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用Power Builder开发门诊候诊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用Power Builder软件开发门诊候诊系统的完整过程,包括候诊的流程设计、数据表设计,编程经验,并给出了算法和部分源代码。本系统结合现有的门诊挂号收费系统和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实现了和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无缝结合。通过把本系统实际应用到门诊第一线,给病人营造了一个更加良好而舒适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了门诊的诊疗秩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门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门诊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开发了集病人流量监测、诊室管理、考勤管理、分诊管理、绩效管理、费用统计、评价管理及通告管理等8大功能于一体的门诊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门诊资源的实时调控与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门诊工作效率,并为兄弟医院开发和应用同类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院的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是卫生部和财政部支持的试点工程,是国内建设较早的大型医院信息系统。自1995年6月开始建设,目前实现了医院人、财、物管理,门诊收费和住院病人医嘱的计算机处理,建成了医院的Internet/Intranet系统,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者还对大型医院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投入、信息系统建设与医院科学化管理、建设方法选择、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国内医院信息系统热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探讨医院数字化门诊,设计和开发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系统。展示门诊患者通过门诊服务系统就可以办理就诊卡、预约挂号、挂号、充值、余额查询、就诊卡信息查询、缴费、实现检验报告单打印等服务,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改善就医就诊环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等问题。门诊服务流程的改革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效的,它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门诊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先进的门诊信息系统可以简化门诊就医流程,设计公平有序的排队方案,提供方便实用的病人自助服务,大幅度地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该院门诊为模型,具体谈如何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来设计新一代门诊信息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院在门诊一卡通实施过程中,对检验信息系统(LIS)进行了升级改造。本文介绍了升级改造后的门诊检验就医流程,检验申请视图修改及门诊采样模块升级改造的方法和过程。LIS的改造既优化了检验流程,又缩短了病人的排队等候时间,充分体现了“时间管理”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有的以医生工作站为中心的门诊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后,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利用第二代身份证录入信息,建立门诊预交金账户,优化就诊过程等方法,设计了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门诊信息系统。给患者提供一种清晰快捷的就医环境,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门诊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的门诊信息系统一般只较好地解决了门诊收费问题,新一代比较完整的系统将以医生诊间系统为核心,从病人预约和挂号开始,将门诊就诊全过程信息化,文章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门诊病人就诊ID标识,反馈式管理模型的设计和实施,门诊医生诊间系统,门诊病历的录入,门诊系统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分析,。门诊系统实施难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实行门诊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门诊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的作用。方法对门诊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门诊信息系统使医院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简化了就医流程,减少了医患纠纷,但也存在开发功能不完善、系统运行速度慢、患者认知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系统软件、加大社会宣传、加强人员培训等方法加以解决。结论门诊信息系统在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院管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门诊信息系统进行门诊挂号流程再造,采用先诊疗后收取挂号诊查费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探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缩短门诊患者就诊排队时间、提高门诊诊疗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途径.方法 ①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份信息系统门诊工作量及门诊挂号诊查费统计数据,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②问卷调查,对2010年9月份及2011年6月份来我院门诊就医的病人采取现场随机抽查方法,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①优化流程的挂号诊查费误差率比传统流程小(P〈0.05);②门诊优化流程后,缩短了患者在院就诊时间(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新的门诊流程为医院实施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途径,有利于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原则,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门诊信息化建设,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投身医改的新规良策。随着门诊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医院数字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就医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医院率先推行电子病历,成功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图像档案管理和通信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等相关系统的集成,开启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新医疗模式的大胆尝试,必将有助于早日实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医院建设要以病人服务为中心,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便捷就医通道。建立持书就医系统,推出银医联名卡;建立自助服务系统,提升就诊速度;建立预约服务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排队叫号系统,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反馈就诊信息;建立病患关系管理系统,提供全程关怀服务。通过优化就医流程,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提高服务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门诊服务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不仅取决于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取决于病人和家属在门诊整个就医过程中的直接感受和主观评价。“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模式,不仅治疗病人的疾病,而且满足病人在门诊就医过程中的其他要求,如方便、安全、环境、经济等心理需求和感受。文章对医院在门诊服务工作管理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肿瘤医院从1998年开始建设医院信息系统(HIS),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实现医院全面信息化管理是非常艰巨和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门诊医生工作站是“门诊流程”的核心部分,它的实施能有效改变门诊就医流程,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加强病人的信息管理,也为在全院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做好前期准备和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实现病历信息共享,进而使病人资料的提取和存储变得方便快捷,真正使计算机成为服务于医生和病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何洁 《现代医院》2012,12(3):119-121
<正>目前在各大医院中现行的门诊流程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过程,存在其中的根本问题是它没有"以病人为中心"安排就医流程,而是医院按自身的工作需要来设置门诊流程,让病人去被动的适应。管理水平落后,流程设计不合理,病人就诊"三长一短",是造成病人看病难的主要症结。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公立医院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就医模式,减少病人排队等候时间,为广大病人创造更为便捷的就医环境。2011年3月,《上海市深化医  相似文献   

17.
本院门诊大楼于2005年12月启用,大楼的通信网络、楼宇设备集成、医疗业务与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及建筑节能与交通系统均充分体现了高度智能化。在信息化建设上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目标,设计出一套高度集成、就医环节简约的门诊就医系统,实现“一站式”就医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进一步加强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管理》2016,(2):69-7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率先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集成医院信息、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检验信息等系统,建设数字化无纸化门诊信息系统,改善患者看病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笔者详细分析了门诊信息系统的看病流程,介绍了一种以C/S模式为主体结合B/S模式的框系统架构,描述了整体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利用.net技术实现了电子病历添加、检查在线申请、查看等功能,最后进行了系统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全面信息化门诊信息系统,优化了门诊患者的就诊流程,减少了就诊环节和非医疗等待时间,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预约挂号是医院管理服务系统中基于人性化理念提出的,是对医院门诊服务流程的创新和调整,科学组织开展时点实时预约挂号工作,能有效帮助门诊患者高效率参与就医活动,医院的门诊服务效率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该文对时点实时预约挂号的实践应用情况、管理方法以及实践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希望能为门诊服务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实现对门诊就医环节的有效精简,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争取保障门诊服务能够得到患者群体的认同和肯定。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5,(4):123-124
目的分析门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变门诊传统管理模式,为门诊病人就医提供便利。方法采取成立门诊走动式管理小组,制定走动式管理巡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实施三级巡查管理,实现门诊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结果走动式管理落实到位后,门诊病人满意度提高、投诉率下降。结论实现走动式管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在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医院美誉度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