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第一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甲磺酸伊马替尼上市后,其卓越的疗效使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治疗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2003年伊马替尼迅速取代干扰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成为一线治疗CML慢性期(CP)患者的首选~([1])。随后TKI药物不断更新换代,二代TKI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和博舒替尼,甚至三代TKI普纳  相似文献   

2.
<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疗效取得了划时代的改变,也成为国际国内CML治疗的一线选择。近年陆续有更多的TKI上市,目前国内上市的3种TKI包括一代药物伊马替尼和二代药物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中国CML诊治指南2016年版TKI一线选择包括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1]),国际上3种TKI均已成为  相似文献   

3.
<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疗效取得了划时代的改变,也成为国际国内CML治疗的一线选择。近年陆续有更多的TKI上市,目前国内上市的3种TKI包括一代药物伊马替尼和二代药物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中国CML诊治指南2016年版TKI一线选择包括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1]),国际上3种TKI均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目前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CML患者生存期接近一般人群,在其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和持续性尤为重要,在TKI中进行药物选择时,安全谱是必须考量的因素。二代TKI达沙替尼对导致伊马替尼耐药的100多种BCR-ABL突变有效~([1]),与伊马替尼相比能够达到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以出现t(9;22)特征性染色体核型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问世及广泛应用,慢性期CML的疗效与预后已大为改观,作为一线治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被TKI所取代。然而,被认为属终末期的急变期CML(CML-BP),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TKI治疗的CML患者61例,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为浮肿(40.98%),乏力与皮肤瘙痒发生率均大于30.00%,再次是胃肠道反应、肌肉酸痛与皮疹(分别为29.51%、26.23%与24.59%)。浮肿多发生在服用伊马替尼的患者(58.82%),而服用二代TKI的患者发生率低(18.52%);乏力多发生在服用二代TKI的患者(51.85%),而服用伊马替尼的患者发生率低(26.47%)。不同TKI对CML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TKI的CML慢性期患者中,浮肿、乏力、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肌肉酸痛、皮疹为常见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同TKI对CML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给Ph+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疗效,NCCN及ELN将其推荐为CML的首选治疗。但伊马替尼存在治疗费用高且不能停药、产生耐药、更长期的疗效尚待观察等限制。依据我国的国情,中国CML实践推荐针对不同患者,给予TKI、HSCT、干扰素及细胞毒药物结合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的出现,给CML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使CML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极大延长。然而,TKI疗效并非总尽如人意,有些患者出现不能耐受,有些患者出现耐药,尤其出现ABL激酶T315I突变患者,目前国内常用的伊马替尼、尼洛替  相似文献   

9.
<正>近10年来,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治疗过程和理念,从延长生存走向长期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已取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成为CML患者的一线治疗。尽管如此,Allo-HSCT仍是TKI不耐受、治疗失败、耐药或进展期CML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的分子学基础是t(9;22)易位形成具有高度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选择性抑制ABL酪氨酸激酶活性[1].与干扰素时代不同,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时代,大于80%的慢性期及30%~40%的加速期CML患者应用TKI治疗可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  相似文献   

11.
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新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慢性期(chronic phase,CP)患者,8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s 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1%、92%和85%[1],显著延长了CML-CP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20%~25%)以及伊马替尼耐药(20%),40%~45%的患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又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多功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髓系增生性疾病。CML占成人白血病的15%,中国年发病率为0.36~0.55/10万。西方国家CML中位发病年龄为67岁,中国为45~50岁,见于所有年龄组人群。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CML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到85%~90%。因此,《美国NCCN慢性髓性白血病肿瘤学临床指南》和《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伊马替尼治疗前后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VEGF质量浓度,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M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VEGF对伊马替尼治疗CML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2003-08~2005-02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选择CML患者32例。伊马替尼治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12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VEGF的表达质量浓度。结果32例患者血浆VEGF表达质量浓度为(296.16±18.1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伊马替尼治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CML患者的VEGF质量浓度为(198.23±16.51)ng/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CML患者血浆VEGF表达明显增高。血浆VEGF可能成为判定伊马替尼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湖北省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后出现合并症的状况。方法:2015-11-2016-04在湖北省范围内,向正在接受TKI治疗的CML患者无记名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23份,其中男性患者78例(63%),中位年龄45(11~72)岁,77例(63%)在诊断1年内开始TKI治疗,TKI中位治疗时间为42.5个月(1年~12年);20%(25/123)患者口服TKI后出现合并症,92%(23/25)患者口服伊马替尼,口服TKI出现合并症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1年内出现合并症患者10例,1~3年出现合并症者2例,3~5年出现合并症者5例,5年及以上出现合并症者8例。其中5例(4%)合并肿瘤,13例(11%)合并消化系统疾病,1例合并高血压,2例皮炎,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前列腺炎,1例咽喉肿块,1例痛性眼肌麻痹,相关科室就诊治疗后可坚持口服TKI药物。结论:部分CML患者口服TKI期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在处理合并症的同时,为了不影响CML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诞生使绝大多数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1-4]),国际公认的CML的治疗目标仍然是减少疾病进展,延长生存,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随着TKI为CML患者带来接近正常人的生存期,停药并获得无治疗缓解(treatment free remission,TFR)成为不少CML患者的追求。近  相似文献   

16.
<正>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诞生使绝大多数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1-4]),国际公认的CML的治疗目标仍然是减少疾病进展,延长生存,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随着TKI为CML患者带来接近正常人的生存期,停药并获得无治疗缓解(treatment free remission,TFR)成为不少CML患者的追求。近  相似文献   

1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类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的以髓系细胞慢性增殖为主要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95%的患者骨髓中可找到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并均可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的出现,彻底改变了CML的治疗过程和理念,使CML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从追求症状缓解或血液学反应转变为追求细胞遗传学反应和分子学反应,争取患者获得长期无疾病进展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笔者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数据,概述我国目前CML领域的诊疗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赵洪国  郭振清 《山东医药》2008,48(25):108-110
近年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取得重要进展,应用马力兰、羟基脲、联合化疗、干扰素以及中药靛玉红、异靛甲等常规治疗,使患者平均生存期维持在3~5a的年代已经过去,伊马替尼的应用开辟了治疗CML的新时代,也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作为治愈该病的惟一手段提出了挑战.当然仍有部分CML患者伊马替尼原发耐药或治疗有效后失效或HSCT后复发.本文就近年来CML(特别是难治及复发)患者的治疗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使用已经使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的预后得到了彻底改善。CML已经被定义为所谓的"可治愈"疾病。CML的治疗目标已经不单单是延长生命,而是追求更高质量的带病生存,甚至是无需治疗缓解。然而,随着更为强效TKI的相继问世,受益于  相似文献   

20.
伊马替尼可以抑制与疾病相关的多种酪氨酸激酶,包括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BCR-ABL、胃肠间质肿瘤的C-KIT及骨髓增生紊乱患者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α、β等。大部分患者对伊马替尼可以很好地耐受,在常规电解质分析中未见持续的代谢异常。然而我们发现一些初诊的CML患者开始用伊马替尼后出现低磷酸盐血症。因此本研究对16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出现低磷酸血症的患者及8例血清磷酸盐水平正常的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生化检测。方法16例低磷酸血症患者来自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其中CML8例,胃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