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在根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A组患者行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Gissane角、Bo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AO-FAS优良率95.56%,B组AOFAS优良率9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将4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SandersⅡ型组、SandersⅢ型组及SandersⅣ型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评分及跟骨角宽度、跟骨高度及长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及Maryland足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2520,P=0.3512;F=0.3253,P=0.5421;F=0.7547,P=0.6759);治疗后三组患者跟骨角宽度均降低,而跟骨高度及长度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无再手术及关节融合者。结论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可得到有效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取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的功能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显著大于本组术前(均P<0.05),距下关节面移位均显著小于本组术前(均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距下关节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边缘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和腓肠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相比,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较好,且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低、住院天数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跟骨骨折采用经皮骨折间隙入路撬拨复位加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跟骨骨折患者中选取36例40足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经皮骨折间隙入路撬拨复位加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跟骨结节关节角、跟骨交叉角、跟骨宽度和跟骨高度变化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后跟骨结节关节角、跟骨交叉角、跟骨宽度和跟骨高度同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经皮骨折间隙入路撬拨复位加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治疗跟骨骨折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辅助撬拨复位联合跟腱旁切口置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12月确诊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28例,采用跗骨窦小切口辅助撬拨微创复位,经跟腱旁切口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用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结果26例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2例失访,术后跟骨结节角和交叉角恢复良好,无术口皮肤坏死感染、腓骨肌腱炎等的并发症出现,根据AOFAS评分标准,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3%。结论跗骨窦切口微创撬拨复位、经跟腱旁切口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切口并发症少,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将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82例足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随访时间12~42个月。结果82例术后X线检查,钢板、螺钉位置满意,无感染病例,踝关节活动功能良好,无内固定失败者。出现跟部增宽、距下关节炎3例,皮肤边缘坏死1例,经换药等治疗后愈合。螺钉后退刺激皮肤不适1例,跟垫处疼痛3例,但不影响功能。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恢复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平整,维持正常足弓形态和跟骨宽度是治疗的重点,恰当地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正确地骨折复位和术后处理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通过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行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术前、术后1周、1年行X线检查,测量跟骨高度和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恢复情况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年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跟骨高度和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均明显增加,跟骨宽度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1年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跟骨宽度与术后一周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的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要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11.1%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恢复患者跟骨骨折部位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方面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优势,因此,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条件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当作为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解剖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跟外侧L形切口入路手术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Sanders分型Ⅱ-Ⅳ的跟骨骨折26足行切开复位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8足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果:全部病例获3个月至3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4.5个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优良率为90.0%。结论:跟骨解剖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固定牢靠,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后的并发症降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跟骨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给予跟骨骨折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与后足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位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治的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3处患侧跟骨关节内骨折实施外扩大的切口,通过根骨板对其进行固定,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可能性加以分析和探讨。结果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23处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优良率高达76.8%。结论通过使用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明确患者的固定和复位关键点,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通过有效的无创操作方案获得更好疗效。该种治疗方案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钢板固定术在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完成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患者, 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扩大外侧入路进行手术, 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跟骨解剖结构(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87±7.63)min, 长于对照组的(46.41±5.92)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3.28±5.04)ml, 少于对照组的(94.23±7.18)ml(P<0.05)。术后6个月, 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升高, 跟骨宽度均降低(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 两组AOFAS评分均升高, 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8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40例,Ⅰ组患者在闭合复位后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Ⅱ组患者在切开复位后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Ⅰ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Ⅱ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观察结果和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复位良好、固定可靠,且手术用时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优选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各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保守组),2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组),比较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估。结果 4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随访19.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保守组优良率为77.8%,手术组优良率为8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但疗效无明显差别,因此跟骨骨折治疗要结合临床个性化特点选择治疗方法,以消除关节面的不平整和恢复Bolher角、Gissane角为目的,最大可能地恢复足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创空心螺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5月广东省水电医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组和解剖组,各40例。解剖组给予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微创组给予微创空心螺钉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解剖学指标、疼痛情况和足部功能及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解剖组,出血量少于解剖组,完全负重时间早于解剖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B_?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解剖组(P<0.05),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高于解剖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5%,明显低于解剖组的25.0%(P<0.05)。结论:微创空心螺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 Ⅱ、Ⅲ型跟骨骨折均有较好效果,但微创空心螺钉治疗操作更便捷,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缓解疼痛,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跗骨骨折,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发生率渐增,而跟骨关节内骨折又是其中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种,针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对跟骨解剖结构及跟骨关节内骨折分型的研究,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成为主流。植骨是术中维持跟骨距下关节面的复位及骨折复位后跟骨体骨缺损处理的一种选择,但在植骨与否及植骨材料的选择中目前仍分歧较大,国内外未达成共识。文章着重针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是否需要植骨及植骨材料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距跟关节骨折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治疗累及距跟关节骨折患者,共计87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临床传统手术复位方法,治疗组44例,采用多根骨圆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有效率为86.0%;治疗组患者中发生1例治疗失败;对照组患者中,术后Bohler角未恢复正常4例,发生深部感染2例,治疗失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方法是一种有效治疗累及距跟关节骨折的手段,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石膏外固定术保守治疗。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优良率高达71.88%;对照组优良率为6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L形入路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运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纳入的96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8例,A组采取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B组采取L形入路,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A组优良率87.50%高于B组75.00%(P<0.05)。治疗前两组的Bohler角、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高于B组(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B组14.58%(P <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运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距下关节撑开器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58例,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实验组术中实施距下关节撑开器复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斯氏针牵引与撬拨复位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跟骨高度、Bohler角均短于或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在手术中应用距下关节撑开器干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VSA疼痛评分、住院时间、AOFAS总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结果观察组VSA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94±0.68)分、(10.8±3.4)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OFAS总评分、生活质量评分(74.68±12.26)分、(86.33±14.20)分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减轻软组织损伤,并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