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莹  王呈  黄强  王满宜 《山东医药》2010,50(44):5-6,19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固定(MIPO)治疗单侧肱骨干骨折后肱骨旋转畸形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4例单侧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MIPO方法进行治疗,术后以CT测量患者双侧肱骨头的后倾角,以健侧后倾角作为参考,计算患肢术后肱骨干旋转的角度。结果术后有16例肱骨远端发生外旋,旋转角度14.8°±11.5°;8例远端发生内旋,旋转角度21.9°±15.8°。24例患者总体旋转畸形17.2°±13.2°,9例旋转畸形超过20°,其中4例超过30°。结论闭合复位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术中要注意肱骨干旋转畸形的发生,闭合复位MIPO方法平均有17.2°旋转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2.
1975~1995年,我院收治翻转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38例(包括闭合复位失败6例),经切开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15岁,平均7岁。右侧23例,左侧15例。新鲜骨折35例,陈旧性骨折3例。伤后1~3周内手术35例,3周后手术3例。手术方法:在全麻或臂丛阻滞麻醉下,上臂用气囊止血带。取肘外侧切口长4~5cm,显露肱骨外侧髁断面及翻转骨块。先清除关节内血肿、粘连及碎骨片,再按骨块旋转的相反方向使其复位,准确对合关节面。对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前臂伸肌腱短缩者,均切开肱骨远端外侧骨膜,向远侧分离…  相似文献   

3.
儿童肱骨外髁小移位骨折有时不愈合;有时在某些畸形疼痛或尺神经病已经发展的情况下才发现不连接。众所周知,如不复位,肱骨外髁骨骺  相似文献   

4.
张敏刚  田洪民 《山东医药》2005,45(18):71-72
约占小儿肘部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根据内上髁(骨骺)移位的程度分为:①Ⅰ度损伤:内上髁(骨骺)分离,移位较小。②Ⅱ度损伤:撕脱的内上髁(骨骺)向下、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③Ⅲ度损伤:撕脱的内上髁(骨骺)嵌夹在内侧关节间隙,肘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④Ⅳ度损伤:肘关节向后或外后侧脱位,撕脱的内上髁(骨骺)嵌夹在关节内。肱骨内上髁骨折后肘关节处于部分屈曲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深对脊椎结核并侧方移位的理解,提高对脊椎结核稳定性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脊椎结核并侧方移位4例,分析临床资料、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结果 4例均出现患椎的病理性骨折脱位。2例为胸腰段结核,另2例为腰椎结核。3例椎体侧方移位1度,无瘫痪,另1例椎体侧方移位2度并出现下肢完全瘫痪。经后路脊柱内固定及侧前方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脊椎结核并侧方移位好发于胸腰段和腰椎,脊柱稳定性被破坏,须行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6.
吴海星  孙玉华 《山东医药》2001,41(18):76-76
自 198 5年 10月以来 ,我科收治 3 80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采用牵抖法整复、纸壳或夹板外固定 ,疗效显著。现摘其 1例报告如下。患儿 6岁 ,因学武术 ,跌伤左肘关节 ,致左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经当地土法整复 ,肿痛加重 ,伤后 3天来诊。检查 :左肘部肿胀明显 ,靴形畸形 ,功能障碍 ,手背肿胀 ,手指活动可 ,桡尺动脉搏动良好。X线片示 :左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断端完全移位 ,远端向尺侧后侧移位 ,近端向前移位。治疗 :局部麻醉 ( 2 %奴夫卡因 10 ml) ;双人牵抖法整复 ,对抗牵引 2~ 3分钟 ,牵抖骨折远端矫正侧方移位 ,同时屈肘 90…  相似文献   

7.
王永 《山东医药》2014,(46):72-73
目的 探讨多根缝线张力带缝合固定术治疗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多根缝线张力带缝合固定术。结果 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5)min;术中出血量(50±30)m L;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平均随访15.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5周。5例伴肩关节前脱位者未再发生肩关节脱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向前抬肩140-180°,侧方外展抬肩160-180°,外旋40-70°,内旋最差触及L2,最佳触及肩胛区。结论 多根缝线张力带缝合固定术治疗移位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马晓春  付鹏  王涛 《山东医药》2009,49(14):39-40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nl型肱骨髁上骨折最佳治疗方法及肘内翻发生的原因。方法选择6—12岁Gartland111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0例,其中行三维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A组)20例,三维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穿针内固定(B组)20例。术后随访9~20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时检查和记录健、患侧携带角及肘关节功能。结果A组12例未达到解剖复位,3例发生肘内翻畸形;B组均达到解剖复位,1例发生肘内翻畸形,2例发生尺神经损伤。根据Flyrm标准评定,两组肘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artland11I型肱骨髁上骨折如果选择正确,两种手术方法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肘内翻畸形的产生是远骨折端的成角和旋转同时存在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肱三头肌肘肌翻转(TRAP)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远端髁间骨折28例,采用TRAP入路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28例术后随访12~4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0~18周。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均恢复正常,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85°~138°,肘关节内外翻及后外侧的稳定性良好。肱三头肌力良好24例、一般4例。临床疗效为优8例、良16例、可4例。结论 TRAP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术后患者肱三头肌力量及肘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肘关节镜下治疗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3例,均给予肘关节镜下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术中,先空针抽吸关节囊内积血,注射盐水充盈关节囊,置入关节镜及操作器械。清除骨折间隙软组织后,复位远端骨折块,X线透视下置入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 术中患儿均获得满意复位,无一例转为切开复位;平均手术时间75 min,平均住院时间6 d。出院后规律复查、换药,1个月后均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对位满意,未出现感染等短期并发症。顺利拔除克氏针,规律功能锻炼,1年后复查未出现骨不愈合、畸形愈合与神经麻痹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肘关节镜下治疗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术中操作视野良好,便于清除骨折间隙软组织,实现骨折解剖复位,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肱骨内、外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宙  张培旭 《山东医药》2005,45(18):69-70
在小儿肘部骨折中较常见,好发于5~10岁儿童,占肱骨远端骨折的16.9%。骨折块常包括肱骨小头肱骨滑车桡侧半、肱骨下端桡侧于骺端骨折片及肱骨外上髁骨骺,而X线片上仅显示肱骨外髁骨骺的骨化中心和于骺端骨折片。因此,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朱登嵩  庞蔚 《山东医药》2005,45(15):49-49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1991~2000年,我们收治2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其中176例采用尺骨鹰嘴骨牵引加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86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治疗。现作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疗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刘广柱  贾存岭 《山东医药》1996,36(11):29-29
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3例梁山县人民医院(274800)刘广柱,贾存岭1988~1994年。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小儿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73例,效果满意。其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4~12岁。均为闭合伸展型骨折,40例伴...  相似文献   

14.
198 9~ 2 0 0 0年 ,我院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6 0例 ,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 8例 ,女 5 2例 ;年龄 3~ 14岁 ,平均8.5岁。全部为伸直型骨折 ,其中尺偏 96例 桡偏 5 8例 ,无明显移位 6例。伤后至就诊时间为 0 .5小时~ 16天。肱骨髁上骨折分型按 GAR- L AND改进分类标准 , 型 6例 , a型2 6例 , b 型 76例 , a型 32例 , b 型 2 0例。合并神经损伤者 5例 ,其中尺神经 1例 ,正中神经 2例 ,桡神经 2例。治疗方法 :骨折无移位或有轻度移位且为桡偏者 ,采用小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对照组采用徒手经皮穿针.比较两组穿针情况、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内外侧小夹板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青岛市城阳区红岛医院(266114)綦敦恺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内外两块小夹板加纸压垫固定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10例,效果较好。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7~16岁。右侧8例,左侧2例,8例骨片翻转移位90度,2例肱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合并胸锁关节脱位2例同时行关节复位、关节囊修复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伤口愈合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Rockwood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30~12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0 ml。术后随访5~15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随访期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钛板断裂、螺钉拔出、皮肤坏死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活动时胸锁关节处隐痛3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2例中,稍有前凸畸形1例,肩关节活动时胸锁关节处隐痛1例。Rockwood肩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3%。讨论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姜学强  高华 《山东医药》1996,36(5):30-31
1992年以来,我们对17例子宫、卵巢肿瘤病人施行卵巢移位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0~50岁。子宫肌瘤16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手术行子宫全切并左附件切除8例,并右附件切除6例;子宫次切并左附件切除2例;单纯左附件切除1例。移位右侧卵巢11例,左侧6例;移位于皮下14例,腹膜外3例。2手术方法开腹后探查双侧卵巢,决定保留卵巢侧别后,断离、缝扎该侧卵巢固有韧带,分次结扎切断卵巢门部血管直达卵巢悬韧带,再游离卵巢血管10cm左右。待子宫切除后行卵巢移位术。自腹壁切口上1/3处,向外侧自筋膜(腹直肌外鞘)上剥离造穴,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血供肉眼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9月,对9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60~85岁,作髋关节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在直视下将骨折解剖复位,以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利用克氏针在股骨头上复位时留下的钻孔,观察孔内的渗血情况,了解股骨头真实的血液供应.并随访治疗结果.结果 所观察到的股骨头渗血情况:65岁以下年龄组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受伤至手术时间2~7d组与7d以上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骨折类型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94).有或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使用髋关节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将骨折解剖复位,以三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血供的直接肉眼观察有临床意义.观察结果支持对股骨颈骨折早期手术的观点,加深了骨折移位对股骨头血液供应影响程度的认识,有利于评估术后的预后.对65岁及以上的有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案,仍然可以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切开解剖复位内固定两者之间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肩关节周围骨折,约占成人所有骨折的6%,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髋部和桡骨远端骨折[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根据肩关节囊的完整性,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通常不移位或移位较小,因此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关于移位骨折的最佳治疗选择仍有争议。由于肩关节的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受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病人年龄、骨质、功能需求、受伤前肩关节功能以及病人合并症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