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郭杨琼 《中国妇幼保健》2023,(12):2168-2171
目的 探讨一对一门诊医学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营养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诸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妊娠期糖尿病干预,观察组则进行一对一门诊医学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变异性指标[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血糖水平标准差(SIB)]、营养状态指标[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蛋白代谢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妊娠结局(孕产妇不良情况和新生儿发病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变异性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变异性指标及脂代谢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蛋白代谢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不良情况及新生儿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门诊医学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营养状态及妊娠结局,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妊娠糖尿病营养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个体化合理的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对48名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比较营养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结果营养治疗两周后、分娩前与营养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而分娩前与营养治疗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硒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硒酵母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硒酵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硒酵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三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硒酵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补充剂能够进一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同时,也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住院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使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调节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肪因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8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仅予常规宣传教育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瘦蛋白(lept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控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李强 《智慧健康》2022,(24):213-216
目的分析营养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杭州怡养医院接收的80例糖尿病干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和营养干预,评估患者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PG、2hPG、TC、TG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体质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效果显著(P<0.05),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其血脂水平恢复,促进患者建立良好遵医行为与正确健康观念,利于患者维持健康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将100例GDM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MNT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饮食干预治疗。两组患者随访直至分娩结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OGTT-1h PG)、OGTT-2h血糖(OGTT-2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PG、OGTT-1h PG、OGTT-2h PG、TG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TC、HDL-C、LDL-C在治疗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OGTT-1h PG、OGTT-2h PG、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HDL-C、LDL-C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巨大儿、羊水过少或过多、早产、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T有利于改善G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低蛋白饮食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低蛋白饮食方案完成营养治疗,就治疗前后患者蛋白质、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纤维以及系列实验室指标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质、热量以及脂肪情况均低于治疗前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质、热量及脂肪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情况均高于治疗前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PBG2h)、空腹血糖(FBS)、尿肌酐(Cr)、血尿素(Urea)以及尿酸(Ua)指标均低于治疗前糖尿病肾病患者PBG2h、FBS、Cr、Urea以及Ua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白蛋白(ALB)以及血红蛋白(Hb)指标均高于治疗前糖尿病肾病患者ALB以及Hb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方式的有效运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可以发挥显著效果,从而对病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将营养不良状况以及实验室指标显著改善,最终实现糖尿病肾病患者有效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10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控制,比较两组的干预前后营养素、血糖、血脂和并发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能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控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有利于加强对营养素的控制,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20例GDM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运动组和常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及饮食指导,运动组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等长抗阻力运动,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睡前血糖、HbAI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08、0.733、0.516、0.817,均P>0.05);干预后,运动组患者的FPG、2hPG、睡前血糖、HbAIc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t值分别为2.287、2.918、3.374、5.290,均P<0.05);运动组患者的FPG、2hPG、睡前血糖达标率均显著的高于常规组患者(χ2值分别为4.615、6.114、6.984,均P<0.05);运动组患者的胎膜早破、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χ2值分别为4.227、4.232,均P<0.05);运动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χ2=4.183,P<0.05).结论 饮食干预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对G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有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营养门诊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6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GDM患者100例,根据干预前的体质指数(BMI)进行分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由内分泌科的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干预组由营养科医生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干预。两组患者均由产科医师负责定期产检,按照产检流程评估患者和胎儿情况,并由内分泌科和营养科进行联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孕前BMI、膳食评估、营养及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血糖的知识、能力及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血糖的能力更强,依从性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结论对GDM患者进行营养门诊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有助于GDM患者血糖控制,提高GDM患者营养状态及降低妊娠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84例妊娠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饮食治疗对妊娠糖尿病(GDM)的作用。方法回顾本院2000~2002年GDM住院患者84例,严格饮食控制,监测饮食治疗前后血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水平及婴儿出生体重。结果饮食治疗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婴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074±786)g,无巨大胎儿出生。结论严格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娩前)血糖指标、机体代谢指标,并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干预前空腹血糖(FPG)、2hPBG、HbA1c、LDL-C及T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胰岛素使用率、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开展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机体代谢情况,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提高妊娠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莱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GDM患者应用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对照组GDM患者仅采用常规性孕期指导,对两组研究患者均在干预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糖、胰岛素抵抗、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可显著降低GDM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降低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各60例。综合干预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辅以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心理疏导、量化饮食治疗、量化运动治疗及系统强化管理等措施。常规治疗组:仅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综合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控制以及糖化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改善(P<0.01)。结论通过有效的量化饮食治疗、量化运动治疗、坚持药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随时病情监测等形成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风险评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基于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风险评估干预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健康风险评估干预管理可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BMI、血糖、血脂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糖脂代谢与母婴结局的影响,为GDM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GDM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营养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至分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水平,统计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OGTT-1hPG)、餐后2h血糖(OGTT-2hPG)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三酰甘油(TG)与观察组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营养干预可有效调控GDM孕产妇血糖、血脂紊乱,从而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饮食日记联合微信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微信管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饮食日记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产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空腹、早餐后2 h和晚餐后2 h等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日记与微信管理的联合干预,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及时前瞻性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13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前瞻性干预(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自我保健等),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率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前瞻性干预能降低母婴并发症,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将饮食处方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治疗)、观察组(加施饮食处方干预),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血脂、体重等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糖尿病营养软件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