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农村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对宁夏南部山区1 90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回族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2.3%(213/955);回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5.1%和20.5%(χ2=2.82,P=0.093);男生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2%,高于男生非留守儿童的15.6%(χ2=5.36,P=0.021);12~16岁男生留守儿童分裂样、体诉、交往不良、强迫、敌意性、违纪、攻击性和多动分别为(3.66±3.18)、(5.16±5.30)、(6.44±6.04)、(3.16±3.17)、(4.62±4.81)、(3.08±3.78)、(7.04±6.47)、(3.96±3.49)分,12~16岁回族女生留守儿童攻击性和残忍分别为(6.71±6.13)和(2.19±3.49)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向性人格(OR=2.698)、父亲过度保护较多(OR=1.851,5.210)、自我意识较差(OR=6.684,8.578)是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情绪稳定(OR=0.186)、母亲拒绝否认较少(OR=0.517,0.264)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宁夏农村回族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从社会、家庭、个性塑造等方面预防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长丰县以学校为单位整群抽取2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经历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忽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291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1694名,占学生总数的58.1%;儿童总忽视率、留守儿童忽视率、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67.4%、70.2%、63.5%.留守儿童忽视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2,P<0.000);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年龄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忽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障碍(相对于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中度和重度障碍OR值分别为1.628和2.341)、父母外出打工时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较低(相对于经常联系,有时联系和很少联系OR值分别为1.299和1.844)是其危险因素;留守起始年龄较早(相对于留守时年龄≥11岁,留守时年龄6~10岁和≤5岁OR值分别为0.703和0.630)对于忽视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忽视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定预防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儿童自身和家庭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湖南省农村<7岁双亲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随机选择的湖南省4县市695名<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592名对照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双亲留守儿童与对照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8.7%、16.4%,低体重率为2.0%、2.2%,超重率为1.0%、0.5%,肥胖率为3.7%、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84,P=0.276; χ2=0.015,P=0.821; χ2=1.038,P=0.358; χ2=0.748,P=0.387);双亲留守儿童贫血检出率(33.4%)高于对照儿童(26.0%)(χ2=8.265,P=0.004);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较重、不贫血、不挑食、家庭人口数较多、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则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较高;母亲年龄较大及外出务工时间较长,则WHZ较低;父亲外出务工时间较长,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较高;出生体重较重、散居、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则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较高;母亲年龄较大,WAZ评分低。结论湖南省学龄前双亲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存在迟缓现象,母亲年龄较大、母亲外出务工而造成的母亲照顾缺失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分析宁夏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宁夏农村地区5所小学3到6年级99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社会生活状况、儿童社会交往焦虑测评量表。结果 留守儿童有仅4.18%父母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有36.70%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一段痛苦的经历。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t=3.608,P<0.05),生活起居方式不同其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总得分存在差异(F=4.10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有无兄弟姐妹以及父母外出打工是否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是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水平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其影响因素复杂;父母应多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计美美  林茜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277-1281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之一。留守儿童除缺乏父母关爱之外,食物、医疗、教育等资源也相对匮乏,更易出现健康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为后续的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早餐能量应占全天摄入总能量的30%,但大部分儿童少年早餐随便吃点,能量和营养素摄入远没有达到要求,以致上午3、4节课饥饿感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为此,我们对广州儿童少年早餐的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清远市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清远市清新区5 817名农村留守儿童,对其进行人体粪便中蛔虫虫卵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清远市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率为4.95%,2~4岁组居多。经线性趋势分析,蛔虫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χ~2=54.55,P<0.05)。幼儿园组蛔虫感染率为8.92%,检出率高于小学组(χ~2=96.93,P<0.05)。家庭月收入<1 000(元)组蛔虫感染率最高(9.12%),家庭月收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8,P<0.05)。看护人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蛔虫感染率越低(χ~2=26.89,P<0.05);看护人为外/祖父母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低(2.32%),看护人做生意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便后未坚持洗手(OR=5.47);农家肥与化肥混合使用(OR=2.75);不常穿鞋干农活(OR=3.75);砧板未分开切生、熟食(OR=4.73);蛔虫感染的认知不足(OR=4.52)。结论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率高于广东省及该省粤北山区蛔虫感染率,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随机选择的7585名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和7557名对照组儿童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单亲、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和对照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4.9%、17.9%和16.3%;低体重率分别为7.2%、8.3%和7.6%;消瘦率分别为3.1%、3.4%和3.3%;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8.9%、20.6%和18.7%.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贫血检出率留守儿童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低出生体重、散居、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每周吃早餐次数、每周吃零食次数、看护人意愿、主要看护人类型等因素与留守儿童生长迟缓有关;儿童年龄、低出生体重、每周吃零食次数、看护人意愿、佝偻病等因素与留守儿童低体重有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尤其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进行营养干预,以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rear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1].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2006年6月~7月开展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社会、家庭及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攻击行为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攻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对我国5个省份农村中小学生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忽视与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纳入研究对象16 977人,其中留守儿童5 477人,占32.26%,非留守儿童11 500人,占67.74%。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70.96±16.53 vs. 69.03±16.50、13.51±4.50 vs. 13.00±4.83、12.16±3.27 vs.11.92±3.34、12.07±3.86 vs. 11.79±3.82、15.54±4.58 vs. 15.35±4.55、17.68±5.34 vs. 16.96±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同性别(男生:33.19%vs. 29.60%;女生:28.91%vs. 25.63%)、小学4~6年级(31.26%vs. 25.1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农村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麻城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小学(只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各1所学校共1 92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725人(37.66%),心理健康得分为(128.58±39.25)分,非留守儿童1 200人(62.34%),心理健康得分为(127.76±37.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有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除社会能力、目标与志向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留守儿童(P<0.05);不想念父母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高(153.58±44.88)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父母外出务工持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1.18±38.04)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每月零用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月零用钱<50元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5.53±41.19)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及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弹性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高年级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淡漠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探寻其存在的主要营养与健康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进一步开展农村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南充市辖区内西充和蓬安2个县的6所小学,使用测量法和问卷法测查5~6年级1 334名学生的身高、体重及食物摄取情况。结果不同类型儿童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和超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母亲外出务工儿童生长迟缓率(23.40%)和超重率(31.34%)均最高;不同类型儿童每天食物摄入情况不同,尤其是奶类、鱼肉类、水果及蛋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种食物每周摄入频次在3~5次及以上者,生长迟缓率最低,喜欢动物食品的儿童超重率(30.4%)最高。结论留守儿童发育不良问题较严重,尤其是母亲不在家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较重;食物摄入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关,非留守儿童膳食结构较合理,留守儿童膳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自编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农村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比较二组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总分及部分维度分低于非留守儿童(P<O.05),不同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及是否有个人爱好的留守儿童之间生活质量存在差异(P<O.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下降,一些因素可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地区5~9年级留守儿童1 672人,以症状自评量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量表测试阳性率为27.8%(95%CI=25.62%~29.9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寄宿情况、父/母是否有固定工作、务工地点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留守儿童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OR=0.669,95%CI=0.461~0.972)、有固定工作(OR=0.5529,5%CI=0.317~0.962)为保护因素;寄宿(OR=1.710,95%CI=1.054~2.772)为危险因素。结论 男生和住宿学生更易发生心理问题,父亲受较高教育,父母有固定工作,打工地点离家近等有利于降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膳食现状,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膳食现状的建议,并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2个市2个县区7个乡镇735名农村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735名农村学龄前0~5岁幼儿中,269(36.6%)名为留守幼儿。分析显示:留守儿童能量摄入量、脂肪摄入量、维生素C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是否注重孩子饮食搭配以及监护人是否接受过育儿教育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膳食状况的显著因素。结论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膳食现状有待提高,建议从儿童养护人、监护人、社会保障体制各个方面,改善留守儿童的膳食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选取山东省2县市9乡镇269名留守儿童及466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身高别体重(WHZ)得分为(0.29±1.87)分, 年龄别身高(HAZ)得分为(0.02±1.64)分, 年龄别体重(WAZ)得分为(0.17±1.40)分, 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2%, 高于非留守儿童的4.5%(χ2=4.144, P=0.042);多因素分析显示, WHZ得分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是否吃零食与是否挑食;HAZ得分的影响因素主要为2周患病率、家庭年总支出、父母陪伴时间以及爸爸年龄;WAZ得分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年总支出、妈妈年龄、是否为贫困户、吃饭时是否需要喂, 是否不吃早饭。结论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生长迟缓问题相对突出, 父母陪伴缺失, 父母亲年龄, 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均不同程度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成都市6个镇的468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一般情况及两周患病率、两周患病未就诊率。结果 此次调查留守儿童自报两周内患过病150人,两周患病率为32.05%,其中未就诊19人,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12.67%。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监护人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不同支付方式、不同家庭月收入的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女童(OR=1.408,95%CI:1.260~1.73),监护人年龄60岁及以上(OR=1.533,95%CI:1.396~1.837)为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生子女(OR=0.502,95%CI:0.220~0.813),女性监护人(OR=0.644,95%CI:0.302~0.785),监护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OR=0.675,95%CI:0.309~0.858),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0.607,95%CI:0.330~0.891)为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患病两周未就诊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留守儿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监护人性别、监护人年龄、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影响。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