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用于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其种类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的质量优劣关系到人们的用药安全。而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除了有产地、采收时间、加工炮制工艺等诸多方面外,中药的贮藏条件对保证其质量也至关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就中药贮藏的标准规定讲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2.
5-羟甲基糠醛(5-HMF)是中药中广泛存在的化学成分,在中药炮制、贮藏、配伍过程中含量变化明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5-HMF具有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抗过敏、保护神经细胞、抗炎等药理作用。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5-HMF在中药道地性、炮制加工、贮藏方面的含量变化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中药材质量标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卢萍红 《中国药业》2010,19(24):68-68
中药材品质的好坏与贮藏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为确保中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必须对中药材发生虫蛀霉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合理的贮藏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治病的疗效.影响药物质量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二:一是中药材本身的质量;二是药房工作人员对中药材贮藏、管理质量的好坏.笔者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多年从事中药保管工作的经验体会,就如何提高中药质量,加强中药库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12):1289-1291
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现象,会导致某些化学成分含量下降、升高或新成分的产生。了解贮藏过程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改善贮藏条件,可以制定合理的贮藏期。为了保证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笔者建议,在控制有效成分含量指标的同时,应增加新产生的或含量升高的化学成分的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贸易市场的发展,中成药生产的扩大,中药外贸的崛起,中药材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中药材质量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着重从中药材生产、采收、贮藏三个环节影响其质量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中药材质量的优劣是保证中药疗效的核心和根本。中药品质的好坏受来源、产地、季节、采收时机和加工炮制、贮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对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和方法潮湿是引起中药材虫蛀,霉变及有效成分分解的主要原因,采收加工后的中药材,必须及时干燥至安全水分限度,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中药饮片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必须熟悉各种饮片的性能,摸清饮片贮藏养护规律。结果和结论中药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怕冻,有的易吸湿,为保证中药质量,必须熟悉各种中药的性能,应根据中药贮藏养护规律,及其自身特性妥善养护,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林玉萍 《海峡药学》2000,12(Z1):125
中药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有空气、温度、湿度、日光、霉菌等以及昆虫、鼠类.它们能使中药材的化学成份发生相互作用,相互抑制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为确保中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必须对中药材采购和验收进行严格把关,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合理的贮藏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的来源、产地、采收季节、加工方法和贮藏条件下的中药进行品质的比较,发现药材的成分会有明显的差异,分析出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此作为中药材质量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王振国 《中国药房》2007,18(6):479-480
目的: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管部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须特殊保存的中药按药用部位、剂型等进行归类,对中药贮藏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尤其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贮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按单位类别、区域位置不同,监管应有所侧重,以确保中药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品质的优劣与中成药质量关系密切。中药材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而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又受中药品种、产地的地理及气候条件、采收时期、加工方法和贮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一致,使之对中成药的质量及疗效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国家药典、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中的中药材品种绝大部份未规定有效成分含量,中成药生产企业为了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在企业内控标准中对投料的中药材品质优劣制定检验标准,保证原料药的质量极为重要。对中药材内在品质的鉴定要依靠科学实验的方法,取得准确的实验数据为依据。三七【Pan…  相似文献   

14.
《中南药学》2015,(5):547-550
在贮藏过程中,中药材的质量与温度、湿度、环境含氧量、化学环境、光照、药材含水量、包装材料、贮藏前的加工方式等8个方面的因素有关。降低温度、湿度、环境含氧量、光照、含水量,改善包装材料,改变仓库的化学环境和贮藏前的加工方式,进行多方位的控制,可以更好地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中药材GAP,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和中药标准化、现代化问题,让中药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从现实角度说,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中药制药企业实施GMP的重点配套工程,是确保中药质量的“绿色工程”。但是,各地在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对中药材GAP的认识及运行管理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和国外中药热 ,中成药生产的扩大、中药外贸的崛起 ,中药材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从中药材生产、采取、贮藏三个环节浅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及对策。1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1.1 产地及栽培 我国幅员辽阔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天然资源 ,许多著名药材都是来自野生动植物 ,如甘草、麝香、冬虫夏草、蟾蜍等。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药材用量也在不断增长 ,许多品种音靠野生品供应远不能满足医疗的需要。逐步地变野生药材为家种、家养 ,是解决药材生产问题的一条重要途…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己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中药材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中药制品的质量及疗效.因此,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势在必行的,也可以通过此途径确保中药材质量,加速中药材进入国际市场.实施GAP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包括栽培管理、质量检测、种质资源、包装运输贮藏、采收加工、生态环境、人员培训及文献记录和档案保管等相关中药材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18.
梁德军  赵希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67-168,171
本文从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以及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药材的品种管理、种植、采收、加工等以及中药材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忽视中药和中药汤剂使用的配伍禁忌,并且在中药的应用中没有遵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以及辨病施治特点。同时中药在应用过程中有时采取现代西医理论指导,对中药的不良反应缺乏系统和高度的认识,两种以上中药配用不得当,中西医使用配伍禁忌不合理。因此,要从中药的品种、种植、采收、加工炮制以及使用中的各个环节抓起,规范中药材市场的管理措施,提高制药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硫熏法加工的研究现状及其二氧化硫残留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熏是中药材加工、储存、养护的传统方法之一,应用普遍,但硫熏后中药材化学成分会发生量变或质变,影响其药理作用。本文就中药材硫熏的弊端及其二氧化硫残留检测方法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控制硫熏在中药材加工贮藏中的使用,制订科学、合理、规范的中药二氧化硫残留检测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析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晔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227-228
目的掌握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提高中药材质量,增进药物疗效,弘扬中药文化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方法从中药的栽培和养殖、产地不同、采收季节和时间不同、贮藏养护、药材掺假掺杂等五个方面探析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结果探明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从各个方面予以重视,保质寻新,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结论切实保证中药质优效佳,药材好,药效才好,促进中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