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 《当代医学》2022,28(6):52-55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夹闭术对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Hunt-Hess分级及预后优良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翼点入路,n=45)与观察组(眶上外侧入路,n=53)。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预后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骨瓣大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夹闭术在Ⅰ~Ⅲ级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其余14例行经腹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照组)。术后均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对照组1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均无复发或癌转移。结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较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而两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王晓锋  邬哲慧  张志文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57-1358
目的探讨在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中,对比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方式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前外侧入路方式治疗疾病,而实验组则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手术情况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在患者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上,实验组功能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疾病,相比应用前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康复时间短及手术预后效果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方式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52)和试验组(n=53),对照组采用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试验组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两组患者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较术前略有上升,白细介素(IL-6)指标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美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相比,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具有创面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势,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经腹入路手术前可切除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腹入路手术的适应证,旨在研究术前如何正确的估计经腹入路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探查手术或术中更换为胸腹联合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单纯经腹入路手术未能切除的贲门癌病历。对患者临床表现、术前检查、病理检查、术中所见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于术中发现腹腔内广泛转移,术后均于1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期为3.7月;15例术中改成胸腹联合入路完成手术,术后均于3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期为6.5个月。所有患者就诊时吞咽困难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x线示贲门区充盈缺损、黏膜破坏和中断、胃体缩小、胃底广泛增厚。胃镜病理诊断3s例为低分化腺癌,20例为中分化及高分化腺癌。其中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腺鳞癌。结论提高经腹入路手术切除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前正确的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手术后肘关节功能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肱骨髁间骨折44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可能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内固定方式、手术入路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手术入路是影响肘关节术后功能的独立因素。结论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及手术入路是影响肱骨髁间骨折术后功能的独立因素,因此,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骨折分型有助于骨科医生对手术的预后进行判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有助于获得相对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侧脑室肿瘤的切除一般采用两种手术方式:经皮质入路或经胼胝体入路.主要讨论采用经皮质入路的手术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侧脑室肿瘤所采用的经皮质入路的术式,同时对经皮质入路的风险、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手术中没有1例死亡,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16例.术后持续性发生癫痫3例,硬膜下积液4例,暂时性视野缺损5例,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外血肿3例,脑积水2例.结论对于侧脑室肿瘤,经皮质手术能够提供清晰的手术操作空间并能较好地操作,此术式的关键是知道各皮层的功能解剖,肿瘤的定位和血管供应.了解经皮质入路的优势和缺点能够更有效和安全地切除肿瘤.18例病人(有效率为81%[59.72%,94.81%)]有较好的预后,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功能状态,有较低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夹闭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翼点入路治疗的4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或门诊随访,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0例;轻度残疾者:14例;重度残疾者:6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2例.结论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野显露清楚,对脑组织损伤小,夹闭可靠,疗效满意;尽早手术能降低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9.
改良翼点颅中窝底入路全切跨硬膜内外天幕上下巨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经改良翼点颅中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巨大跨硬膜内外天幕上下肿瘤5例,预后良好,术手入路改使术野暴露良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显微镜下从外侧裂入路与常规经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手术治疗该病的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2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达到外科开颅血肿除术指征患者各100例,采取两种不同入路(即从外侧裂或经皮质常规入路)经治疗后,并对比和分析经这两种入路手术方法治疗的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随访半年以上,常规入路治疗100例病人85例生活可以自理,8例生活需人照顾,3例死亡,4例因效果不佳,治疗时间及费用问题,家属放弃治疗;经外侧裂显微入路治疗100例,87例生活可自理,9例需人照顾,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其选择要根据患者术前病情轻重缓急而决定,正确的手术入路对患者预后有明显的改善,而不是盲目地一味选择经外侧裂入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的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侧入路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患者45例作 为实验组,回顾采用双侧入路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 患者的预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精神障碍发生率、嗅神经损伤发生率、住院费用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根据患者自身的综合情况,采用单侧入路的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术中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翼点锁孔手术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包括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手术效果等.结果 经手术治疗,15例患者共16个动脉瘤均一次性夹闭成功.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翼点锁孔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明显降低了创伤,减少了无效暴露.术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三角肌中心入路手术,对照组采用经胸大肌与三角肌入路手术,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3.65%,对照组优良率为88.8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三角肌中心入路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相对于经胸大肌与三角肌入路,具有预后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颅咽管瘤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9例患儿全切除14例(73.7%),次全切除5例(26.3%)。手术入路包括经额底纵裂入路10例,经翼点入路7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2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15例,电解质紊乱14例,垂体功能低下10例,癫痫5例,颅内感染4例,中枢性高热3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19例,垂体功能低下需要长期激素替代10例,因垂体功能低下死亡2例。结论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合理的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改善颅咽管瘤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92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分为内镜组(n=36)和开颅组(n=56);内镜组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开颅组行外侧裂入路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1 d,内镜组CRP、PCT和IL-6水平低于开颅组(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NDS评分低于开颅组,且ADL评分高于开颅组(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相比外侧裂入路开颅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效果更好,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16.
王艳军  邢婷婷  孙政 《安徽医学》2018,39(4):474-477
目的 比较经侧裂入路与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经侧裂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20例(经皮层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观察组(2.4 ±0.4)h,对照组(3.1 ±0.6)h]、残余血肿少[观察组(9.2 ±4.1)mL,对照组(12.7 ±3.9)mL],术后脑梗死、再出血、癫痫等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观察组18例,对照组9例)、6月(观察组19例,对照组10例)预后良好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性高、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不同手术方式对肿瘤全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其中颅中窝型5例,采取颧弓-翼点入路和颞底-硬膜外入路;后颅窝型5例,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骑跨型15例,采取颞底-天幕和幕上下联合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以CT、MRI为主要依据,显微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挽救鼻咽癌放疗失败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84例,其治疗方式为手术经鼻锥内翻入路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放疗。另66例患者为对照组,其治疗方式为经口腔硬腭入路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总平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腔硬腭入路手术治疗鼻咽癌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切除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生存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腮腺深叶肿瘤的手术径路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安徽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37例腮腺深叶肿瘤患者根据其肿瘤病变分为良性组(n=19)和恶性组(n=18),分别采用口内直接入路、口内外联合入路和口外入路手术径路,统计复发率及患者预后效果.结果良性组患者无复发,恶性组出现5例复发,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结论手术径路的选择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目前治疗腮腺深叶肿瘤的术式还不成熟,医务工作者应不断调整,寻找更为合适的改良术式.  相似文献   

20.
崔伟  杨伟国  郭明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42-42,29
目的分析术后甲亢复发二次手术的原因、对策、适应症、效果及预后状况,探讨减少术后甲亢复发的术中措施。方法采用外侧入路包膜内切除腺体55%~80%,切除残留峡部、锥体叶,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创口负压吸引。结果随访2年,全组治愈。结论采用新式入路,降低手术难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使部分复发患者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