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类中风病诊断方案、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类中风辨证论治等五个方面论述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认为类中风概念因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 ,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展 ,最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指出 ,在中风病的发展史上 ,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 ,而又不同程度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其中 ,风眩为本虚标实证 ,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风痱主病在肝肾 ,涉及心、脾 ,治宜熄风开窍、祛痰通络。风痹由气虚血虚 ,痰瘀痹阻脉络所致 ,治宜平肝熄风、通达脉络。风癔 ,主病在脾者为气虚痰盛兼有内风 ,属风痰闭阻清窍 ,阻滞舌本脉络。其中 ,风痰阻络者 ,治宜祛风除痰 ,宣窍活络 ;肾虚精亏者 ,治宜滋阴益髓 ,补肾利窍  相似文献   

2.
从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类中风病诊断方案、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类中风辨证论治等五个方面论述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认为类中风概念因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展,最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指出,在中风病的发展史上,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而又不同程度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其中,风眩为本虚标实证,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风痱主病在肝肾,涉及心、脾,治宜熄风开窍、祛痰通络。风痹由气虚血虚,痰瘀痹阻脉络所致,宜平肝熄风、通达脉络。风癔,主病在脾者为气虚痰盛兼有内风,属风痰闭阻清窍、阻滞舌本脉络。其中,风痰阻络者,治宜祛风除痰,宣窍活络;肾虚精亏者,治宜滋阴益髓,补肾利窍。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刘渊《医学纂要》中风的相关内容,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刘渊认为中风病的病因为元阳衰弱,邪气乘虚而入,认识到中风的痰多为虚痰,应以健脾暖肾法祛痰,肢体的拘急或弛纵在于气血的变动,拘急为血虚,弛纵为气虚。同时,刘渊以经络循行及脏腑的症状特点独创六经辨治中风,将中风病定位分型,治疗上喜用温补峻厉之剂,重视扶阳填阴。  相似文献   

4.
中风的病机是痰浊内蕴,瘀血阻络,它贯穿在中风病的先兆期、发作期、恢复期。笔者以痰瘀交阻理论作指导,运用化瘀祛痰通络治法,对中风病61例进行了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1例中风病中,男40例,女21例。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2岁。61例中先兆期4例,发作  相似文献   

5.
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沈宝藩,路桂英新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830000)中风病是中医内科四大病证(风、痨、臌、膈)之一,现代医学之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我院中风病科研组自1982年以来应用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有关问题作粗浅的探讨。1....  相似文献   

6.
王光耀  张倩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65-1267,1280
根据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认为中风病急性期是风、火、痰、瘀、气、虚六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相互影响,于分秒之间病机瞬息万变;虚为中风之本,气机逆乱为中风之基,风、火、痰、瘀为中风之邪,六种病机相兼为病,相互消长;提出“整体性、多元性、一方合多法”围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中风病病机的探讨,阐述清热解毒法是中风病的治疗大法。方法:根据中风病的发病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风的病机演变规律。结果:内生热毒乃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热毒犯脑损络为其病理的主导机制,火热痰瘀等病理产物互结,郁闭脑窍是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结论:内生热毒是中风病机转归之关键,清热解毒当属防治中风之大法  相似文献   

8.
痰邪既是中风的病因,也是中风的病理产物,与中风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风后吞咽困难作为中风病的一个重要合并证候,亦当从痰论治.笔者从痰论治中风后吞咽困难有着深厚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风后遗症治疗心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药在中风后遗症的综合康复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中医理论认为,中风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年老体虚,肝肾不足为本,痰瘀阻络为标,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益气活血祛瘀、健脾祛痰利湿、养心安神定志、补肾填精益髓等治疗方法,同时配合针灸、按摩以及康复训练,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并因其常遗留后遗症,并反复发作而使治疗颇为棘手.中风之发病主要与风、火、痰、气、瘀有关,而痰在中风的病因病症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痰可分为风痰、湿痰、热痰,贯穿于中风病的整个发病过程.结合理论、文献及临床实际应用,笔者认为重视痰证的治疗无论是在中风的急性进展期、恢复期还是预防中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远玲 《光明中医》1997,12(4):4-6
中风病从痰辨治八法远玲于建华山东省潍坊市中医医院(261041)主题词:中风病/中医药治疗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痰在中风病中既是诱发因素,又是病理产物,痰与中风的发病、病理演变关系密切。近年来,我们在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在清热熄风、活血通...  相似文献   

12.
刘耀东  孙丽萍 《光明中医》2010,25(10):1898-1898
立足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中风病临床实际,探讨中风病的病机,提出"风"为中风病的发病特点,中风先兆与始发期由风引起,中风急性期内风已息,不可轻言息风,则应围绕痰浊瘀血火,立足于活血通络化痰清热解毒通腑等,脑中风之恢复期补虚防止风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风与气虚、瘀血、痰湿等致病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中风病机假说。方法:通过对古今中风医案中的方药进行统计挖掘,分析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的医案用药频率及演变特点,获得相关致病因素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补气、活血、化痰类中药在古今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气虚、瘀血、痰湿是导致缺血性中风病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是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气虚生痰、瘀阻脑络"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发病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回顾中风病的发病学 ,对近 10年来中风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 ,提出以下学说 :中风病肾虚肇基学说 ;中风病病因积累学说 ;中风病正衰积损学说 ;痰瘀互阻学说 ;中风毒邪论 ;瘀血阻络学说 ;形神失调学说 ;其他发病学说。认为对中风的认识 ,古往今来 ,经历了由外风到内风 ,由外感到内伤的漫长过程 ,目前正由重瘀时代、重痰时代、重痰瘀时代向中风毒邪论方向发展 ,逐渐形成了中风以虚为本 ,风、火、痰、瘀、毒众邪为害的病机认识 ,丰富了中风病的发生学  相似文献   

15.
从消积导滞法论治中风,由于食积可以生痰、痰郁日久阻滞气机、化热生风、甚则痰瘀互结从而导致中风病的发生或者复发,消积导滞法以中风的防治为根本出发点,探讨了饮食积滞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整个过程的地位,突显了消积导滞法在防治中风病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导涤体内伏痰,是防治中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中风痰浊致病的理论根源,认为痰是中风发病的病理基础,祛痰法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并提出治痰8法。  相似文献   

17.
气机升降逆乱是中风病病机之关键,贯穿于中风全过程。中风病常见的痰、瘀、火、风等病理产物均由气机逆乱,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所致。治疗中风病当重调气,调气之法有通腑、调肝之分,临证当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新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 从中风病定义看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中风病定义将中风发病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即正气内虚 ;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脑脉闭阻。其中正气内虚为病之根本 ,是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基础 ,也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的前提。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是中风发病之枢 ,此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演变规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旭 《光明中医》2010,25(3):411-412
本文根据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发病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演变规律,认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发病诱因,风痰上扰,络破血溢是出血性中风的直接病因,而脑出血后,痰瘀、水毒等病理产物互结,郁闭脑窍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改变,并指出痰热腑实是出血性中风病机转归之关键,以期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名探源及病机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现在多归属"中风"范畴。为正确认识中风病的诊治,文章回顾历代文献对中风病的病因、症状以及病机的各种论述观点,并对其进行了归纳,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摈弃了外风致病学说,认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风、火、痰、瘀是其外在表现,提示人们在治疗大法中不可因"中风"之名而滥用"祛风"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