脏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以及发挥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有效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造成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探讨胆红素沉积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重氮法检测20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S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采用速率法分析患儿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活性。结果:病理性黄疸组患儿的血清TBIL、DBIL、ALT、AST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检测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指标,对于及时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胆管内支架置入和肿瘤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双途径治疗胰腺癌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6例胰腺癌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术后10d左右再行胰腺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性灌注化疗。结果16例患者全部置入胆管支架,胆汁引流术后1周左右黄疸明显减轻,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原发灶得到控制,无严重并发症,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平均生存17.7个月。结论经皮胆道支架成形和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途径可安全有效治疗胰腺癌并梗阻性黄疸,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凌源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应用蓝光照射+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治疗前TBIL、DBIL、IBIL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BIL、DBIL、I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别是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病理性黄疸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凌源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应用蓝光照射+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治疗前TBIL、DBIL、IBIL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BIL、DBIL、I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别是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病理性黄疸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石所致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结石所致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手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术后给于中药退黄治疗.观察各组患者T管引流情况,同时监测40例患者术前、术后7天的血清TBIL、DBIL、ALT、AST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血清TBIL、DBIL、ALT、AST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胆汁引流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手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在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内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行胆汁引流,其中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8次、胆道金属支架置放术(EMBE)6次,双支架1次.结果: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放置胆道内支架1周后,患者的相关指标TBIL,ALT、AST、AKP及r-GT明显下降,黄疸和肝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例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天后基本降至正常.全部患者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放置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和总胆汁酸(TBA)早期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评价IC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依据ICP诊断标准,纳入2013年6月-2016年6月妇产科住院的100例ICP患者(ICP组)和80例非ICP患者(对照组);依据ICP分度标准,进一步将ICP患者分为轻度ICP组(45例)和重度ICP组(55例)。检测患者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P组患者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轻度ICP组相比,重度ICP组患者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ROC分析显示:TBA≥13.45μmol/L时有助于早期诊断ICP;TBA与ALT、AST联合检测诊断重度ICP的敏感度和Youden指数高于单一检测。结论检测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ICP,以TBA最具应用价值;与单一检测相比,TBA与ALT、AST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早期预测IC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RCP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内引流患者51例,其中男17例,女24例,根据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结果51例患者均能良好地配合医生操作,手术顺利,术后解除胆管梗阻,胆汁引流效果良好,黄疸减退.结论?eRCP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姑息性微创治疗手段,创伤小,术后胆红素水平下降;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延长生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55例患者行PTCD和/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TBS)治疗.结果 成功施行PTCD 54例,成功率为98.2%(54/55),其中放置支架38例,单纯外引流1例,保留内外引流管5例;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31±15)μmol/L降至(124±16)μmol/L.行动脉灌注化疗48例,动脉灌注化疗1~3次.1、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2%(54/55)、60.0%(33/55)和16.4%(9/55).结论 PTCD和/或PTBS联合术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疗效、方法。方法对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均先行PTC后探查能否通过阻塞段,如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进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置入金属内支架行内引流。结果本组4例患者单纯外引流2例,金属内支架置入内引流2例,总胆红素由手术前的438~313umol/L(平均362umol/L),下降211~150umol/L(平均178umol/L),明显好转2例,改善2例。术后生存3~7个月,生存期均无黄疸再发生。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对失去外科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地缓解或消除黄疸,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黄疸继发肝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梗阻性黄疸继发肝功能损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20例进行常规治疗,另外20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GSH,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GSH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结论GSH可以通过减轻肝脏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以及发挥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有效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造成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时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网状支架内镜置入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塑料支架组129例,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8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6例,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11例,胆漏17例,胆管外科损伤狭窄10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34例,肝门部胆管狭窄8例,胰腺癌5例;镀金支架组42例,包括:中下段胆管癌15例,肝门部胆管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胰腺癌10例。所有病人均行ERCP以证实狭窄部位及其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经十二指肠镜插入导丝至梗阻远端,狭窄明显者沿导丝进行球囊扩张;在x线监视下沿导丝用支架推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远端2cm。术后观察病人黄疸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肝功能、血清淀粉酶变化,并随访3-6月。结果:本组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成功率200%。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68.50%,谷丙转氨酶(ALT)下降64.37%,r-谷胺酰转肽酶(r-GT)下降51.12%,碱性磷酸酶(ALP)下降45.10%;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64.24%,ALT下降59.70%,r-GT下降52.83%,ALP下降44.61%。早期并发症包括: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胆管炎,晚期并发症有支架堵塞。镀金支架组随访期间有4例(14.29%)死于肿瘤进展。结论:经内镜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网状支架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塑料支架在胆漏及胆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为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弥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疗效、方法。方法对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均先行PTC后探查能否通过阻塞段,如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进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置入金属内支架行内引流。结果本组4例患者单纯外引流2例,金属内支架置入内引流2例,总胆红素由手术前的438~313umol/L(平均362umol/L),下降211~150umol/L(平均178umol/L),明显好转2例,改善2例。术后生存3~7个月,生存期均无黄疸再发生。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对失去外科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地缓解或消除黄疸,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