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失败后二线药物的疗效,提高Hp最终根除率.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科门诊经胃镜确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常见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患者,经首次根除Hp失败后病例7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0例.A组250例,首先以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四环素500 mg,bid,治疗7d;之后再以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阿奇霉素250 mg+呋喃唑酮100 mg,bid,治疗7d.B组250例,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阿奇霉素250 mg+呋喃唑酮100 mg,bid,疗程14 d.C组250例,PPI标准剂量+果胶铋3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四环素500 mg,bid,疗程14 d.结果 A、B、C三组Hp根除率分别为99.0%、86.0%、94.0%.A组大于B组和C组.结论 对于首次根除Hp失败患者,采取PPI+果胶铋+左氧氟沙星(或阿奇霉素)+四环素(或呋喃唑酮)四联14 d疗法有较高的根除率,尤其是A组14 d序贯疗法根除Hp疗效更佳,三组均有用药简单,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易于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晓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5)
随着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普及,幽门螺杆菌对常规治疗药物甲硝唑、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导致幽门螺杆菌一线根除方案失败.本文旨在探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及疗程. 相似文献
3.
张晓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3):64-65
随着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普及,幽门螺杆菌对常规治疗药物甲硝唑、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导致幽门螺杆菌一线根除方案失败。本文旨在探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及疗程。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防治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失败的补救治疗方法。方法一线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51例,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次,2次/d,餐前口服;枸椽酸铋钾胶囊220mg/次,2次/d,餐前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次,2次/d,餐后口服;呋喃唑酮片0.1g/次,2次/d,餐后口服,疗程10d。疗程结束后4周行14 C呼气试验,计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阴性48例,阳性3例,根除率94.1%。9例(17.65%)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发生重度不良反应1例(1.96%),改用其他方案治疗。结论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失败患者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后不同补救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后的患者3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观察组应用改良序贯治疗法,对照组应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并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31%)优于对照组(7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94.87%)优于对照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4.49%)低于对照组(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后的补救方法,应用改良序贯治疗法疗效优于传统四联疗法,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8):1492-1493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补救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经胃镜、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消化性溃疡98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0 g、甲硝唑0.5 g、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观察组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左氧氟沙星0.4 g,2次/d,口服,两组共7 d(1个疗程)。7 d以后继续应用埃索美拉唑抗溃疡治疗。结果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复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3%,对照组为95.9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9%(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低于对照组的38.76%(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联合三联疗法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初次失败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且具有较好的药物经济学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含铋剂的10 d方案初次根治幽门螺杆菌(Hp)失败后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组成的两联方案和含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的标准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至12月在上海中冶医院门诊以含铋剂的四联10 d方案初次根除Hp失败的患者1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RA方案组57例: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0.5 g,每天4次,疗程14 d;RBAO方案组56例:雷贝拉唑20 mg+枸橼酸铋钾0.22 g+阿莫西林1.0 g+奥硝唑0.5 g,每天2次,疗程14 d。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行13C呼气试验检查,评价Hp根除情况。对Hp的根除率分别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est,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er-protocol,PP)。对不良反应和依从性进行随访,以PP根除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Hp根除率(ITT)在RA组(61.4%)低于RBAO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Hp根除率(PP)在RA组(64.8%)低于RBAO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不良反应发生率RA组(3.5%)低于RBAO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两组临床试验的完成率分别为94.7%和91.1%,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0)。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每获得一个单位效果,RA组成本(5.75元)略低于RBAO组(5.88元)。结论含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的标准四联方案补救根除Hp的疗效优于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组成的两联方案,但是从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角度评价,两联方案略优于标准四联方案。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斟素,也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对治愈消化性溃疡、预防溃疡复发、缓解胃炎症状、预防癌变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应用推荐的三联根除方案十分有效,但仍有10%~30%的患者根除治疗失败。现将三联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51例补救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由雷贝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奥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与10 d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初治失败患者补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p初次根除失败患者136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前5 d予雷贝拉唑20 mg、果胶铋30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142.5 mg,口服2次/d,后5 d予雷贝拉唑20 mg、果胶铋3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奥硝唑500 mg,口服2次/d。对照组予雷贝拉唑20 mg、果胶铋30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142.5 mg、奥硝唑500 mg,口服2次/d,疗程10 d。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治疗4周后行14 C呼气试验测定Hp。结果治疗组ITT根除率(91.18%)、PP根除率(93.94%)均较对照组(分别为79.41%和83.0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45%)较对照组(10.77%)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雷贝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奥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是一种Hp初治失败后安全而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中辅助应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34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初次根除Hp失败的慢性胃炎患者,利用Excel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C组,A组(116例)给予14 d艾普拉唑、果胶铋、呋喃唑酮、四环素方案治疗;B组(116例)在A组方案基础上同时服用14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组(116例)在A组方案治疗第二周开始同时服用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根除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3组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按意向性治疗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0.2%、84.5%和82.3%,按符合方案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8.6%、90.7%和89.7%,3组两种分析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意向性治疗分析:χ^2=0.755P=0.685,按符合方案分析:χ^2=0.271P=0.873);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4%、6.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1,P=0.023),且B组显著低于A组(χ^2=5.570,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2,P=0.037)。结论14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含呋喃唑酮、四环素的四联疗法补救根除Hp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不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疗效和药物经济学两方面观察质子泵抑制剂 (PPIs)四联 1周疗法与 2周疗法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8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慢性胃炎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给予奥美拉唑2 0mg、枸橼酸铋钾 2 2 0mg、克拉霉素 2 5 0mg、替硝唑 5 0 0mg组成的四联每日 2次 ,疗程分别为 1周和 2周。结果 无论按意向性 (ITT)分析还是按方案 (PP)分析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根除率 1周疗法与 2周疗法比较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周疗法的费用 疗效比 (5 0 3)明显低于 2周疗法 (9 6 1)。结论 四联 2周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较 1周疗法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而且 1周疗法费用相对低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发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情况,探讨抗HP治疗ITP合并HP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68例ITP患者中有40例感染HP,将40例感染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根治性抗HP联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抗HP治疗,其它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停药后随访1年.结果 68例ITP患者HP的感染率约为58.82%,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2例(10%),对照组复发10例(50%).结论 进行根治性抗HP治疗,加强对ITP患者的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疗效,明显降低复发率,减少了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四种药物口服10 d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130例Hp感染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四种药物口服10 d序贯疗法,即前5d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5d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甲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即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10 d,疗程结束后1个月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和比较Hp根除率及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8% (61/65)显著高于对照组75.4% (49/65),Hp根除率90.8% (59/6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7.7% (44/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1、10.52,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65),低于对照组15.4%(10/6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P>0.05).结论 四种药物口服10 d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Hp根除率,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 (Hp)的根除效果及治疗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5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分为 2组 :A组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 ;B组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 ,疗程均为 5d。观察记录Hp根除率、胃炎及溃疡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B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 96.9%和 92 .9%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 .8%和 96.4% ,经 χ2 检验 ,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 ,但不影响治疗。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疗法”Hp根除率及胃炎、溃疡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0例符合条件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mg,2次/d)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加呋喃唑酮(100m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mg,2次/d,3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加阿莫西林(1.0g,2次/d)加甲硝唑(400m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用奥美拉唑20mg,1次/d,3周。疗程结束后4周及8周复查Hp,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8%、81.6%、90,5%、32.7%和94.0%、86.0%、95.0%、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例根除幽门螺杆菌费用分别为100.10元、274.68元,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杆菌期望成本比对照组低196.77元。结论:幽门螺杆菌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107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四联疗法(果胶铋、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试验组54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和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Hp根除率分别为83.0%和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8%和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联疗法加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能有效提高Hp根除率,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与四联疗法相媲美。 相似文献