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以来,笔者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45例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脑挫裂伤10例,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内血肿6例,原发性脑于损伤3例,弥漫性轴素损伤4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9例,人院时GCS评分均在3~7分。人院后3天内行气管切开21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死亡2例。3~7天内行气管切开15例,合并肺部感染8例,死亡4例。7~14天内行气管切开9例,合并肺部感染9例,死亡7例。2讨论通过上述资料显示,早期行气管切开,能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最终降低患者死亡率。2.1重度颅脑损伤病…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 2 0 0 0年共抢治重度颅脑损伤 2 3例 ,其中行气管切开术 14例。针对气管切开术后造成肺部感染的因素 ,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 ,现介绍如下。1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因素1.1 环境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 ,气管切开常在床边进行。气管切开为一人工气道 ,环境中空气直接吸入肺内 ,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湿润、温暖及滤过作用 ,故病室内环境是造成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1.2 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 :麻醉气管内插管、口鼻腔及气管内吸痰的局部刺激及损伤 ,使局部抵抗力降低 ,造成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上用于抢救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度颅脑损伤等危重病的重要技术。我院神经外科的ICU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33例,并发肺感染25例。  相似文献   

4.
气管内冲洗治疗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 1996年以来先后收治院内外由于颅脑及神经肌肉疾病行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 2 5例 ,采用气管内冲洗治疗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2 5例 ,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2 0~ 6 5岁 ,其中 8例为重症肌无力危象 ,5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6例急性脊髓炎 ,6例为颅脑外伤和急性脑血管病。全部病例均并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体温 38~39.5℃ ,肺部可闻及不同程度的痰鸣及干湿性罗音。2 方  法准备 1台管道吸引器及 1台电动吸引器 (备用 )、吸痰盘、 10条左右的一次性吸痰管 ,根据需要备好抗生素及…  相似文献   

5.
曹爱芝 《中医药导报》2013,(10):131-13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后采用中医护理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痰液阻塞情况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O.05)。两组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发生肺内感染,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在肺内感染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虽无法降低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患者肺内感染的发生率,但可降低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痰液阻塞情况方面的发生率,且能明显缩短肺内感染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行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病员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开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认真严格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行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病员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开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认真严格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6-2011.6我院79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采用规范性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79例中9例(11.39%)发生肺部感染,除2例(为院前感染)死于脑干功能衰竭,余感染均得到及时控制。9例中3例为院前感染,另6例(7.59%)合并有严重双侧肺挫裂伤及人院前误吸诱发肺部感染。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规范性护理,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据药敏试验结果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实验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疗程14d。结果实验组呼吸道分泌物、发热、血白细胞及分类、肺部哆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0.
105例重型脑外伤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 1996年 8月~ 1998年 9月共收治重型脑外伤患者 10 5例 ,其中脑挫伤 32例 ,硬膜外血肿 2 3例 ,硬膜下血肿 2 8例 ,脑干损伤 9例 ,脑外伤并发脑疝 3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重视病情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多较严重而复杂 ,特别是复合外伤者 ,病程长 ,多突变。及时动态地抓住病情的变化 ,为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可靠的依据 ,具有重要意义。1.1 意识状态 :颅脑损伤易继发颅内血肿 ,而颅内血肿又是导致脑疝最常见的病因。发现的早晚与处理是否及时得当 ,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残疾。因此伤后2 4~ 4 8小时内应重点观察…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我院于1993~1998年曾手术治疗了18例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并发脑疝的患者,手术方式均在彻底止血、清理血肿的同时,保留硬膜完整,而且骨瓣复位、固定,并且术后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 年龄在2~14岁以下者5例;14~35岁以下者10例;35~55岁者3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受伤方式多为直接损伤,如棒击、车祸等,也有间接损伤和不明原因的损伤。患者均为急性,病程3~10小时,有二次昏迷史者7例,占40%。术前检查:意识均在浅昏迷…  相似文献   

12.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由于昏迷、卧床时间长、病情危重、抵抗感染能力下降 ,使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居首位[1 - 2 ] 。笔者通过近 2年对 46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感染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感对策 ,使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由原来的 2 7%降至 8%。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 ,男 42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1 6岁 ,平均 2 7.5岁 ;其中弥漫性脑损伤 1 1例 ,外伤性颅内血肿 2 1例 ,实质内 (多发 )血肿 8例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底骨折 6例。2 因素分析2 1 术前因素 气管切开前 ,由于患者多处于…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易引起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功能不全、呼吸遭分泌物增多或减少、呼吸系统院内感染、肺不张,可出现肺功能障碍,这是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脑外科2007年1-4月收治3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LS评分3~5分),由于加强了气道护理,有效地维持呼吸功能,纠正了呼吸系统并发症或避免了呼吸系统相关后遗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8月共收治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7例,病情危重,均存在不同程度昏迷。而做好呼吸道护理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其中GCS3~5分11例,GCS6~8分1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伤8例;硬膜下血肿并脑内血肿6例;脑挫裂伤4例;硬膜下血肿6例。其中手术19例,气管切开17例。治疗结果:良好13例,中残7例,重残3例,死亡4例。2 护理体会2.1 加强呼吸道的早期管理:患者入院后及时清除口腔内血液、呕吐物及分泌物,取出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顽固性呢逆不少见。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佳。1995年以来,笔者对27例重度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采用柿蒂汤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7例患者均采用国际哥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均为重度颅脑损伤。其中脑挫裂伤5例,硬膜外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内血肿5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8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5~78岁,平均34.4岁。手术9例,非手术18例。2治疗方法27例患者,均在排除胃贮留,电解质紊乱后,使用本法。方法如下。柿蒂10g,丁香3g,沉香1.5g(研未冲服)、枳壳70g,刀豆10g,肉桂6g,…  相似文献   

16.
急重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危重、昏迷、呼吸道梗阻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1994年 3月— 2 0 0 1年 7月我科共对 66例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6例患者中 ,男 5 4例 ,女 12例 ;年龄 3 2~ 66岁 ,平均 49岁 ;昏迷 2 6例 ,上呼吸道不畅 2 1例 ,肺炎 17例 ,破伤风杆菌感染 2例。2 护  理2 1 合理的卧位 为防止内套管角度变化太大压迫、损伤气管内壁而采取去枕平卧位。在临床实践中 ,如果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有肺部感染且双肺感染程度相同 ,则叩背、吸痰差别不大 ;如双侧X片呈感染程度差异明显 ,则应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时观察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间实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7—70岁之间,其中17例曲颅脑重度损伤,19例为呼吸道梗阻,4例为颈椎骨骨折伴高位截瘫所致的呼吸机麻痹。结果:气管切开置管时间为9~36天,平均19.5天。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脑疝,其余38例均未发生气管切开并发症,顺利出院,恢复良好。结论:通过术中术后的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观察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从而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胃肠出血临床常见,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阻止病情的恶性循环发展,降低死亡率。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此类病人3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龄42.5岁,有胃病史3例。头颅CT检查,脑挫伤21例,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6例,脑内血肿3例,其中23例继发脑疝形成。胃肠出血的临床表现以黑便为最常见症状,本组36例,占全组病例的94.7%,其它症状有粘膜苍白,血色素、红细胞正积下降等。本组病例以咖啡色胃液,胃液潜血阳性为诊断依据,治疗效果以胃管抽取胃液…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病情严重,病死率达30%~50%。2000年10月—2006年8月本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2例,行气管切开58例,现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15~73岁,平均44岁;深昏迷21例,中度昏迷23例,浅昏迷14例;GCS评分3~5分23例,6~8分35例。合并肺炎16例(肺炎发生在气管切开前10例,切开后6例),其中死亡4例占7%。气管切开时间2~34 d,平均16 d。本组除6例因原发伤过重死亡外,其余经积极有效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2护理2·1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的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呼吸机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的护理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1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以及综合化的护理后也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脑疝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后的患者进行妥善的呼吸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存在,并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