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厚刚  何广  孙玮  欧乐豹 《吉林医学》2012,33(17):3694-3695
目的:探讨腮腺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腮腺区肿瘤手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7例,术后并发涎漏1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5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术后2年复发1例。结论:腮腺区肿瘤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效果好,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冷冻切片病检在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的护理要点和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方法对69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及口腔护理;术后加强创口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随访观察1~9年。结果 69例中,肿瘤复发2例,并发暂时性面瘫5例,涎瘘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2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腮腺肿瘤9HD%来自腺上皮,良性者以多形性腺瘤为最多见,约占腮腺肿瘤的70%。而腮腺多形性腺瘤与面神经关系密切,且有低度恶变及复发倾向,故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要求保护面神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复发,面神经解剖及腮腺浅叶切除术是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经典术式。经典手术需要切除腮腺导管及腮腺浅叶,从而导致腮腺功能丧失及面容改变,为此我们改进术式,保留腮腺导管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曾钟杰  吴波  毕丹 《重庆医学》2012,41(28):2947-2948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50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直径大于2.0cm)患者均采用腮腺腺体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式治疗,术后疗效分析。结果对50例患者均采用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术后均无永久性面瘫发生,涎瘘3例,无复发病例。结论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由于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率较高 ,腮腺区一些恶性肿瘤也较常见 ,严禁行单纯的肿物摘除术 ,必须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术。作者从1997~ 2 0 0 0年共行 68例此手术 ,无一肿物复发 ,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从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共行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共计 68例。其中男 32例 ,女 36例。年龄 2~ 5 2岁。腮腺多形性腺瘤 4 8例 ,粘液表皮样癌 12例 ,腺样囊性癌 2例 ,腮腺区淋巴结结核 3例 ,腮腺淋巴上皮病 1例 ,腮腺区血管瘤 1例 ,腮腺区巨大脂肪瘤 1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切口 :…  相似文献   

6.
钟广发 《广东医学》1998,19(4):261-262
报告腮人面神经鞘瘤6例,4例有面部麻木、胀痛异样感,5例术前误诊为腮腺混合瘤;其中2例术时神经保存完好,术后无面瘫、2例施行了神经切除;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了讨论。认为腮腺区肿瘤出现顼神经功能障碍,而影像学检查呈性表现或并发其它部位神经源性肿瘤时,应考虑本病。起自面神经干或主要分支,手术保留面神经主干而将肿瘤摘除,在恶性肿瘤患者当肿瘤广泛切除后,应立即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7.
对89例腮腺混合瘤患者行腮腺混合瘤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术后发生窒息1例,暂时性面瘫6例,涎瘘2例,味觉出汗综合征3例。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提出加强术后窒息、面瘫、涎瘘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的范围及如何防止面神经损伤,肿瘤局部复发和涎瘘,方法:分析腮腺混合瘤98例的临床资料。按肿瘤所在的区域选择手术进路。结果: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范围可在腮腺浅叶内作局部广泛切除。随访1.5-15年,随访率90.8%。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涎瘘。出现暂时性面瘫9例。术后1.5-2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6例。3个月后恢复3例。结论:腮腺混合瘤手术范围可在腮腺浅叶区域进行局部广泛切除。面神经损伤,肿瘤局部复发和涎瘘均可防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3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腮腺内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膜的神经源性良性肿瘤,易误诊,若术中发现肿瘤与面神经联系紧密,应考虑此病,并保留面神经结构和功能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造成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后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对76例腮腺混合瘤的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观察其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有26例手术后出现面瘫,占34%。其中腮腺区域性切除者面瘫发生率为22.2%,为暂时性面瘫;行腮腺浅叶和瘤体切除者面瘫的发生率为37.9%,均为暂时性面瘫;全叶切除者发生率为46%,1例为永久性面瘫。结论手术方式、手术范围、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是影响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面瘫的发生率与手术术式、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面神经的解剖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32例腮腺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132例经病理证实为腮腺混合瘤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由于包膜不完整及多灶性的特点,术中采用“无瘤”操作及摘除周围部分正常腺体是避免肿瘤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男,32岁,因右面颊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5年余入院。检查发现:右侧腮腺区耳垂前方约3 cm处可扪及两个约2cm × 2 cm × 2.5 cm和 1cm ×1 cm× 0.5 cm大小卵圆形包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前后排列,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小无粘连,体位移动实验(-)。临床诊断为“右腮腺混合瘤”。常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右腮腺包块切除术+右面神经解剖术”。取腮腺“S”型切口,翻起皮瓣,分离显露腮腺导管,于腮腺浅叶组织内见沿导管前后排列2cm×2cm×2.5cm和1cm×1cm×0.5 cm大…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例 1,男 ,5 7岁 ,右耳屏前无痛性缓慢生长肿块 3年 ,约3cm× 2cm× 1.5cm大小 ,肿物活动 ,表面光滑 ,无面瘫。B超诊断为右腮腺混合瘤。术中所见 :肿物包膜完整 ,光滑实性 ,与面神经颊支相粘连。完整剥离肿物并摘除。术后患者无面瘫症状。病理诊断为 :AntoniA型。显微镜下结构 :纤维形细胞平行排列成束状 ,长杆状核排列成栅栏状 ,血管管腔扩大 ,管壁增厚 ,可见玻璃样变。例 2 ,女 ,4 3岁 ,偶然发现右耳垂前下方有一无痛性活动肿块 ,约 2cm× 1.5cm× 1cm大小 ,肿物表面光滑 ,质地中等 ,口角偶有抽搐。B超诊断为实性占位。术中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对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的效果,通过对8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8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通过回顾病史、临床检查、辅助检查、手术方式、愈后情况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与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可收到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对107例腮腺混合瘤术后患者进行随访中,发现复发15例,复发率占14.01%,而15例复发患者中,单纯作肿瘤摘除术后复发12例,复发率占40%,作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占6%,作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后复发为0,复发率与手术方式有密切关系。认为对该瘤首次术式应行腮腺浅叶甚至全叶切除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面神经解剖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我科施行腮腺肿瘤切除术101例。面神经解剖86例(85.1%,86/101)。面神经总干解剖15例,面神经下颌缘支解剖71例。3例恶性肿瘤和12例小腺瘤未行面神经解剖。腮腺局部切除12例,腮腺浅叶切除74例,腮腺全切除15例。结果:全组术后随访9~33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4例术后腮腺瘘,7~10d痊愈。1例永久性面瘫。无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面神经解剖有助于完整切除腮腺肿瘤和防止面神经医原性损伤。美蓝染色可在术中有效识别面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