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共有80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将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的方法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采用,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后,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对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经后外侧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29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为29例,予以经后外侧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5.86%),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实施经后外侧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治疗手段,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和触觉评分、伤椎高度和Cobb角度、不良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比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与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观察组(n=50),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对照组(n=50),对比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的80%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临床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伤椎置钉,可提高手术效果,且具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的6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患者采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B组仅采用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由于实施联合手术,手术时间稍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快,患者术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好;两组患者术前椎体情况近似,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有所提高,Cobb角下降,A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B组(20%)。结论 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好,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每组34例,采用ISS评分方法对患者损伤程度进行评定,并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分别采用一期肢体手术、四肢手术内固定;一期肢体手术,二期脊柱手术;先脊柱手术,二期肢体手术等;术后随访,采用ASIA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术前、术后评定。结果:术后6周前路手术患者的伤锥高度、运动评分、Cobb角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46周,平均(18.22±2.30)周。结论:对于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治疗方案的确定,应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一味界定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患者进行前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患者30例,对其使用前后路手术进行治疗。其中进行前路手术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患者有13例,采用前方减压法,加椎体钛网重建钉板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进行后路手术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患者有17例,采用后路减压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长达一年半的随访。结果通过对3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患者进行前后路手术,术后进行随访,时间长达一年半左右。患者的后凸成角在手术前的平均角度为27°,手术后平均角度为10°;患者的恢复程度均达到Frankel l~3级。结论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截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促使患者更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病例是医院骨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后入路手术治疗,48例)、参照组(接受前入路手术治疗,48例),对比临床疗效、ODI评分、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比参照组(72.92%)高,研究组治疗后ODI评分显著比参照组低,研究组治疗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均显著比参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4.17%)显著比参照组(20.83%)低,P<0.05。结论后入路手术可显著改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减轻功能障碍,恢复椎体前后缘高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椎体前后边缘高度以及Cobb角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6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1.3%。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手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名患者,随机分配各50例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后路融合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两组在经过治疗后ASIS感觉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MBI评分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对常规组采取跨伤椎固定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经伤椎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JOA、V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骨折恢复情况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72例患者,其中3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等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过程中具有疼痛小、恢复快和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围术期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围术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选择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伤椎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obb角为(3.1±0.7)°,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分别为(89.7±5.2)%和(90.5±4.4)%,VAS评分为(1.5±0.6)分,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率为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法联合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给予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经后路前中柱稳定性重建术治疗,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聊城市光明医院所收治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40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0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经后路前中柱稳定性重建术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大出血、一过性神经根损伤、钛网位置不良)显著性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经后路前中柱稳定性重建术治疗,并发症明显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与经伤椎内固定的治疗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跨伤椎内固定组(37例)和经伤椎内固定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局部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情况等临床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经伤椎内固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跨伤椎内固定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跨伤椎内固定组患者植骨融合31例(83.78%),经伤椎内固定组植骨融合36例(92.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伤椎内固定组患者治疗各时期的VAS评分均稍低于跨伤椎内固定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跨伤椎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能够获得更高的植骨融合率,患者脊柱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标准纳入460例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差异分为前路组214例,后路组2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后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及Cobb角矫正率、术后前后径比恢复以及横断面、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前路组(P0.05)。结论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相比,后路手术效果更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模式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82%(3/44),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13/44);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43/44),高于参照组的84.09%(37/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期间,予以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