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降糖,口服伊托必利等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治疗组口服泮托拉唑。4周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内镜下食管炎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内镜检查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降糖,口服伊托必利等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治疗组口服泮托拉唑。4周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内镜下食管炎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内镜检查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刘顺庚  赵静 《光明中医》2013,(11):2307-2308
目的 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7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组(A组)37例与温胆汤加减组(B组)37例,观察两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结果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温胆汤加减组明显优于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组.结论 温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蒙药阿木日-6联合泮托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内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2次/d,多潘立酮片10mg,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木日-6丸3g,2次/d,口服,共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治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13.33%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别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阿木日-6联合泮托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其有效性优于泮托拉唑、多潘立酮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泮托拉唑胶囊40 mg口服,1次/d;气滞胃痛颗粒5 g口服,3次/d。服用2周后单独使用气滞胃痛颗粒,剂量同前,继续服药2周后观察疗效。对照组予泮托拉唑胶囊40 mg口服,1次/d;莫沙必利片5 mg饭前30 min口服,3次/d。服用2周后单独使用莫沙必利片,剂量同前,继续服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廉华 《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76-177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壁黏膜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伊托比利与泮托拉唑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伊托比利与泮托拉唑联用治疗)和对照组45例(伊托比利与雷尼替联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为73.33%(33/4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伊托比利与泮托拉唑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上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运动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故对RE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RE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和伊托必利联合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伊托必利联合铝碳酸镁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都通过胃镜检验证明,随机分成3组各50例:Ⅰ组服用伊托必利片(商品名为比佳斯),1次50mg,1天3次,饭前15分钟口服;Ⅱ组服用铝碳酸镁(商品名为威地美)1次1.0g,1天3次,饭后1小时口服;Ⅲ组按Ⅰ组,Ⅱ组方法联用伊托必利及铝碳酸镁。医治四周后复查胃镜,比较3组的恶心、呕吐、腹痛及腹胀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治后3组患者症状显著缓解,伊托必利联用铝碳酸镁组(Ⅲ组)对各种症状改善疗效都显著好于伊托必利组(Ⅰ组)及铝碳酸镁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Ⅲ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明显好于Ⅰ组及Ⅱ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铝碳酸镁医治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安全,有效,优于单用伊托必利或铝碳酸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和泮托拉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低于实验组的90.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不良反应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7例经内镜确诊为RE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对照组: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于治疗后8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观察镜下RE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6%,镜下有效率90.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5%,镜下有效率7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雷尼替丁联合西沙必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和伊托必利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0年间来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随即分为三组,实验组用埃索美拉唑和伊托必利联合给药治疗,另外两组分别单独用埃索美拉唑或伊托必利,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病人治疗效果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单独给药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1.1%、22.2%和27.8%,总体有效率分别为100%、83.3%和77.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和伊托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沉香降气散联合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雷贝拉唑10mg/次,2次/d,晨起及睡前口服;伊托必利50mg/次,3次/d,餐前30min口服。治疗组31例沉香降气散(沉香4g后下,砂仁5g后下,香附10g,川楝子15g,玄胡索10g,吴茱萸4g,黄连6g,刺猬皮15g,太子参12g),1剂/d,水煎200m L,早晚温服;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胃镜、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评价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1.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沉香降气散联合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服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服用铝碳酸镁片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主要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2%,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改善症状积分和复发情况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柴苏降逆汤联合PPI制剂泮托拉唑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门诊有反酸、烧心等表现的患者80例,全部经过胃镜检查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洛杉矶分级法A级-D级),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PPI制剂(泮托拉唑片)40 mg,每日1次,每次1片,治疗1月;治疗组在使用泮托拉唑片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拟药物柴苏降逆汤口服,每日1次。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都能有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胃镜下表现都明显好转,且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胃镜下表现两者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柴苏降逆汤联合PPI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胆宁片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口服铝碳酸镁片治疗,治疗组20例口服胆宁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宁片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用西沙比利缓解食管反流(GERD)症状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及其安全性。方法:86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联用西沙比利,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反流症状改善情况和胃镜下食道炎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5.46,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于反流性食道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RE)的疗效。方法 将 2 19例经胃镜确诊的RE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服用泮托拉唑 4 0mg 1次 /d和吗丁啉 10mg 3次 /d ,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 2 0mg 2次 /d和吗丁啉 10mg 3次 /d。结果 治疗组轻度显效率 94 % ,中、重度显效率 91% ;而对照组轻度显效率 90 % ,中、重度显效率 70 %。轻度RE显效率 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重度RE显效率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R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红元 《新中医》2015,47(4):81-84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镁及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予以埃索美拉唑镁及伊托必利片治疗;实验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苏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食管动力、主要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4周后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力和远端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周后吞咽成功率、体部障碍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烧心、反酸和胸痛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临床总有效率实验组95.56%,对照组76.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镁及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用西药治疗可更好改善食管动力和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