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外脱位较为罕见,我科于1996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4岁,汽车驾驶员。因车祸致颌面部外伤9天,于1996年8月19日由基层卫生院转至我院。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一般情况良好。专科检查:颌面部左右明显不对称。右颊部、咬肌区稍肿胀,左颊部、颧颞部明显肿胀外凸。左颧弓根部外上方可触及脱位的髁状突。左下颌后退,张闭口受限,76河间明显错位,咬关系紊乱。经摄下颌骨前位片、颞下颌关节侧位片及术中证实为左颞下颌关节外脱位。诊断:右下颌l骨体骨折伴陈旧性左颞下颌关节外脱位。入院后先行手法复位及上下牙弓…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儿童髁突骨折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7例儿童髁突骨折患者采取牙弓夹板结扎固定配合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颌间牵引14~28 d后行颞下颌关节功能训练。结果 3例低位骨折患者保守治疗14 d后无效,12例治疗效果良好,1例出现偏侧咬合,1例出现轻度张口受限。结论对于无严重移位或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儿童髁突骨折患者,采取牙弓夹板结扎固定配合正畸固定矫治器的方法可取得较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髁状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慢性创伤性关节炎的一般规律.方法 髁状突骨折致慢性创伤性关节炎病例32例.对此组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23/32,71.8%)存在开口受限,7例(7/32,21.9%)有单纯关节弹响,2例(2/32,6.3%)为关节单纯疼痛;22例单侧髁状突骨折中5例(5/22,22.7%)对侧关节逐渐发生轻重不等骨关节病.结论 髁状突骨折经治疗后遗留的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其临床表现为关节运动受限、疼痛、弹响等,且以关节运动受限为主.单侧髁状突骨折病例,其未骨折侧亦可发生损伤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穿腮腺手术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1例(共36侧)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患者,穿腮腺入路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术、髁突骨折碎片取出术并髁突成形术。术后观察面型、张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损伤、有无唾液腺瘘及复查颌面部CT观察骨折段的复位情况等。 结果24例(共29侧)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术,7例(共7侧)髁突骨折碎片取出术并髁突成形术,术后随访6 ~ 18个月(平均11.3个月);通过穿腮腺手术径路骨折断端复位准确、固定良好、咬合功能恢复正常、面部外形均满意;4例患者早期出现Ⅰ~Ⅱ度张口受限,经过张闭口训练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暂时性麻痹,8周后均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唾液腺瘘,经过加压包2周后扎后创口愈合;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紊乱症,有关节弹响、疼痛等。 结论穿腮腺手术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下颌髁状突骨折移位的分类——附56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用放射学分析进行下颌髁状突骨折的分类 ,并确定髁状突骨折移位与治疗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诊治 5 6例 72侧髁状突骨折 ,患者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平均 9天后进行检查。常规 X线检查包括曲面体层和后前位片。另外 ,2 0例 2 8侧髁状突骨折患者还进行了矢状及冠状位的 CT检查。根据 X光片发现 ,将髁状突骨折移位进行分类。只有髁状突完全脱出于关节窝外的骨折才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 X线片结果 ,72侧髁状突骨折中 ,6例 ( 11% )无移位 ,10例 ( 18% )斜形骨折 ,6例 ( 11% )移位 ,6例 ( 11% )前脱位 ,3例 ( 5 % )后脱位 ,8例( 14 % )外侧脱位 ,14例 ( 2 5 % )内侧脱位 ,3例 ( 5 % )水平脱位 ( P<0 .0 0 1)。 16例行颌间结扎。大多数患者 ( 71% )有开放复位的指征。 40例 ( 71% )患者进行了术后平均 2年的随访。在进行闭合性复位治疗的患者中 ,并发症如错、下颌不对称、咀嚼功能减退 ,关节与咀嚼肌区的疼痛明显多于手术治疗的病人。结论 骨折髁状突的脱位术前可用曲面体层与后前位 X光片进行诊断 ,而且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为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作者收治的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2~46岁,就诊时间1~28 d。主要临床表现为张口受限、咬合错乱、患侧下颌升支垂直高度减低、颞下颌关节区压痛以及髁状突动度减弱等。所有患者X线片均显示髁状突颈部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CT、MRI及手术探查观察无髁突骨折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后的变化,为该疾患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关节组2009—2010年收治的无髁突骨折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患者7例11侧关节纳入研究。所有患者伤前均无关节症状,但在伤后出现长时间的关节区疼痛和开口受限,其中6例合并面部骨折,曾在其他医院或由其他医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区的MRI检查,对受伤后即刻和再次就诊的CT进行比较。所有病例进行了手术探查,术中所见进一步证实影像学的变化。结果:CT显示,87.5%(7/8)的髁突在受伤即刻表面骨质"完好",而伤后1个月至1a出现骨质破坏。伤后1个月至1a的MRI检查显示,所有11侧关节均出现盘前移位,90.9%(10/11)的髁突伴骨质破坏。手术探查显示,2侧关节出现骨性黏连,3侧关节髁突表面骨质破坏与关节窝纤维性黏连,5侧关节髁突表面软骨变性伴黏连,1侧关节髁突表面软骨无明显破坏,关节盘前移位但形态尚可。结论:无髁突骨折的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如伴关节盘前移位,可导致骨关节病和(或)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5岁,因外伤致上前牙缺损、反、牙槽骨塌陷,影响进食与面容,于2005-01-01由兰州来我科就诊。病史:患者于2004-05-14,因外伤致11脱落,3223向舌侧移位,上颌中切牙区牙槽骨塌陷及上颌骨多处骨折,下颌骨沿34之间纵形骨折,远中段错位,曾在当地医院行颌骨骨折断端固定。术后1年来我院就诊。口外检查:上颌唇面部低平,下颌前突,成反状。张闭口不受限。口内检查:11缺失,局部牙槽骨塌陷,22、22反牙合,2向远中倾斜移位,牙槽骨吸收、松动Ⅲ度;433、54334对刃牙合,321123排列不齐、前突,5445向近中倾斜(图1)。X光片显示:上、下颌骨内有多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的治疗方法,并比较髁突骨折不同处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2013年间收治28例、44侧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患者,22侧髁突囊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中注意保护翼外肌的附着;其余22侧采取保守治疗,术前或术中取模,术后配戴颌垫并配合弹性牵引及开口训练。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治疗结果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手术治疗组髁突骨折22侧,术后髁突位置基本回复到关节窝内17侧,其牙弓宽度及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术后髁突仍然脱出关节窝5侧;保守治疗组22侧,术后髁突成功回复到关节窝内4侧,其余18侧脱出关节窝,其面下1/3仍有不同程度增宽。手术治疗组疗效评分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 对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患者,应在保持翼外肌良好附着的前提下,对脱位的髁突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这样有利于脱位的髁突恢复到正常的生理位置,维持下颌骨的正常宽度。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1 0岁 ,主因车祸颌面部外伤伴张闭口受限 1 7天入院。患者外伤前“地抱天”8年病史。入院后检查 :全身情况好 ,双侧颞下颌关节区压痛 ,髁状突活动明显减弱 ,开口度 1cm ,开口型无偏斜 ,双侧第一恒磨牙早接触 ,前磨牙区替牙列期 ,前牙轻度开牙合。入院后给予消炎消肿治疗 ,在局麻下行双侧髁状突骨折颌间复位固定术并同时纠正前牙反牙合。两周后拆除颌间固定并行开口锻炼 ,两周后开口度 3cm ,开口型无偏斜 ,牙合关系正常且前牙反牙合得以纠正。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患者均应及早给予纠正 ,否则影响上颌骨的正常发育。双侧髁状突…  相似文献   

11.
儿童髁突囊内骨折常见,若治疗不当会引起后遗症。本文报告1例儿童双侧髁突骨折外上脱位伴颏部骨折,外院颏部骨折固定术后咬合紊乱。重新手术,颏部骨折复位固定,恢复牙弓宽度,关闭舌侧裂隙。手法复位双侧外脱位的髁突,使其进入关节窝内。采用改良牙弓夹板进行颌间结扎牵引,改善咬合关系。术后随访显示,髁突位于关节窝内、双侧髁突和关节窝均愈合改建,咬合关系良好。该病例提示,儿童双侧髁突囊内骨折外上脱位伴颏部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牙弓宽度,纠正外脱位的髁突。  相似文献   

12.
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及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目的 探讨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和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髁突骨折72例97侧(单侧47例,双侧25例)。陈旧性骨折12例,髁颈和髁颈下骨折81例,移位和脱位骨折90例。8侧未手术,7侧髁突摘除,6侧升支垂直截骨间接复位,76侧直接复位。59侧单板固定,21侧双板固定,2侧螺钉穿接固定,有22侧髁突呈游离再植,68例经颌后入路,21侧经耳屏前入路。术后1~3个月复查9例,3~6个月36例,6个月以上27例,复查内容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改建,伤口愈合、面型、he关系、下颌运动、关节症状、神经损伤。结果 感染2侧,错he2例,假关节2侧,接骨板断裂3侧,接骨板变形2侧,骨折块再移位7侧,髁突吸收6侧,张口受限7例,关节疼痛5侧,关节杂音5侧,面神经损伤9例。并发症发生率33%(24/72例),排除医源性因素后的并发症率14%(10/72例)。结论 切开复位及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髁颈和髁颈下移位及脱位骨折的效方法,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再植是治疗髁突陈旧性骨折的可选择方法。低位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应采用颌后入路,接骨板应沿后外缘作张力带固定,髁颈下严重移位和陈旧性骨折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偿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CT和MRI检查,研究髁突矢状骨折后骨折移位和关节盘移位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41侧)髁突矢状骨折CT检查,将骨折分为:裂隙型、移位型和脱位型.根据MRI检查结果将关节盘的移位程度分为A型移位、B型移位;按照异常颓后附着的形态分为拉长型和断裂型.19例(32侧)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结果 41侧髁突矢状骨折的CT结果显示:裂隙型5侧(12%)、移位型18侧(44%)、脱位型18侧(44%).在MRI斜矢状位上,裂隙型骨折5侧,关节盘位于正常位置;移位型骨折15侧,其中A型移位3侧,B型移位12侧;脱位型骨折12侧,关节盘均为B型移位.关节盘颞后附着形态:裂隙型骨折中4侧(4/5)正常形态;移位型骨折中14侧(14/15)颞后附着拉长;12侧脱位型骨折均颞后附着断裂.髁突矢状骨折20侧(63%)显示关节上腔积液;裂隙型骨折中,1侧(1/5)关节上腔积液;移位型和脱位型骨折中,分别有13侧(13/15)和6侧(6/12)关节上腔积液.结论 髁突矢状骨折后,关节积液、关节盘移位和颞后附着形态与骨折块的移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D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22例28侧DSFMC分型,总结各类型DSFMC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张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DSFMC以Ⅱ型骨折最多,占57%;其次为Ⅲ型骨折和Ⅰ型骨折,分别占25%和18%。②5侧Ⅰ型骨折均行骨折片摘除术;16侧Ⅱ型骨折中,9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5侧行骨折片摘除,2侧切除髁突;Ⅲ型骨折中有5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2侧行摘除骨碎片,修整髁突残端。③22例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张口度为33.9 mm,平均张口偏斜1.5 mm,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咬合关系完全恢复正常17例,5例术后仍有1~2 mm的前牙开!,经调!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④术后再植髁突未见明显吸收,微型接骨板无明显变形。结论DSFMC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张口度、张口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再植髁突无明显吸收。  相似文献   

15.
暴力复位致咀嚼肌群痉挛一例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512000)刘涛张穗媛笔者曾遇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暴力复位后导致咀嚼肌群痉挛一例。患者陈某,女,60岁。张口受限一周,于1995年4月6日来我科就诊。一周前晨起打哈欠后不能闭口,下颌运动障碍。在当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口入路治疗髁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作疗效分析.方法:通过类"S"腮腺切口,经改良的腮腺入路,直达髁突骨折处,对髁颈和髁颈下骨折27 例34 侧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 月~5 年复查,包括拍摄全景片,记录张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外伤前后咬合力的改变,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1 例 1侧钛板断裂,2 例2 侧骨折未完全复位; 6 例7 侧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2 例2 侧部分恢复,4 例5 侧完全恢复.2 例张口受限,轻度咬合痛,3 例关节弹响.结论:改良的腮腺入路法治疗髁突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达到髁突骨折解剖复位,钛板坚强内固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颞颌关节的关节盘由较厚的前带,薄的中间带和最厚的后带组成,各部分之间无明显的界限。闭口时,后方肥厚部位于髁状突顶上方,中间部则位于髁状突前上方与关节前结节后下方之间,而前方肥厚部位于髁状突的前方。关节内障碍可由关节盘前方移位引起;  相似文献   

18.
颞下颌关节前方脱位最为常见。近年来有少数报导中央性脱位,髁状突通过关节凹顶的骨折处脱入颅中凹。还有个案报导后方脱位,髁状突脱入外耳道。颞下颌关  相似文献   

19.
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大于30°~45°、下颌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m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颌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3~6个月复诊,检查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面型对称,开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1周颌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示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患者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翼外肌-髁突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髁突骨折伴外上方脱位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髁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髁突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且具有发病率增加的趋势~[1].有少数患者在髁突骨折的同时发生了髁突残端的外上方脱位,这类髁突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现报告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两例伴外上方脱位之髁突骨折,并探讨其发生与治疗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