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书书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7,21(8):1429-1431
目的 探讨影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住安徽省立医院的过敏性紫癜肾患儿40例,以同期收住病房的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合并肾损害的为对照组,进行肾损害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肾损害时距离第一次出现皮肤紫癜平均(4.46±1.28)周,首发表现以单纯血尿患儿最多,为15例(37.5%);过敏性紫癜肾患儿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嗜酸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无肾损害患儿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疹反复发生>2周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高于无肾损害患儿.结论 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嗜酸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加,皮疹反复发生>2周是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需密切监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及早发现肾损害,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高患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表现及其在胃镜下改变,以探讨胃镜检查在诊断过敏性紫癜中的意义。方法20例过敏性紫癜腹型患儿均行胃镜检查,分析胃肠表现及胃镜资料。结果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20例,消化道出血3例,呕吐14例,腹泻3例。患儿胃镜下黏膜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特异性改变为散在的出血斑点,部分融合成片,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改变为著。食管黏膜均无异常发现。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以胃肠道症状首发者,早期行胃镜检查,根据其典型胃镜下改变,可以帮助我们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蔡洁  胡波  桂明 《安徽医药》2013,17(2):234-236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征、胃镜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其中69例行胃镜检查患儿的胃镜特点、12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结果。结果患儿均有腹部疼痛,腹痛部位不固定,症状重而腹部体征较轻,腹痛发生1/2~45 d后皮肤出现紫癜。胃镜检查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溃疡,病变以胃窦、胃体、十二指肠降部及球部为主,但十二指肠黏膜改变最严重。采用黏膜尿素酶试验或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54例。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类似皮肤紫癜样病变是其常见的镜下特点,有早期诊断价值。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采用消化内镜等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106例早期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通过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消化内镜诊断,观察胃、十二指肠、结肠黏膜等的病变特点。结果 60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出现胃部和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41例,占总例数的38.7%;十二指肠降部及球降交界部位发生溃疡48例,占总例数的45.3%;患儿出现结节样增生情况11例,占总例数的10.4%;6例患儿胃窦部有可见浅表溃疡,占总例数的5.6%。30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水肿等情况,其中,22例患儿的回肠末端黏膜有充血、水肿情况,还有淤点及淤斑的出现,占总例数的20.8%。结论消化内镜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和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胃镜下胃肠黏膜的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对72例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采用西药治疗.结果:7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检查中,正常黏膜0例,胃炎9例,十二指肠炎19例,胃及十二指肠炎34例,溃疡10例.经西药治疗:治愈48例,占66.7%;好转23例,占31.9%;无效1例,占1.4%.总有效率98.6%.结论:西医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血小板参数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测定,了解不同临床表现的紫癜患儿有无差异,为早期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评价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过敏性紫癜患儿按不同临床表现分为关节型、腹型、混合型、肾型4组,采用细胞分析仪测定每组患儿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4组患儿化验结果.结果 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MPV最高,较关节型、腹型、混合型3组有明显差异(P<0.05),腹型与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皮肤型和肾型2组(P<0.05),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CD+3、CD+4比例较关节型、腹型、混合型3组明显增高(P<0.05).MPV与CD+4正相关(r=0.131,P=0.019).结论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MPV增高,同时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治疗中应注意抗凝及调节免疫处理,同时应注意感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当患儿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异常升高时应注意出现腹部症状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住院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297例(100%)HSP患儿均出现皮疹,其中34例皮疹不典型,合并消化道症状诊断为腹型HSP189例(64%),腹型组中136例患儿以皮肤紫癜首发,所有腹型HSP患儿均有腹痛,部分患儿合并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患儿消化道症状重,腹部体征轻,1例合并肠穿孔,另2例合并肠套叠。52例患儿行胃镜检查: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点、溃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腹型HSP容易被误诊,尽早行内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及误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76例。依据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分为腹型与非腹型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在与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对比的过程中,发现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皮疹、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表现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内镜检查中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溃疡、糜烂、黏膜充血,且病变存在融合的情况,十二指肠与回肠末端病变表现异常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腹型组患者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与清蛋白降低表现的较为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诊断患者病情期间,腹型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的误诊率达到55.3%。结论与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相对比,腹型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的消化道表现更为明显,且内镜检查下的十二指肠与回肠末端病变表现更为严重;根据腹型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的腹部症状予以鉴别,极容易产生误诊,在诊断中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魏明通  胡乃中 《安徽医药》2016,37(5):512-516
目的 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好发于青年(75.7%),春夏冬季(85.7%),发病前有可疑诱因的51.4%,临床表现常为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腹痛性质常为阵发性绞痛、胀痛或隐痛,腹部体征以压痛为主97.1%(68/70),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皮疹出现先于消化道症状易于诊断,皮疹出现迟于消化道症状容易误诊,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误诊率47.1%(33/70)。误诊原因常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者、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等;腹型过敏性紫癜内镜下表现常累及上消化道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球、降部,下消化道常累及回肠末端和直肠,内镜下表现形式常为黏膜的红斑、充血、糜烂、溃疡,常成广泛性病变,其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坏死;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的上肢、躯干紫癜和CRP值升高高于过敏性紫癜无消化道出血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球降部和胃体、胃窦、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常累及;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上肢、躯干的皮疹和CRP的升高有助于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征、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符合过敏性紫癜的一般规律,以冬春季发病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学龄儿童常见,感染是其最常见的诱因,腹型紫癜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当皮疹出现后,本病诊断较易,皮疹出现前,如果能及时行胃镜检查发现胃肠黏膜皮肤紫癜样改变,可诊断本病。结论提高对腹型紫癜的认识,结合合理辅助检查,及早地诊断本病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针对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先根据症状进行休息、饮食、药物、激素等基本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结果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儿起到了免疫调节的作用,获得的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丙种球蛋白对于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5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均行胃镜检查,19例行肠镜检查。结果9例发病前有相应的诱因。54例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且症状重、腹部体征轻,皮肤紫癜均在之后出现:18例出现显性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示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淤斑、糜烂、溃疡形成。病变范围广,以十二指肠壶腹降交界及降结肠,乙状结肠为重,激素治疗有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以症状与体征不符、内镜下胃肠黏膜病变广泛、激素治疗有效为特点,易误诊,需早期行内镜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例1,患者女,11岁。因双下肢紫癜、血尿、眼睑水肿2个月余,在当地卫生院治疗后于1998年4月9日入院。病前3天曾患“感冒”。查体:BP13.3/8kPa。双眼睑轻度水肿,咽不红,心肺及腹正常,双下肢陈旧性紫癜,皮疹直径1~4mm,略高出皮面,双侧对称。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 ,蛋白 。血小板计数166×10~9/L;血红蛋白130g/L;白细胞12.0×10’/l,淋巴细胞0.34,中性粒细胞0.66。出、凝血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资料,对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之后,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获得有效治疗出院。同时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盲区加以避免,将护理的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意义,同时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腹痛部位多变而不固定,自觉症状明显但体征轻,单用解痉剂、抗酸剂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早期胃镜检查见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胃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H2受体阻滞剂、654-2、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寻求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过敏性紫癜患儿,特别是腹型过敏性紫癜及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健康儿童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对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规组予常规治疗,均随访,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特别是腹型及反复发作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实验组复发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诱因之一,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尤其反复发作及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降低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患儿应用粪便钙卫蛋白指标检测对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到医院诊治的56例炎症性肠病患儿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健康体检的56例受检者列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观察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疾病活动度患儿的粪便钙卫蛋白,分析粪便钙卫蛋白指标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急性肠炎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克罗恩病发作期组、腹型过敏性紫癜组(P <0.05)。中重度活动度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高于轻度活动度组(P <0.05)。粪便钙卫蛋白诊断炎症性肠病患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00%、92.00%。结论粪便钙卫蛋白用于炎症性肠病患儿的检测价值良好,有利于鉴别炎症性肠病类型,可作为炎症性肠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为该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36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6例有不同程度的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的黏膜受损,21例出现腹疼,50%的患者出现呕血、便血,大便潜血全部阳性,腹疼发生后2~14 d出现下肢紫癜.内镜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广泛多发的出血点、红斑、糜烂、溃疡,小肠病变较重.解痉剂和抑酸药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有效.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广泛散在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雪花状多发性溃疡.小肠病变程度重于胃和结肠.其典型的临床和内镜表现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及认识。方法以郑州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52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时未出现皮肤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消化道症状主要为单纯腹痛35例(67.3%)、腹痛便血8例(15.4%)、腹痛呕吐5例(9.6%)、腹痛腹胀4例(7.7%)。内镜下主要表现34例为弥漫性糜烂或多发小溃疡伴出血(65.4%),11例出现为略突出黏膜的点片状出血和淤斑、红斑(21.2%),4例小结节状增生(7.7%),弥漫性出血3例(5.7%)。病变在十二指肠出现率最高且最严重(31例,59.6%),其次胃(10例,19.2%),升结肠(9例,17.3%),全结肠(2例,3.8%),食道未见(0例,0%)。44例(86.0%)患儿在内镜检查后1-4 d内出现皮肤紫癜,8例至出院未出现皮肤紫癜,其中4例失防。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程度存在胃肠道黏膜受累情况,十二指肠病变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受累表现尤为明显,在皮肤紫癜出现之前内镜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酸性灌肠液对兔肠黏膜损伤情况。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只,分别用食用醋(A组)、生理盐水(B组)灌肠。测定灌肠前后血钾变化,检查粪便涂片肠黏膜脱落细胞;将兔直肠、结肠远近端肠壁制作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肠黏膜充血、水肿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结果 A组灌肠后血钾下降;肠黏膜表面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脱落明显,间质水肿,见炎细胞浸润;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细胞损伤较严重,内质网水肿,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B组各种改变较轻。结论酸性灌肠液对肠黏膜损伤较中性灌肠液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