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是指各种胃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主要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故又称为胃排空延迟症〔1,2〕。它是胃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报道也愈来愈多,但仍时有误诊、误治的报道。刘玉石等〔3〕收集国内外文献...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2 7岁。发现右下腹肿块1月余。不发烧 ,无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等 ,大小便均正常 ,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 ,未果 ,后转来我院。门诊以“右下腹包块”收住外科。查体 :T 36 .5℃ ,P 80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8/10kPa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志清 ,精神好 ,自动体位 ,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腹部平坦 ,腹式呼吸正常。无压痛 ,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墨菲氏征 (- ) ,右下腹可扪及一大小约为 6cm× 7cm× 7cm的肿物 ,质硬 ,固定 ,轻度压痛 ,腹部叩诊鼓音 ,无移动性浊音 ,叩诊肠鸣音无亢…  相似文献   

3.
报告28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其中27例伴有脊髓病或神经根病,1例伴有食道压迫症。全部病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DISH伴有颈脊髓压迫的手术优良率为83.3%;伴有胸脊髓压迫的手术优良率为66%。对手术治疗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5.
臀肌挛缩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国  肖进 《中国骨伤》2000,13(4):242-242
臀肌挛缩症主要是由于臀肌纤维变性挛缩而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和屈曲障碍 ,具有特殊的步态和体征。本病好发于儿童 ,但由于病因不明 ,加之认识不足 ,常有误诊。现将我科从 1988~ 1995年诊治 114例加以总结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4例 ,其中男 72例 ,女 42例 ;年龄 4~ 16岁 ,平均 8岁 ;其中 4~ 10岁 82例 ,11~ 14岁 30例 ,15~ 16岁 2例。只有一例为单侧 ,其余均为双侧病变。全部病例都有反复多次接受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史。1 2 临床表现 患者均表现有同样的步态和体征。站立和行走时双足外旋 ,呈“外八字”步态 ,…  相似文献   

6.
叶必鹏 《消化外科》2002,1(2):128-13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回顾。结果 19例患经稀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并经对症处理3-7周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属非机械性梗阻,胃镜不仅对残胃无力有诊断作用,且有明显治疗作用,一经诊断明确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手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7.
皮质醇增多症是因肾上腺过度分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912年由Harvey Cushing首先报道,故又称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皮质醇增多症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多发于20~45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8。  相似文献   

8.
纵隔巨大良性畸胎瘤的诊断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4年 11月至今 ,我们共收治纵隔良性巨大畸胎瘤 11例 ,现将诊断治疗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1岁 3个月~ 6 7岁 ,平均 30 2岁。X线胸片显示 11例良性畸胎瘤的体积均占据了一侧胸腔。肿瘤位于右侧 5例 ,左侧 4例 ,双侧 2例。肿瘤体积最大者是 1例 15岁男孩 ,达 30cm× 2 0cm× 18cm ,重 4 6g,占体重 1 8 5 ,肿瘤呈双侧生长 ,占据了左右胸腔的3 4。肿瘤体积最小者是 1岁 3个月男婴 ,右胸腔内 2个肿瘤体积分别为 10cm× 8cm× 4cm和 5cm× 3cm× 3cm。病史最短者仅 2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特点及改良手术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至2002年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病人并对手术疗效加以分析。结果16例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JOA评分为6~11分,平均9.5分,恢复率为73.9%,优良率为83.5%。结论临床表现结合CT及MRI检查是诊断胸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段,改良的外科技术较为安全可靠,手术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巨输尿管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输尿管症系输尿管严重扩张以致不能产生有效蠕动而形成,是一种少见输尿管疾病,临床上以腰痛、血尿、尿路感染及继发结石为主要表现,但无特异性,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89年9月~1997年12月收治巨输尿管症1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6~43岁,平均27岁。病程20d~10年,平均10个月。其中左侧6例,右侧4例,双侧1例。10例有腰部胀痛,伴肉眼血尿5例。患侧继发肾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3例,其中肾绞痛反复发作1例,1例有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史。女性3例均有尿频…  相似文献   

11.
12.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总结纵巨大淋巴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6例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病人,男女各3例,按Frizzera分类标准分为局灶性,多中心性HV型各1例、多中心性Mix型3例,PC型1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除1例多中心性Mix型病人术后4年复发,再接受第2次后术治疗,余5例病人均长期生存。结论:该症只要无系统功能严重受累,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效果不明显,但对多中心性或术中无法完全切除者,术后可考虎辅助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院治疗胃平滑肌肉瘤 (GLS)的临床经验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33年来收治的 GLS 21例的临床资料 ,生存过程描述采用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 .结果本组 GLS以上腹胀痛不适、上消化道出血及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尤为突出 .本组肿瘤全切除的 12例患者 5年、 10年生存率为 67%和 50% ,肿瘤不全切除的 8例患者仅 2例生存了 5年 , 10年生存率为 0,本组总的 5年、 10年生存率为 47%和 37% .结论 GLS是胃部常见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但临床极易误诊 ,故应提高警惕 ,综合分析 ,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为了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对原发肿瘤主张肿瘤全切除 ,对术后的复发灶和转移灶 ,主张积极的再切除 ,但不主张行扩大的淋巴结清除术 .  相似文献   

14.
术前化疗对胰腺癌细胞凋亡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瘳泉  赵玉沛  蔡力行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3):146-148,I007
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化疗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为临床制定合理的胰腺癌化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DNA末端标记法对30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化疗和未化疗和术后病理切片进行肿瘤细胞凋亡的检测,同时对比观察它们HE染色的组织结构变化 。  相似文献   

15.
黄勇  郭盖章 《腹部外科》2013,(6):405-407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21例胃间质瘤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随访患者生存情况.21例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3±2)岁.结果所有21例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CD117阳性20例(95.2%),CD34阳性17例(81.0%).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0例随访6~24个月,3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其余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胃间质瘤的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应充分评估其危险度,采取适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恶性程度高、术后易复发的患者,个体化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1989年3月~2004年6月通过6例经我科手术诊治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结果6例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相符率为33.3%(2/6),随访5月-8年,均无复发。结论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为罕见病。术前诊断率低,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确定,本病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左侧肾上腺区特殊囊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提高对胃重复囊肿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的认识. 方法 2010年4月和2011年8月分别收治左侧肾上腺区特殊囊性占位病变1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8及42岁.患者均无特殊临床表现.超声及CT检查提示左肾上腺区囊肿,囊壁较厚且与胃大弯侧胃壁粘连.病变大小分别为5 cm×6 cm×7 cm及8 cm×12 cm×13 cm,囊内有分隔,动脉期无明显强化.术前诊断为左侧肾上腺区域囊性占位病变(肾上腺囊肿伴出血或感染).2例均施行后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结合文献分析囊肿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手术顺利.术中明确囊肿紧邻左肾上腺且部分囊壁与胃大弯侧胃壁粘连紧密,但并不与胃腔相通.病理证实为胃重复囊肿.2例分别随访8个月及2年,左肾上腺区均未见囊肿复发,胃镜检查未见异常. 结论 成人胃重复囊肿临床罕见,术前确诊困难,超声及CT检查对定位、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内镜超声及其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有望确诊.应纳入左侧肾上腺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之列.本病有潜在恶变性,腹腔镜手术切除是主要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子卫  韩文妙 《腹部外科》2001,14(5):267-269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来收治的 14例残胃癌。结果 残胃癌多见于男性 (13∶1) ;初次手术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12例 ;初次手术距残胃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 15 .5年 ;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饱胀、腹痛、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等。残胃病变有 7例在吻合口。11例施行手术 ,其中 2例行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 ,7例行捷径手术及造瘘手术。病理检查有 8例为印戒细胞癌或低分化腺癌。结论 残胃癌多发生于初次胃部分切除术后 10年以上 ,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 ,病变主要位于吻合口附近 ,男性多于女性。当胃切除术后 10年以上 ,出现胃痛症状 ,上腹不适、饱胀、消瘦 ,或不明原因的贫血、上消化道出血 ,以及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等 ,应考虑到残胃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 ,早期施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所致气管软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7年本院收治的16例巨大甲状腺肿所致气管软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Valsalva—Mueller test,甲状腺疾病经病理检查确诊;处理方法包括病变甲状腺组织切除手术和各种气道重建术。结果16例巨大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巨大甲状腺肿患者术前应行Valsalva-Muellertest判断有无气管软化.并在术中认真探查。气管悬吊术和气管切开术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所致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胃Dieulafoy病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的微创诊治方法。方法对本组1993年~2003年收治的15例胃Dieulafoy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一阶段(1993年~1995年,共4例病人)对该病认识不足,确诊率低,采用传统的剖腹切开胃体探查,手术出血多,2例盲目胃大切、1例剖腹4次、1例死亡。第二、第三阶段(1996年~2003年,共11例病人)总结第一阶段的经验,胃镜的确诊率100%,胃镜临时止血率100%,胃镜硬化治疗持久止血率达80%。术中联合胃镜指示病灶,行胃壁楔形切除(2例使用腹腔镜技术),无1例死亡。结论胃镜是胃Dieulafoy病诊断及治疗的首选,若胃镜下止血效果不确切,应及时中转手术。术中联合胃镜、腹腔镜治疗具有手术简单、微创、无污染腹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