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对肝病知识的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表,对80例As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7.5%的AsC迫切需要了解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后的复发及如何传播方面问题.结论 AsC对肝炎知识的了解较少,大多数对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没有充分认识.通过健康宣教可使患者掌握一般的肝病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复发,延缓或制止肝脏慢性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对肝病知识的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表,对80例As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7.5%的AsC迫切需要了解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后的复发及如何传播方面问题.结论 AsC对肝炎知识的了解较少,大多数对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没有充分认识.通过健康宣教可使患者掌握一般的肝病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复发,延缓或制止肝脏慢性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阿拉山口口岸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了解HBV血清标志感染模式,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6年到阿拉山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群进行HBsAg血清学检测,HBsAg阳性标本进行HBV血清病毒标志检测,将检测结果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37938份,检出HBsAg阳性2514份,检出率6.63%。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感染模式7种。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别、不同年代体检人群HBsAg感染率不同。[结论]HBV感染是体检人群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大力宣传乙型肝炎预防知识,开展预防接种,加强监测,防止传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甘肃省开展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项目效果,为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46所高校中选取被试大学生,分别在项目实施前、后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比较实施项目前、后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对乙肝的态度。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31.4%~85.1%提高到了83.1%~90.7%(P值均<0.01)。"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选择"不影响两人交往"的大学生从项目实施前的18.4%增加到了40.9%(P<0.01);认为"不介意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的大学生从29.3%增加到了74.1%(P<0.01)。结论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并降低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5.
贵池区农村人群乙型肝炎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行为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贵池区的地形特点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利用自编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表对抽取的446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的知识得分总体偏低,平均(4.57±4.88)分(总分为19分),对乙型肝炎的三大传播途径认识不清楚,血液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以及母婴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31.17%、24.44%、28.92%。大多数居民对乙肝疫苗(HepB)接种认识不足,只有27.80%的居民表示接种过HepB,23.09%的居民希望接种HepB。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过肝炎、亲人中有乙肝患者、检测过乙肝抗原是得分高的主要因素。结论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应在居民中加强开展关于乙型肝炎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及HepB的接种。  相似文献   

6.
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相当重要。已有研究证明,HBsAg和HBV DNA水平的结合检测可鉴别非活动性HBV携带者。抗HBV治疗过程中,检测HBsAg定量可反映抗病毒疗效。HBAg水平快速下降可预测持续应答。此文就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中国第一大传染病,严重危害健康和威胁生命,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乙肝患者发病率的上升及辅助生殖技术(ART)的迅猛发展,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实施ART过程中HBV的传播成为热议话题。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ART,因操作不当及管理不严,有发生交叉感染或院内感染的危险,既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正常者的配子和胚胎,也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医疗技术人员。然而,科学合理地ART可降低病毒传播给子代的风险。综述HBV感染者的ART传播风险和防范措施,为预防病毒传播和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中国第一大传染病,严重危害健康和威胁生命,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乙肝患者发病率的上升及辅助生殖技术(ART)的迅猛发展,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实施ART过程中HBV的传播成为热议话题.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ART,因操作不当及管理不严,有发生交叉感染或院内感染的危险,既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正常者的配子和胚胎,也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医疗技术人员.然而,科学合理地ART可降低病毒传播给子代的风险.综述HBV感染者的ART传播风险和防范措施,为预防病毒传播和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万英  彭力科 《中国校医》2014,28(10):782-783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乙肝疫苗接种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有不同剂量和免疫程序,同时免疫效果也各有不同。本文就近年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一些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学杂志》2013,(5):377-379
目的了解章丘市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统一格式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果录入Excel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人群及不同问题知晓率有很大差异,平均知晓率城市社区高于镇驻地社区和农村社区(P<0.005),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于其他职业(P<0.005),男性高于女性(P<0.005),21~40岁人群高于其他年龄人群(P<0.005),全人群在不同问题的知晓率有很大差异,最高100%,最低0.87%(P<0.005)。结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问题知晓率的差异,开展有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消除对乙肝的恐惧和对感染者的歧视,使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时大力推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努力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广州市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广州市人群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和评价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全市按行政区域水平分三层,每层随机抽1个区(县、市),每个区(县、市)随机抽2条街(镇),每条街(镇)抽1个(居委)村,按0~5、6~10、11~17、18岁及以上4个年龄段分组,每个年龄组约调查30人。结果共调查1~59岁人群400人,HBsAg总携带率为3.0%,其中0~5、6~10、11~17、18~59岁年龄组的携带率分别为0、0.9%、6.3%和4.5%,不同年龄组HBsAg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总阳性率为70.8%,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5%、63.0%、69.4%和70.8%。不同地区HBsAg总携带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地区总体抗-HBs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郊区和农村均比市区高,而郊区和农村的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自应用乙肝疫苗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以来,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病毒在母婴间的垂直传播以及在人群中的水平传播,极大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全市乙型肝炎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肖忠远  滕莉 《中国校医》2013,(12):906-906,908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徐州经济开发区乙型肝炎发病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2012年该区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徐州经济开发区报告乙型肝炎病例204例,年均发病率为27.86/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以30~69岁年龄组为主,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无明显季节性。结论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中所占比例较高,应巩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成果,对5岁以上儿童应开展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先导作用,扩大乙肝疫苗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加强医源性感染和血液制品的管理,进一步控制乙肝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48周,采用电化学发光微粒法检测基线及治疗后12周、24周血清HBsAg和HBeAg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变化与治疗应答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比较预测疗效的价值,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访48周有8例患者发生完全病毒学应答。24周HBeAg<9.25COI(OR=45.000,P<0.01,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4.74%),24周HBeAg较基线下降大于97.1%(OR=71.400,P<0.01,阳性预测值为58.33%,阴性预测值为98.08%)是48周完全应答的预测因素。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血清HBsAg、HBeAg变化对48周完全应答有预测价值,其中血清HBeAg的下降更有益于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根治方法。乙型肝炎的慢性化和持续感染与机体抗病毒免疫关系密切,因此免疫治疗将有助于攻克这一难题。此文就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影响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和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因素.方法 对句容市人民医院2008年09月~ 2013年05月的住院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肝组织病理炎症或者纤维化是否达到2级(期),把52例ALT≤2 x 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不同年龄、血生化指标和病毒学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肝组织高纤维化或炎症组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低于低纤维化或炎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8).HBeAg阴性患者的ALT、谷草转氨酶(casparate aminotrans ferase,AS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均高于阳性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年龄、ALT、AST、Tbil及血清病毒载量对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无影响(均有P>0.05).结论 白蛋白水平的下降和HBeAg阴性有助于预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  相似文献   

16.
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人群,来自全国各地,在极短时间内聚集到一起,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为了解高校新生乙肝感染情况,笔者对某校2006级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进行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5—2009年襄樊市襄阳区乙型肝炎(乙肝)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和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襄阳区乙肝法定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区5年共报告乙肝4 299例,年均发病率为68.92/10万,2005—2009年乙肝的年发病率分别为52.60/10万、122.38/10万、72.29/10万、52.56/10万、44.96/10万;未发现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以15~49岁青壮年为主(占74.79%);男性病例2 975例,女性病例1 324例,男女性别比为2.25∶1;职业分布以农民居多(占41.97%),其次是学生(占19.07%)及干部职员(占9.80%)。结论襄阳区2005—2009年乙肝病例的流行特征未有明显变化,应继续重视乙肝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并扩大乙肝的接种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疫苗(HepB)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子女的免疫效果.方法 326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HBV感染孕妇及其分娩的375例子女纳入本研究,记录母亲孕期HBIG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子女出生后免疫预防措施和喂养方式,并进行HBV标志物比较.结果 375例子女均在出生12h内使用了HBIG,352例(93.9%)出生24 h内接种了第1针HepB,23例(6.1%)均因存在各种新生儿疾病而延迟,但分别在出生后7 ~42 d进行补接种.236例行脐带血检测HBV标志物,39例(16.5%)HBsAg阳性,197例(83.5%)HBsAg阴性,脐带血HBsAg阳性与阴性子女抗-HBs阳性率及抗-HBs中位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使用HBIG与未使用HBIG母亲的子女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3.5%(47/74),59.8%(180/301);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子女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5.2%(103/158),57.1%(124/217),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子女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2.0%(119/192),58.9%(63/107),59.2%(45/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阴性HBV感染孕妇的子女经正规的HBIG联合HepB免疫预防后,不同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孕晚期是否使用HBIG对子女HepB的免疫应答与HBV的母婴传播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疫苗的正确使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涉及全球性的卫生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型肝炎(乙肝)占第7位,每年因乙肝死亡者约75万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次,静脉推注1次/d,治疗3d.检测并比较第0、1、2、4、8、10和12周患者ALT、TBil、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两组治愈好转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入院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的ALT水平分别为(561.6±425.1)和(576.8±437.8) U/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治疗后两组ALT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自人院第1周起,在以后各周的检测中治疗组ALT均低于对照组,但第1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LT水平分别为(38.9±10.9)和(40.6±11.3)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05).治疗组TBil水平在治疗后第1、2、4、8、10和12周分别为(449.2±185.3)、(350.1±194.8)、(235.6±91.6)、(189.6±64.7)、(120.8±56.9)和(74.6±32.8) μmol/L,均低于对照组(t=-7.20、-12.97、-17.52、-14.80、-11.60和-10.71,P<0.05),PT 水平在治疗后第1、2、4、8、10和12周分别为(40.2±6.7)、(30.3±10.6)、(27.3±5.9)、(22.3±6.4)、(19.4±6.5)和(17.3±7.5)s,均高于对照组(t=-6.05、-6.68、-8.48、-10.28、-6.60和-4.69,P<0.05).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13/30)(x2=0.02,P<0.05),平均住院时间32.1 d,短于对照组79.7 d(t=-17.27,P<0.05).结论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能更快有效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治愈好转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